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8063298
本书是侯仁之先生一部综合文集。由于作者学贯中西,拥有深厚的多元学养,又伴随大时代变迁,历经常人难以想象的诸多家国变故,加之他精力旺盛,富于科研、创作、情感表达的内在动机,对许多人事都付诸大量笔墨,留下独到见解。书中的许多文章,既能增益今人对地理学,对城市、地域人文自然风光及社会经济的了解,也能从一个侧面展示作者的成长轨迹和心路历程,在学术性、普及性和资料性等方面,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收录了侯仁之从中学时代起到九十高龄的部分著作和代表译作,分为早期文章、北京相关、地理学史、书序、自述、忆往等几类。本书是对“侯仁之文集”前三卷的补遗,对后世学人和读者全面了解侯仁之的思想、情怀及其学术成长经历颇有助益。
1949 年以前作品 1
基甸救国 3
从欧战后印度民族的自治运动说到独立运动 18
民族的反省 27
最爱藏书的胡应麟事迹考略 30
读《房龙世界地理》 35
初中历史教材设计举例 40
燕京大学一九三六届班史 46
明代宣大山西三镇马市考 55
从旅行说起 103
故都胜迹辑略 107
北京的地理背景 145
《天津史表长编》拟例 157
乱世怀业师及诸同窗 158
给天津工商学院毕业班学生的临别赠言 159
黄河故事 160
沧海桑田 169
玉泉山 173
研究地理学应有之基本观念 176
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179
悼罗士培教授 194
1949 年以后作品 199
北 京 201
北京是一座伟大美丽的城 203
迎接北京建都八百周年 213
海淀镇的起源 228
海淀园林的兴替 232
历史上的北京城 235
卢沟桥与永定河 244
北京古代河流水道的复原和城市建设 247
紫禁城——回顾与前瞻 250
两方北京城砖远渡重洋记 253
保护文物、建设首都人人有责 257
论北京建城之始 259
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要抓哪些问题 263
莲花池畔 再造京门 267
试论元大都城的规划设计 273
关于保护海淀镇以西六郎庄一带城市绿地的建议 282
在万柳工程奠基仪式上的讲话 284
莲花池畔再论古代西湖与北京城址的演变 285
御河北段修复工程意义重大 289
地理学史 291
时代先进的地理学家刘继庄的地理思想,兼论顾祖禹和孙兰 293
刘继庄的地理思想 307
访徐霞客故乡 313
献身科学 尊重实践 318
《中华古地图珍本选集》序 322
《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再版后记 325
理科学生也应该注意写作 327
同记者同志谈谈地理学 331
书 序 339
《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序 341
《北京考古四十年》序 344
《什刹海志》序 348
《东华图志》序 353
新《燕京学报》发刊词 355
复制米万钟《勺园修禊图》略记 358
北京大学校园本部在规划建设上的继往开来 361
自 述 375
我们学习在伟大祖国的原野上 377
我爱旅行 381
积极参加改造沙漠的伟大事业 384
塞上行 387
北京——知之愈深,爱之弥坚 389
学业成长自叙 396
学业历程自述 399
小 传 415
老牛自知黄昏晚 424
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426
重觅石渠记 435
回 忆 443
我的母亲 445
《宇宙之大》再版序 449
儿时的回忆 457
读冰心师《我和北京》 463
最后告别冰心师 永难忘怀的纪念 466
忆洪业师兼为《六君子歌》作注 468
《洪业传》读后题记 470
谊在师友之间 478
喜在华荫下 情结日益深 482
燕京大学被封前后的片断回忆 490
往事回忆 510
购《尼罗河传》(The Nile)书题三则 514
一位患难中的良师益友 518
音容宛在 524
永恒的怀念 527
深情怀念王金鼎同志 529
回忆孙冰如先生 535
唯有书香传后人 538
译 文 543
史前期的环境、地理学与生态学 545
真实的、想象的和抽象的过去时代的世界 555
国际获奖 585
在英国利物浦大学毕业典礼上代表应届毕业生及荣誉学位获得者致辞 587
在美国地理学会(AGS)荣誉委员会授奖仪式上的致辞 592
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NGS)研究和探索委员会 2001 年度主席奖授奖仪式上
的致辞 596
侯仁之文集(四册)总目录 598
初中历史教材设计举例
——制造一套活动的读史挂图
中学史地教学问题,近年来曾被热烈讨论过(诸文散见《国闻周报》《独 立评论》以及本刊)。综合一般的意见:对于今后中学史地教学之改进,所应
着重之点不外:
(一)未来良好史地师资之训练。
(二)比较完善的教科书之编纂。
但是,究竟怎样才算得一个“标准”的中学史地教师?我觉得这很难讲。 同时,怎样才能训练成一个良好的中学史地教师,问题就更困难。最可靠的 方法,恐怕还是不出“教学相长”的老原则。因为做一个中学史地教师,教学的方法实在与教师的学识并重。后者可以“力”致,前者则非“经验”不可。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完全迷信良好师资之训练必须待诸未来,这
与比较完善的课本之编纂问题,完全不同。换句话说,就是将来理想的良好 教师大半尤需于现任教师中求之。其次,比较完善的课本之编纂,则是必须 从头做起,尤需经过相当的时间以及专门学者与饱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之合作, 才有可能。
我这儿之所以特别提出饱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者,乃是因为只有他们才知 道究竟应以何等方法,运用并处理以何等方式所编纂的教材(此所谓“教材” 者系指一切史地课本与辅助教材,如挂图、宝物模型等而言)才最有效果。
有见及此,则不但将来理想的良好史地教师大半需于现任教师中求之,即现 任教师个人亦需看重其责任,努力准备其自身,以便参与将来比较完善的课 本之编纂。准备的主要途径,便是时时刻刻注意发现现用教材之种种缺点,并随时随地试验谋求改革之新方法。这点工夫,非专门学者所暇于顾及,倒是一般中学史地教师的“专利”。本文便是想把这一点拙见举例讨论,略加说
明而已。
※ ※ ※
波兰之被瓜分(一七七二——一七九五)在欧洲近古史上不能不算是一 波兰之被瓜分(一七七二——一七九五)在欧洲近古史上不能不算是一件大事。二十八万二千平方英里的土地,几乎占波兰之被瓜分(一七七二——一七九五)在欧洲近古史上不能不算是一件大事。二十八万二千平方英里的土地,几乎占了全欧十分之一的版图,竟在二十二年之内被三大强邻瓜分得一丝不剩。一百二十万的人民从此丧失了他们的自由一道有一百二十三年之久。这是何等骇人听闻的史实!但是,此外,这件事之所应特别注意者,乃是在于欧战后波兰共和国之重新出现于欧洲地图,一百二十三年的不自由并没有杀掉这个民族的生命,那么这件事讲起来应该是何等有趣味的一课呢?
但是,到现在我还记得,自己在初中读世界史时,虽也曾从书本上和教师那儿模模糊糊地知有波兰瓜分的这么一回事,可始终不知道波兰究竟在哪儿(自己初中时就未曾读过世界地理),因此这幕历史上的大悲剧也只是暂时间的一阵浮飘飘的黑影而已。是,我们用的那册书(王恩爵编,何炳松校订,初中新时代世界史教科书,商务出版)还算不错,曾经特地为这一课制的一幅彩色地图,标明了三次割裂的土地。但这幅图制得未免太经济,一分也不大,一分也不小,恰巧把波兰装在一页较小一点的那么一个方格中,至于波兰在欧大陆上的方位却丝毫没有显示出来。那么这幅图在比较熟习十八世纪欧洲国际版图的人或许多少有些帮助;至于在一个世界地理知识贫弱得可怜的初中学生,就不能希望他会从这幅图上得到课文之外的什么暗示。所以虽然有了这么一幅图,我依然可以不知道波兰在哪儿;而且这幅图也未能加深波兰瓜分之对于我的印象,即便这是含着偌大分量的悲剧意味的事件。
时光过得真快,几年的工夫又以偶然的机会也轮到自己来教授“波兰之瓜分”的这一课了。然而万想不到这次学校所规定的课本还远不如自己做初中学生时所用的那一本(朱氏初中外国史,世界书局出版),课文里关于波兰之瓜分只提了这么一句话:“腓得力大王……又同俄奥两皇,瓜分波兰。”(页二一)以后又在注里补充说:“波兰贵族跋扈,复结党互相倾轧,因恐受国王压抑,于公元一五七二年废世袭王政,而改为选举王政;且选举外国人为王,以保其势。这是波兰被宰割的原因。”请问一个初中学生读了这半句课文和这么一条似是而非的注释之后,对于波兰之瓜分这件事究竟会了解到何等程度?有何等印象?实在不可设想。也幸而编者还有心附了一张小图,可是小图小到还不到二寸见方,补充在一页角上,而且与王氏书图犯着同一的毛病。
如果教师只是讲讲课本便算了事的人,那么读完了初中世界史的一个初中毕业生或许永远记不得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史上曾有过波兰被瓜分的这么一回事。
(会考却是要考的,而且要问是谁参加瓜分,共几次。请参看民国二十三年北平市初中史地会考试题。这在课本里却大半没有提到。)在自己未走上讲台之前,决定这课书是必须补充起来的。同时又考虑了一下五年前当自己读这课书时之所以没有清切印象的缘故。结果根据自己失败之点我计划了一个新的试验教材,思图有以补救。我所设计的要点不外:
(一)应如何现示波兰在整个欧洲地图上的位置及其比较的大小,得使学生对于这件史实有一个地理根据上的整个印象。
(二)应如何说明独独普奥俄参加分割的地理原因(政治与社会背景是纯粹历史的问题,只有加以言语的补充)。
(三)应如何暗示波兰被瓜分的悲剧意味(因为凡触及感情的都易收记忆的效果)及其在地理上所造成的欧洲强国已成的均势之动摇。
有了这一套假设之后,我便开始计划:第一我预备先画一幅欧洲全图,其次根据可靠的读史地图(我根据的是 Historical Atlas by William R. Shepherd6th ed.,rev.)把波兰瓜分之前夕的欧洲诸国界轻轻描上去。以后除去波兰外把一切其他国家都一概斟酌设色,波兰周围的普奥俄则要特别着以显明触目的色彩。那么全图如此制成后,便只剩下波兰是一大空白,恰好分明显示在强烈对应着的普奥俄三色之中(波兰几乎完全为这三国团团包围起来)。这时便可在波兰的空白上用极细微的虚线指示出三次分割的界线,按照界线所指示的形状用另外一张较硬的白纸剪成八块单片(一七九三年第二次分割,奥未参加,否则便应有九片了)。属于普国的三片,涂上普国的颜色,奥俄各照办。于是一切设计便都成功了。把这八张彩片分别收起,预备在班上讲解的时候,便可按着讲解的次序一片片挂到原图的空白上去。于是波兰每次丧失的土地之面积与三国所得的大小,便一下都在图上明明白白地显示了出来。
周围三色的国土渐次扩大,白色逐渐缩小。一直到了一七九五年,那一幅欧洲地图上便再也找不到一角的白色了。波兰没有了,普鲁士比起原来的版图,暴发户似的迅速膨胀起来。一幕大悲剧结束了,两个牵制全局的新斗争从此开始:一方面是诸国均势破坏后之竞争的日烈,一方面却是一个失掉了自由的民族一百余年惨淡斗争的起点。
这个想象中的设计使我很兴奋;于是在教课的前一天晚上,我索性把大学的功课一齐抛开来从事这幅“活动挂图”的制作。把读史地图及几册参考书都从图书馆里借了出来,便开始工作了。把几幅图小心采并着,我明明记得那一次是一直在烛下工作到下夜两点,才得全部告成。熄烛就寝的时候,那支烛也只剩了一个烛屁股。
第二天一早就去上班,自然没有休息过来。然而没有关系,我在热衷我的新实验,抱着兴奋与胜利的预感的交互心理,我上了班。开始用几分钟讲了波兰之被瓜分的政治原因与社会原因作为一个 Introduction 以后,便很有些卖弄似的玩起我预备了一夜的那套把戏,一步步按着我预定的计划做下去。
一面向壁上安排着我的活动的挂图,课室里显然有了不平常的声音。是喜乐?是惊异?是感叹与愤慨?讲完了,等我回头来望着每一个学生脸上所表示的那等欢欣与满足的笑容时,昨夜的疲困便都一齐飞散了!
写到这儿又想起前几天还有一个毕了业的学生走来对我说:“波兰瓜分的那一课,我永远忘不了。”这话使我异常的兴奋,所以才有心写下了这篇文字。
我这儿举了这一个小例,只不过是一个初步尝试而已。根据这次的尝试,我才意识到“活动读史挂图”的制造应是何等有趣味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不仅是弄弄好玩而已。也许有人便已经真真误会到这不过是一套“小把戏”罢了。“小把戏”是的,的确一件“小把戏”,丝毫算不得什么学问。但是请勿忽略了在这个“小把戏”中却实在包含了三个很重大的意义:
第一:一向平板的历史教授法之改变——这对初中学生特别重要(这是我在标题里特别要用“初中”二字的意思)。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子,你让他在课室里一直坐上四五十分钟,在那儿听你来回搬弄着一些人名、地名、国名、时代名……听你十分有条有理地讲述着政治的演变,社会的演变,战争的演变……这简直是戕害性命的最无人道之虐刑,无论如何辩护,也是极其不近情理(unreasonable)的事。一般的儿童决没有一个成年人那样完整的reasoning 的头脑,他要动,他好奇,他要时刻追求新奇,他只能接受有弹性的教材与有丰富的暗示能力的教材。他设法逃避呆板的无味的灌注式的教育。
为救济这一点,实物模型与照片自然也都有很大的帮助,不过其范围终归有限,而“活动挂图”却可在较大的范围内应用着,改变课室里沉重呆板的空气,化作一种类似游戏的教学(“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活动挂图便类似一种七巧板)并予学生以比较活泼具体的印象。
第二:历史与地理的真实携手——大家在理论上早就嚷着说历史与地理是分不开的,历史为地理所解释,地理为历史所诠注。但是实际在教学上地理与历史始终是分门别户,严守疆界,像根本上各不相关的一切课程一样。
究竟怎样才能使历史与地理在学习上有切实的关联,到今日未见有好的方法发表。在这一点上这个设计虽也不见得是最好的方法,倒是很自然的而且必然的达到了历史与地理携手的程度。历史本不能脱离地理而独立,否则便只是类似一些飘忽的影戏,没有根据。地理而无历史的穿插,也会变成最呆板最枯燥的东西。借了历史以学习地理是再聪明不过的方法。于此,我大胆地主张初中的史地确宜由一人兼任,把两种教程任其自由支配,教课及时间、教材的次序也需任其自由支配(如只小心翼翼恪守教部颁发的教授规程,便只有教出庸才而抹杀了天才)。这样的一个教师不容易做,却是急要。有人主张教历史的便不应兼教地理,在初级中学里我反对这一点。
第三:无形中沿革地理之教学——如此进行的结果,历史的知识有了,地理的概念有了,同时却也于无形之中完成了一部分沿革地理的教学。这是一种副二的收获。沿革地理一向被认为最乏味的东西,于此却也可以在无形无意之中获得一个主要的普通概念。
最后:根据波兰瓜分活动挂图的例子,这同一的方法可以应用于许多的历史主题上,如西洋上查理曼帝国之分裂,至关重要的路易十四之“自然疆界”(Natural Boundaries)政策(非用地图解释不可),北美殖民地之竞争等,本国史上如春秋战国诸侯之兼并经过,秦汉隋唐元清历代疆域之拓展等,想起来真是举不胜举。只须下功夫,一定会慢慢制造出一套活动的读史挂图来。
将来史地教学之新改造,辅助教材之设计必应与完善课本之编纂居于同等的重要地位。前者有赖于现任史地教师之时刻热心的试验设计;后者大部责任则须由专门学者承担,我之贸然举出了这么一个设计者,非敢以成法示人,志在求得有志于此者的指正而已。
(原载《大公报·史地周刊》第 48 期,1935 年 8 月 18 日)了全欧十分之一的版图,竟在二十二年之内被三大强邻瓜分得一丝不剩。一百二十万的人民从此丧失了他们的自由一道有一百二十三年之久。这是何等骇人听闻的史实!但是,此外,这件事之所应特别注意者,乃是在于欧战后波兰共和国之重新出现于欧洲地图,一百二十三年的不自由并没有杀掉这个民族的生命,那么这件事讲起来应该是何等有趣味的一课呢?
但是,到现在我还记得,自己在初中读世界史时,虽也曾从书本上和教师那儿模模糊糊地知有波兰瓜分的这么一回事,可始终不知道波兰究竟在哪儿(自己初中时就未曾读过世界地理),因此这幕历史上的大悲剧也只是暂时间的一阵浮飘飘的黑影而已。是,我们用的那册书(王恩爵编,何炳松校订,初中新时代世界史教科书,商务出版)还算不错,曾经特地为这一课制的一幅彩色地图,标明了三次割裂的土地。但这幅图制得未免太经济,一分也不大,一分也不小,恰巧把波兰装在一页较小一点的那么一个方格中,至于波兰在欧大陆上的方位却丝毫没有显示出来。那么这幅图在比较熟习十八世纪欧洲国际版图的人或许多少有些帮助;至于在一个世界地理知识贫弱得可怜的初中学生,就不能希望他会从这幅图上得到课文之外的什么暗示。所以虽然有了这么一幅图,我依然可以不知道波兰在哪儿;而且这幅图也未能加深波兰瓜分之对于我的印象,即便这是含着偌大分量的悲剧意味的事件。
时光过得真快,几年的工夫又以偶然的机会也轮到自己来教授“波兰之瓜分”的这一课了。然而万想不到这次学校所规定的课本还远不如自己做初中学生时所用的那一本(朱氏初中外国史,世界书局出版),课文里关于波兰之瓜分只提了这么一句话:“腓得力大王……又同俄奥两皇,瓜分波兰。”(页二一)以后又在注里补充说:“波兰贵族跋扈,复结党互相倾轧,因恐受国王压抑,于公元一五七二年废世袭王政,而改为选举王政;且选举外国人为王,以保其势。这是波兰被宰割的原因。”请问一个初中学生读了这半句课文和这么一条似是而非的注释之后,对于波兰之瓜分这件事究竟会了解到何等程度?有何等印象?实在不可设想。也幸而编者还有心附了一张小图,可是小图小到还不到二寸见方,补充在一页角上,而且与王氏书图犯着同一的毛病。
如果教师只是讲讲课本便算了事的人,那么读完了初中世界史的一个初中毕业生或许永远记不得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史上曾有过波兰被瓜分的这么一回事。
(会考却是要考的,而且要问是谁参加瓜分,共几次。请参看民国二十三年北平市初中史地会考试题。这在课本里却大半没有提到。)在自己未走上讲台之前,决定这课书是必须补充起来的。同时又考虑了一下五年前当自己读这课书时之所以没有清切印象的缘故。结果根据自己失败之点我计划了一个新的试验教材,思图有以补救。我所设计的要点不外:
(一)应如何现示波兰在整个欧洲地图上的位置及其比较的大小,得使学生对于这件史实有一个地理根据上的整个印象。
(二)应如何说明独独普奥俄参加分割的地理原因(政治与社会背景是纯粹历史的问题,只有加以言语的补充)。
(三)应如何暗示波兰被瓜分的悲剧意味(因为凡触及感情的都易收记忆的效果)及其在地理上所造成的欧洲强国已成的均势之动摇。
有了这一套假设之后,我便开始计划:第一我预备先画一幅欧洲全图,其次根据可靠的读史地图(我根据的是 Historical Atlas by William R. Shepherd6th ed.,rev.)把波兰瓜分之前夕的欧洲诸国界轻轻描上去。以后除去波兰外把一切其他国家都一概斟酌设色,波兰周围的普奥俄则要特别着以显明触目的色彩。那么全图如此制成后,便只剩下波兰是一大空白,恰好分明显示在强烈对应着的普奥俄三色之中(波兰几乎完全为这三国团团包围起来)。这时便可在波兰的空白上用极细微的虚线指示出三次分割的界线,按照界线所指示的形状用另外一张较硬的白纸剪成八块单片(一七九三年第二次分割,奥未参加,否则便应有九片了)。属于普国的三片,涂上普国的颜色,奥俄各照办。于是一切设计便都成功了。把这八张彩片分别收起,预备在班上讲解的时候,便可按着讲解的次序一片片挂到原图的空白上去。于是波兰每次丧失的土地之面积与三国所得的大小,便一下都在图上明明白白地显示了出来。
周围三色的国土渐次扩大,白色逐渐缩小。一直到了一七九五年,那一幅欧洲地图上便再也找不到一角的白色了。波兰没有了,普鲁士比起原来的版图,暴发户似的迅速膨胀起来。一幕大悲剧结束了,两个牵制全局的新斗争从此开始:一方面是诸国均势破坏后之竞争的日烈,一方面却是一个失掉了自由的民族一百余年惨淡斗争的起点。
这个想象中的设计使我很兴奋;于是在教课的前一天晚上,我索性把大学的功课一齐抛开来从事这幅“活动挂图”的制作。把读史地图及几册参考书都从图书馆里借了出来,便开始工作了。把几幅图小心采并着,我明明记得那一次是一直在烛下工作到下夜两点,才得全部告成。熄烛就寝的时候,那支烛也只剩了一个烛屁股。
第二天一早就去上班,自然没有休息过来。然而没有关系,我在热衷我的新实验,抱着兴奋与胜利的预感的交互心理,我上了班。开始用几分钟讲了波兰之被瓜分的政治原因与社会原因作为一个 Introduction 以后,便很有些卖弄似的玩起我预备了一夜的那套把戏,一步步按着我预定的计划做下去。
一面向壁上安排着我的活动的挂图,课室里显然有了不平常的声音。是喜乐?是惊异?是感叹与愤慨?讲完了,等我回头来望着每一个学生脸上所表示的那等欢欣与满足的笑容时,昨夜的疲困便都一齐飞散了!
写到这儿又想起前几天还有一个毕了业的学生走来对我说:“波兰瓜分的那一课,我永远忘不了。”这话使我异常的兴奋,所以才有心写下了这篇文字。
我这儿举了这一个小例,只不过是一个初步尝试而已。根据这次的尝试,我才意识到“活动读史挂图”的制造应是何等有趣味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不仅是弄弄好玩而已。也许有人便已经真真误会到这不过是一套“小把戏”罢了。“小把戏”是的,的确一件“小把戏”,丝毫算不得什么学问。但是请勿忽略了在这个“小把戏”中却实在包含了三个很重大的意义:
第一:一向平板的历史教授法之改变——这对初中学生特别重要(这是我在标题里特别要用“初中”二字的意思)。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子,你让他在课室里一直坐上四五十分钟,在那儿听你来回搬弄着一些人名、地名、国名、时代名……听你十分有条有理地讲述着政治的演变,社会的演变,战争的演变……这简直是戕害性命的最无人道之虐刑,无论如何辩护,也是极其不近情理(unreasonable)的事。一般的儿童决没有一个成年人那样完整的reasoning 的头脑,他要动,他好奇,他要时刻追求新奇,他只能接受有弹性的教材与有丰富的暗示能力的教材。他设法逃避呆板的无味的灌注式的教育。
为救济这一点,实物模型与照片自然也都有很大的帮助,不过其范围终归有限,而“活动挂图”却可在较大的范围内应用着,改变课室里沉重呆板的空气,化作一种类似游戏的教学(“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活动挂图便类似一种七巧板)并予学生以比较活泼具体的印象。
第二:历史与地理的真实携手——大家在理论上早就嚷着说历史与地理是分不开的,历史为地理所解释,地理为历史所诠注。但是实际在教学上地理与历史始终是分门别户,严守疆界,像根本上各不相关的一切课程一样。
究竟怎样才能使历史与地理在学习上有切实的关联,到今日未见有好的方法发表。在这一点上这个设计虽也不见得是最好的方法,倒是很自然的而且必然的达到了历史与地理携手的程度。历史本不能脱离地理而独立,否则便只是类似一些飘忽的影戏,没有根据。地理而无历史的穿插,也会变成最呆板最枯燥的东西。借了历史以学习地理是再聪明不过的方法。于此,我大胆地主张初中的史地确宜由一人兼任,把两种教程任其自由支配,教课及时间、教材的次序也需任其自由支配(如只小心翼翼恪守教部颁发的教授规程,便只有教出庸才而抹杀了天才)。这样的一个教师不容易做,却是急要。有人主张教历史的便不应兼教地理,在初级中学里我反对这一点。
第三:无形中沿革地理之教学——如此进行的结果,历史的知识有了,地理的概念有了,同时却也于无形之中完成了一部分沿革地理的教学。这是一种副二的收获。沿革地理一向被认为最乏味的东西,于此却也可以在无形无意之中获得一个主要的普通概念。
最后:根据波兰瓜分活动挂图的例子,这同一的方法可以应用于许多的历史主题上,如西洋上查理曼帝国之分裂,至关重要的路易十四之“自然疆界”(Natural Boundaries)政策(非用地图解释不可),北美殖民地之竞争等,本国史上如春秋战国诸侯之兼并经过,秦汉隋唐元清历代疆域之拓展等,想起来真是举不胜举。只须下功夫,一定会慢慢制造出一套活动的读史挂图来。
将来史地教学之新改造,辅助教材之设计必应与完善课本之编纂居于同等的重要地位。前者有赖于现任史地教师之时刻热心的试验设计;后者大部责任则须由专门学者承担,我之贸然举出了这么一个设计者,非敢以成法示人,志在求得有志于此者的指正而已。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