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070268
作为女人,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完美,每个人都在追求完美。本书想要传达给女人的理念是:放下执念,拥抱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当我们的内在丰盈而有力量时,我们看到的便是我们不完美生命中的美。
全书超越了女性获取外在美的进阶方法,更多的是关注和激发女性内在的成长,旨在帮助女性探索和发掘原本属于自己的独有的美。
目 录
Contents
第一章 看见独一无二的你
1 发掘你自身的艺术气质 / 002
2 天生不是美女,也可以很女神 / 010
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 / 018
4 不完美本身也是一种美 / 026
第二章 活出属于你的美
1 要变美,先从看起来很美开始 / 034
2 穿对风格款式,让你更像自己 / 041
3 做个有颜色的女人:穿出你的色彩 / 081
4 如何给自己化无痕彩妆 / 097
5 如何为自己设计减龄发型 / 107
第三章 探索你的内在自我
1 把“了解自己”当作一门功课 / 118
2 关于原生家庭的四个公式 / 128
3 如何去除原生家庭的影响 / 137
4 认识你的依恋模式 / 148
5 如何找到被爱的感觉 / 157
第四章 拥抱你的安全感
1 相由心生:认识情绪的魔力 / 170
2 有效驾驭情绪的理念和方法 / 180
3 可以“挣”来的安全感 / 194
4 在梦里获取心理安全感 / 208
5 如何让内心更有安全感 / 219
第五章 找到自我的力量
1 男人喜欢你自己的样子 / 236
2 从女性的角度看世界 / 246
3 向世界发出女性的声音 / 254
4 真实比优秀更利于幸福 / 259
推荐序
打开它,就像是开启一盏灯
很荣幸提前拜读了《不完美的美:致每一个向往完美的女人》,这是两位女性作者为所有女人创作的一本书。书中内容之丰富,思想之广阔,用心之良苦,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深深被感动,有好几次使我放下书陷入沉思。一本好书的价值在于:你总能在书里看到自己、想到自己,把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人生经验相结合,得出属于自己的思考和智慧。事实上这也是阅读的快乐之一。
在颜值经济的社会,如果你还没有意识到形象的重要性,是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我们不得不承认,似乎好运气经常都被形象好的人霸占。但世界是公平的,只要你愿意学习改变,通过细细阅读这本书,并践行书里的观点和方法(书里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改变方法,有形象的,也有心理的,总有一款适合你),你将有机会变得更美、更幸福。
十多年前,在充满迷茫的人生阶段,我曾经希望能遇到一位人生导师来教我如何变得更好,期待能有一位经验与智慧并存的长者,去帮助我找寻某些问题的答案。但现实的情况是,我只能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在孤独中前行,在艰难中自我依靠。所以当我读到这本书时,心里不禁叹息:如果我当年能读到这本书就好了。两位作者就像是我当时想象的人生导师那样,毫无保留地把专业知识和研究经验分享给我们,不仅教我们如何变得更美,还教我们如何内外兼修,爱上独一无二的自己。这本书就像是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带你走向成功和幸福,让你发现更好的自己,成为自信、美丽、内在富足的人。
作者用人物故事启发读者产生共鸣。书里的故事和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有着大部分人都难免的苦恼和欢乐,也有着大部分人的愿望和追求。她们就像是和我们并肩奋斗的同事,像是每天和我们说“早上好”的邻居,也像是我们曾经的某位同学,或者,她们根本就是我们自己的写照。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别人就像是我们的镜子,很感谢两位作者提供了这么棒的例子,让我们有机会在别人的故事里看见自己、认清自己、对照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同时关注那些不足之处,从而在生活中慢慢修炼和提升。
亲爱的朋友,我极力向你推荐这本书,因为它极有可能会影响你的一生。请把书里提供的实操方法用起来,让平凡的自己不再普通,不再被人群所埋没,成为光彩夺目、气场强大的女神。我深深相信,从翻开它的那一刻起,你的生活就已经在悄悄变得越来越好。你将会发现,当你认真践行书里的方法和建议,单身的你会更容易遇见爱情,有伴侣的你则更能体验亲密关系的美好,渴望成就的你更有力量去创造价值,追求自我成长的你将收获更多内在的稳定和自信。
真心希望更多的人阅读分享这本书,我深信它可以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生活得更有价值!
白云山瘦花语品牌创始人 陈乐乐
2019年6月
自序一
我骄傲,我是一个女性
2004年夏天,我参加了美国完形治疗师罗丝·娜吉亚(Rose Najia)带领的完形释梦工作坊,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心理治疗课程(之前参加的教练技术、九型人格、NLP之类,并不能算是心理治疗)。当时Rose已经七十多岁,是所有人里最年长的一个,而我呢?是最年轻的那一个。尽管满头银发,脸上有深深的皱纹,Rose 却一点也没有老年人的感觉。卷曲的短发,白色的圆形耳钉,淡色的服饰,让她看起来非常优雅,当她望着某人,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温暖而智慧的光——那种由内而外的和谐之美,让人忘了她的年龄,甚至可以说,正是她的年龄让她魅力绽放,让她充满女性的柔和与美好。
其时我正在为了自己年过25岁而焦虑,一想到30岁正在一天天靠近,就觉得应该赶快做些什么。如果说在Rose身上看到那种与年龄无关的女性美,只是给我的内心带来一些触动,那么后来的第一次职业转型中,对于专业化妆和形象设计的深度学习, 才真的是帮我打开了美的大门。虽然我很快发现,形象设计师这个职业并不适合我,但这个职业转型的经历却让我认识到,原来每个人都那么美,原来美是那么富有层次、富于内涵,原来美一直在那里,只是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也需要用审美的眼光去发掘、去雕塑,乃至是去创造。
时间来到2009年,我再次有了一个职业转型的机会,并且顺利转型成功,成为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作为女性心理咨询师,我的咨询师和督导都是女性,而我的来访者也是以女性为主。在咨询室里和数以千计的女性一起度过许多珍贵的时刻,让我对生命的体验愈加广阔和深入,对女性的心理需求、自我认同、社会责任等都有着深度的思考。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家庭生活中,女性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承担着超出她们本该承担的责任和压力,她们整体上是忍耐的、坚韧的、宽容的,有些时刻也是卑微的、压抑的,难以面对真实的自我。
近些年来我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女性的发展,关注社会对女性身份和角色的期待如何影响着她们的自我评价和心灵的自由度。一百四十年前,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在戏剧《玩偶之家》里塑造了自我意识觉醒的娜拉,她不愿意继续靠取悦丈夫为生,希望先成为自己,再论作为妻子和母亲的社会角色。
六年前,我做了一个梦。在梦里,我作为重要嘉宾获邀参加一个音响展览会,展览会的主办者是一位事业有成的男同学。经过一条灯光幽暗的狭长通道,我来到开阔的大房间,还没有来得及观赏精美的乐器,就被工作人员告知,要参加后面的精彩活动,必须要穿主办方提供的礼服,否则拒绝入内。我欣然同意,信步走进房间深处。在橘色灯光的映照下,墙上的礼服精美无比,可是却只有裤装,且都是大码的黑色男款裤装,竟没有一条我能穿的。
第一秒里我陷入被逐出场的焦虑,在下一秒里,我羞耻于自己即将不穿衣服参加活动,直到进入第三秒,我才开始愤怒地质问工作人员:你们太失职了,竟然没有想过重要嘉宾里会有女性吗?
梦醒之后,我哑然失笑,这是一个多么寓意明确的梦啊。那个有着幽暗狭长通道的房间就像是母亲的子宫,作为母亲的第一个孩子,我被认为是重要的贵宾,来到这个世界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在为我盖上父系印戳的环节里,父亲完全没有设想过,我和他不同,我不是他预想中的男性,我的阴茎是内置的,而非探出体外的,当青春期来临时我会凸出乳房,而非喉结。
对于这个不同,父亲也许是失望的,带着些许无奈的。我呢?我是内疚的,我为自己的女性身份感到恐惧、感到羞耻,还有混杂着委屈和伤心的愤怒感。但是就现实来说,从出生伊始,父亲就一直很疼爱我,由于我天生爱学习——似乎也善于学习——就一个农民家庭来说,我确实比两个弟弟享用了更多的家庭资源。但是在潜意识深处,我却始终在为女性的价值和尊严而努力。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观点,他认为人格应分为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部分。所谓集体潜意识,就是人的心灵里最底层的潜意识,这里有人类世世代代的生活印记,有人类先祖的经验和认知,甚至还有生物基因的遗传痕迹。
集体潜意识不是后天习得而来,也不是被意识遗忘的部分,而是人的一种本能倾向,它就像陆地上的空气,像大海里的水珠,它随时随处流淌在我们身边,左右着我们的行为、认知和感受,然而我们却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些年来,女演员们总在抱怨,她们只要过了四十岁,就只能出演没有发挥空间的妈妈和妻子角色,而这样的现象之所以持续,表面上是因为市场上缺乏合适的剧本故事,但根本原因其实是在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里,女性几乎没办法作为她自己而存在,她们如果想体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和男性扯上关系,只有当她们作为某个男性的妈妈或妻子时,编剧们才知道该如何刻画这个女性的形象。
但我们不能责怪编剧。
因为编剧们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想法。在集体潜意识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女性也是这样看待自己的,这导致她们不自觉地认同丈夫的想法,她们轻易就被丈夫的逻辑说服,她们无力在婚姻里坚持自己的观点,她们甚至为了保有妻子的名分,而勉强自己留在痛苦的婚姻里。
但我们更不能责怪我们女性自己。
仍然是集体潜意识的原因,女性在无意识深处觉得,她们需要通过婚姻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她们还觉得,如果没有了婚姻她们就不再是她们自己。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父母,各种媒体,甚至包括一些名人和专家,也是这样教化女性的,比如很多人认为女人离婚约等于失败(大家很少用同样的眼光看男人,然而没有人为此感到奇怪)。社会污名化着女性的身体和欲望,为女性规定着成功和失败的标准,如果与此同时,我们又希望女性是自尊自爱的、内心自由的、勇敢坚强的,那未免是过于强人所难了。
值得高兴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觉醒,她们渴望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任何人的附属,她们希望为社会贡献属于女性的能力和智慧,而不是继续扮演社会为女性划定的形象。这表现为女性的高就业率,表现为女性结婚的时间越来越延迟,还表现为女性的学业和职场表现经常比同龄男性更优秀。
我认为那个梦不只属于我,还属于全世界几十亿女性。
很多女性都像我一样,曾体验过身为女性的存在性焦虑,也曾因为身为女性而遭受羞辱,也曾为了某些不公平的现象而愤怒,或许如今也跟我一样,正在为彰显女性的价值和尊严,为在发展女性的思想和信念,为拥有女性的话语权而付出努力。
六年之后的今天,在此时此刻,当我写下这些文字,与万千读者分享我的所思所想,我意识到我早已续写了我的梦。当时间来到第四秒,我平静下来,右手放在胸前对自己说:你可以穿着自己的衣服去参加活动,你得知道你有多美,同时你也需要让所有人看到,你的美与众不同,独一无二。
亲爱的读者,我期待通过这本书,能让你成为自己的主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去走自己的人生路。通过使用书里提供的一些方法和理念,能让你更加喜欢自己身为女性的存在,能够发自内心地相信你身为女性的价值,能踏上属于你的成长路径,去创造你身为女性的自信和力量,去体验你身为女性的喜悦,去拥抱你身为女性的美好。
让我们为自己身为女性而欢呼!
肖雪萍
2019年6月
自序二
我有很多朋友,雪萍是其中相交颇深的一个。一是我们相识于微时,曾经有很多生活交集;二是我们的性格有相似也有互补,对彼此的影响很深;三是我们的职业有不同又有重叠,这让我们在很多方面都能深度交流。
我身边比较亲近的人都知道雪萍,因为我经常不自觉地说起她。这几年,我们的工作重叠越来越多,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
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我就会说,当我们同为形象设计师时,在QQ群里互加好友,然后一见如故。待到深交之后我们才知道,那个形象群里有三百多人,可是我们只加了彼此,并且都是加完就退群。
另一个我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
你们是那么好的朋友,你们有过观点分歧的时候吗?
我就会回答:当然啊。她转型心理学领域后,有一段时间我们经常发生分歧,我们各持己见,激烈辩论,甚至争吵不休。但是沉淀一些时间后,又会再回来梳理和探讨矛盾点,最终总会发现两个人各有各的道理,我们看问题的视角和出发点不同,最终方向却是一样的,此时,我们彼此会释然大笑。
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都对美的事物充满敬意,都对自我探索和成长感兴趣,在这段友情里,都是非常真实地表达自己,所有争论都基于彼此的信任和成长。正是一次又一次的碰撞,让我们对彼此的了解越来越多,对彼此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也让我们的友情坚如磐石。
我们殊途同归地做着同一件事情。我通过形象美学去帮助人们看见和拥抱真实的自己,并勇敢地活出自己,在提升形象魅力值的同时增强自信心和力量感。雪萍则通过心理咨询去帮助人们看见自己的美好,更大程度上认同和欣赏自己。同样身为女性,我们对女性群体有着深入的理解。我们一致认为,女性只有活出真我,内心才能豁达,生活才能幸福。
我们对彼此都有很深的影响。在自我成长的部分互相陪伴,在专业成长的路上互相支持、互相督促,一起做真、善、美的践行者,不断探寻女性的形象与心理的相关性,反复求证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自我之间的影响作用。
多个层面的深度交流、广泛研究和激烈碰撞,让我们在生活、内心和专业上都走得又稳又扎实。到了2018年,我们一致觉得是时候做些什么了,于是就写成了这本书。我们希望书里的经验和方法能对你有所启发,甚至助你拨开内心的雾霾,激活内在自我的力量,然后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那么,如何使用本书呢?
这可能不是一本好看的书。因为里面没有好喝的鸡汤,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什么精彩的人生模板。
但是,这本书虽然不好看,却可能有一些用。
它或许能帮你了解自己(如果你也认为这很重要的话),引领你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独属于你的美和魅力,尤其是帮助你提升内在力量和心理安全感,助你成为自己的人生导师,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要达到这样的内心和生活状态,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它值得你专门为之付出时间和空间,去尝试、去体验、去践行,把它作为你的人生志趣之一。
古书《增广贤文》记述过“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的现象,然而现象背后的原因却被忽视了。那些常立志的人并不是无志,而只是内心缺少力量,也缺少实现志向的知识和能力,这才导致志向的搁浅,为了防止心理上的自责、自罪、自我抨击,人们就会想换一个志向重新来过。
这其实是人的心理保护机制。频繁更改志向,虽然导致所有志向都落空,却可以让人们免于被挫败感淹没,不至于陷入绝望。
然而那些曾经被丢弃、被更改的志向,也是志向。每个人都有很多志向,有些能实现,有些却只能是志向而已。如果大部分志向都被丢弃,你就会感觉很无力,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失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热情,像行尸走肉一样毫无生气。
在这本书里,有些部分可能会让你看见自己的志向,有些部分可能帮你看见志向如何被丢弃,还有些部分则启发你实现志向的方法和路径,并掌握自己人生的方向盘,主动去创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和雪萍写这本书,并不是为了让你看一看,而是为了让你用一用。
所以在开始时,你需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体会自己,有些章节还需要你动动手,去尝试操作一番。
在内容的设计上,我主要负责第二章的内容,其他章节的内容及全书的统稿则主要由雪萍来做。
我们在书里谈了一些观点,讲了一些理念,但是请你在读到它们时,一定不要全盘接收,而是能带着你的思考去质疑我们所说的一切,然后带着自己的思考和质疑在你的生活里去观察和体会,直至得出属于你自己的结论。
我们认为唯有这样的读法,这本书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现在,你可以准备好自己,进入正式的阅读了。
祝你有一个好心情!
刘芯语
2019年8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