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传记语言文字学家张家旧事

张家旧事

作者:叶稚珊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4年07月 

ISBN: 9787108048028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5.99

类别: 传记 畅销榜, 语言文字学家 SKU:5ecdef565f9849146721beab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8048028丛书名: 大家雅音

内容简介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这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便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四姐妹。她们的诗意人生牵动人们对那个时代的想象,她们的文集和传记——《最后的闺秀》、《张家旧事》、《合肥四姊妹》都曾畅销一时。《张家旧事》是从老照片来的,由张允和先生口述,叶稚珊女士编写。是对一个文化世家几代人老照片的解读。讲述这些故事的,是一位九十岁的才女,记录、编写这些故事的则是另一位才女———只是年龄小了一半。口述者的父亲是蔡元培的朋友;口述者的丈夫是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口述者的四姊妹曾扬名上海学生界:大姐元和是校花,三妹兆和是体育健将———后来成了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夫人;二姐口述者本人则与大姐和四妹充和一样,爱好昆曲,并极有造诣,而且四姊妹都有很好的文笔……还有六兄弟的故事、四女婿的故事、儿女孙辈的故事,这些照片和故事展现了中国八十多年的历史的一个侧面,其中有苦难,有亲情,也有生活的韵味。
作者简介
  张允和(1909.7~2002.8.14)安徽合肥人,祖籍江西(先祖早年迁至安徽),长于苏州。著名的“张家四姐妹”(“合肥四姊妹”)中的“二姐”,中国语言文字专家、汉语拼音的缔造者之一周有光先生的夫人。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历史系,曾为高中历史老师、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编辑,1952年“打老虎”运动后离职。1956~1964年任北京昆曲研习社联络小组组长,工作属义务性质,故允和自称“家庭妇女”。晚年致力于写作,著有《最后的闺秀》、《昆曲日记》等书,并续办家庭刊物《水》杂志。
目  录
新版小引
序言
前话:合肥张家
 附:名留清史的张树声兄弟
母亲唯一的照片
 附:我有才能的大大  张元和
 我的奶妈同陈干干  张元和
 大大和朱干干  张兆和
 我的汪干干:老妈  张宇和
亲爱的父亲
 附:爸爸轶事  张宇和
 回忆爸爸二三事  张寰和
 叶至善致张允和信
启蒙老师
寿宁弄——我们的乐园
打泡戏
丑死了
 附:儿时杂忆  张兆和
 我到苏州来  张兆和
乐益女叶
 附:游镇江北固山
女大学生三部曲
结婚前后
儿子和《书的故事》
  附:译者序言
难途有寄
 附:祭坟  周耀平
 妹妹  周小平
 周有光给四妹充和信
六兄弟
姊妹情长
 附:二姐同我  张充和
 从“盘夫”到“惊变”……“埋玉”  张元和
共襄《水》事
 附:《水》的约稿信
 我的窦舅舅  沈虎雏
绕地球一周
我是老虎
叶落京城
我与曲会
后话
后记 叶稚珊
张允和年谱简编
媒体评论
  我小时候虽然没有念过《女儿经》,但常听大大说她念过的一些,我记得是:“女儿经,女儿经要女儿听。每日黎明清早起,休要睡到日头红。……可言则言人不厌,一言既出胜千言。”我一生做事,不知不觉多少会受这些《女儿经》的影响。
  ——元和
  寿宁弄的花园大极了,有水阁凉亭,有假山,有花草,有果树,粉墙黛瓦,幽美雅静,此景只应天上有、梦中有、书中有、戏中有。可它不是《牡丹亭》中的花园,小姐们进去也不必红娘引路,偷偷摸摸。每天我们只要离开了书房,放鸟归林,这里就不再安静。
  ——允和
  我家请了两位先生,一位老的专教古文,王先生既教古文,也教新书。我们的讲义,是由一位甘先生抄写,他写得一手好看的正楷,字很大,纸也白。到一定时候,甘先生就把它装订成册,所以我不怕念书。
  ——兆和
  二姐后半生是多彩的、充实的。她为昆曲做了很多有用的事,写了很多文章,又恢复了《水》。最重要的是抗战中的苦难,锻炼了她的大无畏精神,虽然她本来也不是个畏首畏尾的人。只看红卫兵来抄家时,她那种幽默、潇洒不可及的态度。所以她满意一切,也没有带走一点遗憾。
  ——充和
  我只记得爸爸在九如巷园中教我吟过一首旧诗:“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犹发旧时花。”依然是旧时亭台楼阁,依然是雪白的花朵,可是旧时的主人们已离散各处。
  ——寰和
在线试读
  我小时候虽然没有念过《女儿经》,但常听大大说她念过的一些.我记得是:“女儿经,女儿经要女儿听。每日黎明清早起,休要睡到日头红。旧手帕,包鬏髻,急忙去扫堂前地,休叫地下起灰尘,洁净闺门父母喜。光梳头,净洗面,早到闺房做针线。张家长,李家短,人家是非我不管。亲戚邻舍有人来,从容迎接相留款。
  姑姑丑,姨姨俊,人家论时我不论。……可言则言人不厌,一言既出胜千言……”我一生做事,不知不觉多少会受这些《女儿经》的影响。例如:我不大喜欢说话,就是脑子里有“可言则言人不厌”在支配我,但我却没有“一言既出胜千言”的能耐。
  大大教方块字,教出好几个优良学生。其中有一个就是带兆和三妹的朱干干。她除带三妹外,每天早上要替大大梳头。她在后面梳,大大在前面桌子上摆些字块教她认。她很用心,成绩很好,后来常看七字或十字的唱本小说,津津有味地唱给我们听。我们家搬到苏州后,就经常听她说唱这类小说。因此知道孟丽君、皇甫少华等人名,或七侠五义、征东征西等等。
  大大教二妹、三妹认字,三妹很听话,每天一丝不苟地认了不少字。二妹却总也不肯开口认,大大忍无可忍,发了狠,把她关在房中,她大哭一阵,伏案而睡。夜间做了件轶事(我未征求她同意,现在不便说,以后让她自己宣布吧),第二天就乖乖地开口认字了,认得也快,不久赶上三妹。于是二人一直同读同写,同读家塾,同在乐益女中初中毕业,同读中国公学等等,只是大学不在同一学校戴方帽子。
  大大虽然当家理事,每日劳心费神,但还爱学习。同老伯伯(本房三姑母)一块儿去胜家公司学踏洋机。大大学缝纫,老伯伯学刺绣,还将刺绣好的牡丹花装了玻璃镜框挂在她自己房中做成绩。
  老伯伯会吹箫,踏风琴,都是自修的。她只读一年半书,未上学校。喜看小说,还会作诗。我爸爸曾将她的诗寄给报社刊登,鼓励她自学有成哩。
  讲到老伯伯作诗登报,又联想到大舅舅(大大同母唯一的弟弟)也曾作过集沪上店名诗发表于报端。诗日:“……‘楼外楼’头‘天外天’。‘得意’‘升平’‘新世界’,‘易安茶楼’‘小花园’。”可惜我忘记第一句了。诗中有引号的,都是当时上海的名店。
  为老伯伯要于归我祖母娘家侄儿刘凤生,号威阁(是八舅奶奶第二个儿子),家里在两年中办嫁妆,做这样,买那样,应用东西,大大都忙着料理得齐齐全全。
  不说别的,就单单打办一桌银台面,就费很多事。先在银楼选老伯伯喜欢的花式,打造银酒壶、银酒杯、银酒杯托子、银羹匙、银羹匙垫子小碟子、银筷子、银汤匙、小银莲子匙,各十二只。拿来家,女工们忙着用大红棉绳打络子,把各件网络起来。银光闪闪,红色艳艳,我们小孩都看得眼花了。绸缎被褥多条。皮箱大小成对成双的,箱底都放有压箱元宝。特定做大红漆的子孙桶双套(即大小马桶)。
  红木家具、红木床、子孙柜等应有尽有。结婚前三天发嫁妆,红木四方饭桌上摆满杯、盘、匙、碟,不但各组每件用大红网络系好,下面还披一个四面有须须的大红棉绳网罩,抬走起来,不会散乱滚落的。
  雇几十名夫子,用几十抬抬盒抬着。乐队吹吹打打,热热闹闹,送去刘府。
  迎娶当天,俗例要兄长背新娘妹妹上轿。老伯伯身材较丰满,我爸爸瘦瘦的,大奶奶(我的祖母)怕爸爸背不动,吩咐老伯伯只站在椅子上,让爸爸做个背的样子,没有真背。那年头新娘已坐双马车代替轿子了。
  理应新娘辞祖,拜别我祖母,上马车,一路要哭的。老伯伯爱漂亮,怕把脸上脂粉哭得不好看,还笑着不肯随俗哩!洋鼓洋号的乐队吹奏起来,一路上老伯伯听到吹打的是那时的一个曲子:“长、长、长、长、长,亚洲第一大水扬子江……”还在马车里跟着哼唱哩!大奶奶七十大寿,大大早就派人去江西景德镇定制“万寿无疆”彩色的寿碗、寿碟、寿酒杯、寿匙等等几十套请客用的餐具,安排种种必需用品,又为我们姐弟做新衣新鞋,忙得不亦乐乎。
  三月叫人来家,在大天井中搭彩棚,用大红布在一扇扇门上扎成方格子,并缀大红彩球,隔出小堂名的座厢,及专司茶水的担子等等,喜气洋洋。我们在一旁看,觉得真有趣!寿辰前一晚,父母领我们穿着整齐,依次向大奶奶跪拜,名日“暖寿”,然后家宴,吃暖寿酒。
  寿诞之晨,堂屋点了大红彩烛,请大奶奶中坐,父母双双向大奶奶大礼跪拜,祝大奶奶“福寿康宁”,我们姐弟随后跪拜如仪。大奶奶分给我们拜寿红包,每封银元二枚,我们拜领了,欢天喜地去保存起来。
  P23-25

抢先评论了 “张家旧事”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林徽因传(最新修订本)

EUR €25.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杨晓黎卷–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丛书

EUR €34.99
加入购物车

周有光年谱(周有光先生亲自审阅,李锐(毛泽东秘书)、屠岸(前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倾情作序,收纳百余幅珍贵老照片,讲述周有光先生的精彩人生。)

EUR €23.99
加入购物车

曹德和卷–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字研究丛书

EUR €40.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