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4238719
作者阵容强!强!强!
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会长 郑寅达
中国德国史研究新锐 陈旸
两代学人接力思索 卅年研究步履不停
中国学界第三帝国研究的前沿成果
叙述体系新!新!新!
突破 “帝国兴亡史”的旧框架
拒绝历史解释的好莱坞化
原创的,中国的
原创力作:呈现第三帝国的全息图像
东方观察:揭示纳粹体制的荒谬本质
本书是由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会长郑寅达和中国德国史研究新锐陈旸积三十年之功而成的一部力作,代表了中国学界在第三帝国研究领域的水准。作者突破了“兴亡史”的旧框架,并没有止步于论述第三帝国兴起、扩张、覆灭的过程,而是关注其改造和运行的内在逻辑,深入剖解第三帝国政治、经济、文教、种族、社会、军事等各方面体制特点及成因。全书既呈现了历史大势下普通人的生存境况,也从体制层面探寻了第三帝国历史走向的必然性,为反思第三帝国贡献了东方智慧。
第一章 希特勒上台执政——暴力夺权还是挤占国会?
第一节纳粹党诞生
第二节“向柏林进军”
第三节纳粹党内两派争斗
第四节两刃利剑冲锋队
第五节在政坛阴谋中挤进政府
第二章 德国的纳粹化
第一节纳粹党的改造蓝图
第二节1933年3月国会选举
第三节国会纵火案
第四节强行通过“授权法”
第五节确立一党制
第六节单一制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第七节清洗冲锋队
第三章 极权主义政治体制
第一节领袖原则与领袖国家
第二节党国一体
第三节司法纳粹化
第四节党卫队与党卫队保安处
第五节盖世太保与德国中央保安局
第六节集中营制度
第四章 统制经济
第一节纳粹党的经济主张
第二节摆脱经济危机
第三节四年计划
第四节保护中小企业与经济集中化
第五节国家干预机制
第六节企业领袖—追随者模式的“企业共同体”
第七节农业政策
第五章 纳粹文教体制
第一节纳粹宣传思想与手段
第二节文化控制与宣传机构
第三节文化荒漠
第四节纳粹教育思想
第五节学校教育
第六节校外教育与特种学校
第六章 纳粹种族与人口政策
第一节“纽伦堡法”
第二节“水晶之夜”
第三节迫害吉普赛人
第四节鼓励生育
第五节绝育与淘汰
第六节妇女政策
第七章 社会统制与社会协调
第一节纳粹社会政策思想
第二节社会组织网络
第三节德意志劳动阵线
第四节社会政策
第五节宗教政策
第八章 抵抗活动
第一节共产党的抵抗活动
第二节社会民主党的抵抗活动
第三节其他社会集团的抵抗活动
第四节地下文化
第九章 富国强兵还是图谋战争
第一节摆脱国际组织的束缚
第二节中立波兰,染指奥地利
第三节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
第四节进军莱茵非军事区
第五节扩军计划与军队指挥系统改组
第六节总体战与闪击战思想的确立
第七节为毁约扩军服务的纳粹外交
第十章 不流血的扩张
第一节《霍斯巴赫备忘录》
第二节德奥合并
第三节《慕尼黑协定》
第十一章 征战得手
第一节外交战
第二节闪击波兰
第三节闪击西欧
第四节入侵苏联
第十二章 纳粹体制的调整与扩展
第一节国内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纳粹欧洲新秩序
第三节走向“大屠杀”
第十三章 败退与灭亡
第一节东线的战略转折
第二节大西洋之战
第三节东西受困
第四节谋刺希特勒事件
第五节第三帝国覆灭
附录
一、 大事年表
二、 专有名词对照表
三、 人名、地名对照表
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第三帝国的形成过程中,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执政,就任德意志共和国总理,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然而,德意志共和国实行议会民主制度,任何人要想上台执政,必须通过政党进入议会。因此,纳粹第三帝国的历史必须从纳粹党的诞生写起。
德国纳粹党的前身是德意志工人党。
1918年3月,巴伐利亚邦首府慕尼黑机车厂机工安东·德莱克斯勒(Anton Drexler,1884—1942)以本厂同事为主要成员,成立了一个名叫“争取和平独立工人委员会”(Freien Arbeiterausschuss für einen guten Frieden,简称“独立工人委员会”)的团体。德莱克斯勒是个技术工人,早年曾当过咖啡馆乐手和锁匠。他醉心于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幻想,但又具有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和反犹情绪。他对马克思主义不感兴趣,指责其社会主义学说没有在理论上解答民众关心的民族问题。除此之外,他最大的兴趣是要“拯救”熟练工人,认为技术工人不属于无产者,应该把他们从无产者的行列中分离出来,列入中产阶级的范畴。独立工人委员会拥有三四十名成员,其主要诉求,一是要把犹太人和外国人排除出德国社会,二是鼓吹通过建立一个超阶级的社会来拯救工人群众。
1918年10月,德莱克斯勒又同报社体育专栏记者卡尔·哈勒(Karl Harrer,1890—1926)一起,组建了“政治工人集团”(Politischer Arbeiterzirkel),由哈勒担任主席。这是个半秘密性的清谈组织,人数受到严格控制。虽然成员们频繁聚会讨论时局,但在这些聚会中,大多是由哈勒作长篇发言,之后其他人围绕该主题议论一番。这种聚会形式颇有学术讲座或学术研讨会的风范,然而作为一个政治组织,严重制约了其对外影响力,社会上知者微乎其微。
不久,德莱克斯勒感到政治工人集团这种活动方式最终会一事无成,遂要求以该集团的政治观点为基础,正式组建政党,以便吸引更多的成员为实现其政治理想而斗争。崇尚半密谋性活动方式的哈勒反对这一主张,但是多数成员支持德莱克斯勒的意见。1919年1月5日,独立工人委员会和政治工人集团合并,成立了“德意志工人党”(Deutsche Arbeiterpartei),以“卐”作为标识,由哈勒和德莱克斯勒分别担任第一、第二主席。随后,又组成了由两名主席、两名书记和两名司库组成的领导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
卐,德文称“带钩十字”(Hakenkreuz)。该符号出自梵文,原义“致福”和“包罗万象”,最早出现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生活在今伊朗境内的居民生产的陶器上,以后又作为吉祥符号或太阳的象征(日轮)出现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中。在早期日耳曼人的图腾性标志中,也有类似的符号。1910年左右,不少德意志人采用卐标记来象征“高贵的雅利安人种”。以后希特勒也作过类似的解释,称“黑色的卐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的斗争使命”和“永恒的反犹斗争”。
德意志工人党没有正式的纲领,但是德莱克斯勒在几次讲话中宣布过它的目标和方针,其主要内容是:德意志工人党是一个由一切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民族同志组成的社会主义组织,它只能由德意志领袖领导,他们置一切私利目标于不顾,把民族的需求作为最高纲领使命。
德意志工人党希望德意志工人成为贵族。熟练工人及本地工人有权成为中等阶层成员。……只要大资本不对工人进行肆无忌惮的剥削,使工人能过一种体面的生活,它必须作为面包与工作的施与者受到保护。
德意志工人党认为,德意志经济生活的社会化意味着德意志国民经济的崩溃……所以不应称作社会化,而应称作由德意志工人参加分红。
德意志工人党全力反对高利贷者和乘机抬高物价者。
熟练工人不应感到自己是无产者,而应是与中等阶层具有相同地位的国家公民……提高手工业者的地位,应该以大资本为代价,扩大和巩固中等阶层。 Werner Maser, Der Sturm auf die Republik, Frühgeschichte der NSDAP. Frankfut: Ullstein Buchverlage,1981,S.150151.此外,还鼓吹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学说,反对犹太人,要求结束阶级斗争等等。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倾向、追求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空想的熟练工人政治组织,它旨在建立一个维护小资产阶级和熟练工人利益的、德意志化的无阶级社会。
当时,在德国产生这样的组织,并不令人奇怪。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猛烈地冲击着德意志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中产阶级地位不稳。人口的国际流动加速,工资要求较低的流动人群,压低了经济发达地区的较高工资水平。处于末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更是把原有的社会矛盾推向极端。不少人感到西方制度的末日已经来临,民众需要行动起来,寻找新的社会制度。在德意志人占主导地位的奥匈帝国,此时纳粹运动发展得更快。1918年春天,该地原有的“德意志工人党” 该党成立于1903年11月,由奥匈帝国境内波希米亚地区的德意志工人组成,直接动因是应对捷克移民的竞争压力。该党自称是“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政党”,提出了一些含混的政治要求,以图克服“当今社会无法维持的状况”,并保障“工人社会地位上升”。这些要求包括:实行普遍而平等的选举,实现言论、出版、集会和结社自由,扩大政治上自治的范围,同各种反动倾向,如封建的、教会的和资本主义的特权以及一切外来的民族势力作斗争。重新恢复活动,并把党名改成“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Deutsche Nationalsozialistische Arbeiterpartei),也以卐作为党徽。同年8月,该党在维也纳举行会议,通过新的党纲。新党纲除了声明自己“不是一个狭隘的阶级政党,要保卫一切正直地从事生产的劳动者的利益”外,还适应大战后期各国民众革命情绪高涨的背景,增添了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要求,如由国家或省区接管一切有损公共福利的资本主义大企业,公用事业中的雇员有权分享利润,消除犹太银行对经济生活的箝制作用并建立人民的国家银行等。然而该党好景不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瓦解,该党也相应地分成三个部分,即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上西里西亚部分。原先统一的政党被迫分离后,彼此感到不太适应,为了协调和统一各国的纳粹运动,这三个分支组织又联合组成“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运动国际局”,并敦促德国的类似组织参加活动。
该局对德国组织的关注正好与希特勒加盟德国党的事件相重合,德国的德意志工人党很快发生重大变化。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是德意志人,但不是德国人。1889年4月20日,他出生在奥地利一个叫布劳瑙(Braunau)的城镇,该镇位于德奥边境的因河(Inn)河畔,距维也纳80多千米。他父亲是奥地利海关的小官吏,一直希望儿子能承继父业,成为一名公务员。希特勒三岁时,因为父亲调迁到德国的巴伐利亚州工作,曾随全家搬迁到该邦的帕绍市(Passauer)生活,直到六岁回国。三年的德国生活以及与德国儿童们的共同玩耍,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希特勒在小学里是一名优秀学生,三年级期末考试时,12门课程都得了“1”分(1分为最高分)。他也参加过学生唱诗班,在活动过程中深深地为宗教节日所激动,以至于萌发过当牧师的愿望。有时候他放学回家后,把女佣人做饭时用的大围裙当作法衣披在身上,爬到餐厅的高靠背椅上,发表言辞热烈的稚嫩“演说”。
四年制小学毕业后,希特勒被父亲送到林茨市(Linz)读中学。此时他明显地跟不上其他学生,常常因为数学和自然课不及格而补考,有时甚至留级。学习上的挫折影响到性格,他开始落落寡合,离群索居,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读闲书,画图画。但是,他对历史课却很感兴趣,其历史老师是一名德意志民族主义者,配着幻灯片的古代日耳曼人的故事使得希特勒及不少同学都激动不已。希特勒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具有德意志民族主义的情结,中学历史课程更强化了这种思想。在中学里,他和其他同学一样,成了德意志民族主义者,他们厌恶甚至痛恨奥匈帝国的多民族架构,主张奥地利抛弃非德意志人居住区,重新回归德意志队伍,与以普鲁士为首的德国合并,组成大德意志国,称雄于世界民族之林。
希特勒一直幻想成为一名艺术家或者建筑师,有一段时间曾经沉湎于绘画和音乐,对于林茨市上演的歌剧几乎场场不落。18岁去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结果由于不擅长画人物而落榜。美术学院院长建议他去报考建筑学院,他也愿意,但由于没有高中文凭而受阻。一再受挫后,他因担心丢脸而不愿意返回家乡,独自留在维也纳,闭门谢客,埋头读书,听听歌剧或在街头闲逛,给家乡人造成正在维也纳“深造”的错觉。
希特勒13岁丧父,19岁丧母,从此失去家庭依靠,只能利用父母的剩余积蓄和微薄的孤儿抚养费作为补充性生活来源,过起半流浪的生活,最落魄时甚至住进了流浪者收容所。以后靠着同难友合作,绘制和出售素描、水彩画及卡片等,才住进了单身汉公寓。
希特勒在公寓里经常阅读杂志,这些杂志多半是神学、色情和种族主义的混合物,强调金发碧眼的雅利安人是优秀人种,鼓吹排犹思想。这使希特勒原有的民族主义思想同种族主义结合起来,从种族学的角度来解释反犹主义。同时,坎坷的生活经历使他更加热衷于政治问题。他关注维也纳各个政党的活动情况,阅读各种书籍,参加各种政治性集会,并把公寓的阅览室变成一个政论俱乐部,经常同那些不得志的小市民展开辩论。在争辩中,从小性格内向的希特勒,口头表达能力大有长进。
据希特勒自己说,就是在维也纳生活的六年中,他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其主要内容是种族主义、反犹主义、民族复仇和民族沙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专制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和超阶级的种族共同体思想。
由于看不惯维也纳民族杂居的现象,1913年停止领取孤儿抚养金后,他立即离开维也纳,前往德国,在第一站慕尼黑就停留下来。在那里,他继续以画画为生,同时像个隐士似的杜门谢客,一头扎进从图书馆借回的一摞摞书籍中,以图证实其世界观的正确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