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034723
秦始皇帝陵博物馆*任馆长袁仲一先生推荐语:
秦俑这一中华文明史上的伟大奇观,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故事和历史谜团,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与喜爱。每年都有数百万国内外观众到秦俑馆来,一睹秦俑的风采。
秦俑、秦始皇陵园的考古仍在进行中,不断有新的发现。要完全揭开秦俑、秦始皇陵之谜,仍任重而道远。
《秦俑两千年》涵盖的信息量大,是新近在英语世界介绍秦史、秦俑的一部重要的学术专著。
——“秦俑之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名誉馆长袁仲一
1996年3月20日,著名秦俑考古专家、秦俑考古队队长袁仲一在二号坑发掘现场发掘清理跪射式弩兵俑。
1.《秦俑两千年》是震撼西方的介绍秦俑的权威读本,“一带一路”重要文化输出成果。秦俑地下奇观是西方世界zui想进入的中国文化密室,也是探索和破解中国文化的核心!
2.获陕西省文物局许可与支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严谨审定;耗时三年查阅大量国内外权威史料,许多珍贵出土照片及研究新成果首次对外公布,全书约110张插图照片,10多幅研究图表。
3.秦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中国之骄傲、华夏之光,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本书讲述了关于秦俑的一切想象、现实与未知。秦俑尘封着中国shou个统一王朝的兴衰文明史,也在两千年前埋下了中国文化更趋强大的基因和密码。
4.七千多件武士俑,数万件青铜兵器,我们目前破解的秦俑只是很小一部分,神秘的秦始皇帝陵地宫,乃至更多未解之谜,尚待后人开启!
5.《秦俑两千年》英文版刚一出版,就受到国内外重磅媒体的强烈关注:国家文物局、人民网、中国日报英文版等重磅媒体密切关注本书的出版。
重磅推荐:
推荐您购买白马时光其他畅销书:
爱德华•伯曼是英国著名作家,创作《秦俑两千年》一书时,得到陕西文物局的支持和帮助,爱德华用了近三年的时间,遍访秦代文物古迹,采访了几十位秦史学者和考古专家,写下大量的采访笔记。在此基础上,爱德华还查阅了许多涉及秦代历史的中文、英文、法文等多种文字的著述,甚至查阅了18世纪法国汉学家的著述,并请人将国内大量考古报告翻译成英文,仔细研读后才开始动笔写作。
该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秦史,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的谜团,以及秦俑的近期考古发现和研究动向,旁征博引众多研究,加上许多未公开的考古照片,使本书成为近年来代表性的秦代历史和兵马俑的研究之作。该书仅引用文献就多达200多部(篇),是英语世界一部介绍秦代历史和兵马俑的重磅书籍,本书中文版的出版过程中,再次得到陕西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严谨审定。
一、历史
第1 章 武士楚
第2 章 秦始皇的祖先
第3 章 由地方割据霸权到全国统一皇权
第4 章 短暂帝国的建立
二、谜团
第5 章 秦始皇期待的长生不老
第6 章 什么是陵墓?
第7 章 谁建造了如此庞大的兵马俑军团?
第8 章 兵马俑存在的意义?
第9 章 秦始皇陵墓里究竟所存何物?
三、最新发现
第10 章 最新发现和研究
第11 章 研究、复原、保存新技术
第12 章 最新发掘与研究现状
第13 章 秦朝为何灭亡?
四、展望
注 释
参考书目
致 谢
如果说汉字蕴藏着的,是显性的中国文化的基因和密码,那么秦俑所蕴藏的则是隐性的。对西方世界而言,秦俑地下奇观是他们zui想进入的中国文化密室,也是探索和破解中国文化的核心!
七千多件武士俑,数万件青铜兵器,所向披靡的帝国之师,聚集在地下两千年,成为人类文明的巨大遗产, 也是人类文明与权力较量的结晶。文明和权力,分裂与统一、和平和杀戮,传奇与未知。时光定格了他们历史的怒吼,但秦俑给予人类的启迪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依旧振聋发聩!
——《科克斯书评》
传说和1974 年的重大发现
国外更习惯将秦始皇称为“始皇帝”。2200 多年前,秦始皇去世后不久,人们才意识到秦始皇陵的存在。其修建与一部著名的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史记》息息相关,英文书名为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或Records of the Scribe。《史记》是汉武帝时期的大史学家(亦称作“太史公”)司马迁(前145—?)在竹简上书写而成。过程记录如下: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1,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
有所穿近者辄射之。2
但是古代中国人不知道陵冢及其地下墓穴的确切位置,因为它们是被故意修建在隐秘的地方,与其他令我们叹为观止的陵墓—如阿格拉的泰姬陵或巴黎的万神庙—不同,这种庞大的劳动力长期劳动的产物在墓主人安葬后总是隐藏不见。一旦成千上万能使皇帝在冥界得到永生的文物和宝藏被埋入墓穴,那些完成任务的技工和工匠(参见第7 章)就会被反锁在墓穴内陪葬,然后陵墓外的场地上会种植树木,这样它看起来就像早已存在的山区景观中的另一座山。
几个世纪以来,传说和流言一直存在;一些当地村民可能已经知道或者猜到这是什么,只是想象不到他们自己在陵冢、帝国墓葬和古代遗址形成的景观中的意义。它确切的位置是明朝时期(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大致同期)确定下来的,并且进行了大致的调查。一百多年前,两位外国游客来到此地拍摄照片,但有意义的信息只能追溯到20 世纪60 年代。几个世纪以来,迷信和恐惧以及水银的存在(这在司马迁的描述中可以得知,稍后详述)已经使得盗墓者和文物贩子不敢盗墓。
这本身就意义非凡,它提出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和谜团,但是仅限于墓穴。真正令人震惊的事实是,当地人,甚至是消息灵通的《史记》作者司马迁以及他的父亲司马谈竟然对成千上万的兵马俑的存在一无所知。司马迁接替司马谈担任太史的官职。司马谈开始写史书,他应该天生对陵寝传说留有记忆。但是现存历史文本或书籍中却没有丝毫暗示。毫不夸张地说,这在1974 年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是在现在,秦始皇陵庞大的规模和复杂性仍然震惊世人,举世
仅有。
事实上,秦始皇和秦始皇陵的故事只是历史、谜团和发现中的部分内容。这三要素构成了本书的基本结构。历史:中国历史文献帮我们简单明了地勾勒历史,成为我们了解历史的基本起点。谜团:自秦始皇去世,种种谜团层出不穷,如秦始皇的性格、故意隐藏的陵寝地址、其真正目的以及无法确定的
兵马俑的作用。发现:正如1974 年发现这些秦俑一样,过去是偶然间发现的,但是现今的发掘工作已经非常系统,并且采用了发达的考古学和科学技术解开谜团,填补了历史的空白。
上面提到的一位外国人,法国诗人、小说家、汉学家维克多·谢阁兰博士并不是第一个拍摄秦始皇陵的人,但他是第一个记录他的“发现”的人。他的照片由柯达提供的设备拍摄,用于由巴黎教育部赞助的官方任务,其质量也更好。3 谢阁兰记录了他1914 年2 月15 日来到陕西临潼附近的村镇寻找唐朝墓葬的过程。此次寻访是受他的导师沙畹以及沙畹的导师亨利·柯蒂埃资助完成。亨利·柯蒂埃是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的教授。一天傍晚,谢阁兰同当地人交谈,得知附近还有更大的陵墓。其中的一个村民提到了秦始皇的名字。谢阁兰及其同伴感到难以置信。他们听说秦始皇埋葬在西安附近地区,人们一直认为他的陵寝和中国西北路边的几百个墓葬一样已经
被破坏掉了。在后期提交的任务完成情况正式报告书中,他进一步解释说他们确定被欺骗了,这很常见。4
但是,当他和他的同伴从北面靠近宽阔的陵墓时,疑虑消失了。
当夜幕降临时,他们看到一连串的紫色山峰出现在他们面前,一条条山梁,规则间隔,像扶壁一样,也如砌筑的肩膀。在那里,谢阁兰第二天晚上写信给他的妻子,信中称,在山脚下,是“另一座山,孤立的灰白色,具有如此规则、刻意和有序的形状,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5 它完全吻合司马迁《史记》中提到的三层结构或阶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更像现代生产的,而不是谢阁兰时代的发现,因为近年来很多树已经重新种植在陵墓周围。他直观地比较它与吉萨大金字塔裸露的外表,并于3 月3 日拍摄了一张意义非凡的照片,为考古学家提供了一个关键的参考影像。最初的玻璃板位于巴黎的吉美博物馆,但可以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很多有关秦始皇的书中看到。然而,谢阁兰以及基于其早期成果进行研究的考古学家都没有料想到,地宝藏比墓葬本身的占地面积要大得多。
因此,我们可以想象,1974 年第一批秦俑被曝光后,附近迷信的村民会感到多么惊讶和恐惧。故事的这一部分是众所周知的,自1979 年第一座秦俑博物馆开放以来,已经有九千万中国人和一千五百万外国游客前往临潼“朝圣”,导游会以各种形式向游人讲述这段历史。1974 年3 月的一场干旱威胁着当年的水果种植收入。当地的几位村民决定挖一口新井。刚挖了一米,他们碰到了一些硬东西,认为这是一个古老的砖窑,但几天之后他们挖了一个宽阔的深洞。然后,令他们惊讶的是,他们挖着挖着,露出了一些陶质碎片。突然间出现了一个红色陶器的
头部,其眼睛和外观吓坏了他们。当黏土制成的四肢、整个躯干和青铜箭头完全露出时,他们意识到他们发现了其他农民和盗墓者几十年前来此陵墓寻找的古文物。他们的第一个想法是,向收藏家出售他们发现的古文物或卖废铁来赚快钱。他们可能不知道仍然存在于地下的古文物规模。至今导游仍然向游客们展示几位村民发掘并首次发现的1 号坑。
如此多的古物发现迅速传播到附近的村庄,很快就传到了临潼博物馆工作人员赵康民的耳朵里。当他走访发现的地点时,辨认出了砖块和其他物件来自秦朝。他把发掘的一些东西带回博物馆,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清理和修复;他还找到并买回了作为废品出售的金属物件。没有人猜到它们真正的潜在价值。迷信的村民们担心这些发现会带来灾难或者厄运;有些人认为它们是与流行病等疾病有关的恶魔或神灵的形象,他们甚至烧香寻求庇佑。此外还有其他各
种恐惧。
后来,一位驻北京的记者蔺安稳在临潼地区探亲时碰巧听说了这一发现。他参观了赵康民所在的博物馆,听了他讲述的故事并研究了这些文物。回到北京后,他为1974年6月出版的官方报纸撰写了一份一千字的报告6。这份报告引起了最高层领导的兴趣和关注。在通信和交通条件大不如今的情况下,这种兴奋是显而易见的:几天之内,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和国家文物局局长也获悉这一情况。7月6日,国家文物局局长亲自前往西安进行调查研究;7月15日,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出一个团队对该遗址进行评估。之后的细节鲜为人知。三名考古学家乘坐牛鼻式解放CA-30军用敞篷卡车(解放卡车)出发,每人带有一个帆布袋和一个蚊帐。他们受命调查遗址,测量其范围,然后给政府撰写报告。团队的成员之一,即后来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袁仲一回忆说,他们预计只停留一个星期,因此只带了很少的物资。7 他们睡在遗址附近的一棵树下,支上蚊帐,每天轮流在不同的农户家吃饭,并给他们一张面额半斤的肉票(可以凭票获得半斤的猪肉)。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勘探并确定坑的大小,因此他们从打井的位置开始向外工作;与此同时,他们从一堆明显的垃圾中挑选出两大篮的兵马俑碎片,并开始进行研究。8 月2 日,他们开始在现场勘探,而出现在不断扩大的俑坑中的物件继续使其感到震惊。时年42 岁的袁先生已经因“幸运”的发现而出名:他以前的任务是,在西安北部的三原地
区发掘建于公元7 世纪的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在那里他找到了第一批幸存的唐代壁画—现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炎热的夏日阳光下工作的辛劳因一系列的惊喜发现而得到了缓解。那年8 月,他们发现了第一把青铜剑,它的剑刃没有生锈,仍然闪闪发光。然后,9 月,在大约20 个兵马俑出土之后,袁表示预计他们会找到一匹马。两天后,第一匹陶马被发掘出来。当晚,他们饮白酒庆祝。
直到1975 年3 月,他们才报告了确切的规模,即俑坑的测量尺寸为230 米×62 米。在初步工作进行了一年后,出土的青铜兵器和兵马俑表明1 号坑内还有大量珍宝,因此他们决定建造一座博物馆。但是,随着修建新建筑的工作于1976 年5 月开始,在1 号坑旁边发现了另外两个
遗址,现在被称为2 号坑和3 号坑,此外还有未完成且从未使用过的4 号坑。袁仲一的工作开始是一周,后来进行了30 年的发掘、分析、研究和出版,一直持续到2003 年退休。如今,他已经80 多岁的高龄了,但是仍然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名誉院长,并被尊为兵马俑研究的老前辈。在他的指导下,新的信息不断增加,他关于陵墓和兵马俑的主要出版物是最完整和权威的信息来源,尽管由于专业技术性很强而从未被翻译成任何外语(他最近关于兵马俑的总结性研究专著,发表于2014 年,有近600 页的内容和数十张考古线描图)。8 多年来,不断壮大的团队对陵墓遗址周围更广阔的地区继续进行探测和发掘,并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和发现。一段时间以来,人们认为所涉及的总面积大约是56 平方公里,但正如我们将在本书末尾看到的那样,确切的面积可能是那个面积的两倍—从原来发现兵马俑的地方向外螺旋延伸。近年来,传统的考古技术通过科学分析,采用40 年前不具备的方法以及开展重要的国际合作项目得到了加强。例如,2005 年通过对该区域进行地磁扫描,得到了更精确的场地及建筑物的地图,并发现了大量金属物体和硬币的存在。对出土武器和物体的冶金研究也出现了有趣的信息,对用于装饰武士的颜色和颜料的研究也是如此。在2009 年夏天,第三批发掘工作于1 号坑开始(继1974 年和1985 年之后,确定了1、2、3 号坑)并持续到现在。重要的新发现包括100 个兵马俑和马俑、两套战车和大量武器。其中一些新发现的人物是高级官员,在服装和武器上装饰也更加精美;新技术可以保留更多的颜色,包括脸上的肤色和睫毛的颜色。2015 年,
研究人员报告了初步研究的细节,并发表了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
2015 年3 月开始了2 号坑的新发掘。1999 年至2012 年期间,在靠近陵墓的地区进行了一系列其他发掘工作。考古学家在陵冢附近发现了当时被认为是皇宫的遗迹,但现在被认为是始皇灵魂栖息的地方,包括18 个庭院式房屋,中间有一间主室。陪葬坑、墙、门、石质道路和建筑物的遗迹表明了清晰的布局和结构。秦朝发展出了古代陵墓修建苑囿区的范例,陵墓周围建造花园区域,象征死后世界的都城。这项工作近年来的初步研究结果将在本书的第三部分中详细论述。
同时,关于战国晚期到西汉早期的墓葬的发现,增加了秦朝的相关信息。其他惊人的发现,对于汉学家和专业的历史学家来说是众所周知的,但对普通游客来说却不为人所知。这些发现为帝国的存续运转提供了重要的洞见。一个重要的例子是,在发现兵马俑一年之后,发现了1155 条带有文字的竹简。这些文本记录了秦代法律、行政政策、宗教和日常生活的信息。它们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公元前210 年秦始皇亲自前往云梦县并举行献祭仪式,湖北省博物馆展出了许多相关文物。即使对于中国学者来说,这些古文也很难阅读和解释,但是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后,荷兰汉学家A.F.P. 何四维在1985 年以英语翻译和出版了选集,书名为《秦律辑佚》。从那以后,其他墓葬的简牍陆续出土:1989 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的龙岗,1993 年在湖北省荆州市,2002 年和2005 年在湖南省龙山县里耶等地发现、出土。预计共出版五卷,第一卷在2012 年用中文制作完成。9
考古学家从青铜器皿和石刻刻文中获取信息,通过考古地理、人体骨骼的DNA 研究和先进的数字分析技术等新学科手段来获取更多信息。
这些新的资料来源是不定期发布的新墓葬信息及其相关发现,它们可能会通过未来许多年的更多发现逐步增加,并形成有关秦始皇陵及其中兵马俑的更清晰的概述。本书的相关信息截至2017 年年中。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