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51741
《第二曲线》作者查尔斯·汉迪又一力作!在新经济时代拥抱不确定性,通过对社会、组织与生活的细微洞察和理性审视,找到关于管理的变革、未来和人性的答案。
本书以汉迪自己的工作、管理咨询与生活经历为素材,通过对社会、组织与生活的细微洞察和理性审视,从组织规划、个人发展及未来趋势论述了不确定性对社会、企业与个人造成的影响,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
这是一本管理哲学之书
注重不同管理文化的融合,倡导利润与道义兼顾,组织与个体并重,文化引领管理,管理滋养文化。
这是一本关于变革之书
按照是否可以找到“*答案”,世界上的问题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收敛性问题”,另一种是“发散性问题”。真正的商业问题都是发散性的,没有固定的答案。
这是一本关于未来之书
重塑企业与重建经过战火洗礼的城市一样,当按部就班的规则被打破时,需要将责任与决策同企业总部剥离或下沉,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
这是一本关于人性激励之书
激励人性才是管理的真谛。企业是联系紧密的集体与自由个体的组合,员工需要抱团取暖,但是也不能总是抱在一起。
译者序
引言 / 1
第1章 拥抱不确定性:一个人的征程 / 14
第2章 即将来临的职场文化 / 26
第3章 企业权力的平衡:新企业联邦宪章 / 36
第4章 企业因何而生 / 62
第5章 终身雇用制是否会成为企业之殇 / 92
第6章 为什么退休后还应赋予生活更好的意义 / 99
第7章 培养年轻员工如东风化雨 / 104
第8章 商学院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 / 109
第9章 是否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 114
第10章 企业都在实行联邦制吗 / 120
第11章 办公室里有职场病毒吗 / 125
第12章 找寻理想国 / 130
第13章 失落之城的启示 / 135
第14章 应该多交税吗 / 139
第15章 众人划桨开大船 / 143
第16章 提高标准是否已经时不我待 / 147
第17章 数字无法衡量的资产 / 152
第18章 做小而美的企业 / 156
第19章 直面职场的日本女性 / 160
第20章 让办公室成为共享空间 / 164
第21章 如何学习才能知行合一 / 168
第22章 做古代希腊人还是当代英国人 / 172
第23章 研习概念化技能 / 176
第24章 职业生涯发展双通道的挑战 / 180
第25章 灵活与碎片化的时间管理 / 184
第26章 勿以恶小而为之 / 190
第27章 梦想会变成梦魇吗 / 194
第28章 当企业成为虚拟组织 / 198
第29章 企业即道场 / 202
第30章 怎样才能成为管理者 / 206
第31章 日新月异的积极权力 / 210
第32章 工作变化如白衣苍狗 / 214
第33章 蹩脚的持枪管理法 / 218
第34章 快节奏工作,携财富西去 / 222
第35章 如何管理“隐形”员工 / 226
译者序
领导力大师沃伦·本尼斯认为,如果彼得·德鲁克使管理登上大雅之堂,汤姆·彼得斯又将其推而广之,那么查尔斯·汉迪则赋予了管理所缺失的哲学的优雅和雄辩。当今的世界无论是社会、企业还是个人,遇到的挑战都是层出不穷的不确定性问题。汉迪作为管理哲学大师,手握灵珠却仍躬耕陇亩,本书以汉迪自己的管理咨询工作及生活经历为素材,通过对工作与生活的细微洞察和理性审视,从组织规划、未来趋势及个人发展等方面论述了不确定性对社会、企业与个人造成的影响,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
这是一本管理哲学之书。汉迪的管理思想注重不同管理文化的融合,倡导利润与道义兼顾,组织与个体并重,文化引领管理,管理滋养文化。面对充满不确定性与变化的世界,汉迪在本书中寻找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联邦制为基础的企业中权力的平衡、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平衡、个人生活与工作的平衡、终身雇用与灵活工作的平衡等。对个人而言,贪图享受、无限制地攫取财富或快节奏地工作并透支生命都不是正确的生活方式。
这是一本关于变革之书。汉迪将世界上的问题按照是否可以找到“答案”分为两种,一种是“收敛性问题”,另一种是“发散性问题”。真正的商业问题都是发散性的,没有固定的答案,这正是商业活动的困难,也是其魅力所在。无论是社会、企业还是个人,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发散性问题。未来将是不连贯变化的时代,“黑天鹅”的出现将会成为常态化的现象,只有拥抱变化才能生存。译者在10多年的管理咨询生涯中,与诸多政府部门、企业打过交道,深知只有未雨绸缪、及时应对变化的组织与个人才能蓬勃发展。为了适应不连贯的变化,组织需要实现从管控到赋能的转变,要让员工在组织中更有价值。企业即道场,重要的是给每个员工赋能。对个人而言,可以选择更多的工作组合以及更灵活的工作时间,智力资产将成为新的财富源泉。当今时代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知识,汉迪认为商学院的教学要增加历史、哲学等通识教育课程,注重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组织在学习过程中要提倡不断反思,学习的本身也是“在宁静中体察”的过程。企业领导者想拥有洞见未来的机会,要具备为员工描述愿景的能力,就必须要掌握概念化技能。
这是一本关于未来之书。重塑企业与重建经过战火洗礼的城市一样,当按部就班的规则被打破,则需要将责任与决策同企业总部剥离或下沉,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企业可以利用标杆分析法制订适合未来发展的标准,标准不仅要足够高,还应该可以持续提升。船小好调头,与官僚作风盛行的集权企业相比,小而美的企业更能适应变化,可以提供更好的产品及服务。企业在应对变化的过程中要与国家对自身的定位一样,找到适合本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并匹配相应的资源以发展自身的优势。汉迪在本书中预见了通过信息的互联、办公空间及个人技能实现共享的趋势,以及如何管理日益增加的虚拟企业。汉迪不愧为管理学界的预言大师,他认为要“雕塑”未来,必须大胆地设想那些“不可能的事”,如果由于过去的羁绊而错过了未来的发展,那将是人类莫大的悲哀。
这是一本关于人性激励之书。汉迪认为激励人性才是管理的真谛。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企业中员工已经成为企业的关键资产,是真正的主体,曾经被日本企业视作珍宝的终身雇用制使组织的柔性受到极大限制,优秀的人才不会被其吸引,给老员工不断提供发展机会的承诺也难以兑现。基本工资、绩效奖金、股权激励,以及额外的假期、教育机会的组合激励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此外,多岗位转换的职业生涯通道设计也被作为激励的方式之一。对新生代年轻员工进行培养是企业领导者的责任,重仓年轻员工就是重仓未来。为了自身发展与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应该通过灵活的工作方式帮助女性员工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为即将退休的员工做好进入“第三龄”生活的准备。企业是联系紧密的集体与自由个体的组合,员工需要抱团取暖,但是也不能总抱在一起。
汉迪把管理学大师比作传播管理的蜜蜂,在全球各地飞来飞去,将有效的管理思想与观念传播出去。世界变化越快,这些蜜蜂就越重要,足迹所至之处,管理观念也在修正与更新。
愿读者可以借助大师的“翅膀”,从本书中汲营养,明事理,促前行。
李国宏
2019年10月 于北京
汉迪对管理的思考始终是人本主义的。这本《拥抱不确定性》汇集了汉迪过去近四十年的作品,却仍然对当下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不得不佩服他的远见卓识和他对自己观点的坚持与不断拓展。
不确定性强调,未来的变化不再依赖基于历史数据分析的趋势推演,未来变化的不连贯和跳跃性,是管理者的根本挑战:经验可能在快速变化、折旧,基于历史大数据的分析也无法推演出iPhone这样变革式的产品。
以人为本是贯穿全书的重要观点。企业应该是人才的集合,企业应该服务于汇集人才的企业社区。这种企业组织结构的改进方向,目的是发挥每个人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其要义是给予人才充分的发展空间。这种空间可以是不断的全新挑战,可以是允许多种工作组合的包容度,也可以是更多决策的自主性。
—— 吴晨 《经济学人·商论》执行总编辑
本书由汉迪发表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系列短论构成,但现在读来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觉得历久弥新。对于如何面对,甚至拥抱不确定的未来,老先生有着自己独到、深刻的见解,相信任何身处变革时代的人都能从中获得启迪。
本书沿袭了汉迪这位管理思想大师一贯的语言风格:优雅而又平易近人,深刻而又诙谐幽默,这在本版译著中得以*程度、原汁原味的保留和体现。这不仅有赖译者高超的翻译水平,更得益于译者商海多年的经验与体悟。相信不同的读者读完此书,会有不同的感受及意想不到的收获。
—— 应天煜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关注即将到来的时代变化,需要每个人做出自己的探索。作者从个人的视角记录着自己所关注的事情,并给出了明确的观点和建议。这些建议放在今天看来,依然会激发读者共鸣,并找寻出自己的答案。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生活的目的与意义。
—— 陈春花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院长
人类天生惧怕不确定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为了增加生活的确定性。财富、健康、保险、婚姻顾问……但事实是你的所有努力都只是让不确定性从另一个方向来临而已。不确定性才是我们生活的主题,也是让我们的生命充满乐趣的原因。所以,必须学会《拥抱不确定性》。
—— 樊登 樊登读书创始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