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292426丛书名: 培文·电影
全面介绍电影欣赏的艺术和技术要素,美国引进的全彩通识读物 。
第8版修订说明 005
第7版译者序 | 有关电影的一切 006
前言 008
第一章 看电影的艺术 001
一、电影的独特性 002
二、电影分析面临的挑战 005
三、电影分析的价值 006
四、试着接受各种类型的电影 009
五、看电影的环境 012
六、准备看电影 016
七、深化我们对电影的反应 019
自测问题:分析你对一部电影的反应 020
第二章 主题元素 021
一、主题与中心 022
二、确立主题 032
三、评价主题 033
自测问题:分析主题 036
学习影片列表 037
第三章 虚构的与戏剧的元素 041
一、电影分析与文学分析 042
二、好的故事应具备的元素 043
三、标题的重要性 053
四、戏剧结构 054
五、冲突 059
六、人物刻画 062
七、寓言 073
八、象征 074
九、反讽 083
自测问题:分析虚构的与戏剧的元素 087
学习影片列表 089
第四章 视觉设计 091
一、彩色与黑白 092
二、银幕格式(宽高比例) 093
三、电影胶片与高清摄像 094
四、美工设计/美术指导 098
五、服装与化装设计 112
六、布光 117
七、预算对影片视觉设计的影响 121
自测问题:分析视觉设计 122
学习影片列表 123
第五章 摄影与特殊视觉效果 125
一、视觉画面的重要性 126
二、电影化的电影 127
三、电影视点 127
四、电影的构图元素 135
五、特殊电影技巧 154
六、电影魔术:现代电影中的特殊视觉效果 162
七、动画片中的特效……尤其是为成人制作的(特效) 172
自测问题:分析摄影手法与视觉特效 182
学习影片列表 184
第六章 剪辑 185
一、选择 187
二、一致性、连贯性及节奏 192
三、转场 192
四、节奏、速度及时间控制 203
五、拉伸与压缩时间 205
六、慢动作 213
七、定格、融格及静止画面 216
八、创造性的镜头并置:蒙太奇 218
自测问题:分析剪辑 223
学习影片列表 223
第七章 色彩 225
一、现代影片中的色彩 228
二、彩色与黑白的对比 253
自测问题:分析色彩 258
学习影片列表 259
第八章 音效与对白 261
一、声音与现代电影 262
二、对白 264
三、声音的三维特性 265
四、可见与不可见声源的声音 267
五、声音中的视点 270
六、音效与对白的特殊用途 272
七、声音作为剧情手段 280
八、声音作为转场元素 281
九、旁白 282
十、作为音响效果的寂静 288
十一、对白与音效的韵律特征 289
十二、外语片或外国片的“声音” 289
自测问题:分析音效与对白 293
学习影片列表 293
第九章 配乐 297
一、音乐与电影的密切联系 298
二、配乐的重要性 299
三、配乐的常见功能 300
四、配乐的特殊功能 302
五、合成配乐 318
六、平衡配乐 319
自测问题:分析电影配乐 321
学习影片列表 322
第十章 表演 325
一、表演的重要性 326
二、演员的目标 326
三、化身为剧中人物 328
四、电影表演与舞台表演的区别 329
五、演员的类型 339
六、明星制度 341
七、挑选演员 343
八、演员的创造性贡献 360
九、对演员的主观反应 364
自测问题:分析表演 366
学习影片列表 367
第十一章 导演风格 369
一、风格的概念 372
二、题材 373
三、摄影 377
四、剪辑 378
五、场景与场景设计 379
六、声音与配乐 379
七、选角与表演 380
八、剧本与叙事结构 382
九、不断演变的风格与适应性 387
十、特别剪辑:导演剪辑版 389
十一、四位导演的比较 391
自测问题:分析导演风格 401
学习影片列表 402
第十二章 影片的总体分析 409
一、基本方法:观看、分析及评价
影片 410
二、分析、评价及讨论的其他方法 414
三、再读评论 427
四、评价影评人 427
五、制定个人标准 429
自测问题:分析整部影片 432
学习影片列表 433
第十三章 改编影片 435
一、改编影片存在的问题 436
二、小说的改编 440
三、戏剧的改编 458
四、从真实事件到电影故事:
从现实到传说 467
自测问题:分析改编影片 474
学习影片列表 476
第十四章 类型片、重拍片及续集 479
一、类型片 480
二、重拍片与续集 503
自测问题:分析类型片、重拍片及续集 517
学习影片列表 518
第十五章 电影与社会 527
一、异质性的电影 528
二、美国电影塑造或反映社会
与文化价值观吗? 531
三、《电影制片法典》
(1930—1960) 533
四、过渡时期的审查制度
(1948—1968) 539
五、MPAA分级制度 541
六、审查制度与在电视上播放
的电影 547
七、在法典与分级制度之外 550
八、改变对性、暴力及粗口的
处理方法 552
九、社会问题电影与纪录片的拍摄 556
自测问题:分析社会语境中的电影 566
学习影片列表 568
术语表 572
闪回栏目
第五章 曾经只是暖场序幕的动画,如今成了重头戏 174
第六章 电影剪辑师:幕后的历史 188
第七章 发掘影片中的色彩 230
第十章 默片演技的发展:夸张的微妙之处 336
第十三章 编剧在好莱坞的地位 444
第十五章 拍摄生活:纪录片的历史 562
前 言
拍电影是一门艺术,看电影也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电影概论之前就已经看过很多电影,但这门课将教他们如何在一个更深刻、意义更丰富的层次上欣赏电影。
《看电影的艺术》侧重于叙事电影,本书要求学生提高观察力,培养有意识地看电影的技巧和习惯,发现有可能忽略的电影艺术的复杂层面,从而深化他们的观影体验。本书第一章给电影分析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同时为深入欣赏电影提出了初步的建议。第一章之后的内容论述了理解电影主题与故事情节所需的基础知识,理解叙事电影的关键所在(第二、三章),再往下开始讨论电影的戏剧元素与电影元素(第四至十一章)。第十二章则提出了一个集成所有这些元素的分析框架,对整部电影进行分析。后续章节则对特定话题展开论述,包括改编电影、类型片、重拍片及续集。
《看电影的艺术》介绍了电影的各种形式要素和制作过程,有助于学生带着分析的眼光,结合电影所处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来观看和理解它。本书提出的电影分析框架适用于各种几乎完全不同的电影,比如《阿凡达》(Avatar)、《龙文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迷魂记》(Vertigo)、《钢铁侠》(Iron Man)、《走钢丝的人》(Man on Wire)和《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等。
◆ 插图与说明文字:超过500幅插图,配有大量内容翔实的文字说明,为所讨论的电影要素作了很好的图示说明,并为所举的电影例子提供了相关背景知识和重要画面。
◆ 平衡各类电影范例:典型经典影片,如希区柯克的作品、《火车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还有法国新浪潮电影,当然还是很好的例子,继续予以保留,而新收入本书的影片,如《了不起的狐狸爸爸》(Fantastic Mr. Fox)和《孩子们都很好》(The Kids Are All Right),从确切性或相关性角度对电影概念做出了阐释。同以往版本一样,我们继续收录了大量的当代电影,今天的学生有可能已经看过它们:《暮光之城2:新月》(The Twilight Saga: New Moon), 《一夜大肚》(Knocked Up),《夺宝奇兵4:水晶头骨王国》(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
我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们知道,大家从已经看过的电影开始这门课程,学习效果更好,对主题的理解也会更深入。当然,我们也从美国经典电影中选取了很多例子,讨论时并不预设学生们已了解这些电影。而且,本书从头到尾都会仔细分析研究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众多影片。
◆ 独有的关于“改编”的探讨:《看电影的艺术》包括别具特色的关于“改编”的内容(第十三章)。改编是当前电影制作的一个重要形式,但是一般教材很少涉及。改编对象不仅限于文学作品,也包括电视剧、电脑游戏、漫画小说、儿童读物,甚至杂志文章。今天的许多叙事电影都是改编而来的。
◆ 电影与社会的探讨:关于电影与社会的第十五章,探讨了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如对性、暴力及粗口情节的处理;审查制度与电影评级体系;外语片与默片的“异质”属性;还讨论了一些社会问题电影,包括纪录片。这些话题给学生们提供了电影的社会背景信息,使他们能够更敏锐地感知电影背后隐藏的主题和意义。
◆ 电影主题与电影技巧分析:每章后面的自测问题有助于学生将该章节中的概念应用于任何电影的分析。它们能够增强学生的观影涉入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切中肯綮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对电影表层的细节做出被动的反应。
◆ 影片学习:第二至十五章的结尾都提供了学习影片列表,学生们可据此做更深入的学习研究。
第8版中新增和改进的部分
更换了超过380幅电影图片
我们用从电影中截屏的全彩画面替换了上一版中的多数图片。宣传海报和电影剧照无法展示电影中实际的画面。这一版的插图前所未有地展示了电影的真实状态,显示出构图取景、色彩和画面比例。
更新179部新上映的电影,更具时效性、相关性
本书所涉及的电影例子中,大约有40%更新成近年上映的影片,更加贴近当前、时效性更好。当然,经典影片和那些一直都被视为典范的影片被继续保留下来。
新增摄影技术图解
本书新增了许多图片来诠释摄影技术和效果,比如利用灯光创造出景深、前景框,以及灯光方向和光线性质等。这些新增图片出现在第四、五两章。
更新了现代技术的内容
本书从头到尾对影视技术进行了更新,以当代学生们使用最频繁的技术和资源为重点,如DVD、蓝光影碟等。我们也加强了对计算机成像技术(CGI)和如何执导数字电影的讲解。
修订版“闪回”栏目中增加了时间表
六篇内容较为独立完整的“闪回”栏目,分别针对不同主题作了简要的历史回顾,比如电影剪辑的历史(第六章);色彩在电影制作中的运用(第七章);默片表演(第十章);编剧的地位(第十三章);纪录片制作艺术(第十五章)。每一个“闪回”栏目中新增的时间表提供了更多的相关背景知识,给求知欲旺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切入点来探索电影历史。“闪回”栏目也附有一幅或多幅插图。
改进本书组织结构,获取内容信息更方便直接
第一至三章列出了更多的标题和关键词,以指导新学生更好地学习电影分析。
第一章(节选)
一、电影的独特性
制作影片的巨额投资提醒我们电影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项产业。每部电影都是商人和艺术家摇摆不定的婚姻的孩子。尽管有在美学和商业考虑之间的不停争执,电影仍是一门与绘画、雕塑、音乐、文学和戏剧有着同等独特性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纽约时报》的影评人A. O. 斯科特(A. O. Scott),曾经很雄辩地指出我们对电影的永不餍足的欲望:
它是集体性的,同时又是极端个人化的,把去电影院看电影这种群体社会行为和独自沉浸于小说之中的个人幻想曲糅合在一起……看电影也许仍然……是现代文化行为之典范。它将售票处排队买票的长龙和剧院内黑暗中的孤独幻想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扭结在一起……
作为一种表达形式,电影(motion picture)类似其他艺术媒介,并将其他媒介的基本属性都编织在自己丰富的结构形态中。电影运用视觉艺术中的构图元素:线条、形状、面积、体积和材质。电影如同绘画和摄影,发掘出光与影的微妙作用。电影类似雕塑,操纵三维空间。电影也像哑剧,专注于运动画面;如同舞蹈,这种运动画面具有节奏感。电影中的复杂节奏类似于音乐和诗歌的节奏,且与诗歌特别相像的是,电影也通过想象、隐喻和象征来表达和交流。类似戏剧,电影的艺术表达可分为视觉性的(即通过动作和姿势)和语言性的(即通过对话)。最后,如小说那样,电影也扩展或压缩了时间与空间,在广阔的时空范围内自如地来回调度。
(一)构成电影独特性的要素
尽管有这些相似之处,电影仍是独一无二的,其自由和连续运动的画面使它与其他媒介区别开来。画面与音响持续的相互作用再加上运动,使得电影——在其复杂的感官吸引力,以及它能够同时在不同层面上传达信息等方面——超越了静态的美术和雕塑的局限。电影甚至优于戏剧,因为它具有独特的揭示丰富视点、描述动作、控制时间和传达无限的空间感受的能力。不像舞台剧,电影能提供连续不断的视觉流,模糊并简化转场而不损害故事的完整性。与小说和诗歌不同,电影传达信息很直接,它不是通过落在纸面上的抽象的词汇符号,而是通过具体的画面和声音。更重要的是,电影能处理几乎无穷无尽的主题:
从极地到赤道,从大峡谷到最微末的一片钢屑……从冷漠的面孔上闪过的思想火花,到一个疯子的胡言乱语……
电影能够表现出我们能想象到或观察到的任何事物。时间可以减慢或加速,让我们看到通常情况下难以察觉的事物。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子弹在空中划过的轨迹或花朵绽放的各个阶段可以变得非常明显,易于理解。电影可以给我们提供凡人通常无法获得的经历。在电影《哈利·波特》和《阿凡达》问世前,除了在梦里,人类如何能领略坐在野鸟翅膀上俯冲穿过峡谷的感觉?除了莫扎特亲身演绎的乐曲外,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可以理解他一生渊博的知识、悲怆的经历和超乎寻常的天赋[《莫扎特传》(Amadeus)]?在《星球大战:新希望》中,当汉·索罗(Han Solo)把他的飞船调整到曲速(超光速)航行,窗外星球坍塌时,甚至连宇宙自身也可以被触摸。
不仅是主题的选择,电影在拍摄的方法上也是无限的。一部影片的情绪和处理方式可以是抒情式的也可以是史诗式的。从某种角度看来,一部电影能够包含从纯粹客观性到强烈主观性的完整的渐变序列。在表现深度上,它能只关注表层现实和纯粹的感官层面,也能探索理性或哲学的问题。一部影片能指涉过去或预言遥远的未来;它能使几秒钟看起来像几个小时或者把一个世纪压缩为几分钟。电影能够表现所有的感情,从最脆弱、最温柔、最美好的到最残酷、最暴力、最令人不堪的内容。
(二)技术进步让真实感越来越强
然而,比电影的题材与内容的无限性更重要的,是它能强烈地表现出真实感。持续的视觉、听觉和运动流营造了此时此地的兴奋感,这能使观众沉浸在观影的体验中。因此,通过电影,梦幻获得了现实一般的形态和情感冲击力。电影技术的历史实际上可以被视为向着更伟大的现实主义、向着消除艺术和现实的界限的方向持续演进的历史。电影经历了从手绘图画到摄影照片,到投影画面,到有声、彩色,再到宽银幕,到3D技术等的一次次进步。电影人曾努力尝试在影院中释放香料以增加观影经验中的嗅觉。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在小说《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中描述了未来的剧院,在那里,每个座位下都安装了复杂的电子设备,提供可触摸画面来配合观众的视觉:
今晚要去看感官电影(Feelis)吗,亨利?…… 我听说阿尔罕布拉的那部新电影是一流的。有一场熊皮毯上的爱情戏,据说非常精彩。每根熊毛都栩栩如生,有着最奇妙的触感。
虽然赫胥黎的菲力斯剧院还没有变成现实,电影却已经在强化我们的感受方面成功了——通过电影院、IMAX,和其他宽银幕、曲面银幕、大银幕投影或计算机虚拟技术——其效果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实际上,通过创造比我们的生活更广阔的银幕画面,有时候电影看起来已经比现实本身更真实。在第一部宽银幕立体电影(Cinerama,也称西尼拉玛型立体声宽银幕电影)[《这就是西尼拉玛》(This Is Cinerama),1952]放映之后不久,一本卡通书面世,描述了这种新设备的视听效果。书中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银幕上正在放映一段著名的过山车画面,一个观众刚进剧院摸索着寻找座位,当他穿过一排座位时,旁边一名观众惊恐地抓住他的胳膊,歇斯底里地尖叫:“坐下,你这个傻瓜!你会把我们都害死!”这幅卡通画中描绘的大惊小怪的场景恰好反映了早期默片上映时观众对第一列火车迅速驶进电影院中的“车站”时的紧张反应。在未来的几十年内,电影使用计算机成像技术(computer-generated imaging,CGI)后,将会有很多超棒的惊喜在等着我们。
二、电影分析面临的挑战
那些使电影成为最有表现力和最真实的艺术的特质,同时也给电影分析带来了挑战。电影画面在时间空间上发生持续变化,而一旦凝固,电影就不再是“运动影像”,其独一无二的媒介特性也消失了。因此,电影分析要求我们敏锐地感受银幕上画面、声音和运动之间的连续、即时的相互作用。这种必要性带来分析影片中最有挑战性的部分:我们必须近乎完全沉浸在观影体验中,同时又要保持高度的客观性和电影评判所需的距离。虽然看起来很困难,但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若想获得真正的“电影鉴赏能力”(cineliterate),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去培养它。数字视盘(DVD)播放器和蓝光光碟播放器、刻录机的发明,至少能在最开始帮助我们培养这一能力,它们让电影的放映(以及多次观看)变得更加容易了。
这一媒介具有的技术属性同样也带来了挑战。如果我们都有拍摄和剪辑电影的经验,那就非常理想了。但在缺少这类经验的情况下,我们就要熟悉基本的电影制作技术,以便能意识到技术的存在并评价它们的作用。一定数量的技术性语言或者术语对分析和理性地讨论任何艺术形式都是必要的,所以我们必须在自己的词汇量中补充一些重要的技术术语。
最有挑战性的内容已经出现了:我们必须几乎完全沉浸在观影的感受中,同时还要保持高度的客观性和批评所需的距离感。这种媒介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很难在第一次观看影片时就考虑到电影的全部元素。电影中各个层面的细节转瞬即逝,让我们不能做出完整的分析。因此,如果想要培养分析式观影的正确习惯,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看一部电影至少两遍以上。第一遍观看,我们用常态欣赏电影,首先关注情节元素、整体的情感效果,以及中心思想和主题。而后,在第二遍里,因为我们已经不会被要将要发生什么的悬念分心,就能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电影制作者怎样拍和为什么这样拍的艺术技巧上。连续两遍或多次观看一部影片的技巧训练使我们有可能逐渐将两次或多次的观影缩减为一次。
我们还必须记住,当电影放完时,电影分析并没有结束,从某个意义上讲,实际上才刚刚开始。本书中提出的大部分问题需要读者在看完电影后再回头细想一遍,让影片的某些部分在头脑中回放一遍对任何全面的分析都是必要的。
最后,当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进行单个影片的分析时,必须时常提醒自己,如果这个媒介真的能被称为“艺术”,那么它肯定是一个“合作”的艺术。如果没有几百位从业人员参与到一部普通影片的制作中,就不会产生作品。当我们分析一部文学作品,比如小说或诗歌,我们能看出单个人的创造性工作。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我们细致地分析一部影片时需要意识到其中凝聚了很多不同艺术家的才能,包括制片人、导演、总美工师、服装设计师、化装设计师,当然,还包括演员们。而通常,制作仍以文字开始,所以编剧——那些在历史上最被忽视的好莱坞的团队中人——在电影艺术中仍然是最初的原创力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