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484545
★精装典藏版!包装全面升级:硬壳精装,给书籍更全面的保护;布面书脊,180度尽情平铺;内文采用高端鸿雅书纸,质感轻盈,还可有效缓解视觉疲劳,带来更完美的阅读体验。
★百万级畅销书作者白落梅新书,与《一卷大唐的风华》《一剪宋朝的时光》同为诗词品鉴佳作。
★品味《诗经》之美,静享诗意时光,带你重拾内心深处被遗落的诗性与感动。
《诗经》的珍贵,不仅贵在质朴纯真的词句,更贵在其中简单朴素的生活、宁静淡泊的心境。本是寻常人世,男女耕作,平畴田畈,溪山竹影,竟有那样敞阳的风光。柴门菊院,炊烟庭前,不过是耕夫樵子、浣女凡妇,过着平实恬淡的日子,任凭岁序流转,仍旧怡然自安。原来简单的物事,更是清扬婉转,也更能惊动人心。
隐世才女白落梅品味《诗经》之美,带你重拾内心深处被遗落的诗性与感动。在一卷《诗经》里,看天地众生的珍贵;于一轮皓月下,观岁月河山的光芒。
《诗经》不仅仅是一本诗歌集,还是一部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经典,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但因为古文晦涩难懂,普通读者常常“可望而不可即”。白落梅从《诗经》中精选了具有代表性的诗歌,通过细腻唯美的文笔加以品鉴,与读者一起走近《诗经》那古老又美好的世界,体会简单的物事,其实更清扬婉转,也更能惊动人心。
总序
前言
卷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卷二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不我以,其后也悔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卷三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卷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卷五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有女如云,匪我思存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未见君子,忧心如醉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卷六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觏尔新昏,以慰我心
附录 《诗经》新译
写字寄心,煮茶待客
魏晋之风的琴曲,空灵中有一种疏朗,又有几分哀怨,如冬日窗外的细雨,清澄而寒冷,直抵窗前,落于柔软的心中。
这样的雨日,须隔离了行客,掩门清修,亦不要有知心人。一个人,于静室内,焚一炉香,沏一壶茶,消减杂念。
《维摩诘经》云:“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
佛只是教人放下,不生妄想执念。却不知,世间烦恼恰若江南绵密的雨,滴落不止。该是有多少修为,方能无视成败劫毁,看淡荣辱悲喜。那些潇洒之言、空空之语,也不过是历经沧桑之后,转而生出的静意,不必羡慕。
我读唐诗觉旷逸,读宋词觉清扬,看众生于世上各有风采。诗词的美妙,如丝竹之音,又如高山江河,温润流转,有慷慨之势,让人与世相忘,草木瓦砾也是言语,亭阁飞檐也见韵致。
想来这一切皆因有情,如同看一出戏,本是茶余饭后消遣之事,可台下的人,入戏太深,竟个个流泪。然世事人情薄浅如尘,擦去便没了痕迹。他们宁愿在别人的故事里,真实地感动,于自己的岁月中,虚幻地活着。
佛经里说缘起缘灭,荒了情意,让人无求无争。诗词里说白首不离,移了心性,令人可生可死。那么多词句,虽是草草写就,却终究百转千回,似秋霜浓雾,迟迟不散。
翻读当年的文字,如墙角未曾绽放的兰芽,似柴门欲开的梅蕊。那般青涩,不经风尘世味,但始终保持一种新意。远观很美,近赏则有雕琢之痕,不够清澈简净。
后来,才学会删繁就简,去浓存淡。知世事山河,不必物物正经,亦难以至善至美。好花不可赏遍,文字不能诉尽,而情意也不可用尽。日子水远山长,自是晴雨交织,苦乐相随。若遇有缘人,樵夫可为友,村妇可作朋,无须刻意安排,但得自然清趣。
琴音瑟瑟,一声声,似在拨弄心弦。几千年前,伯牙奏曲,那弦琴该是触动了钟子期的心,故而有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可贵。而文字之妙意,与弦音相同,都是一段心事,几多风景,等候相逢,期待相知。
柳永有词:“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他的词,贵在情真,妙在那种落拓之后的洒脱。世上名利功贵纵有千般好,也只是浮烟,你执着即已败了。又或许,人生要从浮沉起落里走出来,才能真的清醒,从容放下。
都说写者有情,读者亦有心。不同之人,历不同的世情,即使读相同的文字,也有不同的感触。有些人,一两句就读到心里去了;有些人,万语千言,亦打动不了其心。
也许,那时的我,恰好与此时的你,心意相通。也许,这时的你,凑巧与彼时的我,灵魂相知。也许,你我缘深,可同看花开花落。也许,你我缘薄,此一生都不会有任何交集。
人间万事,都有机缘。我愿一生清好,在珠帘风影下写几行小字寄心,于廊下堂前煮一壶闲茶待客,不去伤害生灵,也不纠缠于情感,无论晴天雨日,都一样心境,悲还有喜,散还有聚。
当下我拥有的,是清福,还是忧患,亦不去在意,不过是凡人的日子,真实则安好。此生最怕的,是如社燕那般飘荡,行踪难定。唯盼人世深稳,日闲月静,任外面的世界风云变幻,终将是地老天荒。
过日子原该是糊涂的,如此才没有惆怅和遗憾。天下大事,风流人物,乃至王朝的更迭,哪一件不是糊涂地过去?连同光阴时令,山川草木,也不必恩怨分明。糊涂让人另有一种明净豁然,凡事不肯再去相争,纵岁月流淌,仍是静静的,安定不惊。
流年似水,又怎么会一直是三月桃花,韶华胜极?几番峰回路转,今时的我,已是初夏的新荷,或是清秋兰草,心事与从前自是两样。所幸,我始终不曾风华绝代,依旧是谦卑平淡之人。
女子的端正柔顺、通达清丽,让人敬重爱惜。我愿文字落凡尘,亦有一种简约的觉醒,不去感怀太多的世态炎凉。愿人如花草,无论身处何境,都不悲惋哀叹。人世不过经几次风浪,寻常的日子,到底质朴清淡,无碍无忧。
人生得意,盛极一时,所期的还是现世的清静安稳。想当年,母亲亦为佳人,村落里的好山好水,皆不及她的清丽风致;如今却像一株草木,凋落枯萎,又似西风下的那缕斜阳,禁不起消磨。
看尽了人间风景,不知光阴能值几何,如今却晓得珍惜。世上的浮名华贵,纵得到,有一天也要归还,莫如少费些心思。不管经多少动乱,我笔下的文字,乃至世事山河,始终如雪后春阳,简洁安然,寂然无声。
光影洒落,袅袅的茶烟,是山川草木的神韵。我坐于闲窗下,翻读经年的旧文辞章,低眉浅笑,几许清婉,十分安详。
白落梅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早春的江南,烟雾氤氲,花事烂漫,凉风中飘散着久违的清新与温柔。庭园水木清华,花影荡漾,简约闲远。
一夜的雨,清冽而深邃,梦里辗转千年,一如水月镜花,缥缈难寻。醒来光阴依旧,不过是守着平淡的日子,烧饭煮茶,别无他事。
三千年前,时光一如当下,古老逶迤的岁月,荒凉而美好。日月阴晴,草木枯荣,人事离合,皆是哀乐相同。三千年间,光影交织,物换星移,从古朴苍茫到烟柳繁华,从河山静默到风起云涌。多少杀伐战乱,多少灾难劫数,像一场浩荡的风,行经无数朝代,毫无遮拦。
诗歌,这简单婉转的词句,平平仄仄的韵脚,却如雨后新笋,明净清雅,妙韵天然。人生诸多不如意,因有了这美妙的言语,到底简洁如画,生出喜气。
其实,我愿在人世,如旧时宅院的燕子,清好安稳,寂寂不争。或是回归三千年前,在关关雎鸠的水岸,采着荇菜,等候打春风陌上经过的良人。或游走在某个不知名的朝代,做一平凡农女,倚着柴门,看尽人间四月的芳菲。又或安然于当下,于庭前花间,煮一壶清茶,漫品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诗经》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承载着古老的记忆。其内容丰富多姿,无虚妄怪诞,真实易懂。所描述的是周代社会生活的风俗民情,以及礼乐文化。有婚姻爱情、祭祀宴饮、寻常农事、时政世风、战争徭役,乃至天象地貌、山川河流、草木虫兽。或简单留白,或曼妙多情,婉转旖旎。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在那个古老荒蛮的岁月,百姓凡人亦需要用诗歌做出深情的表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俭约朴素,无所依求。晚风斜阳,流水汤汤,那时的茅檐闾巷,炊烟人家,自有一种安稳和远意。
孔子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经》分为《风》《雅》《颂》。风者,闾巷之情诗;雅者,朝廷之乐歌;颂者,宗庙之乐歌也。
《诗经》以《国风》居首,又以《关雎》为首篇,当有其深意。世间一切美好,一切修行,皆以男女情爱,夫妇之德为起始。天地万物,春耕秋收,量晴校雨,万户人家,尽在日月山川里。人世多少聚散悲欢,莫过于平凡的夫妻,寻常的两人。
《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民间世界,如春风亭园,敞阔无际,山长水远,无爱恨离愁,无忧烦执念,守着一茶一饭的日子,连相逢都是美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于水岸,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心中所求的伴侣。参差错落的荇菜,左右打捞,这美丽娴雅的女子,让人梦里梦外都想追求。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求之不得,便是日夜想念,悠长难耐的相思,令人辗转不眠,心神难安。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美丽贤淑的女子,辛勤地采着荇菜,一个低眉,一个回眸,都让人魂牵梦萦。他不由得以琴瑟和钟鼓取悦于她,使其芳心萌动。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年轻男子于河畔遇见一采摘荇菜的女子,为其窈窕风姿、勤劳娴雅而心动。只是这短暂的邂逅,令其生出爱慕之情,梦里对之缠绵不尽。从“寤寐求之”到“求之不得”,再到之后的“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亦算是华枝春满,花好月圆。
从相遇的思慕,到追求的愁闷,再到相伴的欢喜,仿佛只是一个春天的时间。从此,他的屋檐下便多了这样一个女子,为他煮饭烧茶,穿针引线,与之暮暮朝朝,水远山长。
那时的窈窕淑女,不过是一寻常农女,无妖娆风姿,也不烟视媚行。只因正当妙年芳华,如春水新荷,连采摘荇菜也曼妙动人,温柔有情。而那时的君子,或是某个贵族青年,又或是茅檐柴门的凡夫,但他少年心事,自是见花生情,闻风相悦。
人生最美的莫过于和有情人相遇、相爱、相守,于千万年的千万人之中,有一个人属于自己。万物皆有机缘,或父母与子女,或高山流水的知己,又或人间平凡的夫妻。每一桩情缘,皆如三春花事,庄严安稳,又终有尽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