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33767
★ 科普版《瓦尔登湖》,科普和文艺的完美融合。因文笔极其优美被选入“非虚构写作指导”。用天文学家的专业知识和星空信仰者的虔诚,表达被星空震撼时无以言表的感动,让我们的心灵重归宁静。
★ 文科生能读懂的天文学,理科生拓展知识疆域的通识读物。内容跨越神话、文学、宗教、历史及人类学等多个领域,梭罗、陶渊明、雪莱、里尔克、爱默生的精神穿插其中,让文科生也能看懂并爱上天文学,理科生通过一本书打破知识界限。
★ 美国30年经典科学美文首次引进,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倾情推荐。
在本书中,天文学家和作家切特 • 雷莫用优雅的笔触,深入探究了天文学中包含的人类精神性及其意义,所涉内容跨越神话、文学、艺术、历史及人类学等多个领域。通过天上繁星的排列以及几千年来人类口口相传的关于它们的故事与传说,雷莫带领读者踏上了一场“追寻夜之魂的朝圣之旅”。雷莫对天文学及自然知识的储备极为丰富,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专业插画家迈克尔 • 麦柯迪制作的木版画更是与本书内容相得益彰,在艺术性上为本书增色不少。
前言
1 寂静
2 在黑暗的时光里
3 微光
4 夜行动物
5 万物之初
6 古老的光辉
7 蛇与阶梯
8 星尘
9 脚下红尘滚滚的平原
10 隐藏的物质
11 水塘中的怪物
12 夜晚的数字
13 颜色的甜言蜜语
14 昴星团的追随者
15 夜晚的形状
16 仲冬夜之梦
17 仁慈、温和的地球
18 等待彗星
19 慢慢的黑暗
20 飞鸟与鱼
致谢
译后记
对于人们常提出的关于宇宙的“大”问题,现代天文学提供了谨慎的回答。宇宙是什么?宇宙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以及,在大地之上,像萤火一样在物质表面起舞的、名为生命的东西,又是什么?这些来自新天文学的回答,向我们展现了与人类尺度极不相称的时空。在这之中,包括多如恒河沙的恒星,每一颗(可能的)潜在的温暖的行星,或是其他充满了生命的星球;包括星系——千亿颗恒星于星云中诞生,又在壮烈的爆炸中死亡;包括或斑斑点点或如丝如缕的星系集团,跨越数光年甚至数十亿光年,好似窗外光线下飞舞的微尘;还包括世界的边缘,让我们得以抵达初的那个无中生有、创造万物的时刻。
很多人容易被新天文学吓到,更愿意躲进无知的舒适区里。但是,如果我们真的对“我们是谁”这样的问题感兴趣,就必须足够勇敢地接受感观和理性告诉我们的一切;必须进入充满星系和天文数字的宇宙,甚至冒着承受精神眩晕的风险,了解我们终必须得知的一切。
但是,如同博物学家约翰·巴勒斯所说,了解只是一半,而爱是另一半。接下来的这些篇章是知道和热爱的练习,是一个人进入黑暗和寂静的夜空中探寻人生意义的朝圣之旅。探寻的回报是瞬间的顿悟、神赐般的启示,以及与一种比我们更伟大的事物的短暂邂逅——那是一种力量,一种美,把我们引入对遥远天体的狂喜的沉思中。偶尔,如果我们足够幸运,还可以得到一个令人惊叹、超乎寻常的夜晚。用诗人杰拉尔德·曼利·霍普金斯的话说,这样的夜晚“如抖动的银箔般闪耀”。
这趟旅程,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独自前往。进入恒星和星系的王国,触碰宇宙的极限,抵达时空的边界。在那里,我们的心灵会接触终极的秘密,和已知的不可知相遇。这是一场探寻夜之魂的朝圣之旅。
“关于天文学以及……宇宙学的极具吸引力的信息,一帘令人着迷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星空幕布。”
——《纽约时报》
“雷莫在诗歌和物理、信仰和理性之间徘徊,以介于洛伦·艾斯利和李维斯·托马斯之间的某种文风写下优雅美丽的词句。他思考星系的科学。他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联系起来,从红翼鸫的身上移向通过后院望远镜观测到的类星体。”
——《出版者周刊》
在《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这部以温柔细腻、极富诗意的语言赞美夜空的散文集中,身兼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与大学教授等多个头衔的切特·雷莫用实例教导人们,科学与热情之间存在的关联是密不可分的,是不可抑制的:它们就是对方存在的意义,它们为彼此而生。
通过他的眼睛和笔,雷莫将宇宙与神话、文学、宗教、历史与人类学等知识联系起来,向我们描绘出它那令人震惊的模样。他呼唤罗特克、里尔克、雪莱、梭罗、佛陀、《圣经》等给予他指引,激发他的灵感与幻想。他把夜空比作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大白鲸;让蝴蝶的茧化作天上的星辰;将地球映射在外层空间的锥形阴影当作巫师的尖顶帽子——“‘帽檐’的直径为13000千米,紧贴在地球的眉毛上。”日食降临,日与月合而为一,他称之为情人间温柔的亲吻。
现在,他带领我们踏上了学习天文学的旅程。
雷莫的文字,值得在烛光下细细品读。
——亚马逊读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