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包 装: 平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275352
内容简介
自《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06》出版以来,《解析》每年出版一本,形成品牌,受到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和研究者的关注。书名冠以出版当年的年号,每年的《解析》都是对前一年我国新闻传播学各方面研究现状和学界业界热点问题的回顾,根据内容划分为章。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9》对2018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从学术层面、热点话题研究层面做了概述。书中不仅收录了多篇关于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和新媒体研究的综述、研究报告,一册在手,纵览头一年学科发展前沿、重点难点问题解析;而且,书中多篇论文回顾新闻传播领域面临的老问题,展望新的研究方向,兼顾历史研究与前沿探索。
目 录
第一章 新闻传播学研究综述
2018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综述
2018年中国传播学研究综述
2018年中国传播研究新观点
2018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
2018年中国新媒体研究综述
2018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综述
2018年中国传播学研究综述
2018年中国传播研究新观点
2018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
2018年中国新媒体研究综述
第二章 新闻传播学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虚假新闻研究报告
2018年中国传媒法治发展报告
2018年中国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新闻传播思想
习近平论“建设全媒体”
第四章 新闻学研究
“媒介专业主义”的悖论
媒介再思:报刊史研究的新路向
液态的连接:理解职业共同体
——对百余位中国新闻从业者的深度访谈
双强寡头平台新闻推荐算法机制研究
新闻融合的创新困境
——对中外 77 个新闻业融合案例研究的再考察
第五章 传播学研究
人的记忆、搜索引擎与新闻传播学研究
——搜索引擎批判
知识的政治:搜索引擎中的乌坎事件研究
传播中的身体问题与传播研究的未来
交流者的身体:传播与在场
——意识主体、身体—主体、智能主体的演变
从“零”到一:中国传播思想史书写的回顾和展望
媒介域的方法论意义
追忆消逝的网站:互联网记忆、媒介传记与网站历史
语境、演进、范式:网络研究的想象力
免费在线读
序言
……
《解析》之所以被广大读者认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综合性与权威性。不仅有每年的综述,还涵盖了多样的话题,基本将近一两年新闻传播领域的热点问题一网打尽,令人有种一册在手,本领域研究热点了然于胸的感觉。再加之和年鉴类的大部头相比,这本书比较精简,所以对需要迅速了解中国新闻传播研究新动向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来说,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考研的同学也常将其作为复习备考的参考书。新版的《解析》将延续并强化这一特征。从去年开始,除了例行的《国际新闻界》每年发布的中国新闻学研究、中国传播学研究、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综述,以及陈力丹老师每年撰写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以外,我们还获得了《新闻记者》杂志的授权,刊登他们多年以来一直广受关注的《中国虚假新闻研究报告》《中国传媒法治发展报告》《中国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刘新传、魏然撰写的对全球网络研究的综述也有助于我们从全球的视角来思考中国的网络研究。这样一来,新版比旧版的关注范围更大,读者可以把《解析》作为一个快速了解每年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状况的小型年鉴使用。
多年来《解析》还形成了一个突出的特点:广泛关注新闻传播各领域的新锐话题。陈力丹老师每年都会带领研究生撰写新闻传播领域的新鲜话题。新版的《解析》依然会继续关注前沿的甚至是不成熟、有争议的话题,毕竟目前新闻传播领域可能是整个社会最有活力且对社会影响最显著的部分,新闻传播研究也应该保持这种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除了收录陈力丹老师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权威文章外,我们还从海内外中文期刊中遴选了一些前沿文章,希望能更全面地反映一年来本领域的新进展。
李金铨对于这几年学界、业界热议的“新闻专业主义”做了比较公允的判断,警告大家不要只盯着因文化差异而存在误译的概念,望文生义,而要搞清楚概念的历史语境,以及中国当代新闻业面临的问题,借鉴这个观念背后的思考方法而不是现成的解决方案。黄旦在这几年借着对过去习以为常的媒介本体论的反思,重新定义了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对象及问题域,在李金铨提出的知识人的思想史与报刊个案研究、李彬的“新新闻史”等研究思路外别开生面。媒体融合与转型不算新话题,但是扎实的经验研究不多。我们选择了周睿鸣等对媒体转型条件下职业共同体的研究以及王辰瑶对新闻业融合案例的综合分析,以期在泛泛而论之外提供更具有理论性的研究视角。
传播研究曾经与知识社会学同根而生,从知识和知识社会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新闻传播实践,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视角,也是我个人一直以来十分感兴趣的问题。方师师所讨论的推荐算法产生的内容是一种新形态的知识?D?D“计算的知识”(computational knowledge),陈力丹和方惠对搜索引擎的研究,也可看作是对这一主题的研究。计算的知识并非客观的知识,它同样也包含知识的政治。
身体视角的传播研究最近突然成为热点,让人颇感意外。可能更让人意外的是为什么传播领域现在才把身体的问题提出来。在技术转型的断裂时期,当传播中习以为常的身体突然面临退场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身体是一直被忽略的传播的基本元素或条件,由此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人类用于思考和表达的语言是理性的,感性的身体缺乏表述自身的语言,用理性语言的转译难免辞不达意,关于身体的议题也具有同样的暧昧性。身体具有物质性,可以被归入广义的传播物质性的探讨之中,但身体又不具有典型的物质性,这也是身体议题具有挑战性和颠覆性的地方。不过陈卫星近年来介绍的德布雷的媒介学可算是典型的媒介物质性研究,《解析2019》中关于媒介域方法的讨论具有一定的媒介物质性研究方法论的意义。吴予敏关于中国传播思想史的书写既有鲜活亲切的个人故事,又有高屋建瓴的宏观剖析,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他跨越学科界线,通过几个本土的案例谈中国传播问题,对打开思路尤其有帮助。吴世文、杨国斌对于消逝的网站的记忆研究采用了文化社会学和社会记忆的视角,打破了目前主流互联网史的自然史或编年史的写法,进入了“深互联网研究”的领域,对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的互联网研究极具启发意义。
当然,任何的选择都带有主观色彩,这部论文集也不例外。我个人不太喜欢读那种绕来绕去,故作高深,但最后没什么学术想象力和启发性的文章。但是这样精致而平庸的文章却充斥着学术界。可能是因为这样的文章形式上整齐规范,观点上不得罪人,审稿人觉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心一软,马马虎虎放过去,于是在层层淘汰中低空飞过,最后刊登出来。越是学术规范化,审稿程序严格,反而这样的文章越占据主流。也不能说这样的文章没有价值,但总让人感觉读来不够痛快,这可能也是韦伯所说的理性化的牢笼的一种体现吧。所以当不必像编杂志那样追求“程序正义”后,就可以在自己的园地里“肆意妄为”。因此在这本《解析》里大家可以看到,精致周到的文章选得少,带有冒险色彩的思想性的文章选得多;传
……
《解析》之所以被广大读者认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综合性与权威性。不仅有每年的综述,还涵盖了多样的话题,基本将近一两年新闻传播领域的热点问题一网打尽,令人有种一册在手,本领域研究热点了然于胸的感觉。再加之和年鉴类的大部头相比,这本书比较精简,所以对需要迅速了解中国新闻传播研究新动向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来说,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考研的同学也常将其作为复习备考的参考书。新版的《解析》将延续并强化这一特征。从去年开始,除了例行的《国际新闻界》每年发布的中国新闻学研究、中国传播学研究、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综述,以及陈力丹老师每年撰写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以外,我们还获得了《新闻记者》杂志的授权,刊登他们多年以来一直广受关注的《中国虚假新闻研究报告》《中国传媒法治发展报告》《中国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刘新传、魏然撰写的对全球网络研究的综述也有助于我们从全球的视角来思考中国的网络研究。这样一来,新版比旧版的关注范围更大,读者可以把《解析》作为一个快速了解每年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状况的小型年鉴使用。
多年来《解析》还形成了一个突出的特点:广泛关注新闻传播各领域的新锐话题。陈力丹老师每年都会带领研究生撰写新闻传播领域的新鲜话题。新版的《解析》依然会继续关注前沿的甚至是不成熟、有争议的话题,毕竟目前新闻传播领域可能是整个社会最有活力且对社会影响最显著的部分,新闻传播研究也应该保持这种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除了收录陈力丹老师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权威文章外,我们还从海内外中文期刊中遴选了一些前沿文章,希望能更全面地反映一年来本领域的新进展。
李金铨对于这几年学界、业界热议的“新闻专业主义”做了比较公允的判断,警告大家不要只盯着因文化差异而存在误译的概念,望文生义,而要搞清楚概念的历史语境,以及中国当代新闻业面临的问题,借鉴这个观念背后的思考方法而不是现成的解决方案。黄旦在这几年借着对过去习以为常的媒介本体论的反思,重新定义了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对象及问题域,在李金铨提出的知识人的思想史与报刊个案研究、李彬的“新新闻史”等研究思路外别开生面。媒体融合与转型不算新话题,但是扎实的经验研究不多。我们选择了周睿鸣等对媒体转型条件下职业共同体的研究以及王辰瑶对新闻业融合案例的综合分析,以期在泛泛而论之外提供更具有理论性的研究视角。
传播研究曾经与知识社会学同根而生,从知识和知识社会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新闻传播实践,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视角,也是我个人一直以来十分感兴趣的问题。方师师所讨论的推荐算法产生的内容是一种新形态的知识?D?D“计算的知识”(computational knowledge),陈力丹和方惠对搜索引擎的研究,也可看作是对这一主题的研究。计算的知识并非客观的知识,它同样也包含知识的政治。
身体视角的传播研究最近突然成为热点,让人颇感意外。可能更让人意外的是为什么传播领域现在才把身体的问题提出来。在技术转型的断裂时期,当传播中习以为常的身体突然面临退场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身体是一直被忽略的传播的基本元素或条件,由此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人类用于思考和表达的语言是理性的,感性的身体缺乏表述自身的语言,用理性语言的转译难免辞不达意,关于身体的议题也具有同样的暧昧性。身体具有物质性,可以被归入广义的传播物质性的探讨之中,但身体又不具有典型的物质性,这也是身体议题具有挑战性和颠覆性的地方。不过陈卫星近年来介绍的德布雷的媒介学可算是典型的媒介物质性研究,《解析2019》中关于媒介域方法的讨论具有一定的媒介物质性研究方法论的意义。吴予敏关于中国传播思想史的书写既有鲜活亲切的个人故事,又有高屋建瓴的宏观剖析,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他跨越学科界线,通过几个本土的案例谈中国传播问题,对打开思路尤其有帮助。吴世文、杨国斌对于消逝的网站的记忆研究采用了文化社会学和社会记忆的视角,打破了目前主流互联网史的自然史或编年史的写法,进入了“深互联网研究”的领域,对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的互联网研究极具启发意义。
当然,任何的选择都带有主观色彩,这部论文集也不例外。我个人不太喜欢读那种绕来绕去,故作高深,但最后没什么学术想象力和启发性的文章。但是这样精致而平庸的文章却充斥着学术界。可能是因为这样的文章形式上整齐规范,观点上不得罪人,审稿人觉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心一软,马马虎虎放过去,于是在层层淘汰中低空飞过,最后刊登出来。越是学术规范化,审稿程序严格,反而这样的文章越占据主流。也不能说这样的文章没有价值,但总让人感觉读来不够痛快,这可能也是韦伯所说的理性化的牢笼的一种体现吧。所以当不必像编杂志那样追求“程序正义”后,就可以在自己的园地里“肆意妄为”。因此在这本《解析》里大家可以看到,精致周到的文章选得少,带有冒险色彩的思想性的文章选得多;传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