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49556
美国外交何以崩溃?全球领导力何以消失?美国外交为何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伍迪·艾伦之子罗南·法罗从外交官转变成调查记者,采访了从亨利·基辛格到希拉里·克林顿,再到雷克斯·蒂勒森在内所有在世的美国国务卿。
用亲身经历揭露美国外交内幕,解密美国外交中的战略短视,透析美国历史上影响巨大、令人不解的转变之一。
美国外交何以崩溃?全球领导力何以消失?2018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获得者痛定思痛,予以反思。
美国的外交政策正经历严峻的转变,其结果可能改变美国在全球的地位。预算大幅削减使美国的外交及国际发展机构大伤元气,为美国谈判国际协议、在世界各地为美国公民提供保护的外交官们大量出走,国务院大楼里办公室越来越多地空置。与此同时,曾经由和平缔造者承担的美国对外事务已被军工势力接管。美国正变成一个先开枪、后提问的国家。
从华盛顿的权力走廊,到阿富汗、索马里和朝鲜等全球偏远和危险的地区,享有赞誉的美国调查报道记者罗南·法罗带我们经历了一场惊人之旅,透析了美国历史上影响巨大、令人不解的转变之一。身为前美国国务院官员,作者通过亲身的经历,展示了传统国之重器领域中部分末代卫士的真实面貌,其中包括促成了波斯尼亚和平,却在努力达成阿富汗和平进程中英年早逝的理查德·霍尔布鲁克。
在大量引用新解密文件,汇总海量对军阀、内幕消息人士及政策制定者珍贵采访的基础上,《向和平宣战》为一大濒危行业做出了强有力的辩护。书中采访到的政策制定者包括了从亨利·基辛格到希拉里·克林顿,再到雷克斯·蒂勒森在内的所有在世的美国国务卿。法罗认为,美国数十年来在政治上怯懦、在战略上短视以及在对外行为中公然为恶的结果,是美国的外交已然衰落——但这或许也为美国提供了一条摆脱争战中的世界格局的出路。
前言 红木走廊大清洗
第一部 最后的外交官
1 美国神话
2 塔利班夫人
3 迪克
4 芒果箱
5 另一个哈卡尼网络
6 表里不一
7 兄弟会
8 任务:不可达成
9 走玻璃
10 农夫霍尔布鲁克
11 少点对话
12 艾- 罗德
13 向我保证你会结束战争
14 车轮子掉了
15 备忘录
16 实实在在的事
第二部 先开枪,别提问
17 一般规则
18 杜斯塔姆:他说真话并劝阻一切谎言
19 白野兽
20 最短的春天
21 午夜牧场
第三部 毁灭进行时
22 国务卿现状
23 蚊子与利剑
24 崩溃
结语 首选工具 / 495
法罗凭借在政府中任职的经历以及采访所得的鲜活内容,对陷入困境的美国外交官们表达了痛惜,也对外交职业濒危何以影响巨大做出了论述。他写道:‘经典的老派外交’令人‘沮丧’,且充斥着‘大量的时差’。然而他不失揶揄的语气以及讲故事的叙事方式,让原本折磨人的乏味内容看起来……生动且富有人情味。
——丹尼尔·库尔茨-费伦(Daniel Kurtz-Phelan),《纽约时报》
展现出生动的文笔、敏锐的评论以及大量饱含激情和愤慨的精彩故事……法罗是天生的讲故事高手,其同理心及想象力甚至为那些无穷无尽又令人尴尬,却是外交工作组成部分的感恩节晚餐注入了生命力。
——萝莎·布鲁克斯(Rosa Brooks),《华盛顿邮报》
坚持不懈的调查研究,外加具有强劲说服力的论证……法罗在书中展示了惊人的采访范围及内容……(他是)一位不知疲倦且富有想象力的记者。
——戴维·施里布曼(David Shribman),《环球邮报》
一部杰作……文采飞扬。
——丹·辛普森(Dan Simpson),《匹兹堡邮报》
引人入胜的作品,政治分析与个人轶事相结合。
——安德鲁·安东尼(Andrew Anthony),《卫报》
美国是否已然背弃了其外交及外交官?如果是,代价有多大?法罗有效地论证出我们已然背弃了外交,且代价会极其高昂的观点……他异常清楚地勾勒出了外交工作的意义。
——芭芭拉·博丁(Barbara K. Bodine),《旧金山纪事报》
罗南·法罗以惊人的采访报道以及抓人眼球的叙事文笔,强有力地讲述了美国外交之消亡的故事……针对外交官到底在为我们的国家做什么,以及破坏他们的地位为何如此危险等问题,《向和平宣战》提供了不可或缺且引人入胜的启示。法罗是一位丝丝入扣的讲故事高手,对于色彩缤纷的人物个性有着出色的观察力。此书是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著作之一。
——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史蒂夫·乔布斯传》(Steve Jobs)作者,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isty)历史系教授
罗南·法罗(再次)抢了我们所有人的,而这一点并不奇怪。法罗是一位有着强大智慧并热衷于追求真理的天才作家,已经成为这一代人当中优秀的记者之一。而《向和平宣战》是一部未来几代人都有必要读一读的著作,它恐怕是我读过的有关外交政策和外交工作的著作中,引人入胜且有说服力的一本。我已经从事过那些相同的外交权力领域以及血腥战区的报道,但翻看《向和平宣战》的每一页内容时,我依然为自己能学到新的东西感到震惊。
——玛莎·拉达茨(Martha Raddatz),美国广播公司新闻节目(ABC News)全球事务首席记者及《归乡路漫漫》(The Long Road Home)作者
美国外交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向和平宣战》一书既有圈内人对史实的回顾,又有清醒的分析,它追溯了美国外交的垮台,却没有轻易地提出批评指责。只有像法罗这样见解透彻且绝不畏缩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书——我们都应该为这部作品感谢他。必读之作。
——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时代》杂志主编,欧亚集团总裁
罗南·法罗在为写作这部追溯美国外交衰落过程的非凡著作所做的采访中,遍访了每一位重要外交人士,无一遗漏,这实在令人难以想象。这也毫不奇怪:还有谁能比一个由外交官转任调查报道记者的人更深入地采访,更敏锐地观察,以及满怀更崇高的道德正义感,去详细记录一个国家恰恰在自身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拿出强硬而有耐心的外交担当之危险关头,选择了放弃外交,而诉诸高科技和高代价之军事行动的演变历程呢?对于我们这些渴望在这个戾气弥漫的星球上实现和平以及美国道德领导力的人来说,这本充满了内容的著作是重要的必读作品。
——莉迪娅·波尔格林(Lydia Polgreen),前《纽约时报》全球版编辑部主任,《赫芬顿邮报》(HuffPost)总编
1、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
如果需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过去30年的全球形势,恐怕最不存在争议的就是“巨变”了。美国2001年遭受“911”恐怖袭击后,全球战略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转变,国家安全考虑愈加成为战略思维及操作的重心。同时,过去20年间科技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中国经济崛起,以及美国经历经济危机,也打破了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原有平衡,反过来更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纷乱。
誓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唐纳德·特朗普2017年初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的全球战略表现为更加快速地向以维护美国利益为优先的民族主义排外倾向大踏步转弯。身为政治及外交素人的特朗普在推行自己政策理念时不按牌理出牌的做法,也在国际关系中产生了近乎休克效应,使得美国的外交政策及操作变得经常令人费解,难以预测。
美国的全球战略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这些变化给美国的外交带来了什么影响?美国未来会因此面临哪些挑战?特朗普就职以来,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早已充斥了全球政治经济的各个领域,各种理论的阐述和辩论始终不绝于耳。《向和平宣战》一书则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及其故事,真实地展现了美国全球战略转变给美国的外交政策所带来的具体到个体的点滴影响。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通过采访获得的一个个外交人物的真实经历及看法,将美国近30年全球战略转变的原因、进程、影响以及过程中美国外交界所经历的困惑与无奈,原汁原味地和盘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曾经在美国国务院任职,之前还是获得过普利策奖的《纽约客》杂志记者,既有调查报道记者的敏锐犀利,又兼备文学类作家的文笔。这造就了《向和平宣战》一书可读性很高的特点:作者的观点全部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故事展现出来,并不给人以说教感;而这些故事当中也包含了大量之前未经挖掘和公开的史实细节,让此书本身也具备了很高的史证价值。《纽约客》向来以内容深刻且文笔上乘而著称,数十年来一直占据美国综合类杂志排名榜的前列。作者作为该杂志的前资深撰稿人,其引人入胜的讲故事能力也在本书中得以充分展现,并且原著中的英文语言表达也完全是获奖文学作品的水平。
因此,无论从内容深度及思想性角度,还是情节和文字的观赏性角度来看,《向和平宣战》都是一部难得的高水平时政题材非虚构类著作。
2、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在出版社待译著作清单中,我几乎是第一眼就选中了《向和平宣战》这本书,原因与我自己的经历有关。
我曾在克林顿总统任期内在华盛顿担任电视记者,工作中涉及的主要領域就是国际关系及美国的对外战略及政策。过程中采访了书中介绍的许多美国政治及外交人物,包括当时国会参众两院涉及美国对外政策的所有委员会主席及资深议员,以及克林顿政府负责外交事务、尤其是东亚事务的主要官员,还有基辛格、温伯格、李洁明以及霍尔布鲁克等在美国对外关系政策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些前美国政要。而这些人恰恰都是《向和平宣战》一书中涉及的重点人物。
时隔20年,再次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一字一句地研读资深同行从外交业内人士的亲历视角,对我也曾熟悉的美国政治外交变迁所做的回顾及解读,不免时常对作者所言产生或多或少的共鸣,同时又对书中那些我还不曾了解的个人化细节看得过瘾。
正因为如此,整本书的翻译过程可以说是一气呵成,业余状态下,前后只用了3个月就完成了初译稿。这与其说是翻译得快,不如说是我忍不住想快点往下“看”书。译著能碰到如此与自身兴趣乃至经历同步的作品,也是可遇不可求,幸莫大于焉!
3、写给读者的推荐语
活生生的人物,亲口为你讲述美国当代外交政策的变迁史。没有枯燥的理论,只有一个接一个的故事,是非功过,留给读者自己去下结论……罗南·法罗以文学家的笔触,融合了调查报道记者的犀利,在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为读者展示了美国当前全球战略的发展前缘及后世。
4、其他任何您希望与读者分享的感想
这部作品的翻译在语言上具有极大的挑战性,这主要是因为作者罗南·法罗本人的英语文学功底十分雄厚,落实到写作中就表现为用词更明显具有学院派风格,较一般非虚构类作者的用词要正式、深奥和古早得多。同样一个意思的表达,法罗选用的核心词往往是学术论著或英语古典文学中才更多使用的严肃词汇,而不是一般新闻报道规则中讲究的“让初中文化程度者也能一目了然看懂”的通俗用语。
《向和平宣战》原著语言难度较大的更主要原因,还在于记者出身的法罗在事实性内容——尤其是存在争议的史实类内容叙述中,非常严格地遵守了实事求是原则,对大多数内容的叙述都做到了陈述所有关键细节,以及对于“传言”类非确认内容或说法做出明确界定和交代。这本身就已经会给文字叙述带来很多兜圈子效应,再加上作者对语言精致度要求显然很高,以至于他明显地充分利用了英语语法逻辑结构的特征,通篇都在追求将尽量多的信息打包装进一个完整语句中的做法。
这样做的结果是原著语言的文学价值明显高于其他同类非虚构类作品,但对于英译中而言,却意味着加倍的挑战。因为中文的语法逻辑结构与包括英语在内的拉丁语系语言都截然不同,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将英文的语法结构平移到中文里来。因此翻译时就必须在保证中文译文在逻辑上完全忠实于英文原著的基础上,由译者酌情重新组合原著英文语句中的核心概念词汇,以保证原文中的语义——而非具体词汇——能夠忠实且精准地依照地道的中文语言习惯表达出来。
《向和平宣战》对于翻译而言,既是一场逻辑思维的挑战,又是一次中文写作的大考——更准确而言应该是再创作。所谓翻译“信、达、雅”,这部作品可谓提供了一次超级训练。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