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7207004
- 身为文学家的韩国电影大师、作家型导演李沧东小说代表作!
- 李沧东一切电影创作,正是源于这种敢于冷静直视现实、冷峻逼视灵魂的现实主义写作。
- 无论写作还是电影,更多地关注现实,而不是忘记现实,对现实独有而清醒的思考。
- 琐碎的生活暗藏汹涌洪流,直指生命深处的被掩藏、遗忘的一切。
- 生命的意义不在天上,而是在现实当中,虽然它很丑陋。
“我所有的希望,就是能有一点点的改变。这就像是用一根蜡烛在传递火种,手递手,点燃别人手里的蜡烛。”——李沧东
无论是电影叙事,还是小说叙事,李沧东手中都握着一把极为锐利的手术刀,他深层剖开韩国现代社会中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将其经受的历史创伤、人性的残酷、个体命运遭受侵害等问题连根拔起。在他眼里无论电影还是文学,目的都应该是体现真实,必须寻找被生活隐藏的真实。在这部小说集里,他不止是人文主义的电影导演,还是一位心怀悲悯的作家。
本书收录了李沧东的小说处女作《战利品》及其他短篇小说共十一篇。这些作品都是以城市边缘人和小人物为关注点,聚焦于两类题材,一类是朝鲜战争及南北分裂、光州事件等社会现实所造成的伤痛,一类是韩国社会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他的小说不以大事件为线索,而往往围绕着生活的细节,如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夫妻之间或婆媳之间的家庭矛盾、大巴车上的风波等等,他拙朴的笔触下隐藏的是这些细小的事件背后巨大的悲剧感。他的作品有一种逼真的写实感,如同他的电影那样深刻地刻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寻找被生活隐藏的真实。
译序
为了大家的安全
火与灰
祭奠
烧纸
脐带
大雪纷飞的日子
舞
空房子
为了超级明星
一头有心事的骡子
战利品
译序
无论写小说还是拍电影,李沧东都在直面社会现实,深刻反思现象背后的原因。尤其是他的小说创作,主要涉及两类题材。一类是关注朝鲜战争及战后南北分裂的现实,反思南北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以及由此造成的伤痛。在这类题材中,作家常以分裂状态下的父与子为主人公,通过描写父子之间的代沟与矛盾冲突,折射出社会现实问题,即,一直持续在当代的分裂体制下的社会现实问题。
韩国文学史上的“分断文学”概念出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分断文学是表现朝鲜半岛南北分割的历史与现状的文学。分断文学剖析和反思民族分裂的历史与现实问题,自然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学特征,也带有人本主义文学的属性。李沧东的分断题材小说不以大事件为线索,往往围绕家庭叙事展开,描写普通底层民众的家庭矛盾由冲突到和解的过程。尤其是经历了民族分裂的一代人和之后成长起来的第二代人之间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矛盾,个体之间的恩怨情仇,以及冲突与和解的故事。如他的代表作《烧纸》,刻画了因为家庭出身带有“红色”背景而未能考入士官学校,最终成为默默辛劳的底层公务员的长子“成国”,与同母异父的弟弟“成浩”之间的矛盾纠葛,以及在丈夫因从事左翼活动失踪后,遇骗局遭强奸生下成浩的寡妇“母亲”身上发生的故事。带有祭祀性质的烧纸(传单)行为,象征了两代人之间和兄弟之间的和解。《烧纸》发表于 1987 年,作品把直接经历过战争创伤的人对战争的体验和未经历过战争的战后出生的一代人对战争的感受加以对比。未经历过战争的儿子们看待战争的视角都带有非批判性的倾向,他们一开始不了解母亲所体验过的战争悲剧,但是他们通过母亲认识到了战争的悲剧性,并体会到母亲努力战胜创伤的意志。通过这部作品,可以看到战争悲剧的直接体验者和战后一代人的矛盾,以及一种永远不能忘却这场战争和民族分裂现实的意志。同时,作品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在当时的韩国社会,那些曾跟左翼有关的人,他们的亲戚朋友因受到牵连而备受歧视和排斥的社会问题。
《祭奠》用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了曾经从事左翼活动、后来破产并中风的“父亲”与第一任妻子生下的长子“德秀”,以及现任妻子所生的“姐姐”“我”“弟弟”之间的家族故事。南北战争爆发后,从事赤色活动的父亲和舅舅为躲避搜捕而东躲西藏时,遭人告密而被捕,只有父亲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围绕告密者,家族内部产生了种种误会和敌意。直到父亲病入膏肓即将离世时,前妻生的儿子德秀找上门来,要求父亲一家为其生母办一次“祭亲”仪式,经过一翻激烈的冲突,这场旷日持久的矛盾纠葛才得以烟消云散,一家人终于达成了和解。
《脐带》也是一篇以战争为背景的家族叙事小说,描写了“父亲”因为从事左翼活动而冤死,守寡的“母亲”后半生只依赖遗腹子“大植”一人,金大植成家立业后母亲仍然干涉夫妻之间的生活,由此引发许多矛盾。在得知亲家公曾经是“赤色分子”后,母亲更加虐待儿媳,甚至以离家出走的方式想要赶走儿媳。大植的岳父曾经因“叛国罪”入狱,而妻舅至今还在日本从事共产主义活动,妻子因此遭到警察署“对共科”的调查。虽然战争已经成为历史,但是战争的阴影仍然笼罩着这家人。
李沧东的另一类题材聚焦了韩国社会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在这类题材的作品里,李沧东刻画了一群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孤立无助的城市贫民、小市民形象,描写了他们努力超越自己的小市民性,寻找身份认同感的觉悟的过程。
《为了大家的安全》如同一部现场记录的报告书,实时记录了一个可怜又可笑的老太太在一辆长途大巴车上的遭遇。杂志社记者京哲去光州采访一个女演员的绯闻,旁边坐着一位浑身散发出腐败气息的乡下老太婆。老太婆不仅拒绝系安全带,还在车上耍酒疯,引起全车人的反感。在她憋不住要下车撒尿时,长途大巴车在一车人的默认下不仅没有停车,反而全速驶向光州。最终老太婆脱下裤子尿在了车内过道上,然后开始了对全车人充满敌意的谩骂。后来,老太太被安全带捆绑在座椅上,挣扎一翻后晕了过去。其他乘客则若无其事地继续享受着安静的旅途,当然他们也被安全带束缚在座椅上。
“光州民主抗争”爆发七年后韩国社会再次掀起了要求民主化的抗争。当年戒严军队进驻光州血腥镇压了民主抗争,但是七年之后的民主抗争浪潮却是整个韩国底层民众愤怒的呐喊和反抗。《为了大家的安全》正是以这场抗争浪潮为背景创作的。这部短篇发表于 1987 年,这一年韩国社会经历了重大的转折: 1 月,参加民主化运动的首尔大学学生朴锺哲被警方拷打致死; 7 月,走上街头示威抗议的延世大学学生李韩烈死于警方的催泪弹下,引发了全国民众的愤怒声讨,全斗焕独裁政权不得已发表了“6·29宣言”,改总统间接选举制为人民直接选举,韩国民众的民主化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
汽车抵达光州后,人们泰然自若地下车时,京哲的脑海里回荡着呻吟般的呼喊:“都等一下!谁都别想下车,我们都要在车里等着。我们不知道那位老太太怎么样了,在把老太太送到医院,听到她没事的消息之前,谁也不能下车。因为老太太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仔细想想吧,我们其实都是一样的人,不是吗?”大学生朴钟哲被拷打致死时,李韩烈被催泪弹射死时,人们的脑海里曾经爆发出类似的呐喊。换句话说,这篇小说正是为了大家的安全而创作的。小说的开头就已经暗示了这一点:“孩子啊,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按时吃饭!”这份长途大巴车上的现场报告,如同射向良心的利箭,射向了车内衣冠楚楚、泰然自若的一干民众,辛辣地批判了韩国社会逐渐走向保守的社会现象。
《一头有心事的骡子》《为了超级明星》《空房子》《舞》《大雪纷飞的日子》均是关注韩国社会在工业化进程中衍生出的种种社会问题的写实主义小说。这些小说的文学特征,可以从他后来执导的《诗》《燃烧》等电影中找到相似之处。李沧东是一位责任心很强的作家,强烈认同文学的社会作用。他曾经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韩国现实主义作家阵营里的中坚。他的小说追求一种逼真的写实,这种真实不只是生动、逼真的叙述,更是苦苦思索现实的真实性(authenticity)的结果。他追求的真实性没有停留在只是提出问题,而是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出路。
李沧东由一位著名的小说家,于不惑之年转入电影界,一举成为代表韩国的作家主义导演,也有人称他为“电影作家”。如果没有小说家的经历,就无法形成他的电影叙事。而通过电影,他又突破了小说叙事,进入了小说未能完全实现的领域。这也是他作为“电影作家”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金冉
在韩国我是第三号人物,姜帝圭排第二,李沧东排*。
——金基德(导演)
李沧东是今天少有的将自己的生活和作品联系起来的导演。每一次,他都把自己的想象和真实的经纬线编织在一起。
——(法)勒克莱齐奥(作家)
“作家”这个身份对他来说至关重要,那是一项极具原创性的工作,是寻找某个独特的角度,对着世界说出独特的话。
——崔卫平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