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735435
心理治疗不是把理论套到个人身上,而是为个人量身打造zui适合的疗愈。
——杰弗瑞·萨德
这本书,不仅是给专业治疗师看的,也是给任何有心想要在人生旅途上更上一层楼的人看的。如果你想要活出无与伦比的畅快人生,此书绝不可错过。
——洪伟凯
艾瑞克森催眠学派第三代传人
萨德博士将自己毕生绝学记录成册,帮助你成为卓越的治疗师。书中4个核心主张,10个暖身训练,50个培训练习,聚焦于运用体验式方法来开发治疗师的潜能,是治疗师一辈子都需要钻研精进的“成功秘籍”。
《心理治疗艺术之治疗师培训手册》的精华在于深刻体验,而不是知识理论。萨德老师坚信,“心理治疗不是把理论套到个人身上,而是为个人量身打造zui适合的疗愈”。书中的练习有助于每个治疗师找到自己的独特风格,为不同的来访者打造不同的疗愈。
序 言 3
译者序 7
开 篇 心理治疗师培训手册简介 11
第一部 基础观点 16
心理治疗师培训练习:治疗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心法 17
选择点:全方位模式 25
治疗师的状态 29
米尔顿·艾瑞克森的状态 33
治疗师培训取向学派 35
治疗师培训手册的架构 42
第二部 暖身练习 44
十大暖身练习 45
结论和讨论:暖身练习 69
第三部 治疗师培训练习 72
治疗师培训练习1-2 72
治疗师培训练习3-15 80
治疗师培训练习16-29 114
治疗师培训练习30-35 139
治疗师培训练习36-42 145
治疗师培训练习43-50 155
总结和结论 163
参考文献 166
序言
在我读大学及研究生时,学校要求我收集且研读数不尽的专业书籍。大部分教科书内容我记不清了,但我记得一些概念—一些成为临床心理学博士必备的基础概念,包括同理心、移情作用、治疗合作关系,以及依附理论。
通过我自身经验和体验,这些概念深深刻印在我的脑海里。但是我学校里的老师并不看重经验和体验,他们更看重事实和知识。我回顾过去在学校的学习,不禁思考,如果生活的经验成为学校教导的重心和基石的话,那学习过程将会变得多么丰富有趣。
我记得有一堂课,教授强调体验式学习。教授带给我们一份心理治疗师的研究报告,是关于人们为什么想要成为心理治疗师—因为治疗师可以行使权力,可以爱,可以成为一个殉道者,可以成为一个偷窥狂,或是成为一个圣人。论文的作者指出,所有列出的理由的背后是治疗师都有被压抑的病态心理。但是我们的教授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成为心理治疗师的学习是体验式的,而不是照本宣科的。
每个星期,同学们要角色扮演,演出我们想当治疗师的理由,并且夸张表现角色个性。这是我第一次参与体验式培训,这项练习让我体验到体验式培训方法对个人成长的帮助。这激发出我对体验式学习的兴趣。
我深刻地记得我的一个同学,珍,她太过投入地演出偷窥狂,经常要换“个案学生”,因为她留不住她的“个案学生”,我们都无法忍受她的偷窥倾向。然而,通过这个夸张的演示过程,珍获得一个难得的机会,对自我有了深刻体悟。她的顿悟是显而易见的。
有时候,在夸张演出角色的时候,同学的行为会突然发生翻转。约翰,我的另一个同学,他想当治疗师的理由是为了爱,然而在练习过程中突然变得充满敌意。
教授安排的练习是用来提升体验式学习效果的—体验我们内心想成为治疗师是渴望得到什么,这些动机对于成为治疗师有的是有益的、有的是有害处的。现在,数十年过去,我对这项练习仍然历历在目。
好的。我们回到当下。我花了超过40年的时间在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的最前线奋斗,我对于经验体验这个最高指导原则的概念依然保持热忱。我邀请你与我一同踏上旅程,探索体验式方法。
首先,当你在治疗个案时,花些时间写下你的量身定制目标。你的计划是依据研究生教育而得来的吗?是传授知识给别人吗?是教导理论吗?还是无穷尽的诠释?你的个案需要知识、理论、诠释,还是需要生生不息的体验?
你跟家人、朋友、同事沟通时又是怎样的呢?他们从知识、理论和诠释里获益良多吗?沟通这三个方面是简单明了、直接明确的;同时,与之并行的是诱发概念体验的另一个全新世界。当概念需要被体验到时,沟通应该选择哪种最佳途径呢?
我们研究一下概念的世界。我们如何定义一个概念?什么是事实?事实是由客观的数据组成的,它们是具体的实相。你正在阅读这些文字,这是一个事实。理解它们,这是一个概念。概念是抽象的,一种想法由许多不同特质建构而成。事实是客观的单位,它们存在于“左脑”,是意识的部分。
概念存在于主观的宇宙中,它们是一种便利建构,一种相辅相成的元素混合。概念是元素群组,就像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或是梅尼埃病(Meniere’s),它们有许多症状,而不是一种具体疾病。概念是模糊的、无定形的,带有启发潜力的通用特质,就像简化假设或统整原则一样。
我们知道一个事实,我们“直觉体验”到一个概念。在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哲学家、翻译家)的说法里,事实是我与它(I-It),概念是我与你(I-Thou)。通过强化事件,我们体验到概念。概念可以用一般性的说法描述;它们存在于“右脑”,带有朦胧美感。
开放性、自觉性、外向性、一致性和精神性,这些都是概念。希望、坚强、保护、自我觉察,这些也是概念。冷漠、懒惰、没安全感、自卑,这些还是概念。有些概念是好的,有些概念是坏的。治疗师的工作是增强正向的概念,修正没用的、负面的概念。治疗师也需要一些方法,帮助个案体验好的、积极的、正向的概念。
有一个事实世界,也有一个概念世界。有一个时间与空间的现实世界,也有一个个人体验的主观世界。科学用来解释和组织事实,艺术用来探索与活化概念。事实改变我们计算事物的方式,将评估的需求降到最低。概念的体现方式,改变我们体验事物的感受。事实阐明客观表征,与外在世界有关;体验与感受是全然主观的,与内心世界有关。事实传递信息,艺术产生深刻体验。化验画作上的颜料成分组成,画作就成为科学的范围。艺术就是要站在毕加索的画作前,体验一个屏息呼吸、叹为观止的惊艳时刻。邀请你去感受一个惊奇时刻,这是艺术的范畴;解释那个惊奇,这是科学的任务。艺术总是带有朦胧美感,这对诱发、刺激产生我们想要的效果是必要的。艺术是唤醒感受,而不是告知事实。如果艺术仅仅是告知信息,那体验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相似地,心理治疗是一种朦胧美感情境,我们引导个案去感受和体验,让他们发现“生活原来可以不一样”。咨询室是概念的戏院空间。心理治疗是一种唤醒深刻体验感受的应用艺术。
科学可以被看成有一层层的进展。最底层是物理。在物理的上面是化学,然后是生物学。再上面是社会科学。相似地,概念体现也有一层层架构。概念是由彼此互相连接的元素所建构的,包括想法、感觉、回忆、感情、感受、行动、态度、社会情境、习惯和关系模式等。就像我们要让水凝固结成冰,需要使温度保持在0℃以下一样,概念是通过参考经验、独特的情感冲击引起的经验转换提炼而成的。这些转换是在重要的关系或强化的情境中,通过严格考验、锻炼、磨炼而聚合发生的。
概念是“状态”的基石,而“状态”可以形成身份认同。“我知道道德良心标准”,这是一个事实。“我可以成为有良心、有道德的人”,这是一个概念。“我拥有良心、道德”,这是一种“状态”。“我是个有良心、有道德的人”,这是一种身份认同。还有一些额外的切换点我们可以运用,比如“我将会成为有良心的人”,这是一个承诺。“我想要成为有良心的人”,这是一个动机。
这本书里有四个核心主张。第一个主张,概念、“状态”和身份认同,必须通过经验被消化吸收;它们必须被真实感受到。第二个主张,数据可以获取生生不息的“状态”,提升治疗师的专业能力。第三个主张,“治疗师的状态”会影响个案产生“好的状态”。第四个主张,治疗师所处的状态就像一个国度一样,其中可以孕育构建出独一无二的治疗方式。
米尔顿·艾瑞克森是我的精神导师,他是善于诱发“状态”的催眠治疗大师。在人际互动情境里,艾瑞克森医师通过体验传达概念,而不去谈论事实。事实可以从书本上学习;而“状态”必须通过亲身体验诱发出来。责任感、创造力、投入参与、连接或是临在,这些东西无法用照本宣科的教导学习到。当你体验到一个笑话的笑点时,就会产生幽默感;这是无法从照本宣科的教导里获得的结果。
动力是一种“状态”。它是通过体验式的方法刺激、启动、运作的。通过重大感动人心时刻的催化,进而产生经验转换。我们无法用演算的方法教导一个人产生动力,因为动力是一种朦胧的“状态”。而当结果是一种具体的事实时,演算才派得上用场。诱发动力的沟通策略是一种艺术,而不是科学。
沟通可以是传递信息或传达概念。事实和概念是彼此互不相关的个体,各自从不同的渠道取得:有个渠道是事实的教育,另一个渠道是诱发概念和伴随而来的“状态”。
概念沟通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社交/心理的一部分。远古时代,原始人类所用的原始语言是概念化的,而不是事实。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也是用概念来沟通。概念触碰到大脑的某个地方,是原始生物早期发展的地方;概念触及大脑的原始层面,我们假设所有不好的心理模式都存在于那里。问题储存在大脑的生物边缘共振区域,即情感或社交中心。如果问题储存在前额皮质,也就是逻辑理性中心,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一个操作使用手册就足够了。然而情况并非如此,我们必须让概念沟通生龙活虎般呈现,好的“状态”和身份认同才能被感受到。我们是依据生活经验来雕塑我们的大脑的。
欢迎来到概念沟通及体验式学习的世界。
开篇 心理治疗师培训手册简介
如果文字要进入人心并硕果累累,
就必须精雕细琢字、句、言语,巧妙穿越防卫机制,
在心灵深处宁静且有效地炸开。
—菲利普斯牧师(J. B. Phillips,1906—1982)
人们知道的和感受到的,人们理解的和体验到的,这些都各自是孤立的岛屿。尽管它们彼此之间的峡湾似乎很容易跨越,事实上却不是如此。
我们知道要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知道要建立好习惯,我们知道可以改变心情,但我们真的能做到我们所知的一切吗?我们必须“获得”这些概念,然后建立伴随的“状态”。伏尔泰(Voltaire)曾经说过,人心里有种智慧,是头脑无法理解的。要在头脑和心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是个很大的挑战。
心理治疗的心灵净土是什么呢?治疗师如何帮助个案发现它呢?治疗师希望,个案体验到他们自己所知道的。当代心理治疗奠基于心理教育。有时候心理教育是条漫长的道路。有时候它是一条错误的道路。体验必须通过个案的实际感受,更多是一种状态的切换,而不是头脑认知的了解。
简单地说,人生里所活出的经验,是介于知识国度与体验国度之间的桥梁。也就是说,并不是所学的“书本知识”可以创造状态的改变,而是你所活出的经验会创造改变。
在许多专业领域中教条式教育很重要,特别是科学与数学领域。但有些事情必须通过经验学习。快乐是其中一项,因为快乐是一种情绪。类似地,受到激励、成为觉察、感受成功,或是坚持信念,这些必须通过体验被感受到,因为它们是概念与状态。情绪、概念和状态,可以通过经验转换被感受到;它们无法用教数学的方式来教导。人们无法强背快乐的方程式。
情感、情绪和状态,三者都不一样。情感是瞬间即逝、发自内心、随时随情境调整的经验。它们是基于生物演化历史的轨迹自然发生的。鱼类、爬虫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都会体验到情感。
情绪则是调节与启发感觉和反应的,内在和外在都有;它们的功能是提升适应能力。情绪是社交磁铁,会自然地吸引或是排斥。情绪会造成动物靠近或是远离。生物的演化进程里,就连单细胞生物都会有靠近或是远离的行为。它们是情绪反应的前兆信息。或许在动植物的演化过程里,植物的向光性是一种更明显的趋向反应。
情绪可以看成硬化的情感。一个人可以困在生气的情绪里,或是困在兴奋的情绪里。情绪可以持续较长时间,但是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不见得有帮助。
状态是不一样的东西。心理学家不会把斗志、临在、开放、觉察、信念、冥想、责任这些东西分类到情感或情绪。许多人类经验最好是分类到状态。状态很难定义,由许多不同东西组成,包括情感、情绪、关系模式、生理反应、心理习惯,以及情境因素,等等(更多关于状态的介绍,请参见Zeig,2014)。
为了启发性目的,我对状态的定义和探索总是保持开放态度。比较模糊定义的状态可以帮助学员实际体验目标状态,这是这本书的中心思想。但是太宽松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一般牺牲精准来换取有效。对心理治疗而言,有效才是最重要的。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情感关系里,有效的沟通和维持关系永远胜过争输赢对错。
人们会寻求帮助,是因为他们困在僵化的状态里,感觉无法获得资源以产生一种有效良好的状态。受限的状态,比如感觉自己是受害者,可以被一种赋予能量的生生不息状态取代。
毕竟,人们都清楚明白的道理是,任何人只要拥有最宽广、最多样性的状态,就很有可能在任何情境里活出最精彩的人生。如果拥有最宽广的状态选择,一个人就会找到最适合的有效状态来响应挑战。这个道理也可以用在治疗师和个案身上、父母亲和小孩子身上,以及公司主管和员工身上。
再次强调,状态(情绪、情感和身份认同也是)无法通过教条式方法来教导。如果一个人缺乏动力做事,你指出这一点并不会激励对方去行动。动力(以及其他状态)必须从内在被诱发。
体验式沟通属于艺术的范围。举例来说,电影是一种“表演,而不说明”的艺术。电影、小说、诗歌、绘画、戏剧、舞蹈、音乐、时尚流行、室内设计及建筑,都是一种独一无二的艺术,会诱发情绪、感觉、概念和状态的改变。
那么,我们如何教导艺术?艺术无法用教条式方法教导。切换到一种状态可以创造艺术、成为艺术家,这个部分需要通过亲身体验才能完成。
艺术家运用概念化沟通,为了朦胧之美而牺牲清晰的信息。艺术是很主观的,每个人的诠释不同,是一种现象、是一种互动。艺术家所用的方法是诱发感受,而不是告知信息。艺术是通过唤起人们对经验的转换而被创造出来的。科学是客观的。科学与现象学是相反的两极,现象学研究人的亲身经验。
艺术和科学是互补的。沃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的不确定性原理提到,如果你知道一颗粒子的动能信息,就失去了粒子所在位置的信息。信息清晰和情绪感受是互补的。科学致力于找到清楚明白的知识,艺术致力于感受情绪和体验。
艺术是情感、概念和状态的探索,所有艺术都是围绕在情绪感受的周遭。艺术是人类的必需品,因为它锻炼情绪、概念、状态和身份认同,在这些东西上艺术可以千变万化。如果治疗师认为诱发有帮助的情绪、概念和状态很重要,他们就应该以艺术为榜样,因为艺术刺激独特体验的产生。
电影是一种复杂的艺术,而且全世界都很看重电影艺术。看电影的人并不会真的想要被恐龙追赶或是冒着生命危险进行一场飞车追逐,但是肯定很享受体验一种自由的幻想世界。我最近的一个研究项目是关于电影情节的架构,我想要了解电影如何诱发观众的情感体验。我现在教导治疗师们(以及其他人),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刺激状态和情绪的产生。
情绪是一种社交货币。我们会彼此交换情绪。我们会储存情绪。我们也会在情感上投资。我们彼此通过情感而有连接。要产生情感共鸣,艺术家会雕刻情绪飞扬,音乐家会刻画时间流动,律师会雕塑公平正义,心理治疗师会雕塑概念感受。治疗师运用情感体验点燃人们心中的热情,推动更好的改变和蜕变。治疗就是让个案体验到自己可以改变、创造新生命。
我们最好把人类沟通看成艺术,而不是科学,特别是当我们想要让对方产生情感共鸣时。为了发展我身为治疗师的专业能力,我孜孜不倦地提升沟通的艺术,想尽办法唤醒人们的内在潜能。我不仅钻研艺术,也钻研心理治疗大师们的治疗方法。那些心理治疗师都是唤醒人们情感共鸣的艺术大师。
在我超过40年的治疗师职业生涯里,我十分荣幸,可以在20世纪后期及21世纪前期的世界治疗大师们身旁学习,与他们互动,这些大师将心理治疗提升到一个更高境界。然而,作为沟通艺术大师,这些大师们在我的老师、备受世人尊崇的精神科医师艾瑞克森面前都黯然失色。
如果说艾瑞克森医师是全世界最厉害、最伟大的心理治疗沟通大师,一点也不为过。他有传奇般的能力,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帮助个案进入一种最佳状态,使他们成为最棒的自己。他有出神入化的概念沟通能力,在治疗室里他几乎不讲教条理论。就连他的教导也是用概念化的方式,以激发人们内心最深的潜力。
比如,我聆听过他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演讲录音带,当时他的听众都是医师。这些演讲听起来就像很漫长的催眠引导。当我问艾瑞克森医师这件事时,他解释给我听,“我不是教导教科书内容,我教导的是点化、顿悟、激励。”我当时听得目瞪口呆。我花了好长时间才理解了他给我的回答。我从来没有遇过哪个老师是教导点化和顿悟的。我以前的老师都是教导理论、教科书内容。
艾瑞克森医师偏好多变形式胜过于刻板内容。当我们想唤起人们内心情感共鸣时,多变形式总是胜过单一形式。艾瑞克森医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当他在提供治疗时,当他在做催眠时,当他在教导时,他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唤醒最佳体验和状态。
1973年,我成为艾瑞克森医师的学生,接下来的5年,我经常飞到凤凰城跟随他学习。1978年,我搬到凤凰城住,就近跟他学习。我从1977年开始教导艾瑞克森学派的治疗方法。我在全世界超过40个国家教导过艾瑞克森学派的治疗方法。
我主要是教导心理治疗师,但也经常教导其他专业人士,包括律师、牙医,以及生活教练。我也会举办公开演讲,教导一般社会大众。
我一开始的教导风格是教条式的。我会解释心理治疗理论和治疗方法。逐渐地,我的教导风格倾向于艾瑞克森医师的风格。随着专业能力越来越精进,我的教导变成全然是体验式的—非常类似于艾瑞克森医师本人的教导。
艾瑞克森医师是我所见过的最善于激发人们潜力的老师。他很少讲述教条理论,因为他觉得这些都可以从书本上学习到。他顺势而为地使用催眠、讲故事、说隐喻、给任务、玩游戏、开玩笑、朗诵诗词等,来激发人们深刻的体验。
遵循艾瑞克森学派的优良传统,我一直在探索可以帮助我和我的学生更好地产生类似艾瑞克森治疗效果的方法。我发现艺术带来了最好的学习效果。我最早期的艺术学习是从即兴戏剧开始的。
我的妹妹珊蒂·萨德(Sande Zeig)是一名艺术家,她擅长电影制作、导演、剧本写作和表演。在许多年以前,我跟她聊天聊到,我觉得做心理治疗跟即兴戏剧的艺术很相近,不太像科学,我告诉她我想知道演员如何学习即兴戏剧。她建议我,“去报名一堂表演课。”因为我是一个会听取忠告的行动派,于是立刻报名了三堂连续的即兴戏剧训练课程。我在即兴戏剧课程上所受到的震撼和冲击,让我开发出治疗师培训练习系统。
治疗师培训练习,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系统,以期帮助治疗师通过系统化、体验式学习成为更好的治疗师。我的设想是,学习策略性发展积极正向状态的治疗师(以及一般人),都会是有效率的人,有独特风格的人。
治疗师培训练习方法,也可以修改后套用在心理治疗上,以及督导培训上。当我们的目标是帮助沟通的对方改变状态和感受时,这个培训练习可以套用在任何专业领域上,以及任何生活实践者身上。
治疗师培训练习,同时也是一种仿效大师的方法。
仿效大师是一种促使你更卓越的方法,可以通过五步骤达到。第一步,找到一个在他的擅长领域专精的大师。第二步,近身跟他学习。第三步,将大师的状态和概念分解成一系列容易学习的小元素。第四步,决定哪些元素符合你个人需求。第五步,练习这些元素,直到你提升自己,到达卓越境界。
书中的练习,是为心理治疗师精心设计的。许多练习方法是用来训练演员的。当我开始钻研即兴演出时,我寻找与即兴演出戏剧有关的书籍。斐欧拉·史堡林(Viola Spolin)与凯斯·乔斯通(Keith Johnstone)这两人的书籍对即兴戏剧的学习是极其重要的。
在即兴戏剧的培训里,演员在学习更复杂的表演练习之前会有些暖身练习。在治疗师培训练习里,我也准备了暖身练习,是为了效仿优秀治疗师的卓越天赋本能。治疗师培训练习,是为了仿效艾瑞克森医师的卓越能力及他最常使用的状态。
体验式过程可以激发深刻体验和状态,帮助治疗师成为更好的治疗者。更进一步说,激发深刻体验和状态,可以提升个人成长与发展,无论是在哪个专业领域。本书中的治疗师培训系统是基于完整架构的体验式练习,系统化地围绕组织在具体概念领域周围。我们强调个人独特经验的体验式方法,这些练习的目的不是教导具体技巧或特定能力,但是在练习过程中你一定会学到很多技巧方法。
具体的专业培训可以在治疗室之外发生,可以用在心理治疗上,以及个人生活里。人们可以轻易地从一种工作记忆模式切换到身体自动记忆模式。读者个人的喜好会决定他自己最终学会什么。所以,选择一个你最有兴趣的领域去发展。本书中的练习不用从头到尾按部就班一个个做,可以随机取用,这样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书中有许多与催眠有关的练习,这是我所擅长的领域,但你不需要学过催眠。作为一个治疗师,钻研催眠对我有极大的帮助。尽管我偶尔会使用正统催眠做治疗,但大部分时间我会运用催眠的原理和概念去激发一个蜕变的疗愈时刻。
研究催眠会帮助治疗师强化他们的信息—提升从治疗到艺术的境界。催眠会让一个信息更加美好,令人感到愉悦,并且更加有效疗愈。催眠教导治疗师拥有一种改变状态的高深技巧。因此,我会推荐所有的治疗师学习催眠,就算他们并不经常用催眠做治疗主轴。
书中设计的练习,是用在团体中的,但是很多练习可以修改调整作为个人练习用。治疗师培训系统,可以用在治疗师培训项目里,也可以用在临床督导中。这个系统本身就是一种体验式培训的隐喻。当我们的目的是激发深刻情感和状态时,这个系统可以根据具体的专业领域而做修正,也会对人际互动有所帮助。
当我们的目标是唤醒情感共鸣时,当我们的目标是促进深刻感受时,当我们的目标是改变个人状态时,体验式方法都可以胜任。很多时候,最好的处方笺就是提供一种经验(而不是提供药物)。
这本书是关于如何提升个人能力,达到超凡卓越境界的。我预期这本书的读者都已经卓越出众。然而,我聚焦于运用体验式方法来开发你的潜能,让你在专业领域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通过激发深刻体验,超凡入圣的境界会油然而生。这本书的精华元素在于深刻体验,而不是知识理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