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1149573
不读《阴翳礼赞》,重游日本也惘然
奠定日本现代设计美学的必读圣经
原研哉、隈研吾、黑川雅之、是枝裕和等经常提到的书
跟随大文豪谷崎润一郎,由生活细部体验纯正的日式风雅情趣之旅
—————————————————————
★小说家的日常美学漫步,适合大众阅读的美学随笔
★《阴翳礼赞》对于奠定日本现代美学的地位与其在日本乃至世界深远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典雅优美译文,再现醇正经典
★拒绝市面上不走心的同质产品装帧设计,秉奉“阴翳美学”之道,正32开便携精装、精美水彩手绘插图,带来绝佳的视觉享受和阅读体验
《阴翳礼赞》是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一本关于日本美与东方美的随笔集。“阴翳之美”其实就是近年来在国内文艺青年和设计师之中很火的“侘寂”(侘び寂び(wabisabi))的概念延伸。是指日本审美经验中那种对于陈旧的物件、幽微的情感、耐人寻味的细节等产生的独特的闲寂的审美心境。谷崎润一郎着眼于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从对建筑、光线、窗纸、茶具、餐具、身体、恋爱、情色、旅行、待客等方面细微而独特的感觉入手,妙趣横生地建立了一个东方的艳丽官能美与阴翳古典美的世界。
…001 前 言
…001 阴翳礼赞
…055 惰之说
…073 恋情色情
…118 讨厌访客
…131 旅行见闻
…163 厕所见闻
…174 谷崎润一郎年谱
…177 译后记
前?言
谷崎润一郎(1886—1965),小说家,随笔家,日本唯美派文学主要代表作家,《源氏物语》现代日文译作者。1886年7月24日生于东京都日本桥,青少年时期在母亲影响下痴迷小说阅读,1908年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国文专业,1910年创办杂志兼任编辑,其间连续发表《诞生》《象》《刺青》《麒麟》等唯美派小说。因作品构思新颖、独树一帜而蜚声日本文坛,受到主张“孤立主义”的大文豪永井荷风的赞扬,并在著名杂志《三田文学》上撰文,高度评价了谷崎润一郎,从此奠定了谷崎润一郎在日本文坛新秀作家的地位。
借此契机,谷崎润一郎毅然从东京帝国大学肄业,回到家里专业从事文学创作。打那以后,直到1965年去世的五十五年里,谷崎润一郎创作了近百部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共获得七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因《细雪》《恋情色情》《键》《讨厌访客》《阴翳礼赞》《疯癫老人日记》《厕所见闻》《人鱼之叹·魔术师》《懒惰之说》《文章读本》《旅行见闻》《梦之浮桥》等作品别具一格,赢得同行和广大读者一致好评,荣获了“每日出版文化奖”“朝日文化奖”“每日艺术大奖”等重大奖项,还荣获了美国“全美艺术院文学艺术名誉院士”称号,是首位获得该称号的日本作家。
谷崎润一郎不仅追求唯美文学,也追求唯美婚姻,一生有过三次婚姻经历。1916年,谷崎润一郎第一次结婚,与小他十岁的贤妻良母型的石川千代子组成家庭,翌年有了长女谷崎鲇子。不久,谷崎润一郎与小姨子石川静子产生了婚外情。1930年,谷崎润一郎与结发妻子离婚。但是,此后并没有与小姨子石川静子结婚。1931年,谷崎润一郎第二次结婚,与小他二十一岁的文学女青年古川丁未子组成家庭,四年后离婚。1935年,谷崎润一郎第三次结婚,与小他十七岁的离婚女子、爱好文学的根津松子组成家庭。谷崎润一郎与第三任妻子携手走过了三十一年幸福的婚姻生活,相濡以沫,如胶似漆,直至他去世。
纵观谷崎润一郎的三次婚姻,可谓典型的“男人担当”。前两任妻子因他的妥善安排,离婚后都有了幸福的归宿。第一任妻子石川千代子在他的撮合下,与著名作家佐藤春夫组成了美好的家庭,感情甚笃。第二任妻子古川丁未子在他助力下,也有了非常美满的家庭,还走上了演艺的道路。他宠爱第三任娇妻根津松子,生前曾多次以书信以及在公开场合夸奖她,说她最能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取其名“松”字给他俩的爱巢命名为“倚松庵”。谷崎润一郎不仅追求唯美文学、唯美婚姻,还追求唯美住宅,一生共有三十多次搬家经历,涵盖关东和关西两大主要地区。第一次搬家是他三十七岁那年,日本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关东大地震”,死伤无数,损失惨重。他亲历了那场特大灾难,毅然从关东地区搬迁到关西地区生活。1943年末,他开始在关西地区的兵库、京都、和歌山一带辗转,直到最后在兵库县即现在的神户市东滩区鱼崎中町落户。不同地域的丰富生活经历,使得他对关西地区的民俗风情了如指掌,给了他许多创作灵感。
谷崎润一郎从小生活无忧无虑,大部分时间沉浸在书海里。他不仅爱读国内作家的文学作品,而且痴迷外国文学名著,享有读破万卷书的美誉,波德莱尔、爱伦·坡和王尔德的作品对他的影响最大。大学时代,结识小山内薰、岛崎藤村和辻哲郎,共同创办日本文学史上著名的《新思潮》杂志。他一边担任编辑,一边发表小说和随笔,因作品文字优美,行文流畅,构思独特,受到同行高度评价,称他开辟了未曾有人涉足的文学蹊径。谷崎润一郎的汉语功底非同一般,儿时考入日本著名的汉语学校秋香塾,勤学多年,学得一口流利的汉语,还能即兴赋诗。1918年他漂洋过海,只身来到中国的北京、天津、汉口、九江和苏州采风,回国后发表了《苏州纪行》《秦淮之夜》《西湖之月》等随笔,还应邀担任了日中文化交流团体的顾问。1926年初再度访华,他在上海结识了郭沫若、田汉、欧阳予倩等,回国后一直与他们保持书信往来,发表了风靡一时的《上海交友记》。
谷崎润一郎对建筑也饶有兴趣,审美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癖好居于东西合璧风格的住宅。他描写建筑的作品,是从自己的住宅获得创作灵感,发现了住宅融有“和、洋、中”建筑风格,从和室挖掘了日本典型的阴翳之美,揭示阴翳之美由美学和光学妙合而成,剖析日本人为何沉潜于乏光世界的心理,总结出阴翳诞生美的自然法则,指出日本衣食住行源于古时、发展至今的阴翳基调,夸耀日本人深知阴翳之美的奥秘。他自己也说是从阴翳中找到了创作灵感。明治以后,日本文学的主旋律是以私小说为代表的纯文学创作。作家们通过小说描述了自己的私生活,向读者展示文学创作是人类值得奋斗一生的事业。从明治末期到昭和中期,谷崎润一郎创作精力旺盛,作品多而精彩,集思想性、艺术性、文化性、启迪性、可读性和欣赏性于一体,赢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好评,《厕所见闻》《想看更多》《猫、庄造与两个女人》《刺青》《春琴抄》《吉野葛》等作品蜚声世界。
谷崎润一郎精神世界的思想度、气场度和丰润度,源于他观察社会的广阔、超常的视野里融通了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传统。评论家小谷野敦说,谷崎润一郎笔下的私小说和随笔,多取材于自身的丰富经历,及其对社会动态独具慧眼的观察,他的作品称得上信息量、文化量和正能量之最。作家三岛由纪夫赞扬说:“谷崎润一郎的文学视野标新立异,具有时代和历史担当,是名副其实的天才小说家和随笔家,称得上厚积薄发、一鸣惊人的成功作家。作品里塑造的多为令人激动的时代和栩栩如生的人物,极具划时代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谷崎润一郎认为,只有阴翳才是日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创作之魂。他主张“含蓄”文体,从含蓄和唯美的多棱镜角度,描写日本特色的美、性、官能,撩动丰富的情操和细腻的心境,从女权主义和女性至上的观点创作,将日本文学的含蓄情趣与西方文学的写实手法融通得尽善尽美,将日语文章的写作手法与日本小说的文字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被日本文坛奉为唯美派文学大师。
1988年,谷崎润一郎文学纪念馆在兵库县芦屋市伊势町落成开馆。馆内藏有他大量极其珍贵的遗物,例如写真集、作品、原稿、书简、作品电影与作品录像等,供文学爱好者们瞻仰。日本每年举办一届“谷崎润一郎文学奖”评选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五十三届,表彰了众多精英作家,同时为日本文坛输送了大量新秀作家。
1949年11月,谷崎润一郎荣获日本政府颁发的最高文化勋章。
1965年7月30日,谷崎润一郎仙逝,享年八十岁。
叶荣鼎
2018年中秋节写于上海虹桥东华美寓所
谷崎润一郎的文学视野标新立异,具有时代和历史担当,是名副其实的天才小说家和随笔家,称得上厚积薄发、一鸣惊人的成功作家。——三岛由纪夫
阴翳礼赞(节选)
我每次去京都和奈良那里的寺院,都会在僧人的陪同下走进传统风格浓郁的日式厕所,光线淡雅,保洁到位,从内心深处感恩日式厕所赐予日本人的恩惠。和室的客厅好是好,但厕所更能使我心安神宁。厕所位置远离主屋,建造在庭园里的连廊尽头,隐蔽在草香四溢的树荫下,飘浮着沁人心脾的草木香味。蹲在光线暗淡的厕所里,沐浴来自障子门的柔弱朦光,耽迷幻想的逸乐,观赏庭园的景色,心情爽朗得简直无法形容。著名小说家夏目漱石先生赞誉:“每天清晨如厕乃一大乐趣。”“如厕是生理性快感。”按他这么说,进入厕所既可品味生理性快感,还可身处万籁俱寂的小木屋,亲近四壁清晰的木纹,欣赏蓝天与绿叶的美景。厕所,是日本人尽情饱览庭园风光的最佳观景台。赘述厕所必备条件:光线暗淡,保洁到位,静悄悄地只能听见蚊吟声。我嗜好待在厕所里,尤其喜欢倾听沙沙雨声。要说关东地区厕所与关西地区厕所哪个更好,我的选项是前者。关东厕所地板上有狭长的清扫窗,待在那里可零距离地聆听从檐端和枝叶滑落的雨声,还可想象雨滴繁忙的劳作景象,荡涤石灯基座啦,滋润踏石青苔啦,沁入泥土后默默离去等。待在厕所里,细品悦耳的虫鸣声和清脆的鸟啼声,可感知他们在四季月夜应时应景的哀鸣,尤可感受大自然谱写的神奇乐章。古时俳人可能也是从厕所里觅得题材的吧。不得不说,日本厕所当数日式建筑里风雅情趣之最的地方。我们的祖先诗化万物,把住宅最脏之地美化为最雅之地,融合花鸟风月,使人待在厕所里沉浸在美好的浮想之中。然而西方人从意识里视它为不洁不净之地,忌讳大庭广众之下言它。我们日本人的智慧和贤明远在西方之上,又得高雅情味之真传。然若一定要说厕所有何不足,抑或位置远离主屋,不利于半夜如厕,尤其冬日去那里,有挨冻着凉而患伤风感冒之忧。但是著名评论家斋藤绿雨说过:“风流乃寒也。”从这个意义上说,厕所室内的温度当与室外相同,以使如厕者神清气爽。但在酒店的西式厕所里,我讨厌从供暖设备喷出的蒸汽。话说喜欢日本数寄茶馆的建筑装饰爱好者,大凡都视厕所为最理想场所。其实,寺院厕所更好,室内宽敞,用厕人少,配有保洁员。不过百姓住宅的厕所难以做到保洁常态化,尤其铺有地板的厕所里十分讲究礼仪礼法,可是即便家人勤用抹布擦洗,污迹还是醒目刺眼,最终还是选择在厕所的墙面和地面贴满瓷砖,安装冲洗水箱和便器。虽说清洁卫生可省去保洁麻烦,却与“雅致潇洒”和“花鸟风月”渐行渐远。厕所里因光线明亮与砌砖白壁联合扫荡,很难营造夏目漱石先生所言“享受生理性快感”的氛围,再者角落也因亮堂洁白而失去阴翳。然而体内排泄物的降落平台,理应没有必要那么光亮如镜。正如美女肤色再怎么如玉似雪,倘若人前裸腿露臀,等同失礼失敬,而美女如此爽快亮相,若说过点,缺失教养规矩,何况展示玉洁部位,更有挑逗男人联想隐蔽部位之嫌。故此,厕所里适宜柔弱朦光,无论清洁源于哪里,还是肮脏始于何处,最好是模棱两可。我设计自家厕所,配置冲洗设备,唯独瓷砖一概不贴,铺上楠木地板取而代之,营造日式厕所氛围。要说伤透脑筋的器具设计,当数便器。众所周知,冲洗设备的材质也是洁白瓷器,还装有闪光刺眼的金属把手。我原来奢想的厕所订制款式,无论男用便器,还是女用便器,统统做成木质便器。最好是做成打蜡木质便器。随着岁月的推移,木质打蜡便器适度发黑,凸显木纹魅力,尤使大脑镇定自若,心安神宁。特别是在男用小便器里塞入杉树叶子,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既可大饱眼福,还可制止丝丝声响,属于理想小便器。我虽不能阔绰效仿,至少奢望过订制自己喜欢的便器,建造装有冲洗设备与便器的厕所。可是合计一下,费时、费力、费钱,订制计划最终只能作罢。当时心想:无论是照明设备,还是供暖设备,或是厕所设备,理应引进文明利器,可是为何就不能结合我们民族的生活习性和嗜好而稍加改进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