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823830
★8大热门领域,全面解答学龄前儿童育儿困惑。
从基本的养育问题、习惯的培养、情绪管理到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注意力及学习能力培养、性别意识培养和性教育教育、告别入园焦虑……应有尽有,全面提高父母的育儿效能。
★万千网友关注的112个育儿问答,112个高频育儿难题,112个专家实操指南,让孩子舒心,妈妈顺心。
★一问一答的形式,便于检索,不让育儿走弯路。
★跨领域教育背景,提供更专业的育儿指导。
作者教育实践背景横跨医学、发展心理学、行为分析学三大领域,书中她把自己的教育实践背景和自己的养育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家长提供了专业、有效的指导。
《徐徐道来:做个懂孩子的妈妈》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育儿工具书,是作者10年临床心理咨询的总结,介绍了父母关注度*的学龄前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学成因以及应对方法。从基本的养育问题、习惯培养、情绪管理到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注意力及学习能力培养、性别意识培养和性教育教育、告别入园焦虑……应有尽有,全面解答学龄前儿童育儿困惑,提高父母的育儿效能。
作者教育实践背景横跨医学、发展心理学、行为分析学三大领域,书中她把自己的教育实践背景和自己的养育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家长提供了专业、有效的指导。
前言
第一章 选择科学的养育观,让孩子得到最好的爱
1.到底什么样的育儿方法才是合适的
2.育儿也要考虑原则和底线吗
3.如何坚持原则和规则
4.养育中如何与孩子共情
5.与孩子的爷爷奶奶养育方式不一致该怎么办
6.隔代抚养时怎么说老人才会听
7.频繁更换养育者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8.孩子出现大人无法接纳的行为时如何应对
9.孩子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怎么办
10.如何减少父母失控对孩子的心理影响
11.怎样避免父母之间的冲突给孩子带来伤害
第二章 走进孩子的内心,远离情绪陷阱
1.孩子遇到挫折就情绪爆发怎么办
2.孩子情绪不稳定时的“赌气式”语言该如何应对
3.孩子固执己见该怎么办
4.孩子总是说反话怎么办
5.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怎么办
6.孩子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扔东西该怎么办
7.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打自己怎么办
8.孩子被批评时反应激烈怎么办
9.如何让孩子不怕打针
10.孩子过度依赖安抚物该怎么办
11.孩子对所做事情的完成度不满意怎么办
12.孩子一生气就反锁门怎么办
13.孩子听到故事里主人公的遭遇就害怕该怎么办
14.孩子睡觉前后哭闹怎么安抚
第三章 让孩子与美好相遇,适应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1.短暂分离后如何与宝宝保持亲密感
2.妈妈能不能偷偷离开
3.如何更好地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
4.父母两地分居时该如何教育孩子
5.如何更好地缓解分离焦虑
6.为什么“儿见娘,无事哭三场”
7.二胎时代如何让孩子和平相处
8.如何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9.孩子跟妈妈不亲怎么办
10.孩子总说外面有坏人该怎么办
第四章 制造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培养社交能力
1.如何帮孩子减少社交恐惧
2.孩子认生怎么办
3.怎样教孩子拒绝他人
4.为什么孩子总把自己的玩具送人
5.玩具被抢时孩子不会要回来怎么办
6.孩子打人怎么处理
7.如何避免孩子争抢玩具
8.孩子做错事总是不承认怎么办
9.如何让孩子与小朋友更好地互动
10.孩子总喜欢当众纠正别人怎么办
11.孩子通过“不好的方式”交流怎么办
12.孩子总是命令其他小朋友怎么办
13.孩子“缺心眼儿”怎么办
14.孩子自己玩得好,看到有人过来就走开,怎么办
15.孩子不敢跟陌生人说话怎么办
16.孩子总是怕某一类人怎么办
17.孩子被贴标签后如何应对
第五章 从细微处改变,轻松培养好习惯
1.怎么让孩子好好吃饭
2.如何让孩子主动收拾玩具
3.孩子喜欢扔玩具怎么办
4.如何让孩子更好地排便
5.孩子洗澡时不愿父母帮忙怎么办
6.怎样才能让孩子不摸妈妈乳房
7.孩子抠自己乳头怎么办
8.孩子睡前吸吮手指或者抚摸毛巾才能入睡怎么办
9.如何让孩子告别边吃边玩
10.孩子只想喝奶不想吃饭怎么办
11.孩子学一些不良习惯怎么办
12.孩子玩玩具时要有背景音乐怎么办
13.孩子喜欢把东西扔别人脸上怎么办
14.孩子不愿意穿不喜欢的衣服怎么办
第六章 了解语言和认知规律,轻松打下学习基础
1.和宝宝说“婴儿语”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吗
2.在双语环境下如何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3.孩子迟迟不说话该怎么办
4.孩子口吃怎么办
5.孩子遇到不会的作业就不做了怎么办
6.小宝宝总是不停换玩具,是不是多动症
7.为什么同龄的孩子注意力相差很大
8.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是多动症
9.孩子总想争第一怎么办
10.孩子总变主意怎么办
11.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
12.如何让孩子告别电视,爱上看书
13.孩子害羞不理人,是否可以送早教班进行锻炼
14.孩子认字应该从几岁开始
15.孩子什么时候学写字合适
16.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17.如何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18.如何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 4岁后预测孩子的成年智商是否准确
20.睡前如何给孩子讲故事
第七章 告别焦虑和紧张,爱上幼儿园
1.早点儿送幼儿园好,还是晚点儿送好
2.孩子上幼儿园前,应该做哪些准备
3.如何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
4.如何才能让孩子开心上学
5.孩子提前上小学会得多动症吗
6.孩子在幼儿园经常受伤,但是老师说不知情,怎么办
7.老师打骂孩子怎么办
8.孩子在幼儿园总尿裤子怎么办
9.孩子在幼儿园如何跟小朋友交流
10.孩子放学回来爱发脾气怎么办
11.孩子在幼儿园不午睡怎么办
12.入园后孩子出现行为倒退怎么办
13.老师可以给孩子发奖励贴纸吗
14.孩子会不会被同学嘲笑
15.孩子有一个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朋友怎么办
16.孩子有什么样的表现应该停止送幼儿园
第八章 解答身体的奥秘,让孩子免受性侵害
1.如何教孩子保护自己的隐私
2.如何预防孩子遭遇性侵犯
3.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遭遇性侵犯
4.孩子对父母的身体开始好奇时该如何引导
5.可以通过亲子共浴进行性教育吗
6.与孩子亲昵如何把握尺度
7.男孩子玩小鸡鸡该怎么办
8.女孩摩擦下体怎么办
9.男孩喜欢粉色怎么办
10.婚姻敏感期是怎么回事
前 言
10 年前我开始在某儿童医院工作,一方面给有发育行为障碍的儿童评估诊断,另一方面也给因为孩子出现某些问题而感到困扰的家长提供一些养育建议。回头想想当时的我,经常侃侃而谈给家长各种建议,但也经常感叹:“为什么我给的建议这么好,家长就是不照着做呢?”后来我自己做了妈妈才发现,原来我当初的很多建议其实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有很多看起来很完美的建议,其实并不具有实际操作性。比如,我建议孩子的妈妈,自己在家带孩子就可以免去和长辈之间的养育冲突,却没有想过,当一个家庭靠孩子爸爸一个人的收入不能保障生活的时候,生存才是首要需求。而且一个处在过大经济压力中的妈妈,她的焦虑不安,以及夫妻之间因为经济压力所产生的各种冲突,会从另外的角度影响她与孩子的亲子互动以及孩子各方面的发展。
线上线下接触的家庭越来越多,加上我在养育两个孩子的过程中孩子所教会我的,我觉得目前很多父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理论知识缺乏、零散或者混乱。很多父母希望学习更多的方法去理解孩子,构建更好的亲子关系,但是,如果只是零碎地去看一些育儿文章,收集的信息往往会比较零散甚至互相矛盾,结果他们反而会在实际操作时束手无策、无所适从、非常焦虑。比如,有的父母看到一些育儿文章里说“孩子的注意力是要保护的,不要打扰孩子”,于是只要孩子在玩,他们连大声说话都不敢,也不敢喊孩子吃饭或者安排出门去幼儿园。也有家长会问我:“又要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又要不打扰孩子,这听起来非常矛盾,到底该如何操作?”还有家长会因为看过一些关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科普文章,就开始担心自己家10 个多月的孩子穿衣服不配合是不是多动症,却不明白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也不能理解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
第二,在育儿过程中容易走极端。每当我在科普文章里说打骂孩子是不恰当的养育方法时,总会有父母留言“好好说孩子总是不听,没有办法才打的”,或者“孩子打不得骂不得,都惯坏了”,似乎养育孩子只有苍白无力和强迫暴力,只有一个极端和另一个极端。除了打骂孩子,这种走极端的情况还出现在养育的其他方面。比如,有人认为孩子2~3 岁时就是无理取闹的“小恶魔”,但有人在知道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和秩序敏感期以后,就会认为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是最重要的,不仅大人要在自己的感受上让步,还要求其他小朋友配合自己家孩子。这种走极端的情况也出现在早期教育上,以前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后来看某些文章说某某国家不准太早教孩子文化知识,结果连孩子出门问街边招牌上的文字是什么意思都不敢回答。
第三,缺少实际操作的体验和学习机会。其实有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开始重视孩子的心理,他们也在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作为父母的养育能力,期望能有更牢固稳定的亲子关系。所有父母都希望能系统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不把眼光局限在细枝末节上。但是每个孩子和每个家庭都如此独特,有些理论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个体化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年轻父母即使学习了很多理论和知识,也无法运用,亟需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操作指导。我就经常听到很多父母说,虽然看懂了很多道理,但是操作起来仍然无从下手。
第四,过度焦虑。养育焦虑在父母中非常普遍地存在着,很多时候这种焦虑放大了某个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比如有的妈妈会担心:“我要出差一个星期,会不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给孩子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有的父母担心自家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一看到其他小朋友靠近就很紧张,总是警告孩子:“保护好自己的玩具。”“别人打你时你要赶紧打回去。”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知识学习非常担心,他们觉得积木、涂色等游戏没有用,读绘本才能长知识。所以有妈妈问我:“1 岁多的孩子不喜欢绘本,以后就会不爱学习,成绩不好,没出息。怎么让孩子爱上绘本?”
对于这些问题,如果家长既全景式了解了孩子发展的整体图和走向,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具体发展特点有所理解,就不至于因为一些碎片化甚至不正确的信息而过度焦虑和左右为难,也可以避免走极端。
这是这本书希望给大家提供的内容。同时这本书里集合了我自己在线上线下经常遇到的具体问题,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我希望向大家展示一个极端和另一个极端之间还有很多其他更值得尝试的思考角度和方法,这些恰恰是我们为人父母者需要做功课的地方。
而且,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能从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方法上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毕竟,学习任何知识,只有口诀或者只有书面描述,都不如配合实际操作演示来得直观和容易理解。当然,这些方法只是提供参考,不同孩子、不同家庭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我并不建议生搬硬套,父母需要在引导孩子的大方向上把握好,然后在细节上灵活变动。
养育孩子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之一,因为这不是学习和掌握某一个操作技能或者某一个操作系统,而是和一个身体、心理都不成熟,也不太善于表达和调控自己需求与情绪的小生命建立连接,和他一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关注孩子的感受,理解他的需求,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的成长,以及自己在他成长中的作用。同时,这个过程又不可避免地会触碰到父母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感受和经历,这些感受和经历可能并不美好,创伤也可能已经结痂,但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被重新掰开和审视。因此,我们需要经常有意识地内省,勇敢面对自己的不完美,这样的父母在养育孩子中往往能获得更大的自我成长。所谓育儿育己,就是如此。
8大热门领域,10年咨询经验,
112个高频案例,112个实操指南,
全面解答育儿困惑,提升父母育儿效能
- 到底什么样的育儿方法才是合适的
问 “有人说孩子应该是自由的,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他们完全的自由和完全的爱;但是也有人说不讲方法、没有规则,孩子会被惯坏。请问,到底什么样的育儿方法才是合适的?”
答有几种常见的育儿模式:权威式育儿、独裁式育儿、放纵式育儿、忽略式育儿、直升机式育儿……其实很多时候,不同育儿模式的冲突和争论都围绕在情感接纳、亲子互动、界限设置、行为控制、独立性等方面。最麻烦的问题是,总有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有些人小时候被父母控制得太严,完全没有感觉到独立和尊重,于是自己有了孩子后就提倡对孩子完全不设限,给孩子完全的自由。这种理论或者方法是这些人对过去的自己进行“过度补偿”。 另一些人则因为看到各种新闻里的极端案例,非常害怕孩子会“变坏”,于是给孩子绝对的限制,希望孩子能令行禁止,对自己绝对服从,却忽略了好的亲子关系是最重要的基础。
养育孩子的方法是否恰当,基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对孩子的接纳和情感互动投入。我们爱孩子,是爱其所是,还是爱我们所愿?我想这是所有父母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很多父母总是不遗余力地改造孩子,希望他们按照自己心目中完美孩子的轨迹发展,所以有的父母觉得孩子太安静,希望他能变得活泼,有的父母觉得孩子太活泼,希望他能变得文静。
他们并没有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有哪些独特的个性,也没有想过如何养育才能让具有这种个性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他们看到的是这个孩子和他们理想中的孩子有哪些不同,然后想方设法去改变这些不同,却完全不顾孩子是否开心,是否接受,也完全不考虑亲子关系走向何方。
接纳孩子的独特性,及时察觉孩子的各种需求和感受,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亲子互动中流动着温暖和轻松,这样的亲子关系是高质量的,也是安全的。
(2)界限的设置和对行为的管理。很多人一听到界限和管理就抵触,他们觉得流动着爱和温暖的亲子关系是不应该给孩子设界限的,大人也不应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管理,否则就会破坏亲子关系。
其实界限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必需的,不谈孩子长大以后所面对的社会必然是有各种界限和规则的,哪怕在孩子小的时候,合理的界限也是孩子向外探索的基础。合理的规则和界限能保证孩子的基本安全,比如不能把手塞进电插孔、不能在停车场乱跑、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能从阳台上往下跳……从孩子的心理角度讲,合理的界限也是孩子安全感的基础。
当2~3 岁的孩子开始试着独立探索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他们总是要求周围物体或者活动安排按照特定的方法或者秩序来进行,比如出门的时候必须按照某种顺序来着装,吃饭的时候所有人都要按照某种特别的顺序排列座位,希望碎掉的饼干能变回完整的状态,等等。孩子有这些表现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小怪兽”,而是因为小小的他们在探索大大的世界时,需要这些秩序来确保这个世界是他们可控的,是有规律的。可预测的生活和可掌控的环境让孩子明白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哪些必须做,这样可以减少孩子处在杂乱或者模糊不确定状态下的焦虑不安。此外,一个完全没有规则和限制的孩子,在融入伙伴关系和集体生活的时候,往往也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他们要么被孤立排挤,要么和伙伴之间矛盾重重。
适度的规则和界限其实也是父母对自己的尊重。虽然我们每个人对各种事物和情形的接受度不同,但是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不能接纳的行为。父母不是万能的,也有疲劳、烦躁、伤心、生气的时候。当孩子的行为超出我们的接受底线,或者我们根本没有精力去支持孩子那些没有规则和界限的行为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尊重自己的感受。比如,我们希望孩子早点休息,但孩子一直没有节制地看电视;比如孩子总是穿着脏鞋子在沙发上蹦跳;比如孩子4 岁了还总是要摸妈妈的乳房……当我们不能接受这些的时候,让孩子明白我们接受的边界在哪里,家庭中应该有哪些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是非常合理而自然的事情。
管理孩子的行为是父母的责任之一。孩子的认知和社交情感的发展局限了他们理解各种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的能力。比如,在孩子眼里花瓶是个新奇的东西,他们想看看花瓶里面装了什么,想摸摸花瓶上的纹路,他们不能判断这个花瓶是易碎品,不能预料这个花瓶碎了以后可能有危险,不能明白这个花瓶可能是个古董,也不能体会这个花瓶是主人的心爱之物……孩子不懂,所以他们不知道自己攀爬去拿花瓶的行为不合适,但是父母应该懂,父母应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管理。
界限和爱,界限和自由,并不是绝对相反、完全对立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不会有绝对的自由,一切自由都是在尊重他人和社会规则,以及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的相对自由。我们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和界限意识,并不代表我们就不爱孩子。
当然,不同的养育模式对于界限和规则的执行方式是不同的。独裁式养育在命令时,不解释为什么,只强调“我说了,你就照做”。放纵式育儿是没有规则和界限,孩子想要怎么样父母就立刻满足。而健康的育儿模式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适度的界限和规则,并让孩子明白设立这些规则和界限的原因,而且在设立的过程中不威胁不打骂。
(3)允许和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不同的养育模式对孩子独立性的看法也有所不同。有的父母非常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他们觉得孩子无法自己做任何事情,所以孩子的所有事情都被他们接手。结果,有的孩子到了10 来岁还需要父母帮忙洗澡,有的孩子上小学了还需要父母帮忙穿衣服和喂饭。不仅仅是在生活中,在孩子的社交中、学习中,这类父母都会因为过多承担了本该由孩子承担的问题而非常焦虑和疲惫,孩子也非常容易出现过度依赖的情况。因为很少自己独立完成什么事情,这些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更加容易手足无措,更加没有自信。
是否允许孩子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也是育儿中应该考虑的重要环节。不要一味代劳、过度焦虑,但是也不要让孩子独自去做超出能力范围的决定。一个健康的10 岁孩子不应还需要父母帮忙洗澡,但是也不能让一个不到2 岁的孩子完全负责自己的清洁。我们可以让孩子决定明天穿什么衣服,但是不能让几岁的孩子来决定家里是否要买套新房子。
以上是最基本的三个大方向和原则,但是具体如何操作以及有哪些细节需要调整,就是非常个体化的事情了,毕竟每个孩子不同,每位家长也不同。在大原则确定的前提下,探索适合自己的孩子和家庭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 孩子遇到挫折就情绪爆发怎么办
问 “3 岁孩子抗挫折能力很弱,遇到很小的挫折就情绪爆发,该怎么处理?比如他搭积木,积木太高倒了后就大哭,除非大人立马给他重新搭起来,不然怎么安抚都不行。我该怎么让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强起来?”
答 同样是3 岁的孩子,有的孩子看到积木倒了,会呆一下,然后继续重新搭;有的孩子看到积木倒了会不高兴,然后把积木推开不玩了,即使大人鼓励也不行;有的孩子看到积木倒了会哈哈大笑,然后继续搭高并故意推倒,再哈哈大笑;有的孩子看到积木倒了就很生气难过,一定要看到积木还原才可以,而且还不要自己动手,一定要大人帮忙……
你看,同样一件事情,会有好几种不同的反应,这些一定是孩子抗挫能力决定的吗?其实并不一定。因为每个孩子气质性格特征不同,他们对待同样一件事情可能出现的情绪反应的激烈程度就会不同,有的很激烈,有的很平和。同样,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自我情绪安抚能力也会有差异。
如果一个情绪反应强度偏大的孩子,正好处于凡事必须按照自己要求进行的年龄段,偏偏他的自我情绪安抚和调整能力还不太好,那么他在看见积木倒掉的时候,情绪反应就会更强烈,持续时间就会更长。他可能会通过躲避任务的方式避免再次经历负面情绪,也可能希望通过大人的帮助让事情回到自己期待的样子,从而让自己的情绪好起来。
抗挫折能力强不等于孩子在遇到挫折时不能有情绪,只能是冷静的、理性的,而是在情绪发生以后,他们能更快从压力或者沮丧的情绪中走出来,并能继续坚持尝试。孩子才3 岁,在就下结论说他的抗挫折能力弱还为时尚早。
父母其实可以借助这些时机来给孩子示范,如何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再次尝试。比如,看到孩子的积木倒了,大人能否在孩子哭出来之前,抢先做出夸张好玩的表情,同时发出惊讶的声音?很多孩子看到父母这样的反应都会觉得好玩,不仅不会哭,还会笑出声。
然后,父母再演示:“咦?积木为什么会倒了呢?我们一起再看看怎么搭,我先放一个红色的,宝宝你再放一个蓝色的吧……啊!现在已经好高了,我再放一个看看会不会倒? 咦,没有耶,因为大的放在下面更好一些。现在轮到你来试试啦……啊!又倒了!哈哈哈,这次比刚才还高些,来,按个大拇指!要不要再试一次?……”
父母还可以利用游戏和日常生活的场景,向孩子演示遇到挫折也没有关系,可以找找原因多试几次,尝试的过程本来就已经很有乐趣了。
如果孩子发现父母也会犯错也会失败,而且犯错和失败以后大人也不会被打倒,而是想办法来解决,那么错误和失败,对于孩子来说就没有那么可怕,他们也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去努力尝试。
- 二胎时代如何让孩子和平相处
问 “我家两个宝宝,哥哥2 岁9 个月,妹妹1 岁1 个月。他们在一起就会争宠,争抢玩具,哥哥甚至会欺负妹妹,现在基本不能玩在一起。我很想多陪伴他们,但是分身乏术。请问该如何平衡和分配给两个孩子的陪伴时间?”
答 两个孩子都在3 岁以内,且年龄差距不足2 岁,确实会比较辛苦,因为幼儿期通常是对亲子互动和情感支持要求比较高的阶段。很多适合年龄稍大一点儿的孩子的方法这个时候都还不适用,比如讲道理但孩子还太小,让两个人自己解决又担心大宝没轻没重,二
宝太小不会自我保护容易受伤……所以在这个阶段,两个孩子经常会让父母觉得无力和烦躁。
我家两个孩子也是年龄相差不到2 岁,我根据个人经验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1)调整期望值。不要期望这个年龄段的两个孩子能经常表现出“手足情深”,一个处于物权意识和自我意识发展期的大宝,加上一个释放运动潜能四处好奇探索、没有物权意识又开始出现分离焦虑高峰的二宝,“手足情深”和“手足战争”是混杂并存的,而且“手足战争”出现的频率可能更高。
“手足情深”在这个阶段只会停留在某些特定时刻,比如:妈妈训斥二宝,大宝会说妈妈骂二宝不对;大宝在心情很好、有安全感及物质需求被满足的时候,会把自己的玩具和吃食同二宝分享;大宝知道妈妈喜欢看到他爱弟弟妹妹,所以有意当着妈妈的面去亲二宝;等等。
所以,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只希望看到“手足情深”,无法忍受或者很害怕看到“手足战争”,很快就会被现实教训。
(2)从大宝的感受着手。这不是因为更爱谁,而是从大宝着手更容易取得长远性成功。大宝是那个被二宝的出生打破生活平衡的人,所以他的焦虑、嫉妒和不安往往更多。在我们家,我会和大宝说,把自己不想和妹妹分享的玩具收起来,等妹妹睡着了再拿出来玩,留在外面的玩具就是和妹妹一起玩的。在妹妹睡着后,我会在固定时间和他在一起,说他是妈妈最爱的男孩,夸他今天帮助妈妈照顾妹妹。在两个孩子都清醒的时候,请大宝教二宝玩某个玩具,在二宝搞砸的时候,和大宝说妹妹太小了,还没有学会,请他再教教二宝。给大宝看他小时候的照片和视频,告诉他他小时候和妹妹是一样的。争吵和哭闹发生后,第一步不是判断是非,而是接纳理解他们的情绪并安抚,等情绪平复之后,再和大宝聊聊当时的情况,有没有更好的应对方法。还可以看相关主题的绘本,鼓励大宝做到哪几点从而就能成为“超人哥哥”……
二宝眼下也需要很多情感支持,需要单独时光,需要在日常活动中的语言交流,可能会连上厕所都黏着妈妈。如果哥哥少一些攻击性,多一些接受性,二宝会自发追随大宝,并模仿大宝的一言一行。
这个阶段比较困难,所以一个能够支持的力量就非常重要。比如你带二宝睡觉的时候,有人能带大宝一起玩;哪怕只是有人帮忙做做家务,也能给你腾出更多的时间,让你更有耐心来面对两个孩子。
- 怎样教孩子拒绝他人
问 “我的女儿已经4 岁了,但是她好像完全不会拒绝别人。别人要她的玩具她就给,哪怕自己背过身会眼圈发红;别人让她做的事情,她再不愿意也会去做。这样的孩子以后肯
定会吃亏的。但是我和孩子爸爸劝也劝了,骂也骂了,一点儿效果都没有。我们该怎么办?”
答 家长应该从小教育孩子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理解别人的感受,但是很多父母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是:教孩子谦让,却忘记教会孩子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我见过以下场景:孩子坐在秋千上,旁边来了一个小朋友也要坐,妈妈就要求孩子马上下来,因为那个小朋友要哭了;小朋友来家里玩,临走的时候不肯放下正在玩的玩具,于是妈妈执意让那个小朋友把孩子心爱的玩具带回家;图书馆里一个孩子正在玩积木,旁边一个孩子过来要玩,她犹豫了一下,放下了积木,但是走开几步又回过头,依依不舍……
似乎只有牺牲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去无条件满足别人的需求,才会讨人喜欢。
其实,这对孩子不是一种健康的教育。就像蔡康永,他发现如果只是希望通过好好说话让别人舒服,是远远不够的,他觉得高情商的人也应该让自己舒服。所以他的书中标题中有一句话——“为你自己活一次”。他说:“你努力取悦别人的样子,让人心疼。”
理想状态里的高情商不仅仅是说话艺术,还包括人们对他人情绪感受的认识,以及对自己感受的认识和掌控。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所言所行会既考虑对方的感受,也让自己内心舒适和平衡。
所以,父母有必要给孩子上的一节课是:我们有说“不”的权利。
自己心爱的玩具,不愿意分享,我可以拒绝。
我正在玩秋千,你想要玩,我可以和你轮换,但是你需要稍等一下,
我再玩两分钟。
我正在玩的积木,你想要玩,可以,我们可以一起来搭建。
…………
这是最基本的说“不”,还有更进一步的:当你的要求我不喜欢的时候,我可以不服从。
你说我必须和你一起玩追逐游戏,但是我现在只想玩积木,我可以
拒绝你。
你说我应该把作业给你抄,我觉得这样不对,我可以拒绝你。
…………
当然,拒绝是需要一些方法的。有的时候让对方恼火的不是拒绝本身,而是拒绝别人时所使用的语气、表情和身体语言。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可以拒绝别人,但是不要贬低别人,语气应该温和,姿态需要肯定。这样既尊重了别人,也尊重了自己。
可以说:“谢谢你邀请我,但是我现在想玩积木,我们下次一起玩吧。”
可以说:“这是我的玩具,欢迎你下次再来我家玩。”
可以说:“要不我把我的课堂笔记给你参考吧?你要是有不会的地方也可以来问我,我非常乐意和你一起讨论。”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地方:孩子平时在家庭中,是否能感受到他们是独一无二的,是珍贵的,而不是毫无价值的?
有些父母在家里无限贬低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觉得只有打击才能让孩子珍惜所拥有的并懂得谦虚。但是这种来自父母的贬低会让孩子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值得被爱护,没有资格跟任何人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值得。
此外,作为大人,父母也应该做到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一味委曲求全。言传身教,非常重要。
- 为什么孩子总把自己的玩具送人
问 “家有6 岁男孩,他经常把玩具送给自己的同学或小区的小朋友,事先没问过我们可不可以,事后也没告诉我们。这种情况我们是不干预还是假装不知道呢?因家中有些玩具挺贵重的,也有些玩具是其他亲戚送的,有纪念意义,我们很困扰,不知道该怎么办。”
答 这个问题我会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1)孩子把玩具送给同学或者小朋友的出发点或者目的是什么?家长有没有仔细了解过孩子是否在遭受霸凌?因为有些小朋友在遭受霸凌的情况下,会被迫给别人送各种礼物来减少被欺负的情况。
如果排除了孩子遭受霸凌的可能性,孩子与伙伴关系如何?他平时有没有回来和父母说小朋友不喜欢他或者不和他玩? 6 岁孩子的游戏会比较有互动性,如果是社交技巧不佳的孩子,他们渴望和小伙伴玩,但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就有可能会通过送玩具的方式来讨好小伙伴。
所以,送玩具本身不是关键点,关键点是父母需要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送玩具给别人的动机是什么。是觉得别人没有玩具很同情对方,还是想通过给别人玩具表达亲近喜爱?别人有没有也送了他玩具或者其他物品?
此外,仔细观察孩子和小朋友的互动模式,是不是社交技巧不佳?是不是在互动中很容易压抑自己,迎合别人的想法和要求?如果是,父母要着手的反而是帮助孩子进行社交技巧练习。
(2)如果父母平时和孩子说家里的玩具所有权属于他,严格来说,他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并没有错。如果父母觉得这样不是很妥当,不妨和孩子聊一下:哪些玩具是有纪念意义或者不适合送给别人的,应该自己收藏。
如果送玩具对于其他小朋友的家长是一种困扰,也需要和孩子说明。比如有的家长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老是接受别人的礼物不好,或者经常接受别人的礼物也总是要考虑回送什么礼物很麻烦,甚至有的家长会担心自己孩子拿回来的玩具是不是在同学那里“顺”回来的……如果可以,不妨和孩子沟通:可以送小朋友礼物,但是这些礼物是自己亲手制作的会更好,还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做做手工。
- 孩子喜欢扔玩具怎么办
问 “我的女儿2 岁1 个月,最近很喜欢把桌子上、凳子上的东西全部扔到地上,她觉得很好玩。每次我都会要求她自己捡起来,但是转身她又扔地上了。请问我应该怎么去引导她不要扔东西呢?”
答 喜欢把东西扔到地上,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2 岁多的孩子应该有更多玩具的功能性玩法。比如拿到汽车会推着玩、拿到书会翻着看等。如果孩子只是偶尔喜欢把东西扔到地上,大部分时间玩玩具以及与人沟通都没有问题,通常不需要担心。
但是如果孩子几乎不怎么会功能性玩法,和大人的互动(比如社交性微笑、眼神对视、指令服从、展示自己的玩具等)也很不理想,建议带孩子去做发育评估。
(2)观察以下几个问题:这种行为在什么情况下更频繁出现?最近有没有接触一些和摔打有关的游戏或者视频?孩子扔物体后父母以及其他家人的反应如何?
如果总是在睡觉前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家长睡前引领孩子做一些安静的游戏,及时接收孩子犯困的信号,并安排孩子休息。
如果家人在孩子扔物体后给予很多回应,而且这些回应让孩子笑得更欢,或者孩子一边扔还一边看着大人笑,那么家人需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反应模式,以免孩子把扔东西看成一种互动游戏。
(3)孩子扔的时候,不要过度反应,可以用平静中性的语气说“这不好玩”,同时把物体收起来,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随后可以拿起玩具和孩子进行功能性的游戏,在游戏中和孩子进行更多的互动,让孩子更投入。
(4)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和互动。有些孩子是因为父母在陪伴的时候关注不够,只顾自己玩手机或者和他人交谈,只有在他扔玩具时才有反应。这种情况下,扔玩具的行为就被强化了。所以建议在陪伴孩子的时候,要多关注孩子。
当然,确实有的小朋友喜欢玩丢或者扔的游戏。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游戏中安排一些扔、甩的玩具,比如小飞盘、球类,甚至那种布质的“雪球”等。
- 为什么同龄的孩子注意力相差很大
问 “我家的孩子和我闺蜜的孩子出生日期只差了3 天,都是男孩,但是他们在注意力上的表现差别很大。同一个玩具,我闺蜜的孩子可以玩很久,我家孩子玩几下就丢到一边了。有时我和闺蜜带孩子聚会,给两个孩子读绘本,闺蜜的孩子可以坐在那里认真听,我的孩子却听不了一会儿就走开了。请问为什么年龄几乎一样的孩子,注意力差别这么大呢?”
答 父母难免会明里暗里将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相比较,但是这样做容易引起很多养育焦虑。我更建议大家将孩子的发展情况和同龄孩子的正常区间来做对比就好。比如有的孩子9 个月15 天就能独自行走,有的孩子13 个月才可以独自行走,如果父母明白这两种情况都属于正常范围,13 个月独自行走的孩子的父母就可以减少很多焦虑。
回到这个问题上来,我并不知道孩子的确切年龄,但还是可以谈一下为什么不同的孩子在注意力的表现上差别很大。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先天气质的影响。两个年龄一样的孩子,他们出生时的气质特征通常不会是一模一样的。气质被划分为不同的维度,其中有一个就是注意力的广度和坚持性。
不要说不同家庭的孩子,就是同一个家庭的两个孩子也可能有很大差别。比如,我家大宝和二宝在这个维度上的表现就非常不同,哥哥从小就是一个很活跃、注意力跳跃很快的孩子,妹妹则相反,她很小就可以一个人专注地玩很久。
另外,气质特征里还有一个特点也很容易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就是敏感度。有的孩子敏感度高,他们在一个环境里会被很多细节吸引,也很容易因为一些大人觉得习以为常的事物而焦虑。这种情况下,他们也很容易出现注意力转移的现象。
(2)兴趣的不同。同一个玩具,同一本书,有的孩子喜欢,有的孩子不喜欢。喜欢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就会更长,不喜欢的孩子自然容易走神,这很好理解。我经常开玩笑:“如果把我放在编程课堂里,我绝对是注意力最不集中的那个。”
(3)游戏或者学习任务的难度。对此,请结合前面说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进行理解。一个任务如果已经完全被孩子掌握,不费力气就能完成,这个时候他们通常就不会一直维持自己的注意力。同样,如果一个任务特别难,难到孩子踮着脚都够不到,他们就容易放弃,也很难集中注意力。
这里夹杂一下幼升小的内容,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完全掌握了小学三年级的内容,父母可以期望他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吗?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有可能给孩子动力,但是如果只靠老师的表扬,课程的内容已经不再有吸引力,他们的内在驱动从哪里来呢?
同样,如果孩子在上小学之前,连数字都没有接触过,一年级的讲课速度快,孩子也不太可能得到老师特别多的一对一辅导,孩子就可能出现踮着脚尖都够不到的情况,自然也会影响注意力。
(4)养育模式和家庭环境。有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安静地玩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是被频繁打断;有的孩子父母本身就思维跳跃、兴奋性高,带孩子玩的时候也很难在安静的游戏上集中注意力。这些都可能造成孩子和孩子之间的不同。
另外,有研究发现,如果家庭环境总是杂乱吵闹,孩子的注意力也会受到影响。经常被打骂惩罚的孩子,他们也很难安心地专注在一件事情上。父母及家庭成员的冲突造成的焦虑,也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有的时候父母埋怨孩子的注意力不好,却没有想到问题恰恰出在自己身上。
(5)神经认知功能的发展水平不同。执行功能里的其他几大组成部分都和注意力密切相关,包括冲动抑制能力、工作记忆能力、计划能力等。
总体来说,每个孩子的大脑额叶成熟都比较晚,但这里还是有个体差异的。毕竟每个孩子的发展节奏并不都是一致的,每个阶段的发展重点也各有差异。比如,有些孩子在一段时间里更专注于图片和文字,有的孩子则更专注于空间想象。
家长需要知道,注意力是可以练习的。很多研究证明,经过锻炼后,孩子在注意力的持续性、转移,注意力的分配、广度方面,都是能够显著提高的。但这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毕竟神经系统的发展是逐步推进。
所以如果某些培训班告诉你们“10 天就可以搞定孩子的注意力”,大家大可以捂好钱包,一笑而过。除了这些因素,睡眠有问题,铅超标,孤独症、特殊性学习困难,等等,同样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表现。只是一味地和其他孩子比较,实在没有太大意义。
- 如何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
问 “孩子刚满3 岁就送去了幼儿园,但是每天都哭闹得厉害。我想给她看和幼儿园有关的视频和绘本,但是孩子看到就非常抗拒,要我停下来。怎么才可以让孩子爱上幼儿园呢?如果我现在让孩子暂时不去幼儿园,半年后再送会不会好一点儿呢?”
答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和建议是这样的:如果孩子不愿意看和幼儿园有关的视频,那么可以不强求。
视频的冲击力可能更大一些,可以考虑一些积极快乐的幼儿园绘本,然后在和孩子看的时候,不要把重点放在妈妈走了,而是放在幼儿园里有好多的小朋友一起玩,有好多新的玩具,妈妈按时来接孩子,并给孩子带来健康好吃的零食。
虽然问题当中没有提到,但我还是想要提醒:
(1)千万不要因为怕孩子哭而偷偷离开。偷偷离开会让孩子非常恐慌,因为她不知道爸爸妈妈去哪里了,这样做也会毁坏孩子对爸爸妈妈的信任。
(2)告诉孩子什么时候会回来接她,和孩子轻松说再见。可以有固定的告别仪式,每次都保持一致。不要因为孩子哭而反复回过头去安慰和拥抱,这样做只会让孩子觉得只要他哭,爸爸妈妈就会回来,所以他会哭得更厉害,哭的时间也更长。
(3)父母自己不要哭泣。因为孩子是以父母为参照判断环境是否安全的,如果他发现父母都很伤心很紧张,他们自然会更害怕。
(4)遵守诺言,按时接送。等待的滋味很难熬。
(5)回到家和孩子亲密互动,给予高质量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次一次面临挑战并克服的过程。比如,不会走路的时候要练习,可能会摔很多次,这个过程中孩子的韧性其实也得到了锻炼。心理阴影更多出现于没有支持、没有回应、被粗暴对待的时候,孩子虽然经历困难,但是如果有成人的支持,并不会留下心理阴影。
让孩子有机会去接触外界,去形成伙伴关系,妈妈则在孩子回家后的时间里给予高质量陪伴,这些是应对孩子分离焦虑时很重要的因素。
当然,上不上幼儿园是由父母决定的,如果父母觉得自己很难面对孩子的哭闹,非常担心,也可以考虑暂时不送或者从只送半天开始。
但是需要有思想准备的是:即使现在不送,过半年再送,这个面对和适应分离焦虑的过程还会重现,也无法预测以后哭闹现象是会好一点儿还是会更严重,因为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 如何预防孩子遭遇性侵犯
问 “最近看到好多篇关于性侵犯儿童的报道,我们做父
母的应该如何预防呢?”
答 预防儿童遭遇性侵犯,不仅仅是父母要多留心,不要随意把孩子交给别人照看,也需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欧洲儿童保护委员会提出了“内衣原则”。“内衣原则”是指内衣覆盖的身体部位是隐私部位,不能随意展示给别人看,不能让人随意碰触,也不能随意观看或者碰触其他人的隐私部位。配合图片展示非常形象,而且操作性强。尤其是对于学龄前儿童,这个方法能帮助父母更清楚明确地和孩子说明隐私部位的重要性,孩子也容易理解。
“内衣原则”具体应用指导如下:
(1)在幼儿期,父母就应该像教孩子认识身体的其他部位一样,教会孩子生殖器的名称,不建议使用代称。关于这点,有个真实的例子:美国有位妈妈告诉她女儿,她的生殖器叫“宝石”。然后有一天,当这个女孩告诉女老师,有个男老师摸了她的“宝石”时,那个女老师不明白,也没有引起重视,结果导致这个女孩遭受了长达一年多的性侵犯后才被发现。当然,像“小鸡鸡”这种每个人都明白的代称用起来应该没有问题,千万不要用只有少数人懂的词语。
(2)区分可以的碰触与不可以的碰触。告诉孩子,他们的身体只属于他们自己,不能随意展示给别人看。如果不经过他们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碰触他们的生殖器,即使是他们爱的人也不可以。同时告诉孩子,他们也不能随意碰触他人的生殖器。
儿童一般很难区分合适的身体碰触和不合适的,也不太明白隐私部位和非隐私部位的区别。“内衣原则”可以帮助孩子比较容易地区分合适或不合适的身体碰触。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内衣所遮盖的部位是隐私部位,是不能让人随意碰触的。同时也告知孩子,任何时候,当他们不确定别人的碰触是否合适的时候,都可以询问他们觉得信任的人。
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候生殖器的碰触确实会产生身体的快感,如果用“好”或“不好”来定义碰触行为,可能会令孩子产生困惑。因此建议使用“合适”“不合适”“可以”“不可以”来定义碰触行为本身,而不是用“好”和“不好”来定义生殖器碰触行为的“质量”和“感受”。
另外,父母要向孩子解释,有的时候照料者或者医生确实需要碰触他们的隐私部位,这种碰触是合理的,但是如果他觉得不舒服,同样也有权利说“不”。
(3)要教会孩子说“不”。告诉孩子,遇到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不恰当地碰触他们的身体,都要立即直接地说“不要”,尽快离开不安全的地方,并告知他们觉得可以信任的人。那种性侵儿童的人通常不敢明目张胆,如果孩子能坚决大声说“不”,他们通常会马上放弃。
(4)一定要对孩子强调:如果你所信任的人不相信你所说的话,一定要坚持告诉其他可以信任的人,直到有人认真对待你所说的话。父母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如果孩子告诉你有人不恰当地碰触了他的隐私部位,而这个人很可能是你的亲戚或者其他认识的人,千万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孩子是在撒谎,或者那个人只是在开玩笑。认真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即使是开玩笑,也需要告诉那个人,以后不要和孩子开任何关于生殖器的玩笑。
(5)区分好的秘密与坏的秘密。隐蔽性是儿童性侵犯者的主要策略,所以父母需要教会孩子区分好的秘密和坏的秘密,并时刻向孩子展示信任。告诉孩子,任何让他们觉得紧张、不舒服、害怕或者伤心的秘密都不是好秘密,应该告诉他们信任的人(父母、老师、警察、医生等)。
另外,美国儿科学会关于预防孩子遭受性侵的建议也可以作为参考:
第一,信任名单。为孩子拟一份可以信任的人的名单(至少两位),告诉孩子,当他们遭受“不可以”的碰触时,要至少告诉两位可以信任的大人。之所以是“至少两位”,是预防某个大人当时联系不上,或者某个大人以为孩子是撒谎或开玩笑从而不认真对待孩子的倾诉。两位可信任的人能提高儿童性侵犯被发现的概率。
第二,如果有大人给你的孩子送特别的礼物或者玩具,或者有大人想单独带你的孩子去特别的场合,要引起重视。这样说可能会伤一些朋友的心,因为有些人是真的因为喜欢孩子才送孩子玩具,而且送玩具给别人家孩子在中国也特别常见,送的玩具种类也各种各样。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家长心里还是要有杆秤,相信明事理的朋友也能理解。
第三,送孩子去幼儿园和学校之前,要确定学校有“开门政策”,这意味着家长可以随时去看孩子,或者参与孩子的各项活动。这在国内许多幼儿园还难以实现,也是需要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推动的。若确实没有机会,家长也应该尽量多地了解孩子学校的环境和老师。
第四,不要避讳和孩子谈“性”。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应逐渐在家中创造一个可以自由讨论两性话题的氛围。可以通过绘本或者新闻故事来和孩子讨论如何保护自己,并向孩子反复传递一个信息:受到任何形式的性侵犯都要告知父母。
其实在美国和其他很多国家,儿童性侵犯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来惩戒和预防性侵儿童行为,并为遭到性侵的儿童及家庭提供相关的援助和支持。目前国内这样的保障和社会服务系统尚不完善,这就更需要父母们提高警惕,加强对孩子的性教育意识,教会孩子更好地保护自己。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