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386753
–
《道德经》又称《老子》,是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的传世著作,虽然篇幅短小,但意义重大,千百年来,被视为中国极为重要的典籍之一,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成影响深远。近年,国家教育部将学习《道德经》列入中小学语文教育大纲之中,更加体现了本书的重要意义。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为春秋时期老子所撰,仅五千余言,但文约意丰、博大精深,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不仅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中华民族的性格铸成、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目 录
上篇 道经
第一章 众妙之门 / 3
第二章 美之为美 / 7
第三章 圣人之治 / 11
第四章 万物之宗 / 14
第五章 天地不仁 / 17
第六章 谷神不死 / 20
第七章 天长地久 / 23
第八章 上善若水 / 26
第九章 功遂身退 / 29
第十章 长而不宰 / 32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 36
第十二章 圣人为腹 / 39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 43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 / 47
第十五章 善为士者 / 51
第十六章 知常曰明 / 55
第十七章 功成事遂 / 59
第十八章 大道仁义 / 62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 64
第二十章 而贵食母 / 68
第二十一章 惟道是从 / 72
第二十二章 圣人抱一 / 76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 80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 83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 87
第二十六章 静为躁君 / 91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 / 94
第二十八章 大制不割 / 98
第二十九章 圣人无为 / 102
第三十章 物壮则老 / 105
第三十一章 恬淡为上 / 108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 / 112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 115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 / 118
第三十五章 道之出口 / 121
第三十六章 欲歙固张 / 124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 127
下篇 德经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 133
第三十九章 得一为正 / 137
第四十章 有生于无 / 140
第四十一章 大象无形 / 143
第四十二章 三生万物 / 147
第四十三章 无为之益 / 152
第四十四章 知止不殆 / 155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 159
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 / 162
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 / 165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 169
第四十九章 天下怵怵 / 173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 178
第五十一章 是谓玄德 / 183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 186
第五十三章 盗夸非道 / 189
第五十四章 其德乃普 / 192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 195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 198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 201
第五十八章 祸福倚伏 / 204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 / 207
第六十章 大国小鲜 / 210
第六十一章 大者宜下 / 214
第六十二章 万物之奥 / 217
第六十三章 能成其大 / 220
第六十四章 无为无败 / 223
第六十五章 善为道者 / 227
第六十六章 莫能与争 / 230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 233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 / 236
第六十九章 哀者胜矣 / 239
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 / 242
第七十一章 圣人不病 / 245
第七十二章 自爱不贵 / 248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 251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 254
第七十五章 民之难治 / 257
第七十六章 柔弱处上 / 260
第七十七章 为而不恃 / 263
第七十八章 正言若反 / 266
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 / 269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 272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 275
前 言
《道德经》原名《老子》或《老子五千言》,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其实,在汉朝之前,它的地位并不算经典。至汉初,全国范围内战创未愈,民不聊生,统治者只能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践行“无为而治”的政治思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主张“无为”的老子地位日隆,传世本《道德经》就是在这一时期定型。
关于《道德经》的作者,冯友兰先生认为,虽然《道德经》大部分是老子的原话,但它更是一部道家思想的总集,且成书于老子去世之后,这一点与《论语》相同。此说是有根据的,本书依从冯友兰观点,但为了便于表述,仍会默认老子是《道德经》的作者。
老子的身世是个谜,其生卒年、身份和事迹并无明确记载。现在普遍认可的是,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生活在春秋时期,诞生地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曾做过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关于老子的传言有:他是周朝贵族,一出生就显老,孔子曾向他求学并称其为龙,晚年写成《老子》,最后出关成仙。
在今天,《道德经》有上千个版本。截至2014年,学界普遍认可的是魏晋学者王弼的版本,本书采用这一版本。在注释和解读时,本书吸纳了很多近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的想法和语言习惯更容易被当代读者所接受;而孔子、韩非、庄子等古代思想家,他们与老子生活年代更为接近,更能体悟老子思想的精髓,所以本书某些地方会援引他们的语句。
虽然个别文字生涩且有歧义,但整体来看,《道德经》全书风格简朴、语言平实。老子论述道理时,看似玄而又玄,实则平和亲切。全书共八十一章,阐述了“道”“德”的性质和作用,表达了老子在修身、养生、军事、治国等方面的思想。《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前三十七章为上篇,以“道”开头,称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下篇,以“德”开头,称为“德经”。“道”与“德”是一体的,没有“道”就没有“德”,没有“德”也看不清“道”。
“道”是全书的核心。学术界对老子所说的“道”的基本认识是:“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又是宇宙万物运行的基本规律。万物在本原中衍生,又在其支配下运行。作为本原的“道”,它无形、无色、无声,无限大又无限小;作为基本规律的“道”,它自然而然、永不终止。“道”是一个超经验的存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老子说:“道法自然。”自然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老子把违背自然规律的人类行为称为“有为”;与之相对的是“无为”,就是顺自然而为。老子主张的“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其自然地做。
“道”是唯一的、完整的。但“德”是有等差的。“道”“德”和“无为”的关系是:“德”是“道”在万物身上各自独特的体现;体现“道”的程度不同,“德”的等级就不同,“无为”是最上等的“德”。
《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首部经典,有学者认为它与《论语》一起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也许你在品读之后,会体悟到这一点。
道a可道b,非常c道;名d可名e,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f。故常无,欲g以观其妙h;常有,欲以观其徼i。此两者j同出k而异名l,同谓之玄m。玄之又玄,众妙之门n。
【注释】
a道:连同第三个“道”,都是名词,既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指万物的变化规律。
b道:说得出,可以说一说。
c常:恒定不变的,亦即常见的、常说的。只有恒定不变,才能常见,常见才能常说。后一个“常”,与此同义。
d名:连同第三个及后面的“名”,都是名词,名称的意思。
e名:命名、描述的意思。
f母:根本。
g欲:将、来。
h妙:奥妙、微妙。
i徼(jiào):边界,引申为极限。
j此两者:指“妙”和“徼”。
k出:属于。
l名:这个“名”的意思是说法。
m玄:原指深黑色,因其看不透,用来形容“道”的深邃。
n众妙之门:各种玄妙及变化规律的总源头。
【译文】
“道”是可以说一说的,它不是恒定不变的道;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名称,人可以给它们命名,但却不会是它们恒定不变的名称。无,被称作是天地万物的初始;有,被称作是孕育万物的本源。所以,我们可以常常不去想万物的初始,而能接近空无奥妙的“道”;常常因思索事物的本源,而看到它们的终极。空无和终极,这两者都是“道”的属性,都在说“道”的深邃。深邃再深邃,这就是万物的奥妙所在。
【阐释】
本章,老子开门见山给出了“道”的含义和性质。全文八十一章,读懂第一章是基础。
“道”不是单一的存在,它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力量。当“道”是一种状态时,此状态的特点就是“无名”。“名”的解释通常是“名称”,而“名称”的本质是事物可以被形容、被描述的特点。无名就是事物不可描述、不可形容的原始状态;有名就是事物可以被描述、可以被形容的状态。万事万物自然要有一个“名”,不然怎么有我们现在认识到的世界。但是,人对事物的描述和形容——包括命名在内——具有偶然性,没有反应“名”的本质。人类见到一棵树的时候,只是见到一个物体,是人给它起了“树”这个名字。在起名之时,人也可以用“鱼”“人”“斧子”“鲜血”这样的名词来称呼它,称它是一棵“树”,只是偶然。所以,对“名可名,非常名”的理解应是:万事万物可以被描述、被形容,但人们在形容、描述它们时,并没有抓住它们可被描述、可被形容的本质。
“道”是“无名”,“无名”的特点是空无,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妙”。但必须强调的是,空无不是虚无。虚无是经不起推敲的,到最后证明压根就没有,虚无的东西对一个人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空无则不然,就好像天空,它虽然什么也没有,但人不可或缺,你越想穷尽它,越发现它遥不可及。“道”和天空一样,神秘又常见,遥远又近在咫尺。“道”是“无名”,更准确地说,“道”是“无”。
理解了“道”的特点是无,也就理解了什么是“道”,并能够按照“道”的方法体悟“道”了。尽管老子认为“道”不可说,但因为要写《道德经》,便只能勉强说说。怎么说呢?那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看似没说,其实说透了。
“道”既是“无”,“道”也是“变”。而变化是永恒的,所以“道”也是永恒不变的。“道”就是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因此才说“道可道,非常道”。学术界认为,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就展示了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其辩证处正在于此。不仅仅是“道”,万事万物都是如此,互相对立的两方统一存在于一个事物中,自相矛盾。而正是自相矛盾,事物才会变化,才会无中生有。
第二章 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a之为美,斯b恶c已;皆知善d之为善,斯不善已。故e有无相生f,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g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h处无为i之事,行不言j之教;万物作k焉而不辞l,生而不有,为而不恃m,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n。
【注释】
a美:美好的事物。
b斯:这。
c恶:恶劣,不好。
d善:正确。王弼注:“善不善犹是非也。”
e故:因此。
f这一排比句中的生、成、较、倾、和、随,表示一对相反的概念,是比较的结果。
g根据汉代郑玄对《礼记·乐记》的注解,一个单一的声音叫作声,多个声音合奏出来叫作音。比如,敲一下钟发出的是声,有节奏地敲多下钟发出的就是音。
h圣人:既是平常所说的德行操守可为天下楷模的人,也可指已经明白“道”的真谛并依“道”行事的人。得道就可以成为天下楷模。
i无为:不干涉、不妄为,顺其自然。
j不言:不发号施令。
k作:产生、兴起。
l辞:命令。
m恃:强加、自恃。
n去:失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为什么美好,这就会显露出丑了;都知道正确的事为什么正确,这就会显露出不正确了。因此,有和无相对而生,难和易相辅相成,长和短相互凸现,高和下互为依靠,音和声相互调谐,前和后相互跟随,这都是互相比较的结果,是恒久不变的。所以,圣人对待世事的态度就是顺其自然、不干涉,他们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对待万物,听任它们自然兴起,而不是设法使它们兴起。任由其发展却不占有;帮助其有为却不自恃有恩;成就其功业却不自恃有功。而正因为不居功,功劳才不会被磨灭。
【阐释】
本章,老子正式展现了他的辩证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核心政治理念——“无为”。
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完整地认识对象,既对立又统一地看待问题。事物在展现某一方面的特点时,必然包含这一面的对立面。只看到表现出来的一面,看不到暗含的另一面,就不能完整地看清事物的特征。老子的所谓朴素辩证理论,就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它的否定。用西方哲学家的话说,那就是“一切肯定即否定”。
接下来,老子又提出了“无为”的方法。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包括现在,很多人把“无为”理解成无所作为,并批评老子消极避世的思想。其实老子的“无为”并不是让大家躺在沙发上什么事也不做,而是强调,人应顺应万物本性而不人为干扰,遵从万物的自然规律而不人为破坏。所以“无为”就是回归自然。回归自然,就要既看到对立的两面,又要不主观肯定或否定其中一面,任其自然发展。
第三章 圣人之治
不尚贤a,使民不争;不贵b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c可欲d,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e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f无欲,使夫g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释】
a关于“尚贤”二字,王弼注:“贤,犹能也。尚者,嘉之名也。”可见,王弼把“尚贤”理解为推崇才能。普通理解是:嘉奖有贤能的人。两种理解均可,其结果都是“使民争”。
b贵:使珍贵,使有价值。
c见:看在眼里。
d可欲:可以引起欲望的东西,包括前面的“贤”和“难得之货”。
e虚:使虚空、净化的意思。
f知:智力、智慧。
g夫:虚词,无义。
【译文】
不推崇才能,可以使老百姓不争相上进;不看重难得的财物,可以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把足以引起欲望的东西看在眼里,不至于使老百姓心志迷乱。圣人治理百姓,会清空他们的想法,填饱他们的肚子,削弱他们的意志,增强他们的筋骨,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识、没有欲望,使那些有智识的人不敢造次。圣人治民,不强加干涉,所以不会出现管理不了的局面。
【阐释】
本章是老子“无为”思想的具体操作层面,主张一不尚贤,二使民无知无欲。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并称于世,各家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和政治主张。他们或者纵横捭阖,游说诸侯,或者著书立说,自由阐发自己的观点。可以说,中国文化在这一时期空前繁荣。与此同时,选贤用能是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各个诸侯国都求贤若渴。春秋战国,就是一个诸侯国任用贤才,富国强兵,而后攻取列国,一统天下的时期。
在这样一种时代洪流下,老子为什么逆势而为,提出“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的主张呢?在百家争鸣的同时,诸子对社会大变革中产生的种种弊端,特别是苛重的租税和劳役、频繁战事所造成的经济凋敝和艰辛的民生,以及统治者的伪善、贪婪、残暴不仁等,都曾进行反思,并希望从理论上探究原因。基于这样的反思,老子提出他的具体政治主张。首先是“不尚贤”,才能“使民不争”。然后是“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夺利,“使民心不乱”。
但除了以上三个“不”原则外,圣人又是怎样正面治理百姓的呢?那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即填饱肚子、强健筋骨,让百姓少想事,甚至不想事。其理想效果是:民无知无欲,智者不敢为,为无为,则无不治。
如果用一个词来代替老子在政治方面的“无为”主张,或许“以愚治国”是合适的。有的学者认为,当时的“愚”指的是纯朴的状态,而不是今天的愚蠢、愚昧。这就又回到了“道”的本质。“道”即自然。在老子看来,高明的当政者应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