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438102
著名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作序并评价:《龙飞光武》写出了乱世纷争中的刘秀神采,是得其魂魄的沉实之作!
《龙飞光武》在浩瀚无垠的史料中重新发现历史,返回现场,生动而厚重地再现了莽新的昙花一现及刘秀团队所处时代的风云激荡,是下了大功夫苦功夫的长篇力作。
——著名评论家丁帆教授
长篇历史小说《龙飞光武:刘秀和他的二十八将》以宏阔的视野、精心的结构、娴熟的语言,生动贴切地展示出刘秀及其团队在世纪之初,艰苦卓绝、披荆斩棘,终于成就一番勋业的云烟往事,塑造出了刘秀与云台诸多名将个性鲜明、光华耀眼的夺人光彩,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与久违的历史审美享受。
序——二月河
卷一 昆阳之战
卷二 龙腾河北
卷三 陇蜀风云
卷四 星聚云台
跋
序
二月河
雷雨先生让百义兄转来他写的《龙飞光武》书稿,看我可否为这本书写一个序。我近年来,身体一直不大好,煎药静养,莳弄花草,看点闲书,写些小文,滚滚红尘外的不少应酬都谢却推掉了。但雷雨的《龙飞光武》,却不能一口回绝,敬谢不敏,想来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我虽然是三晋人氏,祖在黄土高原,但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父母过大河南下以来,就一直生活在南阳盆地,算是地地道道的南阳人了。雷雨是叶县人,古昆阳所在,与南阳关系紧密,我们是大同乡,而雷雨所写的人物,又是南阳刘秀,乡情盛意,岂能容我借故推脱?
二则是众所周知,我写满清皇帝中的康熙、雍正、乾隆,兀兀穷年,耗尽心血,好在苍天不负有心人,关于三个皇帝的长篇小说,一版再版,一印再印,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广大读者的肯定,很让我欣慰平生。皇帝这个群体,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的独特政治现象,观照他、解读他、研究他、书写他,是一个长久恒新的话题。雷雨所写的光武帝刘秀,同我写康熙、雍正、乾隆相比,虽然比我起步晚,但琢磨用力念兹在兹的也是皇帝。他也许是觉得我是写皇帝的前行者,这才要找到我说几句话吧。
还有一层因缘。我写满清三个皇帝的“晚霞系列”,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有诸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离不开武汉的长江文艺出版社,离不开这套书的责任编辑周百义先生。听周百义先生说,雷雨先生曾写过《江南綵衣堂》,也是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他也是责任编辑。同一位责任编辑,都是对写皇帝有兴趣,又是共饮中原水,凡此种种,也算是一种冥冥之中的缘分呢。雷雨苦心孤诣,多年积累,在他父亲的悉心帮助下,终于写出如此厚重的《龙飞光武》,殊为不易,实在不能拂其美意,无动于衷。
《龙飞光武》写刘秀这个人,实在是得其魂魄。如今资讯发达,网络便捷,随便敷衍成文,不是难事。但雷雨先生写刘秀,不是天马行空,不是不着边际,不是依据片言只语就信马由缰、信口开河,他立足于严肃的史料,进行精心的求证爬梳,再加以合理的虚构,写出了乱世纷争中的刘秀神采,这种神采不是随便贴标签,不是先入为主地概念化,而是生动具体真切踏实,的的确确理解把握了刘秀这个人,是得其魂魄的沉实之作。
《龙飞光武》不仅写刘秀这个人,更写了刘秀为首的这个团队,堪称得其神韵。刘秀遭逢乱世,处于社会底层,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固然离不开自己的天赋,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机遇,更重要的在于他能够把握机遇,识人用人,团结他人,方才能脱颖而出,成就一番事业。雷雨的《龙飞光武》写出了刘縯、吴汉、岑彭、冯异、马援、邓禹、寇恂等诸多东汉初年风云人物的不同凡响,各呈异彩,让人真切地认识到云台二十八宿并非浪得虚名,而是货真价实的一代雄杰。
《龙飞光武》着墨于刘秀,倾心于刘秀的团队,更善于把握这个时代的脉络走向,大道之行,百川归一,十分娴熟地得其精髓。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是环境的产物,任何人物都不能脱离所处的时代环境。雷雨的《龙飞光武》既写出了莽新与东汉交替之际的诸多人物,更揭示展示了这一时代的恢弘画卷:王朝的诡异与复杂,由治到乱的举手之间与由乱到治的艰苦卓绝,人性的光辉与幽暗,英雄的杰出与局限,时代的光怪陆离与五彩斑斓,这一人生与社会的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残酷与苍凉。
《龙飞光武》共分四卷,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既有金戈铁马的大场面、大事件,也有轻裘缓带、君臣相得的小细节、小插曲,线索明晰,人物众多,个性鲜明,引人入胜。令人印象至深的是,整个文本,语言精到,颇讲章法,看得出来,非熟读《汉书》《后汉书》与《资治通鉴》不能为也。
大致在20年前,我曾应邀到南京,去东南大学的逸夫馆做过一次演讲。雷雨到我下榻的六朝松下的榴园宾馆来看我,他当时还是小伙子,听他讲自己的求学经历,讲他爱读我的书,我当时还雄心勃勃计划着说要写曾、左、李呢,转眼间,白云苍狗,都成往事了。如今,我已年逾花甲,雷雨也要到半百之年了。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葆有良知与见识的文本,这是一部精心打磨、对历史充满敬意与“理解之同情”的文本,这是一部浸透了真实情感的文本。
是为序。
跋
默然站在父母工作生活了近四十年的灰水河边,眺望两岸的莽莽旷野,初春残雪,曾经熟悉而又陌生的中学校园,心中盈满了如释重负后的孤独,还有苍凉。
我的家乡叶县,古称昆阳,这里曾经发生过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大战,这就是发生在更始元年(公元二十三年六月)的昆阳之战。中学时代,在县城读书,关于昆阳之战的故事和传说听了许多,对光武帝刘秀这个历史人物逐渐产生了兴趣。县城北边的沙河,即古代的滍水。史载,汉光武与王寻、王邑战于昆阳,“败之,士卒争赴,溺,滍水为之不流”,即是此河。《水经注》说,“滍水出鲁阳县之尧山东,经鲁阳县故城,北出于鱼齿山下”。这里的“尧山”,又名“石人山”,今天已成为全国闻名的旅游景点;“鲁阳”,即今天的河南省鲁山县,是著名的曲艺之乡,少小时经常听行人唱“路戏”,或农民边耕作边唱:
“昔日里有一个汉小(萧)王,一十二岁走南阳。行走南阳迷了路,偶遇石人站路旁。问他十声九不语,惹恼了马上汉小王。三尺宝剑出了鞘,要斩石人一命亡。石人怕死会讲话,霎时指出路两行。一条路通向南阳去,一条路通往白水乡……”
民间文学本多附会成分,以讹传讹之处很多。这里的“汉小王”显然是“汉萧王”之误,刘秀行走石人山间的故事恐怕也是子虚乌有,但刘秀的哥哥刘縯手下大将刘稷攻占鲁阳县却是有史可考的。同时,刘秀“一十二岁”时还未起兵反莽,不可能四处“访将”。昆阳城西一里许有“无霸城”,相传王莽大将军巨无霸曾屯兵于此。县西北十二里的秦赵村有“王莽港”,据传是王寻、王邑的大营所在地。县城南旧县城内有“萧王城”,据《叶县志》载,是当年昆阳之战时刘秀所筑;城内有萧王台,是当年刘秀发号施令的地方。至于今日香火颇盛的“刘秀庙”、“剐莽台”,自然是后人伪造的假古迹。故老相传,刘秀率十三骑准备鸡鸣突围;王寻、王邑伏兵鸡鸣截杀。但萧王城三更鸡鸣,莽军大营五更鸣。
等到王寻、王邑出兵追杀时刘秀十三人已经走远。据说,时至今日,旧县城内仍旧是东边三更鸡鸣,西边五更鸡鸣。此事真假待考。萧王城南三里有“烧车河”。据《叶县志》载:“源出古莱山(方城山),东流入澧。相传光武既败王莽兵,举其辎重,连月不尽,或焚其余于兹水上,故以‘烧车’名。”揆情度理,颇为可信。县北滍水上有“严村”,相传刘秀的老同学严子陵曾垂钓与此;旧县城南花山上有“刘盆子寨”,相传樊崇、刘盆子的“赤眉”军曾在此处安营扎寨。
这些传说,参之于史实,颇费猜疑:严光归隐于富春江;“赤眉”兵败于宜阳熊耳山,皆有史可考,昆阳境内为何有此两处遗迹?自旧县南行三十里,即到方城,有“扳倒井”遗址,相传是刘秀南征邓奉,人马渴不能饮,路旁有井,但无绳无桶,难以汲饮。刘秀道:“若能把井扳倒便好了。”话音方落,井就倾倒了,清凉的井水,源源流出,人马立刻欢腾起来,齐呼万岁。众人饮罢清泉,精神百倍,杀向堵阳。诸如此类的传说和遗迹还有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
古人对昆阳之战的关注从未间断过。翻阅《叶县志》不难发现许多歌咏昆阳之战的诗赋,比如唐代诗人胡曾的《昆阳》:
师克由来在协和,萧王兵马固无多。
自从大敌昆阳败,却笑前朝困楚歌。
再如金人王磐的《昆阳怀古》:“行役宛洛间,路入昆阳城。行役宛叶间,路入昆阳城。滍水抱城左,荡漾东南溟。川源入四顾,盘亘多冈陵。嗟尔一抔土,当此百万兵。莽图十九年,聚此天为坑。王者况不死,千骑惊龙腾。汉业兆丰沛,赤符此中兴。创复两不易,山川贲雄名。东南遥相望,盘盘两神京。千年事云散,草木含威灵。野人无所知,城边事春耕。扶犁上废垒,陇亩纵复横。只有怀古士,千载怆余情。”到了明代,凭吊昆阳古战场,怀古伤今的人更多。诗人余徽《叶县怀古》中写道:“白马盟寒左袒空, 愤持黄钺走群雄。 从容一展安刘志, 谈笑全收复汉功。 威压寇魂潜埌下, 喜回王气接关中。 至今古叶山头路, 犹有当年积甲踪。”清人陆可求的《谒光庙》诗写道:“昆阳木拔道始道,光武徒步揽英雄。当年盛业畄香火,遗像于今祀故宫。阴风飒飒鬼神哭,灵气昼夜龙蛇伏。几回松桧吹雪涛,空山六月寒侵屋。我来瞻拜神怆然,俯仰榱桷何弗全。汉室威仪久已矣,千秋遗迹期相传。”
诸多古代迁客骚人的诗作之中,最值得一读的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昆阳城赋》了。怀古之情豪放奔涌,千年之后,依旧动人心魄:“淡平野之霭霭,忽孤城之如块。风吹沙以苍莽,怅楼橹之安在。横门豁以四达,故道宛其未改。彼野人之何知,方伛偻而畦菜!嗟夫!昆阳之战,屠百万于斯须,旷千古而一快!想寻邑之来陈,若驱云而拥海。猛士扶辕以蒙茸,虎豹杂沓而横溃。罄天下于一战,谓此举之不再。忽千骑之突出,犯初锋于未艾!始凭轼而大笑,旋弃鼓而投械。纷纷籍籍,死于沟壑者不知及何!人或金章而玉佩。彼狂童之僭窃,盖已旋踵而将败!岂豪杰之能得?尽市井之无赖!贡符献瑞,一朝而成群兮,纷纷就死其何怪。独悲伤于严生,怀长才而自浼;岂不知其必丧,独徘徊其安待。过故城而一吊,感志士之永慨!”
历史人物的品性、经历、事业、功过是十分复杂的。身后的褒贬批评也是见仁见智大不相同的。对于刘秀的评价也是如此。古代的历史学家如班固、司马光、王夫之、顾炎武、赵翼等人对其施政治国的得失都有许多公允中肯的评论。如清代学者赵翼,在其《廿二史札记》中,就有《东汉功臣多近儒》的论述:
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光武少时,往长安,受《尚书》,通大意。及为帝,每朝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故樊准谓帝虽东征西战,犹投戈讲艺,息马论道。是帝本好学问,非同汉高之儒冠置溺也。而诸将之应运而兴者,亦皆多近于儒。如邓禹,年十三,能诵《诗经》,受业长安,早与光武同学游……寇恂,性好学,守颍川时,修学校,教生徒……冯异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贾复少好学,习《尚书》……耿弇之父况,以明经为郎,学《老子》……弇亦少好学,习父业……祭遵少好经书,及为将,取士必用儒术……他如王霸、耿纯、刘隆、景丹,皆少时游学长安。是光武诸功臣,大半多习儒术,与光武义气相孚合。盖一时之兴,其君与臣本皆一气所钟,故性情嗜好相近,有不期然而然者,所谓有是君即有是臣也。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对历代帝王少有赞美之辞。但对光武帝刘秀却是个例外。他在读书笔记中说光武帝在古代帝王中是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人。这三个“最”字的评价,在所有帝王中是绝无仅有的。
他说刘秀最有学问。刘秀9岁丧父,家境败落。20岁进入汉朝的最高学府——太学,学习《尚书》。可以说,在历代帝王中“文凭”最高。他的老师是经学名家许子将,因为勤学好问,尽得名师真传,经学造诣很高,并且很会写文章。举义反莽之后,戎马间“投戈讲艺,息马论道”,手下大将,“二十八宿”,大多学有专攻,许多都是太学生。君臣朝夕相处,讲文习武,其文化素养自然高于其他朝代的开国君臣。
他认为刘秀最会打仗。中国有句俗谚:“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刘秀是个例外。在绿林,赤眉起义的大潮中,刘秀兄弟舂陵起兵,虽有挫折,但队伍逐渐强大。尤其在昆阳之战中,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展,得到了“小敌怯,大敌勇”的普遍赞誉。在以后的战斗中,尽管麾下能征惯战的将领不少,但重大战争决策都是刘秀亲自制订,部下基本上是奉命行事。所以,毛泽东在评论梁朝大将韦睿时说:“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
在这里,毛泽东把刘秀放在周瑜前面,可见其对刘秀的赞赏。刘秀“单车下河北”,很快在鞍前马后凝聚起一群精美人才,严明军纪,赏罚分明,建章立制,广施仁政,很快平定河北。当时更始在长安,赤眉拥众山东,公孙述称帝四川,隗嚣割据甘肃,其他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还有许多。刘秀高瞻远瞩,有勇有谋,攻必克,战必胜,十数年间,荡平群雄。毛主席说他最会打仗,并非溢美之辞。
他评价刘秀最会用人。一般来说,开国之君都很有本事。这种本事体现在他用人的能力上。但很多有本事开国之君,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可与共患难,不能共太平”,功成名就之后,就要“卸磨杀驴”,大杀功臣。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是这方面的典型。杀功臣是因为功臣“功高震主”,害怕功臣取自己而代之。说到底,是自己缺乏自信,底气不足,没多大本事。刘秀当了皇帝,没杀一个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个个能征善战,功勋卓著,但文韬武略胜过刘秀的确实没有。所以刘秀打下天下以后“退功臣,进文吏”,偃武修文,让功臣们交出兵权,归第养老,他们毫无怨言。在削平群雄的过程中,刘秀招降了不少人马,尤其在招降铜马的大批人马以后,刘秀“将赤心置彼腹中”,使降者反侧自消,死心塌地跟随自己,一时被称作“铜马帝”,足见其用人手段之高明。难怪不少史家评论说:“自古中兴之盛,无出于光武矣。”
光武中兴,与民休养生息,轻徭薄赋,释放奴隶,注重生产,兴修水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提倡节俭。民生大大改善,国力大大增强。他改革税制,“三十税一”,税率仅仅4%,老百姓的负担较之前代大大减轻。对这样一位允冠百代的帝王,不能不令人发思古之幽情。我不揣随浅,在父亲的倾心指导下,研读《后汉书》《资治通鉴》等有关史料,采集民间传说故事写成《大汉光武》一书,拂去诸多戏说与妄说,俾使读者对光武帝及云台二十八将,还有他们所处的遥远时代,做一次不无裨益的回望。
雷雨
2019年2月15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