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846759
中医药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积淀、融合、蕴含、体现着中华传统的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中医药切入,可以*直接、*简捷、*通畅地进入中华文明之门。中华传统哲学思想,包括三才、变易、中和、意象等,在中国的社会学、政治学、天文学、地理学乃至兵学、农学、医药学、建筑学、星相学、堪舆学之中,都是一以贯之的,这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中国传统哲学视域下的中医学理”丛书以中华传统经典哲学思想为着力点,从三才、变易、中和、意象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中华传统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的联系、渗透与影响,阐述中华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医药中的临床应用,对中医药文化的哲学基础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分析。
本书是“中国传统哲学视域下的中医学理”丛书中的一本,本书分为四个部分:中和之哲理、中和之学理、和其不和———中医学治疗原则、中和带给中医的思考。本书通过对中和之哲理、学理、中和思想在中医中的实际应用的阐述,以及对中和与中医伦理、中医医德、中和与平衡等方面的探讨,对中和思想与中医文化的传承进行全面的研究。
第一章中和之哲理001
第一节导论002
一、 中和溯源002
二、 尚中和019
第二节中和为生生020
一、 乐: 黄钟大吕奏中和021
二、 道: 道法自然依中和022
三、 德: 天地至德顺中和025
四、 性: 发而中节性中和027
五、 态: 千姿百态绘中和027
六、 政: 发政施仁鉴中和029
七、 味: 五味合化品中和031
第三节中和思想与中医学035
一、 中和思想与中医“天人合一”观037
二、 中和思想与中医“和谐”思维037
三、 中和思想与中医“阴阳五行”理论038
四、 中和思想与中医情志观039
第二章中和之学理041
第一节中和——中医学的思想原则042
一、 《内经》天道观的中和思想042
二、 《内经》天人观的中和思想045
三、 《内经》人事观中的“和”思想049
第二节以和为贵——中和思想的生命观051
一、 生命起源: 阴阳和合051
二、 生命存在,三才通和059
三、 生命系统,五行和中066
四、 生命运动,动中求和074
第三节能中和者必久寿077
一、 名有其三,养生亦称“摄生”“道生”077
二、 “中和”之医,养生亦从“中和”而求078
三、 后世发挥,以“和”而养,派生五支081
第四节中和的医德内涵094
一、 中和之“诚”095
二、 中和之“正”097
三、 中和之“仁”099
四、 中和之“和”102
五、 “中和”对医疗现状的启示104
第三章和其不和——中医学治疗原则109
第一节仲景之“中和”思想110
一、 仲景对“阴阳自和”的认识111
二、 活用“和法”,以解六经病邪115
第二节仲景之后“和法”的演变
——以“半表半里”为主线的外感热病“和法”演变125
一、 和解少阳法125
二、 疏利开达法126
三、 分消走泄法127
四、 和解三焦法129
第三节内伤杂病的“中和法”130
一、 张景岳《景岳全书》之“和法”130
二、 汪昂《医方集解》论“和法”131
三、 戴天章《广瘟疫论》之“和法”132
四、 唐容川《血证论》之“和法”133
五、 程国彭《医学新悟》与“和法”134
第四章中和带给中医的思考137
第一节反思中医“平衡观”现象138
一、 民间与学界的“平衡观”乱象138
二、 “平衡”相较于“中和”的局限性139
三、 “平衡”的中医内涵解析142
第二节“中和”是健康的原则与生命的追求146
一、 “中和”是生命起源与生理基础的概括146
二、 “中和”是生命养护的理论原则147
三、 “中和”是中医诊疗疾病的根本原则147
第三节中医“中和轴”模型的建构149
一、 “中和轴”模型的基础149
二、 “中和轴”模型的形成152
三、 “中和轴”模型的意义152
附录155
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中和”观占有重要地位。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中”字较多见。或以战阵中的旗帜,标示中心之义;或测量日影,标示时间之义,“中”表达一种合理、适宜的状态。“和”的字形如庄稼成熟的形态,并产生出听觉协调、口感调和等义。这正是人们对稼禾成熟、五音调谐、五味调和状态的追求。“中”“和”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结合起来共同表示一种合理有序的过程及状态。根据文献记载,“中”“和”二字在孔子以前都是单独使用的。“中和”一词首见于《周礼·大司乐》,而把它们两者连缀融合成一个哲学名词、概念或范畴,并赋予其道德本体含义的是《中庸》,其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以后,诸子百家更使“中和”思想成为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它贯穿于万物万事中,影响着我们对事物与世界的认知、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中和”不仅成为我们对生活状态的追求,也变成一种境界、一种思想状态、一种准则,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更是一种国人特有的行为方法。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征性的哲学思想,也成为中华民族固有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理念。
孕育脱胎于传统文化的中医学,深受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与“中和”思想必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医“中和”思想,既是对“中和”文化的继承,也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另一种发展。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历代医家学术思想和理论,都渗透了“中和”的理念,“中和”是中医学中生命观的思想起源与最高追求。人是自然之子,由阴阳二气交互作用而成,“中和”便是阴阳二气交互作用孕育而生的。在生命的过程中,则表现为生命观——精气神的和谐,人体内部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失和则为致病的根本原因,治疗的目的在于达到“和谐”。同时,中医学具有“上医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崇尚对于生命的养护,认为“允执其中,不偏不倚”才是养生的大前提,得中和则仁寿康宁,失中和则百病始生,吸收了大量营养的中医“中和”养生观,历经沉淀,思想深邃,实用价值极高,可谓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中医对于“中和”的追求,与流行的“平衡”观念并不简单相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受某些哲学观的影响,中医界逐渐出现了“平衡”的观点。这种“平衡观”,把阴阳之间的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协调关系,生命系统能保持高度的自稳状态,误解为“平衡”。往往习惯于把正常的人体理解为阴阳平衡、气血平衡,健康就是“平衡”,疾病是一种不平衡,治疗就是恢复“平衡”。实际上这种似是而非的表述,并未真正理解“中和”的原理,对于“平衡”,也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理解。
中医学在2 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重视“中和”,并把它实现于医学理论的医疗实践之中,“中和”是生命起源与生理基础的概括、生命养护理论和诊疗疾病的重要原则,也丰富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与思想内涵,指导了中医学的生命观、养生观、治疗观与医德伦理观等多个方面,最终发展成完整的体系,成为中医学之核心准则。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中国哲学“中和”的观念内涵,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传统哲学的入口。在中医学提倡“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的今天,我们应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以更好地继承发展中医精华。
编者2019年12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