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1258932
牛军教授认为,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历史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观察和经验,特别是对于决策实践者,历史知识甚至是认识和处理当前有关事务的主要知识、主要的参照系。新中国成立时恰好与冷战爆发和升级同步,国际体系对新中国的对外行为是有约束的,这种约束甚至是强制性的。这本书的一些内容也许是在提醒,每个国家都很难在既定的体系中为所欲为。作者的研究体会是,中国在何种体系中做出的那些选择,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命运?这是很值得思考的。牛老师之所以研究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不仅是因为中国决策者做出的那些可以定义为是至关重要的抉择都发生在冷战年代,而且还是基于一个简单但绝非不重要的现象,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余年里,中国的历史进程同冷战的互动是如此之明显和确定,中国国家战略的历史性转变同冷战的发生和转型等,在时间上几乎都是相契合的。这一点对于理解中国的战略决策甚至更有意义,它推动人们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在冷战的背景下思考这40余年的中外关系,我们应该如何定义国际体系与中国战略决策之间的互动?简单地说,就是哪一个因素更具有决定性?以及历史人物在什么范围内具有塑造历史的能动性?
*后作者向读者说明,这本书是在探讨中国战略决策的结构性特点,但历史过程中存在很多偶然性,是在这个结构中难以叙述的。牛军教授在刚完稿的《20世纪60年代中美关系再探讨》中,着重分析了历史过程中偶然性的特殊影响,所谓抓住机遇,其实就是承认偶然性的存在和重要性,决策的水平有时体现在当偶然性出现时能抓住机会改变历史进程。
《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冷战结束40余年中国的战略决策,其内容包括联盟、局部战争、国际危机管理、大规模对外军事援助、全面战备、建构均势战略,等等。通过重新研究与苏联结盟、抗美援朝、“炮击金门”、援越抗美、调整对美政策、中苏关系“正常化”等六个案例,揭示了冷战时代中国战略决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初步建构了研究中国战略决策的理论和分析框架。
目 录
导论
第一章 踏入冷战:与苏联结盟
第一节 定义问题
第二节 利益的交汇
第三节 开启结盟之门
第四节 奠基
第五节 同盟诞生
第六节 解读结盟
第七节 结语
第二章 同盟与局部战争:抗美援朝
第一节 定义问题
第二节 预防
第三节 “草鞋没样,边打边像”
第四节 打过三八线
第五节 “局部化”战略与决定谈判
第六节 谈判中的选择
第七节 结语
第三章 军事—外交之战:
东南沿海作战暨“炮击金门”
第一节 定义问题
第二节 攻与防
第三节 “两步走”战略形成
第四节 炮击金门的缘起
第五节 空战优先
第六节 “军事外交战”
第七节 结语
第四章 安全的革命:援越抗美
第一节 定义问题
第二节 缘起(1960年末—1962年夏)
第三节 转折年代(1962—1963)
第四节 援越革命:1964
第五节 革命但要安全:1965年春夏
第六节 结语
第五章 重建均势:调整对美政策
第一节 定义问题
第二节 安全战略转变的缘起
第三节 中美地缘对抗衰退
第四节 中苏地缘对抗的嬗变
第五节 “乱”与均势
第六节 打开和解之门
第七节 结语
第六章 退出冷战:中苏关系“正常化”
第一节 定义问题
第二节 “正常化”的缘起
第三节 决策战略化
第四节 重启“正常化”
第五节 “不急于求成”
第六节 “退出冷战”
第七节 “正常化”与安定南疆
第八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索 引
后记
导 论
本书以“冷战时代的中国战略决策”为题,选择六个重大历史事件作为案例,研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91年冷战结束这40余年间,中国领导人所作事关中国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并产生了持久和深刻影响的战略选择,它们包括与苏联结盟、抗美援朝、“炮击金门”、援越抗美、调整对美政策20世纪60年代全面战备、中苏关系“正常化”。这些历史事件包含大量如经济、外交、国内政治等内容,本书选择的视角决定了其分析和叙述将聚焦于战略安全的内容并以此为主要线索,概括地说就是联盟、局部战争、国际危机管理、大规模对外军事援助、全面战备、国家安全战略转变、均势战略形成,等等。它们基本涵盖了冷战时代中国战略决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所以是有代表性的。此外,这六个案例也构成了一个有内在关联的演变过程,大致反映了冷战时代中国战略决策的发展方向及其基本特点和动力。
除分别反映了不同的政策类型外,这六个战略决策的影响是长久和深刻的,而且大多数都以军事安全为重要内容,或受到军事安全问题的严重影响,所以它们更符合“战略”决策的标准。此外,也有认识价值,将它们视为40余年的历史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节点连接起来,置于中国与冷战互动的结构中系统观察和分析,至少有两方面的启发。
其一是可以大致呈现出中国战略决策与冷战体系互动的轨迹,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便多少有些主动地嵌入国际冷战体系,到这个体系行将崩溃之时,明智地主动选择退出,以及决定和推动中国对外政策出现大致同步的演变。其二是通过呈现和分析中国的决策者在既定的决策系统中如何做出那些堪称历史性的选择,从而揭示中国战略决策的一些关键特点、决策者能动性的作用和冷战体系对他们的基本限制,等等。因此,这项研究必然会涉及乃至深入到某些决策理论层面,以便从更具普遍性的视角来观察和界定中国战略决策到底有哪些独特性。除上述理由外,还有必要解释专门选择这几个案例的理由,特别是分析它们的思路和框架。
一
这六个战略决策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决策过程都持续时间比较长,以及被卷入的影响因素极为复杂且变动不居。如何在不断变动的环境中长时间确保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并不断合理地调整不同目标之间的轻重缓急,是决策者在每次重大决策中都面临的严峻挑战。正是他们管理战略目标的质量——包括确定战略目标的轻重缓急并根据不断变动的条件加以控制或调整,在根本上决定了决策的质量甚至成败。为了丰富和加深对中国战略决策理论的理解,在确认对“战略”已有定义
牛军教授的这部新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冷战时代中国战略决策的发展方向及其基本特点和动力,其研究对象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于国家相关决策者、进入国家决策层的各级官员以及为国家决策提供咨询的学者和国际关系史研究者而言。
——沈志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终身教授
这是学界*部系统研究冷战时期中国战略决策的著作。该书分析了冷战时代中国外交决策中重要的六个案例,揭示了中国高层决策的过程、机制、特点,以及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全书融宏大叙事与历史细节于一体,框架清晰、叙述流畅,思考深入,值得品读。
——章百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这是一部极富创见的著作。作者依托新历史文献重新解读了冷战时代中国战略决策的经典案例,建构了研究当代中国战略决策历史的理论框架。该著作将成为相关领域的经典之作,它也有力证明了作者的建议,即学界在从古代历史中寻找思想资源时,也应同样重视当代中国战略决策历史研究,毕竟它们更直接地影响着当代中国对外决策,也是当代中国战略理论的源头活水。
——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教授李丹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