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42041
网络法没有严格的定义,其关注的是当我们整个社会法治体系转向网络化,或整体社会生活在线化迁移后产生的全新法律问题,例如网络模式准入、网络安全、个人信息和数据、电子商务、虚拟货币及网络支付、网络知产以及电子协议等,其中有很多全新的法律问题,有些是从传统部门法中炼取而至,而更多的其实可能是“凭空而来”或推倒重建,比如区块链、社交电商、数据和隐私权利、互联网支付、人工智能等。
- 体系全面:内容涵盖网络法史、电子协议、电子商务、网络平台、 网络技术、网络营销、数据安全、网络牌照、网络支付、细分市场等各个实务领域,已能基本涵盖互联网产品合规实务的各个维度,构成了互联网合规实务的“中台”能力。
- 场景为王:互联网产品及模式的立足点是具体的业务场景,离开场景探讨合规问题几乎等于缘木求鱼,本书基于大量的合规场景深入浅出地解决现实困惑,并提出合规解决方案。
- 能力提升:思维决定格局,操作决定能力,针对法律人提升解决网络法律问题的现实需求,本书不仅仅只从网络法专业及业务能力方面进行思考,更从法律人应当具备的互联网思维以及应当了解的互联网商业逻辑角度上,做出极具价值的分享。
前言
网络法是时代赐予新一代法律人最好的礼物!而我们,正在构建全新的法律底层规则的通识。
刚踏入律师圈的那年,就有客户抛给了我一个天问–和TA过不下去了,网店能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来分割?对于这个当年根本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我只能耸耸肩。
以至于后来,在执业过程中遇到和互联网相关的更多的稀奇古怪的问题,让我曾一度对律师行业的价值产生困惑。律师的价值就是为当事人解决法律问题的,而在网络时代,新的现象及法律问题几乎每天都会出新鲜花样,而对于这些现象和问题,无论是立法法规、司法实践还是时下法律人,似乎都无法给你一个充满信心的答案。
很多人喜欢将互联网法律和网络法混为一谈,实际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实践中,互联网法律领域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让法律人通过互联网赋能,提升营销能力和专业能力,以促进已有法律专业领域的提升。而网络法则不然,它甚至没有严格的定义,其关注的是当我们整个社会法治体系转向网络化,或整体社会生活在线化迁移后产生的全新法律问题,例如网络模式准入、网络安全、个人信息和数据、电子商务、虚拟货币及网络支付、网络知产以及电子协议等,其中有很多全新的法律问题,有些是从传统部门法中炼取而至,而更多的其实可能是“凭空而来”或推倒重建,比如区块链、社交电商、数据和隐私权利、互联网支付、人工智能等。
这些网络法问题,兴许将会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通识,就像工业时代每个人都开始懂得用电一样。在立法领域,《网络安全法》和《电子商务法》已颁布,接下来很快就有个人信息保护专项立法以及数据立法,而中央网信办加速发布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也令人应接不暇;在司法领域,全国首家互联网法院(杭州)横空出世后,北京、广州互联网法院也已步上运行日程,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规范,开始了在线化司法的实践探索,还有更多各地的仲裁机构也开始了在线化仲裁的落地。
在近年,我们也能观察到北京、上海及浙江等各地高校都不约而同地发力网络法领域,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同济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均已设立和网络法相关的研究中心或开设课程。腾讯、360、百度、美团和阿里巴巴等公司均已设置相关研究院,开展网络法前沿问题的研究。这些变化都是目所能及的,而更多的变化可能我们都未有机会感知。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深感互联网模式合规的复杂度。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合规工作从入手之时变得异常陌生,每条业务线、每个产品及运营在涉网那一刻起都会焦虑,商业模式是否合规、法律依据完全没有、执法天平讳莫如深、司法案例寥寥无几,以及竞品参考是否可信;等等。
为什么产生这样的合规焦虑?商业社会在曲速发展中前进,以往的五年规划或年度计划已变幻为现在的以月度为计量,互联网企业要么生要么死,可能就在一瞬间。法律在这个全新的社会中,已不能完全沉浸在“长期”研究之中,也不能仅仅指出风险,而必须在规则不明那一刻,给出最优的解决方案。而如何锻炼自身解决网络法律问题的能力呢?个人拙见:一是认识升级,拥抱互联网思维;二是了解产品和运营,懂得互联网产品及运营的商业逻辑;三是网络法专业的积累和专注,果断地放弃非相关业务,涓涓细流汇成实务技能;四是要不断积累业务“场景”,以场景作为起点而不是从法律出发进行研究。
网络法是事业的尽头吗?不会,网络法只是未来的跳板以及建筑的地基,在网络法中,你才会看到区块链、数字货币、数据合规、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这就像是一列即将撒开轮子出站的列车,跟上的才会和时代共振。
也正是在这些诸多的网络领域内,我们也会突然发现,原来不只是中国,还有全球各个国家,一直都在这些新兴的法律领域同步竞争并争夺全球话语权,而在这些领域,其实是我们在鸦片战争之后,再一次重新有机会回到了全球竞争的同步领跑线上。
在网络法领域,有很多的思维火花在碰撞,但更多的则是思维在跨界交融。我也越来越感受到,只要身处网络生态,无论是政府机关、司法机关还是互联网公司以及高校智库等,都有一些人,能同步看到网络时代的机遇,愿意作出改变,更愿意为网络时代做一些前人未做的事,推动网络法的进程。
所以,我认可相信的力量,100多年前,当电刚被发明出来时,我们以为它只能带给我们电灯中的光明,但过了50年,甚至100年后,我们才真正发掘出电的魅力,电让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智能化时代。互联网也是如此,我们现在似乎觉得互联网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我认为,其实互联网才刚刚开始,5G也刚开始,网络法也刚刚开始,未来的一切未知都值得我们开拓和探索。
新一代法律人在网络时代下,需要不断积累并为这个社会勾勒出清晰的网络底层规则。而且,我们更大的格局在于,希望在未来,本书中勾勒的网络底层规则都已被人淡忘,因为这些规则已经完全融于生活和社会。
本书中所有的文章以及专研方向,都是日常积累和思考而得,但鉴于能力有限且总是“天外有天”,很多观点仍可能存在诸多的甚至极大的争议,也存在认识上的错误的可能,更无法完全勾勒出网络法的全貌,所以,请大家大可抱着善意的批判思维来阅读本书。
相对于那些已经有了标准答案的法律规则,我更喜欢研究从未遇到过的业务场景或全新的疑难问题。重要的从来不是对错,而是有没有独立思考。
所以,我希望这本书更应当是一个交流的工具。唯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欢迎您提出宝贵的批评,更期待您有所获益。
麻策
2020年3月于杭州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