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274760
◆3~6岁黄金三年,每一个敏感期到来,都是教育孩子的绝好机会!
◆3~6岁,是孩子智力发展、性格养成、自我意识萌发、情商潜能和社交能力建立等关键发展期,妈妈一定要高度重视,着重培养!
◆国际级亲子专家,从性格养成,智力、认知力、专注力、社交能力提升,创造力、想象力大发展,个人礼仪及魅力的养成,以及性教育的指导等等,让妈妈成体系、成系统地去教育孩子!
◆ 被翻译成德语、法语、希腊语等十种语言,畅销欧洲近十年的亲子代表作!
◆ 好妈妈不吼不叫,也能教出好孩子!做个更好的妈妈,教出更好的孩子!
3~6岁是孩子的黄金3年,是孩子智力发展、性格养成、自我意识萌发、情商潜能和社交能力建立等关键发展期!每一个敏感期来临,都是一次教育孩子的绝佳机会,妈妈一定不能错过!
本套书,集合了数位国际级亲子专家代表作,针对孩子3-6岁敏感期,教妈妈从方方面面给孩子更好的教养!该套数被翻译成德语、法语、希腊语等十种语言,畅销欧洲近十年!该套书从性格养成,智力、认知力、专注力、社交能力提升,创造力、想象力大发展,个人礼仪及魅力的养成,以及性教育的指导等等,让妈妈成体系、成系统地去教育孩子,让他得到全方位发展!好妈妈不用吼叫,也能教出好孩子!
◆《如何教出好性格的孩子》:用科学手段拨开性格养成的神秘外衣!孩子的开朗、自信、乐观、勇敢、自控力强、安全感富足的性格呢?
◆《做个会讲故事的好妈妈》:全面增进亲子间交流,提升孩子智力、想象力、专注力及词汇量!用故事陪伴和滋养孩子整个童年!
◆《如何与孩子谈性》:用爱与科学解读孩子的性,给孩子急需的指导!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也学会保护自己的身!
◆《写给妈妈的玩具购买指南》:好玩具对丰富孩子情感、培养孩子认知能力、交往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面激发孩子好奇心,促进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大爆发!
◆《孩子一定要学的礼仪课》:把孩子培养成有教养、受欢迎的人!让孩子举手投足、一笑一颦都会散发个人魅力!
- 《如何教出好性格孩子:培养孩子的安全感、自信心及乐观主义精神》
第一章
冲浪家的智慧/ 1
当孩子把一颗小石子看作一座大山 /4
乐观主义是可以培养的 /5
第二章
看待世界的态度/ 7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缺乏信心的倾向? /10
乐观态度的特征 /13
女性悲观主义与男性悲观主义 /17
第三章
信心缺乏是如何造成的?/ 19
不幸、观念与结果 /22
解读方式的问题 /24
“错误”的想法是这样产生的 /25
调查问卷——你的孩子不自信吗? /34
第四章
如何培养孩子坚毅的品格?/ 41
何谓“韧性” /43
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应对压力的方式不同? /44
“韧性”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 /47
只需要一个支点,孩子就能重新振作 /49
测试:我的“韧性”有多大? /50
第五章
新时代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自主能力/ 55
时代的变化 /58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自主能力 /58
……
第七章
如何培养乐观向上的孩子/ 89
给孩子更多积极的信息 /94
给孩子积极的反馈 /95
眼神里充满无条件的爱 /96
寻找乐观的选项 /99
四个建议 /100
……
第十一章
如何向孩子讲述最大的不幸/ 149
帮助孩子理解死亡 /152
引导孩子克服焦虑 /156
让孩子安心的仪式 /161
参考书目/ 163
- 《如何与孩子谈性:写给爸爸妈妈的儿童性教育指导手册》
第一章
我们为什么要谈性/ 1
- 如何开口跟孩子聊性的话题 /4
- 儿童是如何学会爱的 /5
- “儿童的性”是什么意思 /7
第二章
什么是性/ 11
- 性的组成元素 /14
2.什么是“性教育” /20
3.弗洛伊德的儿童性发展阶段理论 /26
……
第五章
生命开始萌芽:生殖器期/ 63
- 对自己身体的初次探索 /68
- 儿童有什么样的感觉 /70
- 孩子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73
- 看到孩子摸自己的小鸡鸡,我们该怎么办 /73
-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78
第六章
“我想跟爸爸一样!”/ 81
- 孩子对父母的模仿分为哪些阶段 /84
- 两性差异的根源:是大脑的问题还是激素的问题 /86
- 大脑也分男女吗 /88
- 在外界引导下形成的不同行为模式 /95
第七章
“我想跟妈妈(或爸爸)结婚!”/ 101
1.“我是谁?”——发现自我和爱慕父母的年纪 /103
- 男孩和女孩:不一样的情感发展方向 /106
- 如何实现孩子情感的健康发展 /109
- 如何让孩子接受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 /113
- 儿童在游戏中的角色 /121
- 如何给孩子解释什么是同性恋 /122
- 性身份识别障碍的表现 /124
- 害怕自己“不正常” /126
第八章
关于性和生育,孩子们最想了解什么 / 127
- 孩子对性的最初印象是怎么形成的 /130
- “出生前我在哪儿呢?”——针对这个问题,哪些做法是无效的 /133
- 回答与性有关的问题需要遵守的原则 /136
- 面对孩子怪诞的理论——如何纠正他们但又不让他们觉得自己愚蠢 /143
第九章
如果发生了性虐待/ 157
- “性虐待”指的是什么 /161
- 如何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162
- 虚拟空间里的恋童癖者 /168
参考书目/ 170
- 《做个会讲故事的好妈妈:给孩子讲故事、编故事的方法和技巧》
大人讲故事
第一章 为什么要给孩子讲童话故事/ 3
- 每代人都离不开童话 /5
- 儿童与童话 /7
- 儿童的象征主义 / 8
4.解决问题是我们的习惯 /11
5.妈妈的声音非常重要 /13
第二章 应该给孩子讲哪些故事?/ 15
第三章 哪些故事不能讲给孩子听?/ 27
第四章 如何给孩子编故事/ 39
1.从“从前……”开始,充分发挥想象力 /41
- 编“以教育为目的的童话”要格外慎重 /42
- 父母如何通过借助想象来创作及解决问题 /43
孩子讲故事
第一章 如何跟孩子一起编故事/ 53
- 和孩子一起玩即兴编故事的游戏 /55
- 如何化解故事里的危机? /57
- 如何角色互换,让孩子续讲故事 /63
第二章 如何让孩子自己讲故事/ 75
- 孩子讲故事,大人两个“不要” /78
- 故事试读:孩子自己讲的故事 /80
- 当孩子讲不下去的时候 /85
- 绘画——一种独特的讲故事的方式 /96
在学校里讲故事
第一章 课堂上的童话故事/ 101
- 童话故事是非常好的教学工具 /103
- 应该选择哪些故事? /105
第二章 如何在课堂上编故事/ 107
- 由老师来开头 /109
- 划分小组及小组间的协调配合 /112
- 童话故事卡片 /117
附录/ 120
推荐书目 /120
用卡片玩编故事的游戏
- 《写给妈妈的玩具购买指南:如何选出安全、好玩又能激发孩子潜力的玩具》
第一章
游戏的重要性/ 1
物质丰富了,但时间却少了 /5
跟孩子一起玩耍的重要性 /6
和爸爸一起玩太开心了! /8
第二章
传统的玩具/ 11
情感型玩具 /13
象征性的游戏或角色扮演游戏 /15
有教育意义的玩具 /17
创意型玩具 /18
可以演奏音乐的玩具 /23
户外玩具 /26
规则游戏或桌面游戏 /27
书籍 /28
第三章
特别的玩具/ 33
生态友好型玩具 /35
给孩子最原始、最简单的玩具 /37
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为孩子提供合适的玩具 /39
玩具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作用 /42
第四章
电子游戏/ 45
学龄前儿童使用电脑和玩电子游戏的注意事项 /48
反对儿童玩电子游戏的专家们的观点 /53
支持儿童玩电子游戏的专家们的观点 /55
爸爸和妈妈的观点 /57
第五章
如何挑选玩具?/ 65
给家长的一些基本建议 /68
选择安全的玩具 /72
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玩具 /78
给不同年龄的儿童选玩具的小建议和小提示 /81
送多少玩具?什么时候送? /87
第六章
听听当事人怎么说:父母和孩子的看法/ 93
孩子应该拥有很多玩具吗? /99
男孩和女孩可以玩一样的玩具吗? /100
孩子们说他们最喜欢哪些玩具? /101
年龄比较小宝宝,父母和祖父母替他们说 /110
……
- 《孩子一定要学的礼仪课:把孩子培养成有教养、受欢迎的人》
第一章 教育与智力有什么关系呢?/ 1
1.形式的虚伪和礼貌的美德 /4
2.社会智慧 /4
3.小小词汇表 /7
4.日常生活琐事的道德规范 /9
第二章 如何教导孩子尊重他人而不否定自己?/ 13
- 当说了太多“不”的时候 /15
- 如何给孩子定规矩? /18
- 如何有效地跟孩子说“不”? /22
- 面对“熊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 /26
- 对孩子少一些控制,多一些鼓励 /29
第三章 教养养成日志/ 33
……
第六章 谈话和聊天/ 63
- 伤人的话 /66
- 如何抵制孩子说脏话 ? /66
- 为何得到粗鲁的回答? /67
- 如何抵制孩子粗鲁的回答? /72
5.礼仪规则 /74
第七章 午餐、晚餐和间食/ 81
- 餐桌上的乐趣 /84
- 十件要做的事 /94
- 十件不要做的事 /95
第八章 身体礼仪/ 97
1.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习惯 /99
2.礼仪规则 /100
……
- 孩子任性 /119
- 公共场所礼仪规则 /120
- 乘坐交通工具礼仪规则 /128
- 度假胜地礼仪规则 /135
第十一章
礼遇地球/ 139
三“R”规则 :尊重、节约、回收 /142
参考书目/ 146
关于本书
为了跟成年人纯粹围绕生殖器官而进行的性生活区分开来,专家提出了“儿童的性”的概念。但是儿童的性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儿童通过爱抚、吮吸、嗅闻等动作,快乐而懵懂地寻求着愉悦的感觉,这跟成年人观念中的性快感有什么联系呢?
成熟而健康的性生活,是跟两种密切相关的冲动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是渴望与其他人接触的冲动,包括寻求与他人的肉体接触、寻求他人的爱和其他温柔的情感;另一种冲动则是针对自己的,包括对自己身体的接纳和爱惜,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和自身唯一性的感知。
这本书针对如何引导孩子建立这种健全而平稳的性意识,给了我们很多建议。这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即便是对非常开放的父母来说,有时候也不免有些尴尬。但是我们会看到,性意识在转移到生殖器上之前,其实是深深扎根在我们的情感世界中的。
关于本书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大人讲故事”,主要讲的是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要遵循哪些原则,才能保证每天的“故事时刻”既温馨,又能让孩子学到东西。这一部分还告诉我们如何挑选童话故事、哪些故事最好避开,还教给我们怎么编新故事。
第二部分是“孩子讲故事”,讲的是如何激励孩子自己编故事,以及当孩子在编故事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家长应该如何帮助他们想出一个圆满的结局。我们一定不要忽视在故事中“成功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因为孩子自己编的故事中所涉及的问题,很有可能是孩子在现实生活中(至少是在某个特定的时期)需要解决的真实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是“在学校里讲故事”,讲的是在学校里如何组织孩子们编故事,为那些想要借助童话作为教学工具的老师提供了一系列具体而实用的建议。
在每一部分的最后,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要点回顾”的模块,汇总回顾了当前章节中所讲到的重要建议。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附录”,包括“推荐书目”和“用卡片玩编故事的游戏”两部分,推荐书目供想要深入学习本书中所涉及话题的读者参考,最后一部分则由一系列彩色的游戏卡片构成,读者可以把这些卡片剪下来,直接拿来玩“编故事的游戏”。
和孩子一起讲故事,是zui美好且温馨的一件事。夜晚,坐在灯下,和孩子一起在故事中遨游,仿佛整个世界就我和孩子,如此宁静,也如此美好。我相信,孩子一定能够被故事滋养,被爱滋养。多少年之后,我和孩子都会怀念这段温馨美好的时光。
——本书读者(做个会讲故事的好妈妈)
性格是一个人看不见的本质。
——德·穆迪(好性格)
你嫌给孩子性教育太早,坏人不会嫌你的孩子太小.
——刷爆朋友圈的一句话(性教育)
通过游戏人能学会任何事情,学会读书写字,学会唱歌,学会某项体育运动,学会做工程师,学会开公司。
——国际儿童教育专家马切洛·贝尔纳迪(给孩子选玩具)
如果要让孩子在将来成为有担当的、幸福的人,就得重点培养孩子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能力。举止粗鲁不仅会对自己处理人际关系造成不好的影响,还会使自己难以很好地表达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贝里·布雷泽尔(儿童礼仪)
第四章 如何培养孩子坚毅的品格?
何谓“韧性”
取一块又大又重的青铜,拿锤子重重地锤一下,我们会发现铜块断裂了。现在我们再取一根钢丝,虽然它像蜘蛛丝一样细,但是无论我们怎么撕扯,最后还是弄不断。
这里涉及的就是韧性的问题,物理学家说韧性就是材料对折断的抵抗能力,即材料通过弯曲而避免折断的能力。
心理学家借用了这个概念,用来形容人们不被逆境和失败打倒,从而免于陷入抑郁和悲观主义的能力。
心理学家安娜•奥利弗里奥•费拉里斯(Anna Oliverio Ferraris)解释说:“我们可以类比人体的免疫系统来理解韧性的作用,我们的机体会借助免疫系统对抗细菌的入侵。”她还展示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受到海啸袭击的儿童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曾威胁到他们生存的海啸过去一年后,有2/3的孩子认为,比起海啸刚结束后的几个月来说,情况已经好多了。而且绝大多数的孩子都相信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比海啸发生前更好。
特别是印度、斯里兰卡和泰国的孩子,他们对未来的看法最乐观;相对而言,印度尼西亚的孩子则更难以从海啸的阴影中走出来。有些人猜想,这或许是因为那里的人们对生活放弃抗争的消极态度更普遍。
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应对压力的方式不同?
“一些遭受过重大灾难的孩子能坚强地对抗生活的严酷考验,有时经过历练甚至变得更加仁慈。”法国精神病学专家、土伦•瓦尔大学韧性问题研究所主任鲍里斯•西瑞尼克(Boris Cyrulnik)说,“这一现象实际上跟‘超人’或‘刀枪不入’这类的超能力概念没有多少关系,而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的。内因是指孩子年幼时所积累的情感行为经历内化到他们心灵中形成的内部资源,外因则是指孩子所处社会文化背景所提供的外部资源。”
为了对抗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有韧性的人会灵活地找到适应当下情况的方案。下面我们撇开极端条件下的情况不谈,举一个孩子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课堂考试
老师把批改后的试卷发给孩子们。乔治和保罗是同桌,他们遭遇了同样的命运:两页纸上满是错误,到处都是老师批改的痕迹。
“这下爸爸肯定会把我杀了!”乔治一边用手拍头一边说,“永别了我的假期!这不合理!老师太卑鄙了!她跟我们说让我们自学最后一章,然后考试竟然考的就是这一部分!我该怎么跟爸爸说啊?这下我该怎么说!?”
“嗯,不过我们还有两次课堂考试。如果我们加把劲儿,可以补回来的,”保罗安慰他说,“下次我们不要通宵看冠军杯比赛了。告诉你爸爸说你从现在开始就疯狂地学习……”
“行啊,你去跟我爸爸说吧!他会杀了我的!我永远都做不到!”
面对考试成绩不好这件事,乔治情绪激动、反应过度,表现出悲观主义者的特征:
- 过分夸张:“爸爸肯定会把我杀了!”
- 幻想灾难性的后果:“永别了我的假期!”
- 把自己的错误怪在别人身上:“这不合理!老师太卑鄙了……”
- 抱怨:“她给我们考的是她上课没有讲过的一个章节。”
- 不自信:“我永远都做不到!”
所以后果就是他感觉无能为力,不努力去战胜困难而是轻易放弃。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把乔治的这种心理问题称为“获得性信心缺乏”:孩子认为无论多么努力,都不可能取得理想的结果。之所以称之为“获得性”,是因为它由长期的挫败经历所造成,但是这种挫败并不是客观意义上的失败,而是孩子所接收到的失败主义信息和消极退缩的态度给他们带来的主观挫败感。
相反,保罗则是一个很有韧性的孩子:他并不是一个天真的乐观主义者,而是积极的现实主义者。
- 他相信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我们可以补救回来。”
- 他把困难的情况看作是需要面对的挑战,而不是当成压力去逃避:“我们加把劲儿。”
- 他积极寻找出路:“还有两次课堂考试。”
- 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通宵看冠军林比赛……”
- 也试图帮助朋友想方法:“跟你爸爸说再给你一次机会……”
保罗表现出了有韧性的孩子的典型特征:乐观主义和现实主义。“有韧性的孩子相信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安娜•奥利弗里奥•费拉里斯(Anna Oliverio Ferraris)说,“如果任务远远超出了他自己能力的范围,他会向其他人寻求帮助。”
第一章 我们为什么要谈性
从19世纪初开始,人们一直对性这个话题避而不谈,它像是一种沉重的禁忌,或者我们可以说得更诗意一点:羞耻感为它蒙上了贞洁的面纱;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迎来了这个话题的暴发。在这之前,父母在家庭中是不会谈论性的。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第一次知道这件事都是听小伙伴们讲的,而且讲述的方式往往非常粗野。
现如今,如果还想要避免谈论这个话题那真是太天真了。因为电视、电影、广告、杂志和网络每天都在展现关于这个话题的各种内容,而且不论是语言还是画面都非常直白。孩子难免会暴露在这些图像、广告和信息中,他们时时刻刻都被它们引诱着。
“孩子是生活中一个永恒的问题,因为他们永远都在向我们索要答案……”米兰心理理疗师玛利亚•丽塔•帕尔西写道,“如果在性的问题上父母保持沉默,孩子也会沉默,因为父母也是他们的老师,他们会迎合大人的价值观;然而孩子从大人的沉默中能感觉到‘性’这个词是个禁忌,因此虽然从他们表现出来的行为来看,他们沉默而顺从,但是在潜藏的层面,这种情形反而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诱导孩子违背理性的意愿去弄清楚这件事。”
- 如何开口跟孩子聊性的话题
问题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谈论性,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谈,也不知道谈点什么,更不知道怎么谈。我们就这样一直拖着,希望孩子的老师、牧师、朋友或什么其他人可以代替我们跟孩子谈这件事,虽然我们心里知道,他们未必会比我们讲得好,也未必能按照我们喜欢的方式跟孩子讲。
(安娜丽莎和菲利浦,4岁和6岁孩子的父母)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世界卫生组织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让很多人感到有些惊讶,因为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父母中,能借助类似带有插图的读物跟孩子谈论性的父母只占极少一部分。
其他父母虽然也都想跟孩子谈这个话题,他们很担心也很纠结,但是最终还是没能说出口,选择了沉默。他们宁愿不去触碰这个棘手且尴尬的问题,直接把孩子性教育的任务丢给老师或相关专家。家长们逃避这个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
- 否定。“这都是些跟你无关的事情。”
- 无限期推迟。“等你长大的时候,我会告诉你的。”
- 把任务推给其他人。“这件事你去问牧师吧。”
- 使其变成禁忌。“你脑子里在想些什么东西啊?!”
- 激起孩子的负罪感。“你不害臊吗?”
- 寻找罪魁祸首。“是谁告诉你这些东西的?”
这些态度实际上来自两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一方面是对“性”的妖魔化,另一方面则是对儿童的“天使化”,儿童被视为纯洁无瑕的象征。
“在我们的古老传统和旧文化观念中,童年都被描绘成一个没有被玷污的纯洁岛屿,一个住着天使的天堂,而天使从定义上就跟性没有任何关系。”心理学家亚历桑德拉•葛拉西欧(Alessandra Graziottin)解释说,“我们会感觉跟儿童谈论性是对他们人格的不尊重,所以我们总想把这个任务丢给其他人去完成。”
- 儿童是如何学会爱的
儿童从家庭生活中学会如何爱自己和爱别人,如何建立亲密的关系以及如何理性而平静地对待性生活。爱人及被爱的方式,以及孩子成年以后处理自己的欲望和冲动的方式有很多种不同的类型,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依附类型”(或“依恋类型”)。
我们往往会认为,孩子的依恋程度取决于跟父母共处的时间或者父母传达给了他们多少信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是我们与孩子的亲近程度、与孩子感情的亲密程度决定了孩子会形成什么样的依附类型。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一起回忆一下一个重要的实验,这个实验可能是最早的研究儿童的“科学”实验。
腓特烈二世的实验
根据1247年的一则匿名新闻记载,也就是7个多世纪前,德国南部施瓦本的统治者腓特烈二世(Federico Ⅱ,1194—1250)曾做过一个实验,想看看如果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人跟他说话,也没有人疼爱他,那他会说什么语言。
当时大家认为所有人天生就会同一种语言,那么究竟哪种语言才是人类交流的语言之母?哲人们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过激烈的讨论,大部分人认为是希伯来语,其他人则认为是希腊语或拉丁语。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皇帝下令找来了几个护士和一些刚出生的婴儿,命令护士们照顾这些婴儿长大,但决不能表现出对他们的疼爱,也不能跟他们说话。
但是皇帝的希望落空了,实验结果没能满足他的好奇心。因为所有这些缺乏关爱和听不到任何爱的话语的婴儿,还没等到开口说话,就全部夭折了,人们最终也没听到他们说出所谓的“先天”语言。
这个实验非常残酷,但也非常有说服力。它告诉我们,孩子只有获得疼爱才能存活下来,他们需要语言、爱抚、亲吻、拥抱和温柔的“揉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