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712810丛书名: 无
小心用料,匠心叙事
《风雨琳琅》是一本有别于同类书的严肃作品。书中以林徽因生平为主线,生动刻画了近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归途。作者对史料的挖掘功底深厚,叙事真实可考,是市面少有的详述林徽因精神世界塑造的历史读本。
? 林徽因的故事,不只有林徽因
《风雨琳琅》将那些影响近现代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巨匠们的形象一一展现给读者。他们在追求知识与真理面前桀骜与固执,他们在推动国家命运向前时努力又坚决,他们是对当下并不落伍的提醒与打量。这些人影响了林徽因,而他们所处的时代也不能缺少林徽因。
? “我是建筑师林徽因”
在书中,你会看到一位打破世俗视角的林徽因,她建筑师、文学巨匠的形象跳脱了名媛、情种的定位跃然纸上。她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她不输于男子的大气与家国情怀,她对中国建筑史学所做的卓越贡献是不该被其情感故事所遮蔽的。
? 学术权威推荐
知名作家谢玺璋、余世存、陈徒手、许知远,学者李冬君、周濂、程乐松极力推荐。在他们眼中,《风雨琳琅》讲述的是一个不矫揉造作的林徽因,是一本贴近历史真相又饱含文学关切的精品。
本书试图以林徽因和她的生命世界中所能观察到的复杂时代和价值选择为线索,勾勒出民国初期留学归来,致力于家国建设、民族独立富强的一代知识分子群像。再现他们在剧变的、忧患的时代下的命运轨迹,浮沉与思考。
林徽因属于从传统的“士”转往新型知识分子的路途上承前启后的一代人。这一代人幼年时,接传统的余绪,立德、立功、立言是常念的道理,求学时经“五四”洗礼,留学欧美,受现代的学术训练,又培养了一股子穷究事物本源的执着。这两者结合,就决定了他们的安身立命是要以自己对知识和专业的追求,传承文脉的使命和责任,给予战乱和变化中的祖国以“实质性”的影响,推动一个大国的艰难转身。这在他们的时代,意味着事倍而功半,意味着痛苦和磨难,也意味着,极有可能会失败,*终淹没在时代洪流的大漩涡中。
自然是千难万难。所以我们看到,林徽因和梁思成的一生近似于愚的勇气和坚持,也看到他们出人意料的软弱和改变。他们在斗室里漫卷诗书,也在暗夜里苦痛追问。和短暂的荣耀相比,疑问和困惑不息,追随了他们一生。*终,他们成了逆时代的力量,成了*忠诚的反对者,在孤独和寂寞里走到生命的尽头。风雨琳琅的时代,安身立命的那个东西,决定的真的是人一生的命运。
引子 北总布胡同三号之殇
一、书香与革命
翰林祖父
林家铺子的新时代
才女传统
二、公无渡河
“名教叛徒”
“卿本佳人”
书生意气大王旗
谁点燃赵家楼的火
渡不过的巨流河
三、万种风情无地着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徐志摩做“假”情人,顾颉刚找“真仲昭”
“恋爱大家”
四、夹缝中的成长
新世界
旧庭院
对照记
五、奇异的月色
“两脚衣橱”的第一高足
“小脚”与“西服”
烦恼结 情意结
“雪池”与“新月”
“障眼戏”中演隐情
志摩之死
“八宝箱”之谜
六、梁林因缘
文定与庙见
父母之命与自由恋爱
清华园里的梁家父子
两代闺秀之争
七、围城
伤逝与独立
林家长女的烦恼
“欢喜冤家”与“难夫难妇”
主妇的烦恼
阁楼上的金岳霖
这样事和谁细讲
八、绝学大昌
宾大建筑系的编外女生
“国产建筑师”
从朱启钤到梁思成
思想者与奠基者
山林、庙宇、乡村、江湖:何处是家国
九、第一才女的朋友圈
费正清和费慰梅:有他们才完整
“围绕着她转”
一任群芳妒
恰是那个冷若冰霜的冰
十、文坛多面手
京派的灵魂
“我的主义是要生活”
写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模影零篇
美术、戏剧与服饰
十一、南渡
“去故乡而就远”
长沙 昆明:双城记
“南清北合,联大开花”
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
傅斯年长揖柴门口
似是故人来
坚韧地横过历史
十二、北还
再别李庄
“居者有其屋”
大江大海1949
北平无战事
十三、时间开始了
血液里的新意识
“以国士待之,以国士报之”
米粒之珠,也放光华
十四、反对者的忠诚
文物•旧书•毛笔
大匠营国
击鼓骂曹
“科学的 大众的 民族的”
十五、人间四月天
斯人寂寞
故事没有完
引子
2012年1月,进入新年的北京仍寒意逼人。毗邻着喧嚣的东二环,冷风中的北总布胡同一派萧瑟。北方一月毫无暖意的太阳光晒着空荡荡的街巷。街巷边稀稀落落,参差的屋舍,不论高矮,一律是风雨剥落,侵蚀过的颜色。胡同里所剩不多的几处旧宅院,被商贩开辟作一个又一个小饭馆,在早春的凛冽中市井地萧条着。黯淡的院墙间不时有老树探出干枯的枝丫,枝丫上方,高高低低的电线,将料峭的天光分割成不均衡的片段。举目都是时间的痕迹,唯有街巷深处一排低矮的蓝色钢化瓦是个例外,它突兀地撞进人的视线,以它生来就固有的临时的姿态,也是人尽皆知、昭告天下的姿态站立在路边,粗陋随意地遮拦着身后,成为陈旧里一个不协调的存在。那簇新的、鲜亮的蓝色,在老照片样沧桑的灰与白中,灼灼地刺入耳目,令人不安。
它的身后,是大片的废墟。
凛冽的早春天气里,身着军大衣的保安笼着手斜倚在废墟前的断墙边,聊着天驱寒,打发无聊的时光。抄近路的行人在冷风里疾行,目不斜视,行色匆匆,踏过脚下的碎石、砖砾。还有邻近的孩子,将家中也许是不被父母允许的宠物寄放在这一片旷地的角落,方便随时过来嬉戏、探看。
生活如常,在这里每日登场。没有多少人想到,这片废墟,曾是林徽因生命中最重要的居处。
这里的门牌号,是北总布胡同24号院,26号院,再从前的名字,是北总布胡同3号院。若向前回溯,在迢递的时空深处,那原本是一座京腔京韵里落地生根的,一宅两进的动人的院落:“高高的墙里是一座封闭而宽敞的庭院,里面有个美丽的垂花门,一株海棠,两株马缨花。”夏末秋初,园中蝉鸣不断,红色的马缨花落在石板地上。院子中还有一个小小的花坛,种着鸡冠花和喇叭花。“沿着院子,每一溜墙边一排平房罗列,屋顶铺灰瓦。” “客厅的窗户朝南,窗台不高,有中式窗棂的玻璃窗,使冬天的太阳可以照射到屋里很深的地方。……窗前梅花,泥塑的小动物,沙发,和墙上的字画都沐浴在阳光中。”
穿过80年的光阴路途,这便是这座四合院旧时的模样。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北方分明的四季里,墙内的一砖一瓦,一椽一木,无一不是岁月浸润、情谊深长的姿态,再漫长的时间,与它,仿佛都可以互相交付,共度过人事的死生契阔,一岁一枯荣的自然的消长。
这样的投契,属于林徽因。差不多80年前的1931年,初为人妻的林徽因与梁思成一起,从苦寒与战乱的东北,迁居到此。从此起直到抗战爆发后的南渡前,他们在这里渡过了共同生活中最安稳的七年。那也是林徽因一生最好的年华,爱情与婚姻,建筑和诗歌,北总布胡同三号于她,是丰饶的生机里的成长与磨合,它见证了她人生里最重要的相遇和伤逝,情感的大开与大合,收纳并涵养了她赖以安身立命的意义所在。
从这里,那些琐细的日常,流年,折射出夺目而惊艳的光彩。
这里发生过“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文人雅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林徽因为中心,这里集结起张奚若、钱端升、金岳霖、周培源、陈岱孙、叶企孙、吴有训、邓以蛰、陶孟和、李济等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都于“五四”前后留学欧美,一同登科,放洋海外,又在学成后相继返国,厕身于发展之初的大学、报馆、出版业、研究机构,传承现代中国的知识的道统。这样一个学养与思想皆贯通中西,“对自己国家的未来……起了重要作用的杰出群体” (费正清语),从1931年起,半为寻访知音,半为林徽因,为她的才貌与风华,齐齐聚集于北总布胡同三号,立时使这里为名动京城的文化沙龙。斯时盛况,多少年后,老舍之子舒乙还不无向往地说,“提到乔治•桑为中心的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博物馆,我便想到,咱们北京现代名人故居里也有两座名人故居是有类似的资格和类似的价值的……——一座是梁思成、林徽因的故居,一座是朱光潜的故居。这两座都是20世纪30年代的红极一时的文学沙龙。林徽因、梁思成故居里有座远近闻名的,被称之为‘太太客厅’的会客厅。当时‘京派’名流定期地不定期地会集此处,来听美丽多病的林徽因的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般的机智聪明的高谈阔论……”由林徽因的笑靥如花,妙语连珠,这些性情各异,精神相若的白衣书生,亦唱亦和,也赞也弹,在这里留下了或庄或谐,或痴或狂、或巧或拙,或迂或狷的文人写意,还有他们彼此间惺惺相惜、最为引重的学术的信仰,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北总布胡同三号,由此承载了一个时代再不可复得的经典记忆。
这里还有对价值的发掘与重估。迷恋于中国建筑之美,林徽因曾说,“中国建筑为东方最显著的独立系统;源远流长……而艺术又臻于最高成熟点……实是一桩极值得研究的现象”,“现在我们方在起始研究,将来若能将中国建筑的源流变化悉数考察无疑,那时优劣诸点,极明了的陈列出来,当更可以慎重讨论,作将来中国建筑趋途的指导。”为了这个理想,从1931年到1937年,她和梁思成带着营造学社的同仁,由北总布胡同三号起步,开始了中国建筑史上第一代的田野调查。这是前所未有的,整理国故般的浩大工程,几个文弱的书生,行走于兵匪横行,交通不便的北方大地,深山暮色中的大车与毛驴,月光下的投宿,晨曦微露时的起身,个中艰辛,绝非言语所能形容。所经之处,赵州桥、独乐寺、广济寺、华严寺、悬空寺、六和塔、灵隐寺、佛光寺,还有云冈石窟、曲阜孔庙、龙门石窟……皆披着前朝的气息与风露。这些庙宇石刻,匠作之事,经过千百年的光阴、风霜、雨雪,终于等到了翻山越岭而来的探访者。
这一份努力的意义,他们的前辈兼老友胡适在提出整理国故时,有过精妙的总结,那就是——“重估一切价值”,用历史的眼光来扩大国学研究的范围, 将从前视为不入流的古代各类稗官野史、街谈巷议、三教九流如民间小儿女的歌谣、民间流传的小说,和儒学经典一样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从技术史、文明史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作精确的考证,把古人的意义弄得明白清楚”,“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缪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各家都还他一个本来真面目,各家都还他一个真价值”。
正是由营造学社一幅幅不惮繁琐、烦难的测绘图稿,中国古建筑上迄唐宋,下至明清,如迷图、天书般的历史演进才有了逐渐清晰的轮廓与线索。北总布胡同三号的七年,由此也成为林徽因偕同梁思成,对古建筑研究及文物保护做出重要贡献的七年。
这以后,便是战时的清寒、困窘与坚守。拖着久病之躯,在得不到任何医治的四川李庄,栖身之地仅仅是土屋两间,蛇鼠出没,没有自来水和电灯,仍锱铢必较,心心念念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和写作。直到抗战结束,终于有机会就医,林徽因被告知,她最多只有五年的生命。
为了时人不以为意的砖头瓦块,她耗尽了自己。
然而,她一生所遭遇的最严重的打击,恰恰也来自她情之所系,视如生命的古建筑研究与保护。1949年以后,她和梁思成想把他们眼中“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北京,作为全世界仅存的完整古城保存下来,留给后人,这最后的努力却为时代所挫败。从1953年5月开始,对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北京蔓延。林徽因与梁思成四处奔走呼号,乞求刀下留城。最终,她动情的陈词请命和美好的憧憬还是淹没于大干快上的建设热情。在所有的努力都无果后,她不禁绝望地质问:“为什么我们在博物馆的玻璃橱里那么精心地保存起几块出土的残砖碎瓦,同时却又要亲手去把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的这处雄伟古建筑拆得片瓦不留呢?”
从北总布胡同三号出发,延伸到以后的人生,命运早注定了那些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保护与抗争。
如今,林徽因屈子行吟式的忠诚与心痛犹在耳际,北总布胡同三号,却已轰然坍塌。那个曾经住着林徽因与梁思成,曾经高朋满座,春日繁花满枝,冬来围炉煮酒,回荡着笑声、读书声的庭院,在2012年农历新年的祝福声里,伴着老旧的尘埃,在时光浓烈的烟雾中,化作一地废墟。
院中那些故事,从此成为无法触摸的记忆。
其实,这场拆迁,并非起意于一时。一直以来,困守于长久的失修,稠密的住户,昔日的北总布胡同三号,早就失去了从前的颜色。20世纪80年代,院内的东厢房与垂花门被拆,取而代之是一座简易的三层石灰小楼。2007年,拆迁的消息不断传出,来自民间的保护的声音也日益焦灼。2009年,门楼、西厢房先后被拆。2011,经历两年之久的拆与保的交锋,废弃经年的这处院落,被列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
然而,最后的拆除与推倒,也是在这一年。这年夏天,陆续有建筑工人入驻,先拆除的,是当年的正房。房屋四周所剩不多的雕花木板被整片整片剥落,混杂在满地的建筑垃圾中,偶尔有附近居民觉得好看,捡回一两片收藏。院中仅存的残垣断壁,还能窥见中国传统建筑“大木结构”的特点,房梁基本都是木头,尽管已使用80年以上,仍比附近居民用来盖房子的木料结实耐用。它们也因此而逃脱了废弃的命运,被全部堆放于一处,最后卖给了廊坊的农民,前后整整拉了三车。
已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故居被拆,消息传出,一片哗然,北京东城区文化委事后的事故调查原因称,开发单位是考虑到故居房屋陈旧、几经翻建、无人居住等原因,易出现险情,因此进行了“维修性拆除”。
至于拆迁工人,谋生之外,他们并不需要更多的理由:“我在北京拆了8年,这种房子拆得多了。……国子监那边的一个庙就是我拆的……我们管不了那么多,拆迁办给我们钱,我们就拆。给我们钱拆故宫,我们也拆。”
交锋中,在那座四合院里长大的林徽因、梁思成的长女梁再冰却态度漠然。2007年时她去过那胡同一次,只是找不到记忆的面目全非:“我根本不觉得那是故居,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不想回忆了,拆与不拆都一样” “对我来讲,无论是那个房子,还是北京城,早就不存在了。我只是住在一个叫北京的地方,它早就不是我的北京城了。”
偌大的北京,搁不下一方记忆中的院落。
当然,也不是没有纪念。
被拆除的故居,已被复建。
再往前,2006年的夏天,林徽因的出生地杭州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西湖花港观鱼旁,共同塑造了一座林徽因的纪念碑。整座碑体以青铜作诗笺,透出林徽因的剪影,将文字用线切割技术透雕于青铜诗笺上,形成一座空灵的诗碑。……空蒙浩渺的湖光山色通过透雕的碑身,映出林徽因的倩影和美妙的文字。
算来,林徽因诞辰已有百年。她一生经历了军阀混战、外族入侵、国共内战,一次又一次的兵荒马乱、颠沛流离,还有摧枯拉朽,远甚于改朝换代的“现代化”所带来的冲击。“千重万叠的社会浪费,打乱并摧毁了他们的生命,一次又一次地,这个世界就是不留给他们任何呼吸的空间。”即便如此,她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执着,在动荡的变局中,在东西方文化对峙,传统日渐式微的冲突里,始终坚持在自己一贯的信仰,学养所支撑的地方,用科学家的头脑,诗人的眼睛,还有中国人的心灵,在中国历史的梁架之上,寻找并试图保护过往的艺术的精微,她知道,它们随时可能被战火吞掉,被“革命”革掉,被现代化的“建设”除掉。再也无法复得。
只是,尽管如此,她也许仍预料不到,后头的几十年中,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非但没有弥合之势,反而更加针锋相对,势同水火,更加难以共存。她的学生吴良镛为此感慨:“为了尽可能最大地取得土地效益,旧城开发项目几乎破坏了地面以上绝大部分的文物建筑、古树名木,抹去了无数的文化史迹。如此无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价值,仅仅将其当作‘地皮’来处理,已无异于将传世字画当作‘纸浆’,将商周铜器当作‘废铜’来使用。”
这一切,就像胡适所说,“长坂坡里没有赵子龙,空城计里没有诸葛亮”, 拆与保的交锋里,历史与记忆,以惊人的速度,走向消亡。
这一切,林徽因是无从而得知了。月明风清里,花港观鱼旁的她凭虚御风,衣袂飘飘,如一切都未发生般的轻灵与邈远。
“在光影恰恰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露所赐予的层层生动的色彩”“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
镌刻在她身边的,她的文字,是她对这个世界深情的打量和回望,也是对轻佻的当下,永不落伍的,倔强的提醒。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