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3974385
这本书整合了数万家庭*常遭遇的养育挑战,融入多学科专业理论,从沟通、情绪、品格、内驱力、人的塑造以及父母角色共 6 大维度、56 个核心方法,给父母一套超越方法的方案和脱离困境的家教哲学。
这本书不仅会帮助父母,重塑跨越困境的思维,打开看待成长的视角,升级教育的认知,而且能够重装一套养育操作系统,体系化解决层出不穷的养育难题。
1.从认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深度剖析日常生活中的育儿“痛点”
2.为父母提供一整套解决亲子育儿常见问题的实用行动指南
3.从中国父母常见的养育误区入手,帮助父母厘清养育本质,少走弯路
4.有效培养父母的成长型思维,对抗养育焦虑,实现自我突破
这本书是作者王小骞结合自己的育儿经历写给妈妈们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育儿手册,可以帮助父母有效解决50个生活中常见的育儿问题,帮助父母确立养育过程中父母应该遵守的边界,明确双方的规则与自由,有效构建和孩子之间融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让父母在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同时,掌握更多有效的育儿方法和技巧,告别育儿焦虑。从容做父母的同时,培养更自律、更自信的孩子。
全书一共分为六章,包括:有沟无通: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暗理性: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强回路:如何让品格成为一种日常;人的塑造:如何给孩子坚实的“人生基座”;内驱萌芽:如何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和学习;角色觉醒:如何成为孩子Z强大的支持系统。
目录
推荐序 孩子的进步来自父母的升级
推荐序 家庭教育是优秀孩子的始发站
自序
CHAPTER 01
有沟无通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启悟拆字:听
“55387定律”:如何不吼不叫地让孩子“听话”
优越感倾听 vs同理心倾听:如何真正地听孩子说话
拉波波特法则:怎么才能和孩子达成有效共识
“你信息”提问 vs“Yes,and”表达:如何提问孩子才肯说
正向激励 vs负向激励:你跟孩子怎么说话,决定着他会变成什么人
慎对脏语气期:孩子故意用脏话骂父母怎么办
口令思维:怎样不关闭父母和孩子沟通的四扇门
CHAPTER 02
暗理性
父母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启悟拆字:忍
冰山隐喻:为什么情绪总失控
一致性表达: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
负情绪链条:怎样有效克制坏情绪蔓延
ABCs教育法:如何真正做到不吼不叫
弗洛伊德抑制:怎样放弃“打孩子有效”的执念
三角原生家庭:一生被童年治愈,还是一生治愈童年
纠缠关系的边界:如何让亲密的关系不再伤人
CHAPTER 03
增强回路
如何让品格成为一种日常
启悟拆字:聪
当前偏差纠正:如何有效解决孩子的拖延症
意志力是有限资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生活参与度:如何真正塑造孩子的自理能力
哭泣免疫法 vs情话陪哭法:孩子总哭闹怎么办
自主意识主导:“不听话”的孩子更优秀
内心丰盈: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
CHAPTER 04
人的塑造
如何给孩子坚实的“人生基座”
启悟拆字:塑
真话的代价:孩子撒谎怎么办
成长型思维:如何应对孩子的畏难情绪
决策放权: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温和抗挫:什么才是人生核心竞争力
两面派悖论:检视家庭成员做法的一致性
勇敢的能力:孩子胆小怎么办
CHAPTER 05
内驱萌芽
如何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和学习
启悟拆字:
迟到的语言爆发期:孩子说话晚怎么办
赫洛克效应:孩子不爱写作业怎么办
习得性无助:为什么孩子遇到困难就放弃
兴趣转移:如何避免孩子对电子产品上瘾
自主选择权:如何给孩子报兴趣班
玩学不二思维:孩子只想玩不想学习怎么办
反溺爱:应该如何给孩子零花钱
CHAPTER 06
角色觉醒
如何成为孩子最强大的支持系统
启悟拆字:爱
爱的健康度:读懂孩子才会爱
角色类型:如何养出高情商的孩子
稀缺资源投入:不砸钱也能富养孩子
马太效应:如何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损失厌恶:到底该不该让孩子“抢跑”
后记
自序
一、这世界,值得
41岁,我成为妈妈,终于。女儿乳名早早,因为她是一个早产儿,早于预产期一个多月。第一次抱她,是出生后的第七天,她出院了。像一片小树叶,轻飘飘的,熟睡的她落在我的怀里。我知道,从此,我是她的一棵树……
回想自己成为妈妈的前十天,惊心动魄。
羊水早破,至今医学上也无法给出确切的原因,也许是疲劳引发,也许是炎症引发,也许与产妇年龄有关。不管是何原因,反正我的羊水早破了。接下来保胎,我被医生告知:24小时卧床,且必须保持头位低、臀位高的姿势,以避免流失更多的羊水而危及孩子的健康甚至生命。
我严格遵医嘱,吃喝拉撒睡,全程以这种高技术难度的姿势在病床上完成。尽量不翻身,怕掌握不好动作损失了珍贵的羊水;洗不了澡,就让老公擦擦;头发臭了,好心的护士帮着把床头的栅栏卸下,用洗脸盆接点水简单洗两下。
不经历永远都不会知道,最要命的是上“大号”。一直躺着不运动,肠道也懒散了,蠕动极差。而且没有站立,身体里的废物几乎就没有了地球引力的作用,无法完成“一气呵成”的过程。“大号”不解,不行,废物必须排出;解,困难至极——肠道蠕动虽然不给力,但是对废物的吸水能力却一点儿没减弱,身体里的废物简直干成了化石。不用力不行,解不出;用大力,也不行,因为会引起宫缩,保胎也就面临前功尽弃。真的太难了!太难了!太难了!
虽然困难重重,但每天在病床边做胎心监护,当我听到小火车般“呼——呼——呼——呼——”强劲的声音,心里的欣慰和希望至今都是那么清晰!我遭点罪真的不算什么,只要小家伙健康!
但是就在我满怀希望和斗志,横下一条心一定要保胎保到足月的时候,噩耗传来……
羊水破裂,就意味着子宫已经与外界联通,就意味着感染高发。虽然医生已经在给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是化验结果提示,感染可能已经发生。保胎,十天宣告结束。
产科医生来了,让我做选择,是否尽快剖宫产,签署协议;儿科医生来了,告知我风险——感染之下,胎儿可能脑瘫,可能无自主呼吸,可能宫内窘迫,可能,可能……
眼泪来了,送也送不走。
为什么我那么无能?女人都能轻松做到的事,怎么在我身上就这么困难?我还能见到肚子里的孩子吗?她还能借由我的身体,来看看这姿态万千、复杂多变的奇妙世界吗?
当一个人被逼到死角时,往往是这个人生命最深处的力量在牵引他做抉择。我已经到了死角,生命深处的推手把我推上一条我所认为的唯一出路:无条件交付信任!我交付信任给医生,我深信他们一定会尽全力保全我们母女;我交付信任给老公,我深信就算我有不测,他一定会尽其所能抚养好我们的女儿;我交付信任给肚子里的宝宝,我深信她会和妈妈一起打赢这场突如其来的战役。宝贝,我们已经在一起八个月了,总要见面的,对不对?我还把信任交付给自己,成为母亲,是我的心愿,甚至是信念,为此我那么诚挚,那么努力。双手合十,我深信,举头三尺有神灵……
拭干眼泪,稳定下来,我开始专心配合手术。走廊的尽头,手术室的门口,我笑着和老公点了点头。
眼前,一块绿色的手术布遮挡着我的视线。我隐隐感到腹部有一个牵拉的力量,然后,我听到,一声啼哭!
我的孩子,出生了!有自主呼吸,哭声嘹亮!色泽红润,肌张力良好!国际新生儿Apgar评分,10分!满分!
我闯关成功,正式成为妈妈!我的孩子,你真争气!孩子她爸,我们现在是一家三口啦!
孩子的哭声,震落下我眼角的泪珠,一切,都是值得的。
二、当妈妈,谁无慌张?
2015年,我很慌张。
孩子在一天天长大,我的小早早一岁了。早产儿的追赶成长,她配合得非常出色。倒是我,慌了。从照顾生活,到教育引导——从相对简单的“养”,到无比复杂的“育”,我明显感觉力不从心。当然,现在的我知道,其实孩子的“育”并不是从一岁才开始,孩子出生时甚至更早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当时的我没有意识到。
也许有人觉得夸张:“一岁的小孩你教育不了?”真的,在试图“教育”早早的时候,我经常被惊出一身身冷汗。
她搭积木,一岁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还不太完善,经常搭不好,她生气地扔掉积木号啕大哭。我本能地说:“别急呀,想想办法……”说完,我激灵一下。我在干什么?是在传递价值观。我想表达的是:“遇事不急,不要用情绪解决问题,要用方法。”这一点,我,做得好吗?
我是一个非常习惯用情绪解决问题的人,喜欢用负向的情绪控制别人,擅长用凌厉的眼神和故意不配合的动作让别人感受到压力,然后被迫选择顺着我。别人顺着我,我心里才会踏实和安全。现在,我却在“教”孩子不要用情绪解决问题?
早早饿了,坐在小餐椅上一边拍桌子一边大喊:“我要七(吃)!我要七(吃)!”我脱口而出:“学会等待哦,凉一会儿就吃。”学会等待,这也是价值观,至少是一种从容的人生态度。我,做到了吗?生活中,我厌恶等待,喜欢手起刀落快斩乱麻,行就行、不行就拉倒,给个痛快话,向来不懂什么叫事缓则圆。
这样的瞬间多了,一身身的冷汗令我如坐针毡,慌乱不堪,我想到未来。早早长大了,她会怎么说我?她会说:“我妈那个人,整天跟我讲大道理,可是她一条都没做到!”“我妈呀,就知道要求我,烦死了!不爱跟她说话!”“我妈,自己啥都不行,非让我啥都行,和她没理可讲!”这个画面吓到了我,扎心……
夜深人静,我笨拙地尝试“看看”自己。
我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那些道理脱口而出?”
“因为知道那些是对的。”心里的小人儿回答。
“那为什么生活里却做不到呢?”
“不知道。”
“这个叫王小骞的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口不对心,两面三刀?”
“呃……不会吧。可是……不知道……”
和自己的对话总是结束在名叫“不知道”的一条死胡同里。
2016年,我写了一本散文随笔集《独木桥自横》,试图用书写的方式梳理自己,反省自己,认识自己。既然想不明白,就写吧。让笔,带着我去到那些看不见的角角落落、旮旮旯旯。写作的时候,时而涕泪滂沱,原来,自己的长大这么不容易;时而痛彻心扉,人这一辈子就像简·爱说的,“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时而笑出声来,万物皆有缝隙,但,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书写完了,关于自己,有些东西想清楚了,还有些,不清楚。原因很简单:水平不够,资源不足,需要补充。
现在,我知道,写这本书歪打正着,实际上是在做心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功课——自我觉察。自我觉察的大门一旦打开,就通向了真正认识自我的道路。仿佛冥冥之中有一只手正在推着我往一条路上行进。
三、开始行动
2017年,我44岁。背上书包,我把自己“回炉”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专业硕士课程,学制两年。我对自己有期待——做合格的自己,做称职的妈妈。为了实现这个期待,我需要寻找外援,向外界求助,做专业学习!
无论做自己还是养孩子,我想了解生而为人的一般规律。渡人,先渡己。养孩子,先养自己。好妈妈才能养出好孩子。妈妈稀里糊涂却要求孩子优秀练达,这本身就是一个荒谬的想法。
老天眷顾,让我在41岁时得到天使般的早早,我要对得起她叫我的那声“妈妈”。
不能依靠自我感觉去养育,感觉错了,谁为孩子的成长买单?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养育,再丰富的人生都有局限。更不能相信鸡一嘴鸭一嘴的碎片信息,我亲爱的宝贝怎么可以在随机发送的不靠谱经验里当小白鼠?!
我要求自己静下心来,亲近规律,刷新认知,探索方法,改变自己……
感谢我自己,做了回炉的决定;感谢小早早,她像一面清晰度极高的镜子,促使我看到了那个“问题中年女”。坐进课堂,“问题中年女”时常恍然大悟,也有醍醐灌顶……
四、这本书
在小早早5岁这一年,有了这本书。
在得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婚姻与家庭心理指导师”认证后,我接触到大量家庭实际案例。我发现,其实很多问题都是趋同的,比如做父母的既有思维方式的趋同,处理问题时方法欠佳的趋同,对孩子特定发展阶段的信息缺失的趋同,等等。我把这些趋同呈现到了书里。
书中写了很多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因为我也是所有父母中的一个,在做父母的路上所遇到的困惑,也是所有父母苦恼的吧。我找到的解决方案,或许也正是您需要的。
养育,其实没有公式,拓展思维方式,提高思考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帮我们真正走出困局。所以这本书,既是办法,更是思维,开放了思维方式,就会发现,办法总比问题多。写的是我,说的是你,我们都一样,都是为了更美好生活、一起找寻办法的人。
现在,我把自己的所学、所思、所用以及所经历的养育事件、养育理念、养育方法记录下来,希望可以让有意愿成为称职父母的你有所启发或收获。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