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57327
十位代表词人,十余首曲折深隐、富于言外之意的词作,连缀成一部贯穿着忧患意识与士人修养的清词简史。
讲解作品细致入微,注重审美体验,更视文学与历史为有生命之物,时时将传统文化背景知识渗透其中。
护封双面印制,四方折叠,如书衣般裹住书本,展开后又可当作海报。裸脊穿线装帧,古朴典雅,气度沉静,与内容相得益彰。
本书是叶嘉莹先生在新加坡国立中文大学教授清代词的讲课稿,由讲课录音整理而成,按照从明末清初到晚清的时间顺序,介绍了清代词史上的十位重要词人:李雯、吴伟业、陈维崧、朱彝尊、张惠言、蒋春霖、王鹏运、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以词人词作连缀成一部贯穿着忧患意识与士人修养的清词简史。
词源于唐五代,盛于宋,历元明而兴于清,但相比唐宋词,人们对于清词知之有限。叶嘉莹先生在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清词的重要性,她视文学与历史为有生命之物,对词的美感特质和对清代词人隐藏在词作后的心态,以及清词创作的外部环境,都给予了关注。清代的社会剧变与大量才智之士加入创作队伍,造就了以委婉曲折之形、发心中幽微之情的清词,词至清代达到了一个全盛的时代。
序 言
第一讲 清词的复兴
第二讲 李雯
第三讲 吴伟业
第四讲 陈维崧
第五讲 朱彝尊
第六讲 张惠言
第七讲 蒋春霖
第八讲 王鹏运
第九讲 郑文焯
第十讲 朱祖谋
第十一讲 况周颐
附 录 说张惠言的《水调歌头》五首——谈传统士人的修养与词的美学特质
你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劫波历尽,一片冰心。你一开口,宛如飞天展袖,古今悲喜,荡气回肠。七十年滋兰树蕙,融贯中西;集驼庵之诗话而别开生面,启桃李之芳园而香远益清。你是擎灯使者,迦陵妙音。
——2014年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组委会颁奖词
叶先生做的不仅仅是文化传承的事,她是这个民族缝隙处的胶水,隔阂处的桥梁,2019年,你看到远方有很多担心和不安的事情发生,看着叶先生和她做的事,你就不会慌,文化不散,这个民族会过关的。
——著名主持人 白岩松
叶老师是中华诗学的代表,是以中华文化作为一生之本的人。她非常纯正,她的立人之本就是中华诗词文化;同时叶老师又是一个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和全球交流切磋的使者,她把中华诗学带到了全世界,以国际视野、现代理论和自己独特的感受做了大量的工作,是老师中的模范。
——著名作家 王蒙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同样是写爱情的词,这么短的一首白描的词,为什么好呢?中国古代的词学评论家,只言其好,而不言其所以好。他们的评说大都笼统不清,不是说这个人气势博大,就是说那个人风格高古,这不都很好吗?但这都是非常抽象的话。那况周颐说朱彝尊的这首《桂殿秋》最好,为什么好?他并没有加以说明。他的爱情词里边是以这一首词为最好,其他的爱情词也很好,是陈廷焯赞美过的。所以在讲这一首《桂殿秋》以前,我们先看一看他其他的爱情词,这些词有一个层次的好处,然后再看《桂殿秋》,就可以比较出《桂殿秋》有更高一层的好处。我们现在先看《静志居琴趣》里的第一首词,我们来看它的妙处。
清平乐
齐心耦意,下九同嬉戏, 两翅蝉云梳未起,一十二三年纪。
春愁不上眉山,日长慵倚雕栏,走近蔷薇架底,生擒蝴蝶花间。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是朱彝尊招赘到冯家。他们冯家有四个姐妹,一大堆女孩子,这些少女常常同在一起游玩。“下九”是女孩子的一个节日。这典故是出于《孔雀东南飞》这一首乐府诗:“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这首《孔雀东南飞》是一首爱情悲剧诗,写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故事。焦仲卿的母亲不喜欢刘兰芝,因此拆散他们,后来两人都死了,一个跳水,一个上吊。这刘兰芝被婆婆赶出去的时候,对她的小姑说,我初嫁到你家时,你扶床才能站起来,“小姑始扶床”。今天我被赶走了,“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你的身高跟我一样高了。兰芝又对她的小姑说:“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我现在就要离开你家了,你们这些女孩子在初七及下九游戏的节日,希望你还记得我这个嫂子。
“齐心耦意”,这是朱彝尊写得非常妙的地方。“齐心耦意”,表面上是说女孩子同心合意,大家投入地在玩这个游戏。而“齐心耦意”也可以给我们另外一个联想,就是说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同心合意。他写的是小女孩子的游戏,可是他用的字眼却有一种爱情的暗示。所以不一定要写贤人君子才能有言外之意,他把爱情也放到言外之意去表现了。
“下九同嬉戏”,这是说,这些冯家的众女子,在属于女孩子的节日里一起快乐地共同嬉戏。
“两翅蝉云梳未起,一十二三年纪”,朱彝尊入赘的时候这个女孩子只有十岁,后来这个女孩子十二三岁开始留发梳头了,小女孩也开始成长了。古代有很多种发型,有一种叫蝉鬓,是曹魏的时候宫中的女子梳的,把两边的头发梳得很高,像蝉的两个翅膀。他说,这个女孩子要梳蝉鬓,但还梳不起来。也就是说这个女孩子还很小,让人有一种少女稚气憨美的想象,她还不懂得梳妆打扮,她才十二三岁呢!
“春愁不上眉山”,这小女孩无忧无虑,妙就妙在这里。“春愁不上眉山”,是说她没有愁,可是字面上有“愁”字也有“眉山”这两个字。杜甫作诗也有一处跟他有相同的妙,杜甫沦陷在冰天雪地的长安,没有火取暖,没有酒驱寒,他却说:“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他说,我酒瓢丢了,酒杯里没有绿酒;一个空炉子在这里,我想象它好似有火的红焰。是既没有红的炉火也没有绿的酒,可是他的诗句里边却有瓢有酒,有炉有火。在朱彝尊这首词里她没有春愁也没有眉山,可是诗人的心目之中,把自己多情的想象加了进去,所以词句中是既有“春愁”也有“眉山”。
“日长慵倚雕栏”,日长的时候这个女孩子慵懒地靠在栏杆旁边,这是一个少女的情态。可是突然间他笔锋一转,却写了“走近蔷薇架底,生擒蝴蝶花间”,她还是个小孩子呢!对感情似懂非懂。看到蝴蝶在飞,一下子就兴奋地走近去捉,而且活活地就捉住一只蝴蝶在花丛里边。他这首词很妙,一句爱情都没有,而且写的完全是天真的、小儿女的、童真的嬉戏,他把爱情都寓在言外。大家说词有言外之意才是好的,老是在词里边找有什么贤人君子或忠君爱国的微言大义,说那才是好词。而朱彝尊的词之所以特别,所以被陈廷焯称赞,说从来写爱情的词没有像他这样好,为什么呢?
因为在《花间集》所描述的女子都是些歌伎酒女,词人们写这些女子的感情爱说什么就说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甚至常常描写到跟这个女子的肉欲关系,因为她们是歌伎酒女,她们不是良家女子。没有人敢在爱情词里写良家女子,妻子是良家女子,但是一般的男子写爱情词都不写妻子,顶多是妻子死了写一些悼亡的作品。既然爱情词不写妻子,那他敢写人家的妻子,人家的女儿吗?当然他不敢写,因此从来就没有人写过这一类的词。所以朱彝尊写的这卷爱情词,只能把爱情放在言外来写,这是他的爱情词之所以杰出和特殊的地方。我们各类的词都讲过了,就是还没讲这种爱情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