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0096488
《瑜伽喜乐之光》分五章讨论了“瑜伽的喜乐”“自我的喜乐”“非二元的喜乐”“知识的喜乐”以及“对象的喜乐”等瑜伽喜乐的各个层面,从物质感官上的喜乐到知识的喜乐,再到非二元的喜乐,再到自我的喜乐,*后到梵我一如(即中国人谈的天人合一)的瑜伽喜乐。
如何使用这本书
导论
章瑜伽的喜乐
第二章自我的喜乐
第三章非二元的喜乐
第四章知识的喜乐
第五章对象的喜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公众号信息
后记
“瑜伽文库”总序
古人云:关乎人文,化成天下。人之为人,其要旨皆在“文-化”也。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含摄深广,在悠悠之历史长河,不断摄入其他文明的诸多资源,并将其融会贯通,从而返本开新、发闳扬光,所有异质元素,俱成为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古有印度佛教文明的传入,并实现了中国化,成为华夏文明肢体的一个有机部分。近代以降,西学东渐,一俟传入,也同样融筑为我们文明的固有部分,唯其过程尚在持续之中。尤其是上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迅速实现中国化,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入,基础的工作就是该文化的经典文本之传入。因为不同文化往往是基于不同的语言,故文本传入就意味着文本的翻译。没有文本之翻译,文化的传入就难以为继,无法真正兑现为精神之力。佛教在中国的扎根,需要很多因缘,而前后持续近千年的佛经翻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没有佛经的翻译,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就几乎不可想象。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之发展,随着中国全面参与到人类共同体之中,中国越来越需要了解更多的其他文化,需要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心量与文化态度,这种态度必含有一种开放的历史态度、现实态度和面向未来的态度。
人们曾注意到,在公元前8-前2世纪,在地球不同区域都出现过人类智慧大爆发,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轴心时代”。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文明影响了之后人类社会2000余年,并继续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人文主义、新技术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人们开始意识到我们正进入“第二轴心时代”(theSecondAxialAge)。但对于我们是否已经完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学者们持有不同的意见。英国著名思想家凯伦·阿姆斯特朗(KarenArmstrong)认为,我们正进入第二轴心时代,但我们还没有形成第二轴心时代的价值观,我们还需要依赖轴心时代之精神遗产。全球化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但也带来很多矛盾和张力,甚至冲突。这些冲突一时难以化解,故此,我们还需要继续消化轴心时代的精神财富。在这一意义上,我们需要在新的处境下重新审视轴心文明丰富的精神遗产。此一行动,必是富有意义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在这一崭新的背景之下,我们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理解到:,中国古典时期的轴心文明,是地球上曾经出现的全球范围的轴心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第二,历史上的轴心文明相对独立,缺乏彼此的互动与交融;第三,在全球化视域下不同文明之间的彼此互动与融合必会加强和加深;第四,第二轴心时代文明不可能凭空出现,而必具备历史之继承和发展性,并在诸文明的互动和交融中发生质的突破和提升。这种提升之结果,很可能就构成了第二轴心时代文明之重要资源与有机部分。
简言之,由于我们尚处在第二轴心文明的萌发期和创造期,一切都还显得幽暗和不确定。从中国人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来一次更大的觉醒,主动地为新文明的发展提供自己的劳作,贡献自己的理解。考虑到我们自身的特点,我们认为,极有必要继续引进和吸收印度正统的瑜伽文化和吠檀多典籍,并努力在引进的基础上,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后记
我对真理的追求从没有停止过。
我不是自然科学家,而是从事哲学的探究者。我渴望我从事的领域可以对真理有一点觉知。
因缘际会,近年来我转入瑜伽和吠檀多的学习和研究。在过去的一些年中,相继出版了一些译著和个人作品。每一部作品的出版都伴随着我对真理认识的深化。古哲云,认识你自己。我没有停止过认识自己的脚步。我依靠各种传统,但我并不执着各种传统。我总是想自己去明白。正因为这样,我并不执着自己思想的完整和统一。然而,在一部书中,我还是希望尽可能保持独立和完整。
在吠檀多的瑜伽传统中,喜乐是的境界。我们生于喜乐、系于喜乐,也归于喜乐。当我阅读到室利·维迪安拉涅·斯瓦米的《潘查达西》时,我被深深吸引了。尽管开始不能全明白,但慢慢地明白这书对于我理解吠檀多以及吠檀多瑜伽具有多大的意义。《潘查达西》分三部分,分别讨论终极自我(梵)的三个方面:存在、意识和喜乐。因为当代人对于喜乐问题的高度关注,我就想对这书的第三部分给予更多的关注。这第三部分也是相对独立的,所以我就把它独立翻译,加以释论。希望以此可以更好地服务吠檀多爱好者、瑜伽爱好者,以及真正想明白喜乐、实践喜乐生活的人。
感谢罗摩克里希那修道会的斯瓦米·高塔玛南达(SwamiGautamananda)的授权,给了我们版权。感谢辨喜大学斯瓦米·杜伽南达(SwamiDurgananda),他曾经全面接待我去印度参观罗摩克里希那修道会,拜访佛教和印度教的诸多圣地、寺庙、石窟,帮我协调多部经典作品的版权处理,并以的智慧帮我解决一些瑜伽和吠檀多中的难题。感谢灵海,翻译和释论完成后,她帮我认真校对了全部的书稿。感谢瑜伽经典群的许多朋友们,我不时地把我的翻译和释论放到群里讨论,他们的关注、讨论、意见、修订等都让我感到了力量。感谢在莫干山下德清的——“均瑜伽生活馆”对本书的关心和支持。后,感谢大编辑汪瀰先生,汪瀰先生和我合作多年,每本书他都做得非常严谨,并限度地让瑜伽典籍服务大众。
王志成
2015年8月12日于浙江大学
章
第1节
现在开始讲述梵的喜乐。知道梵的喜乐,人就可以不受现在和未来之疾病的困扰,并获得幸福。
室利·维迪安拉涅·斯瓦米开宗明义:现在开始讲解梵的喜乐(the bliss of Brahman),即梵乐。因为知道了梵乐,就不再遭受任何生理的和心理的疾病困扰,就可以获得幸福。
我们知道关于梵的那句著名的话:梵就是satcitananda(存在–意识–喜乐),即梵是存在、意识和喜乐。梵是存在,强调的是梵显现为时空的宇宙或世界存在;梵是意识,强调的是梵显现为世界的存在之物所具有的觉知——心意、菩提、记忆、私我(我慢)等维度。而一切与快乐有关的,包括快感、欢喜、欣喜、愉悦、满足、惬意、舒适等,包括二元的(即主体–对象的)和非二元的(超越主体–对象的)都是梵的喜乐显现。本书处理的是梵即喜乐的层面或维度。
第11节
喜乐有三种:梵的喜乐,产生于知识的喜乐,通过接触外在对象而产生的喜乐。首先讲述梵的喜乐。
作者明确告诉我们喜乐有三种,而他首先要讲述的是梵的喜乐即梵乐。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去理解、感受或分享喜乐。但是,根据喜乐的程度,可以把喜乐分为三种。梵乐是的喜乐,通过接触外在对象所产生的喜乐是低级的喜乐,它们属于被遮蔽了的梵乐。摩耶的一个功能就是遮蔽。对梵乐的遮蔽程度不同,喜乐的程度也就不同。遮蔽越多,喜乐越少。如果遮蔽超越了某个限度,也就难以感受到喜乐了。这不是说没有了喜乐,而是对经验主体来说,他已感受不到喜乐。
第二章
第9节
因此,即便在丈夫和妻子之间相互的爱中,爱的动机还是一个人自己对快乐的渴望。
在当下的社会,我们可以看到,每天都有男男女女在结婚,而每天也有已婚的男女(因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同性婚姻,所以离婚者也同样发生在同性之间)在离婚。离婚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总体上可以概括说,他们不再爱对方了。“不再爱对方了”是什么意思呢?很少人思考这里的困境。在这一节中,作者告诉我们,因为“即便在丈夫和妻子之间的相互的爱中,爱的动机还是一个人自己对快乐的渴望”,这就是说,只要一个人在婚姻中感到对方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或者自己从婚姻中感受不到快乐,那么这个婚姻也就可以解体了。这种婚姻是二元中的婚姻,这样的婚姻建立在对外在对象或外境的依赖上。当丈夫或妻子再也不能为自己带来快乐或幸福时,曾经爱得死去活来的一对男女就会从相互抱怨,到相互争斗、相互厌恶,一直到相互憎恨而结束婚姻关系。可是,我们知道,真正的快乐不是二元中的,二元中不存在能够长久甚至是恒久的快乐,希望从对象中获得长久的快乐是不可能的。
雅伽瓦卡亚教导他的妻子说,“妻子不是因为爱丈夫而丈夫才可爱。一个人是因为爱他自己的自我,丈夫、妻子、儿子、财富、牲畜、婆罗门性、刹帝利性、不同的世界、天神、吠陀、元素和所有其他对象对他来讲才是可爱的。”一切可亲可爱的依据不是对象本身,而是我们内在的自我(阿特曼)。夫妻相爱,若不明白这种相爱要建立在自己内在的自我上而不是建立在外在的对象上,就不可能获得持久的快乐,就不可能有持久的相爱。也就是说,如果把夫妻婚姻的快乐建立在对象上,这种短暂的快乐迟早会散去,夫妻也不会真正地相爱——因为他们没有在自我的喜乐中融合。
第10节
父亲亲吻孩子时,孩子可能会哭,因为父亲的胡子会刺痛孩子,但父亲仍然会继续亲吻孩子——父亲是为了他自己而非孩子的缘故。
父亲亲吻孩子,孩子因为被刺痛而大哭或不高兴,但父亲为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还是会强行亲吻孩子——这不是出于孩子的本性,甚至不是出于孩子这一他者的内在,而是只是为了父亲自己的私我之感受。
那么,有没有完全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着他人的快乐的人呢?应该说还是有的。人的存在基于他们自己的意识。人是意识的存在体。处于不同的意识层次的人,就在那个意识层次生活着和经验着。在大部分的层次上,人的生活一定是以“我”为中心的,只有在少数的层次上或的情况下,人的思考和经验才可以跳出“我”这一中心。中国人说,人不利己,天诛地灭。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个“己”就是小我,是自私之我。对于那些明白真正的自我是什么的智者而言,他们所谈的或所经验的“己”不再是自私之我,而是“廓然大公”的大写之我。这样的大我的生活则另一番模样了。
第11节
财富和珍宝本身没有喜欢不喜欢,但它们的拥有者以爱和关心来看顾它们。毫无疑问,这是为了他自己,而不是为了财富和珍宝本身。
之前学生问导师,既然财富无助于解脱,那么财富何用?正如这一节告诉我们的,财富和珍宝本身没有喜欢不喜欢,但它们的拥有者需要它们、爱它们、看护着它们。人们爱财富,不是因为财富和珍宝本身,而是为着他们自己的缘故。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人都会拼命追求财富,但当他面临疾病时,他就愿意散尽财富和珍宝以求一个健康的生命。对他而言,此时生命就比财富、比珍宝更重要了。可见,人们是为了“自己”而不是财富本身而爱财富的。
第12节
尽管牛并不情愿,但商人还是强迫他的牛驮担负重。商人爱牛是为了他自己,如何可能是为了牛呢?
同样,商人爱牛,是为了他的牛可以为他更好地驮担负重,是为了他自己,而不是为了牛。
第19节
人们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仆人或主人本身的利益,而渴望拥有仆人或主人的。
第20节
我们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供人研究,并得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样的结论。通过这些例子,人们应该确信:对每个人来说,唯有自我才是爱的真正对象。
以上,作者从《大林间奥义书》用了很多的例子来说明一个道理:唯有自我才是我们每个人的爱。我们当下遇到的问题是,既然自我是每个人的爱,那么这个自我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只爱我们的自我?我们需要对自我本身有更深的认识。
第21节
(疑问):哪种类型的爱才是众经典所说的对自我的爱?是对妻子和其他对象的那种充满激情的执着吗?是在祭祀和其他仪式中经验的那种信仰吗?是人珍爱神和他的导师的那种虔信吗?或者,是人想要获得某种自己没有的东西的那种欲望吗?
第22节
(回答):真正的自我之爱是:在上述这些情感都不存在的情况下,由于善良(萨埵)之德在理智中占主导地位而显现出自身的爱。这种自我之爱不同于欲望,因为即便欲望存在或被摧毁,自我的爱都会存在。
这一节告诉我们真正的自我之爱是什么:当三德中善良之德占主导地位之时,自我之爱就会显现自身。
自我之爱与欲望无关。欲望如潮水来来去去。无论这欲望来去与否,真正的自我之爱都一直存在。欲望来自三德中的罗阇(激情)之德。数论哲学告诉我们,人的构成分萨埵(善良)、罗阇(激情)和答摩(愚昧)三个部分。不同德性占主导地位就呈现出不同的人。爱是萨埵(善良)的波动(Sattvika vrtti),这波动带给我们身心喜乐。就如湖面,风吹过时湖面泛起或大或小的涟漪,涟漪遮蔽了清澈的湖水和湖底;当风息了涟漪平静了,那清澈的湖水和湖底就会自动的显现出自身。自我之爱也是如此。当出于罗阇这一德行的欲望停息之后,显现的就是自我之爱。
第25节
对导向快乐之手段的爱是局部的爱,但对自我的爱则是无限的爱。对手段的爱会从一个对象转移至另一个对象,但是对自我的爱则是稳定不变的。
这里作者谈论了两种爱的区别。种爱就是对通向快乐的手段的爱,也就是对对象的爱,这种爱是局部的,是可以转移的和变动不居的。第二种爱是对自我的爱,这种爱是无限的和稳定的,因为自我不会分离为不同的部分或者成为其他的非我。
我们绝大部分人的爱都容易落在种爱上,执着于种爱,但是因为这种爱是局部的、不稳定的、可以转移的和变动不居的,这种爱或爱的手段终就会成为快乐的障碍,成为喜乐的绊脚石。当对象难以让他满足、让他获得快乐时,这个对象就会被他放弃。把爱停留在爱的手段上、爱的通道上,而不是回到爱的源头,那爱就会出现问题。对象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对于愿意走向觉醒之道但同时又是普通人的我们,首先应该要肯定种爱。但我们不能拘泥于种爱,因为终这种爱是变动的爱、是局部的爱。我们好把种爱和第二种爱融合在一起。我们要在具体的爱的手段中以及局部的有限的爱中,看到无限的爱;我们也要在无限的爱中看见它显现在具体的爱的对象上。如此之爱,才是一种合理的现实主义的爱,一种既短暂又永恒的爱。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