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781558
纪念汪曾祺诞辰百年经典合辑
展现文学大师风采
温暖,睿智,幽默,通透
作为“中国*后一位士大夫”,他的文字具有明清笔记般的雅致与风流
深受沈从文、金庸、贾平凹、苏童、毕飞宇、曹文轩等诸多文学名家喜爱
众多文章被收录进初、高中语文教材
东西南北,历史风俗,浑然一体,活色生香。
1. 他(汪曾祺)像一股清风刮过当时的中国文坛,在浩如烟海的短篇小说里,他那些初读似水、再读似酒的名篇,无可争辩地占据着独特隽永、光彩常在的位置。能够靠纯粹文学本身而获得无数读者长久怀念的作家是幸福的。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
2.《汪曾祺经典》丛书共七册,精选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杂文、小说、评论等内容,并配有一些老照片及其书画作品,进一步展现其美文佳作。
3. 《汪曾祺经典》丛书,精选精编,装帧精美,版式疏朗。
4. 《东西南北迹万里》中跟随作者的笔触游历大江南北和各地的名山大川,透过作者的眼睛,感受诗意而又秀丽的风景。
《东西南北迹万里》精选了汪曾祺先生的游记散文,跟随作者的笔触游历大江南北和各地的名山大川,领略我们不曾到过的秀美山川,透过作者的眼睛,感受诗意而又秀丽的风景。本书语言优美流畅,内容多是对风土景致的描写,作者用朴素但有趣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他的所遇所想,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和期盼。
代 序
沽 源
沙岭子
严子陵钓台
坝 上
八 仙
苏三监狱
建文帝的下落
凤翥街
初识楠溪江
城隍·土地·灶王爷
果园杂记
金陵王气
天山行色
湘行二记
四川杂忆
索溪峪
菏泽游记
人间幻境花果山
地灵人杰话淮安
牌 坊—— 故乡杂忆
杜甫草堂·三苏祠·升庵祠
泰山片石
泰山拾零
隆中游记
皖南一到
初访福建
听遛鸟人谈戏
林肯的鼻子
美国女生——阿美利加明信片
遥寄爱荷华—— 怀念聂华苓和保
罗·安格尔
觅我游踪五十年
代后记
编后记
苏三监狱
晚报载姜伟堂同志写的《“苏三监狱”纯系附会》,把玉堂春故事的来龙去脉说得很清楚。说苏三在洪洞县蹲过监狱实在是“老虎闻鼻烟”——没有那宗事儿。
一九六三年初,我曾到洪洞县去了一趟。县里有一位老先生,是苏三问题专家。他陪同我们参观了苏三的遗迹,还送了我们一本《苏三传说》的小册子。我当时在心里有点好笑:苏三成了洪洞县的乡贤了!
这位老先生陪我们参观了县大堂,指定一块方砖,说是苏三就是跪在这里受审的。我们“哦哦”。
接着就参观“苏三监狱”。这是一座很小的监狱,监门只有一般人家的独扇门那样大。门头画着一只老虎头,这就是“狴犴”了。进门,有一溜低矮的房屋,瓦顶、砖墙、砖地,这是男监。穿过一条很窄的胡同(胡同两侧的瓦檐甚低,如系江洋大盗,稍有武功,可以毫不费事地纵身越狱),便是女监。女监是一座三合院,南、北、东面都是“监号”。老先生向我们介绍:北边的监号,就是苏三住的。院子里有一口井,叫作苏三井。井栏很小,只有一个大号洗脸盆那样大,却颇高。井栏是青石的,使我们不能不感动的,是井栏内侧有很多深深的道道,这是井绳拉出来的。从明朝拉到现在,几百年了,才能拉出这样深的绳道,啊呀!我不禁想起苏三从井里汲水,在井边梳头的样子。
洪洞县街上还有一家药铺,叫作××堂,传说赵监生毒死沈燕林的砒霜(原来是想毒死玉堂春的),就是从这家药铺买的。那装砒霜的青花瓷坛还保存着,用一块红绸子衬托着,放在柜台的一端,任人观看。据说这家药铺明朝就有。赵监生(如果有这个人)从这一家、这个坛子里买了砒霜,是有可能的——砒霜是剧毒,是不能随便换坛子的。
参观了这里,使我想起一个问题。我原来觉得洪洞县的人对苏三传说如此牵强附会,言之凿之,未免可笑。走在洪洞县的街上,我想:到底是谁可笑?是洪洞县人,还是对传说持怀态度的我?
注释
原载一九八六年十月六日《北京晚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