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8616443
上海新江湾城开发的前世今生,上海城市发展东北角大支点的建树,尽在《浦江一湾》。《浦江一湾》是作者首次以见证人和参与者身份,讲述了原江湾机场前世今生的故事。
本书主要讲述“浦江一湾”新江湾城9.45平方公里开发的前世今生的故事。特别是近20多年来,新江湾城的规划建设,就一直处在上海建设全球城市进程的重要语境中,渐次展示了对上海城市发展不同阶段需求的呼应和引领,成为了上海创新铸就卓越之城的一个组成部分。作者作为新江湾城20年发展历程中唯*的自始至终的见证人和参与者,讲述了如何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对土地开发的前瞻思考和正确领导下,以城市更新为“支点”,以建设世界一流,面向“21世纪知识型、生态型花园城区”为目标,努力建设承载上海经济发展空间布局调整和城市形态优化的功能,承载社会、经济、文化、生态资源均衡配置的空间需求,承载人民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时代期许,形成面向国际以生态为特色的一流品质居住区、以科创为引擎的产业功能区、以多元为形态的综合性城区的范例。
序 言…………谭企坤 001
引 子…………001
寻梦
第一章 从殷行镇到江湾机场
1. 殷行镇的盛衰…………011
2. 不能不提及的《大上海计划》…………014
3. 日军在远东最大的军用机场…………018
4. 传奇飞行员邢海帆…………020
5. 与江湾机场有关的那些事…………024
第二章 筹建新江湾城
1. 上海是真的“赚”了…………028
2. 上海四大跨世纪居住小区的缘起…………033
3. 成立新江湾城开发有限公司和开发领导小组…………035
4. 最初的“筹建五人组”…………039
5. 从广中路 517 弄 1 号到闸殷路 180 号…………042
6. 围绕土地做足、做好文章…………050
7. 开始有了许多个“第一”…………054
8. 时代花园创下了两个之“最”…………057
9.《人民日报》专版介绍新江湾城…………061
第三章 新江湾城的建留之争
1. 一个引起激烈争议的话题…………067
2. 李钦栋,一个当地居民的担忧…………069
3. 一群专家学者发出《倡议书》…………075
4. 一次系统、全面的“本底调查”…………082
5. 专家对生态住宅小区建设的建议…………087
6. 不仅仅是上海第 100 个街道的揭牌…………092 筑梦
第一章 亮出第一张生态“名片”
1.“8.8”带来的新启迪…………096
2. 新江湾城建设指挥部应运而生…………098
3. 生态性居住区开发拉开序幕…………104
4.“江湾绿心”先期受到保护…………107
5. 对话“生态展示馆”…………110
6. 向外界宣示一个决心…………117
第二章 绘制新一轮科学规划蓝图
1. 记录曾经有过的种种思考…………121
2.“水为骨、地放‘荒’”的图景描绘…………126
3. 先睹为快之后的极目远望…………131
4. 从区域、城市、国际三个层面思考…………133
5. 把握文化、生态、智力和经济资源…………135
第三章 打造最有亮点的市政建设工程
1. 连通公共资源服务渠道…………137
2. 市政配套工程是“开路先锋”…………140
3. 形成“三纵七横”网络状水系…………142
4. 精心呵护“城市绿肺”…………147
第四章 推出最有品质的公建配套设施
1. 提升公共资源服务品质…………150
2. 一个被投射以“智慧之光”的新校区…………152
3. 一座校企共建的爱心助学连心桥…………156
4. 一个让世界瞩目的极限运动公园…………159
5. 时间轴上的文体卫中心及其他…………164
6. 环环相扣的“三个生活圈”…………169
第五章 筑就最有温度的精品住区
1. 精细化开发理念与管理思路…………172
2. 第一块土地的招拍挂…………174
3. 一号作品引领精品开发…………175
第六章 踏着最坚实的步伐前进
1. 走出去,学习先进、对标一流…………182
2. 建一流城区必塑一流团队…………185
3.“虚拟组织结构”的运用实践…………190
4. 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足迹…………192
5. 培育劳模、青年创新团队…………196
第七章 “沪上新景点”姿容初现
1.“绿色生态港、国际智慧城”初现…………201
2. 形成“大地产、小房产”开发模式…………204
3. 架构“五个统一”开发总体框架…………207
4. 在完美的总结中再出发…………210
追梦
第一章 “第三代国际社区”的全面打造
1. 国际社区的由来和发展…………214
2. 新江湾城居民话说“国际社区”…………216
3.“国际社区”的另类“居民”…………221
4. 确保社区安全性、归属感和活力源…………224
第二章 创建产城融合的繁荣社区
1. 点燃城区发展新引擎…………226
2. 有一个新生代高科技园区叫“湾谷”…………229
3. 回答“‘湾谷’是什么”的追问…………234
4. 看上海的 CID 怎么造…………235
第三章 湾谷故事
1. 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揭牌…………237
2. 南部知识商务区的耐克故事…………242
3. 就在身边的“城投宽庭”…………245
圆梦
第一章 展现新江湾城发展的历史脉络
1. 说说“新江湾城十年地王史”…………254
2. 值得一读的“新江湾造城记”…………261
3. 请听一个街道党工委书记的口述…………267
第二章 为上海城市发展提供示范案例
1.“生态绿宝石”璀璨夺目…………278
2. 不断体现民生意蕴…………283
3. 实现资金集约利用的效益最大化…………284
第三章 持续打造“创新、人文、生态之城”
1. 全力打造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289
2. 不断完善卓越全球城市功能要素配置…………292
3. 不断推进高价值区段产业功能布局…………295
4. 不断促进国际化、内涵式、可持续发展…………296
尾 声…………299
后 记…………305
序 言
原上海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谭企坤
上海市区的东北角,有个地方叫江湾。
江湾、江湾,黄浦江河口处的第一个大转弯。20 世纪 30 年代,江湾建造了军用机场,1994 年停用。长年的军事禁地,少有人烟,林灌、森林、湿地等生态环境复出,重新串起了接近“原生态”的自然脉络。
自 1997 年起,原空军江湾机场转为民用地,经历了以大型居住社区规划为指导的局部开发,后又为符合上海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发展的更高目标,重新进行了规划调整,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的“21 世纪知识型、生态型花园城区”的目标,努力为承载上海经济发展空间布局调整和城市形态优化的功能,承载社会、经济、文化、生态资源均衡配置的空间需求,承载人民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时代期许出一份力,以形成面向国际、以生态为特色的一流品质居住区,以科创为引擎的产业功能区,以多元为形态的综合性城区,才有了今天的新江湾城。
新江湾城的崛起,值得我们去记上一笔,因为新江湾城是上海建成卓越全球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章节,是至今还在不断完善中的可总结的新型城区。
2018 年 1 月,作为一个曾经的参与者,我来到新江湾城,参观了被誉为三张“名片”的江湾湿地生态展示馆、精品住宅首府和产城融合示范科技园区——湾谷,我倍感振奋,新江湾城已经取得显著成绩,并不忘初心继续发展,值得回顾总结,供借鉴。
因此,当赵勇提出要编写新江湾城二十年,我从心底里表示赞许,并愿意提供全力支持。
城市是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投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城市发展也面临相应的机遇和挑战。新江湾城的规划建设,即处在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的重要语境中,并渐次展示了对上海城市发展不同阶段需求的呼应和引领。
二十年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对土地开发理念的前瞻思考和正确领导下,在杨浦区政府和市区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城投开拓创新、倾力打造,使新江湾城通过规划与实践,总结出一套以“统一规划、社会协同、生态开发”为总体特征,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和谐发展的方案,率先为城市规划建设实现空间布局合理、城市规模控制、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优良、特色风貌保留、城区运行安全、管理体制健全的目标,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模式,成为践行城区发展规律和理想的示范案例。
如今,新江湾城已从曾经的江湾机场华丽转身,成为宜居、宜业、宜创的中心城区最优质生活区,成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环境规划署(UNEP)认定的“联合国环境友好型城市示范项目——国际生态社区”,被杨浦区政府规划为“国际化、智能化、生态化”第三代国际社区。
还原新江湾城的前世今生,包括她的建设背景、推进过程、实施效果,毫无疑问,是可以发挥其“存史”作用的。这是一段不该被湮灭的历史,也是一个与上海城市发展亦步亦趋的历史,因此,她的价值应该是长远的。另一方面,也不仅仅为了“存史”,也是为了“更新”。新江湾城的从无到有、历久弥新,离不开改革攻坚的勇毅笃行,也得益于创新驱动的澎湃动力。沿着新江湾城创新实践的发展脉络,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坚持创新发展是制胜之道,我们能够在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抖擞奋发有为的精气神,以改革激发动能,以创新擘拿未来。
我热切地期待赵勇能够讲好新江湾城故事,并且预祝《浦江一湾——上海新江湾城的前世今生》受到读者的喜爱和欢迎。
是为序。
2019 年 10 月 30 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