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376418
本书向读者勾勒了我国管弦乐艺术发展的大致轨迹,作者选择了从1916年黄自的开山之作《怀旧》起,到2016年一百年的交响音乐历史。选编有新意。百首中国交响乐作品均配以丰富详实的资料,包含作品档案、音乐赏析以及唱片的版本推荐。作者的评价客观公正,对作品的讲解流畅、清晰。无论对于广大音乐爱好者,抑或专业音乐院校的师生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配有百首交响曲的主题音频文件,扫码可听。
(一)交响序曲厅
1.1 黄自:《怀旧》
1.2 朱践耳:《节日序曲》
1.3 施万春:《节日序曲》
1.4 吕其明:《红旗颂》
1.5 黄安伦:第一交响序曲《春祭》
1.6 屈文中:《帝女花幻想序曲》
1.7 陈永华《晨曦》
1.8 郭文景:《御风万里》
1.9 王宁:第一交响前奏曲《时代》
1.10 关峡:《第一交响序曲》
(二)交响诗厅
2.1 江文也《台湾舞曲》
2.2 施咏康《黄鹤的故事》
2.3 江定仙:《烟波江上》
2.4 瞿维:《人民英雄纪念碑》
2.5 陈培勋:《心潮逐浪高》
2.6 何占豪:《龙华塔》
2.7 张千一:《北方森林》
2.8 杨立青:《乌江恨》
2.9 陈怡:《多耶Ⅱ》
2.10 徐振民:《枫桥夜泊》
(三)交响小品厅
3.1 马思聪:《思乡曲》
3.2 贺绿汀:《晚会》
3.3 刘铁山、茅沅:《瑶族舞曲》
3.4 王义平:《貔貅舞曲》
3.5 黎国荃:《青年圆舞曲》
3.6 葛炎:《马车》
3.7 吴光锐、贾双、李明秀:《运动员进行曲》
3.8 郑路、马洪业:《北京喜讯到边寨》
3.9 刘湲:《火车托卡塔》
3.10 施万春:《青春》
(四)交响组曲厅
4.1 江文也:《孔庙大晟乐章》
4.2 马思聪:《山林之歌》
4.3 李焕之:《春节组曲》
4.4 王西麟:《云南音诗》
4.5 王义平:《三峡素描》
4.6 朱践耳:《纳西一奇》
4.7 高为杰:《梦系列》四部曲
4.8 周龙:《唐诗四首》
4.9 刘湲:《土楼回响》
4.10 鲍元恺:《台湾音画》
(五)交响合唱厅
5.1 黄自:《长恨歌》
5.2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5.3 刘炽:《祖国颂》
……
(六)交响曲厅
(七)协奏曲厅
(八)电影、电视配乐改编交响音乐作品厅
(九)民歌、歌曲与民族器乐曲改编交响音乐作品厅
(十)歌剧、舞剧与戏曲音乐改编交响音乐作品厅
附录
参考书目
后记
本书二维码链接音响说明
音响片段名称及演录资料
中国的近现代音乐史严格来说是一部“西乐东渐”的历史,在学堂乐歌的启蒙声中,西方音乐开始以横扫千军之势席卷九州大地。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前辈学人开始如饥似渴地吸收西方的音乐知识,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传统音乐也有发展,但无论其态势还是状态都无法与这个“舶来品”比肩。1916年12月,萧友梅博士创作了《哀悼进行曲》,这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第一部管弦乐作品,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交响音乐(管弦乐艺术)历史的开端,至今已经整整一个世纪。
在中国管弦乐艺术的百年历程中,通过无数作曲家的前赴后继,至今在国际乐坛上已有不小影响;但同时也有另一个奇怪的现象——广大音乐爱好者(甚至是专业音乐院校的工作者)一般都可以对西方古典音乐说长道短,提及作品或版本时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但每每提起中国现当代的交响音乐时,除《黄河》“梁祝”《春节序曲》和《红旗颂》这“四大名著”之外,大多缄默能言或知之甚少。作为中国爱乐者,这种现象的出现让人感到遗憾和惊讶,它引发了笔者的沉思,究竟问题出在哪?在笔者来看,或许有如下三个方面原因值得注意:
首先,认为中国交响音乐作品的质量欠佳,不能和西方大师同类作品相比。这一点客观来说确实存在,交响音乐是一种多声部立体化的音乐思维,而中国作曲家多数都有着极高的旋律天赋,而如何将旋律发展并丰满却是另一个难题,需要扎实的作曲功底、精巧的声部编制力、敏锐的音色辨别力和良好的音响平衡感,有些作曲家的作品在这方面则显得薄弱。另外西方交响音乐的发展已经将近五百年,多声部音乐的历史更可追溯千年之久,其作品的成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交响音乐尽管时间短,但在100年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1949年之后)有一些作品达到了相当水准,它们代表着不同时代中国交响音乐创作的标杆,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不容易的。
其次,认为中国交响音乐的可听性差,几乎满眼全是“狼哭鬼嚎”的非调性音乐。这种观点尤其在专业院校师生群体中更为普遍。事实上这种观念完全失之偏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课程设置的缺陷,很多院校并不把“中国当代音乐史(1949年至今)”列入本科的必修课程,选修课讲到中国当代的交响乐与管弦乐创作直接从中央音乐学院1978级作曲系的“四大才子”讲起(谭盾、郭文景、瞿小松和叶小纲),从而造成“传统”与“现代”的巨大断层。就整个中国当代交响音乐风格而言,传统技法还是占据很大部分比例的,“先锋派”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正如高为杰教授而言——技法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是否运用得体。
最后,唱片与书谱出版极少,很大程度影响了作品的传播。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其创作固然重要,对其宣传和推广也同样重要,由于交响音乐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曲高和寡”,因此无论出版社还是音像公司在这个方面都小心谨慎,生怕“血本无归”。21世纪之后这一状况有了些许好转,无论是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龙声华韵”音乐会系列、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当代作曲家曲库”系列还是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当代华人作曲家曲库”系列,都旨在推动中国优秀交响音乐作品的传播;2010年《中国交响音乐博览》的出版更是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普及读物的空白;2014年15集纪录片《世纪交响:中国著名音乐家访谈录》又从电视媒体的角度普及中国交响音乐的发展,但愿今后能有更多优秀的出版物关注这一领域。
本书试图以中国交响音乐的体裁为线索,通过唱片来展现中国管弦乐发展的百年风云,让读者真正有可能从音响层面去直接和作品接触,一定程度上也是弥补《中国交响音乐博览》一书的遗憾。愿这本小册子带您进入精彩的音乐世界,如果读者能从其中领略到中国交响音乐的魅力,笔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中国交响音乐百年经典(1916-2016)》:
中国第一部交响合唱(也可以说是清唱剧)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即便今天听来,它依然焕发着其独特的魅力。这部大型声乐作品的歌词是韦瀚章根据元曲《长生殿》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写出的。黄自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一方面是填补合唱教材缺乏中国作品的空白,另一方面也有针砭时弊的讽刺效果,反映了在日寇加紧侵华之时,政府当局却一片歌舞升平,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日趋觉醒的民族意识。
全曲原计划写十个乐章,但第四、七、九三个乐章因故未能完成,虽然原版的七个乐章也基本表现了该作品的精髓,但毕竟有“断臂维纳斯”般的遗憾。尽管曲作者黄自很早就离开了人世,可词作者韦瀚章却一直念念不忘这未完成的三个乐章。1970年,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酝酿,韦瀚章决定将“补写”任务交给黄自的关门弟子——林声翕,林教授欣然应允。1972年,补写的三个乐章完成,《长恨歌》终于以完整版的面貌向世人展现,1979年在美国旧金山首演。
第一乐章《仙乐风飘处处闻》(混声合唱)。乐曲描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在陕西临潼骊山华清宫中轻歌曼舞的场景。一开始一系列轻巧的上行断音伴奏音型,描绘了宫女们“羽衣回雪,红袖翻云”的优美舞姿。接着,各个声部相互对答、模仿思绪起伏的旋律,描绘了舞女们交错穿插、组合多变的舞蹈队形和“菡萏迎风,杨枝招展”的舞蹈场面。
第二乐章《七月七日长生殿》(女声三部合唱、男女声独唱及重唱)。乐曲描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盟誓。先由钢琴奏出“在天愿作比翼鸟”的爱情主题作为引子,之后第一部分在以描绘“风人梧桐叶有声”的深宫夜色的持续音型上,宫女们用低声轻柔地唱起仿佛从远处传来的歌声;第二部分是杨贵妃和唐明皇充满激情的对唱和重唱,至真至切,款款深情;尾声,以钢琴伴奏描绘风吹桐叶籁籁作响的持续音型再次出现,表现出“夜半无人私语时”的宁静。
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地来》(男声四部合唱)。描绘了叛军西犯长安的边关警报。它以变奏曲和分节歌形式,表现了悲剧性的场面。主题阴郁暗淡,它一共出现了三次,一次比一次加强力度,造成了一种咄咄逼人之势,表现了边关警报愈来愈紧急。
第四乐章《惊破霓裳羽衣曲》,这是林声翕1972年遗补的第一段,形式为男声朗诵。朗诵词以唐代《霓裳羽衣歌》为蓝本加以润色,管弦乐的伴奏颇有戏剧性,营造出“盛极而衰,肘腋之患”的效果。
第五乐章《六军不发无奈何》(男声四部合唱)。一首充满悲愤的进行曲,情绪更加激烈。它以固定低音的形式,在全曲中多次出现,来刻画“仆仆征途”中的护从部队士兵,在唐明皇的逃难途中,对统治者的愤懑情绪。
第六乐章《宛转峨眉马前死》(女高音独唱)。描绘了杨贵妃被缢死前和唐明皇的诀别。歌曲在丧葬进行曲的节奏衬托下,如泣如诉的歌声凄楚哀婉,表现杨贵妃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时的痛苦心情和临终时的遗愿。在“回肠欲断情难断”和“两情长久终相见”两处,都出现了第二乐章爱情主题的变形,但是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变成一种不堪回首的悲剧性格调。
第七乐章《夜雨闻铃肠断声》,这是林声翕1972年遗补的第二段。据韦瀚章回忆,黄自原设想写成独唱曲,但林声翕认为不宜在上一曲独唱后再用独唱形式,遂写成男声四部合唱。音乐渲染了夜色的空旷与凄凉,也模仿了种种情景,包括雨声和铃声,衬托出唐明皇此时此刻的狼狈和凄凉。
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女声三部合唱),由弦乐和竖琴伴奏。据传说杨贵妃死后化为仙子,住在蓬莱仙岛。这里采用古典《清平调》为素材,因此,比起其他乐章旋律古朴典雅,民族风格非常浓郁。此段音乐有一种仙境般的虚幻感,引人遐想。歌词前半部分写仙境“香雾迷蒙,祥云掩拥”的景色,后半部分则是写飘荡起伏于云雾之中的仙女们的歌声,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空幻之感。
第九乐章《西官墙内多秋草》,这是林声翕1972年遗补的第三段,男声朗诵。音乐中饱含凄怆和苍凉,呜咽的笛箫曲调更添忧愁,这是全曲最为“悲苦”的一个乐章。
第十乐章《此恨绵绵无绝期》,混声合唱与男中音独唱。描写了唐明皇避难回宫后在梧桐叶落、秋雨凄凄的夜晚,独居宫中的孤寂和绵绵哀思。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混声合唱,用叙述的音调描写萧瑟的景象。伴奏中重新出现了第五乐章中的悲剧性动机,它和表现“凄凄秋雨洒梧桐”的持续音型遥相呼应,使这一部分阴冷单调的气氛更加突出;第二部分是男中音独唱,以感伤和难以抑制的激动的音调,刻画唐明皇此刻不平静的内心活动,表现了他“旧欢新恨如潮涌”的心情;在后半部领唱与伴唱的伴奏中,出现第二乐章中爱情二重唱的变化音调,使令人心碎的爱情回忆表现得更为动人。
这部《长恨歌》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认为是黄自先生的代表作,可惜先生于1938年溘然长逝,年仅34岁,《长恨歌》最终成为先生的“长恨”!当年由于条件所限,《长恨歌》是以钢琴伴奏版面世的。对于林声翕而言,将这部作品交响化配器是他在完成全本《长恨歌》之后的又一个宏伟计划,遗憾的是,当林先生于1991年驾鹤西去之时,《长恨歌》的配器也没有完成,师徒二人的命运竟然如此相似!剩下的配器工作则由音乐家叶纯之继续,终于在1995年完成全套《长恨歌》的配器。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