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1083114
二十篇角度别致的“学术故事”, 按照话题相关度编排,呈现作者本、硕、博求学经历和三十多年的教研经历,并在语言学、言语交际学、跨文化交际学、修辞学、翻译学和语用学等跨学科视域下,从理论上梳理语言、言语和文化的关系,讲述外语教学与科研活动并驾齐驱的互动关系,与本、硕、博在读生和中青年外语教师交流心得体会,促进跨学科视域下交叉学科研究。如果你是中青年外语教师,如果你为撰写和发表论文焦头烂额,如果你想探究教学与教研能否互为促进……不要错过这本书
本书将作者发表的部分文章按照话题相关度合写为20篇“学术故事”,在语言学、言语交际学、跨文化交际学、修辞学、翻译学和语用学等跨学科视域下,从理论上梳理语言、言语和文化的关系,讲述外语教学与科研活动并驾齐驱的互动关系,与本、硕、博在读生和中青年外语教师交流心得体会,促进跨学科视域下交叉学科研究。
- 饮水思源:言语表达与语言资源
- 曲径通幽:静态之美与动态之诡
- 永远不远:近在眼前与远在天边
- 旧瓶新酒:模仿输入与创新输出
- 方圆之规:自由可贵与有章可循
- 道法自然:以文化人与人化之文
- 云雾缭绕:思维模式与文如其人
- 左右都是:文化评价与评价标准
- 回归原点:语用意图与逻辑思辨
- 广阔天地:不忘初心与广义修辞
- 和而不同:言语原则与言语策略
- 见缝插针:泛在学习与系统观念
- 大小全息:胸怀祖国与放眼世界
- 天人合一:你中有我与我中有你
- 大道至简:人说人话与仙人神话
- 玉瓦均全:逐梦追梦与脚踏实地
- 信者则灵:似有似无与不在之在
- 修身养性:忧国忧民与理解万岁
两年前,学院领导邀请一些老教授或中年教授将个人已发论文结集出版。这一初衷肯定很好——教授文集出版了,可以给青年教师参考;在他们教学和科研起步之时,这些文集应该会有参考价值的。
我当时想法是:不,暂不参与,不想编辑出版个人论文集。这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从学生时代研读英语到教研三十多年之后,觉得自己并没有发表很多高水平论文;二是出版论文集似乎是给自己一生科研画个句号,“结集”似乎意味“终结”,而眼下感觉尚未痴呆,大脑捣鼓文字活,还转得动,有时还转得挺快的,不想这么早就给自己“玩字”人生画个句号。
两年时间一晃而过,期间于去年暑假,为完成一个必须结题的项目而码字,那好像不是“玩字”,而是玩命!
今年暑假算是正式开始了,约有两个月时间。好啊,这暑假不必为任何项目结题而写作,应该可以完成一部自己感兴趣的专著了。计划中的书名有好几个,如果老天垂爱,让我始终保持一种老顽童心智,而且身体也不出现任何不适,那么不断学习,不断充电过程中,的确可以一部接一部脱稿后再联系出版。想聚焦的自设课题太多,反而一时不知先往哪个方向下手。
想想现在虽然尚未退休,但也算教学和科研三十多年了,以往发表的文章似乎都与语言学习、语言使用或外语教学有关,而眼下面对不少本、硕、博学生的学习和科研状态,面对不少高校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状态,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似乎他们很纠结,而我的确有不少心里话想跟他们交流。因此,论文集思路可以有,但必须改换一种风格与读者交流。
我的第一篇文章是在硕士研读期间发表的,硕士毕业进入高校,开始承担英语专业教学工作后,结合教学或读书思考,断断续续发表论文,从未认真统计过已发表多少篇,而且即使现在为尽量讲好个人教研故事,努力搜寻自己大脑,查遍家里书房乃至各个角落,也无法统计总共发表了多少篇。有学生上知网查询后发来我曾经发表过的文章,我才猛然想起:“哦,对,以前曾发表过这篇文章。”也有另一种情况:学生上了知网查询未发现的,我却紧握手中纸质实物,想着如何融入我的学术系列故事,而且发表拙文的学术刊物明明白白标注有国家正式刊号。无论如何搜肠刮肚回忆自己一路走来究竟发表了多少篇文章,无论记忆多么模糊,有一点是肯定无疑的:我绝对没有取得许多专家著作等身的成绩。另一点也同样肯定无疑:虽然没有大作问世,但也是篇篇学有所得、有感而发的,因为这辈子还真是全凭一种“玩字”兴趣,顺其自然而作,从来没有为职称晋升而纠结过,从来没有随意拼凑文字求发表。
前头说过,论文集思路可以有,但不想原封不动一篇不漏地结集出版呈现给读者,而是聚焦某些话题,选择几十篇文章,在原先文章基础上,回忆选题缘由和来龙去脉,外加现在“回头看”的心得体会。我想这种设计不会吓到一大批本来就对论文集不感兴趣的读者。说实在的,如今不少“专著”躺在某个角落无人问津的情况太多了。如果我以传统文集形式出版一本书,结果读者读不下去,那还是不出版为好。无新不出炉——本无为谋生而出书的主观需求啊。
就在前几天,灵感突然而至:何不来个茶余饭后说书形式,结合已发表的一些文章,无需悉数收入,就语言、言语和文化在教学与研究中的互动关系,一幕幕电影回放式,生发开去,形成“章回故事集”专著?在内容方面,很难按照论文发表时间顺序来编排,因为时隔多年发表的文章如果前后话题一样,后发的文章是基于前头文章的深化思考,或前头文章略有涉及却未能充分展开加以明晰的,则可能相并而论,更重要的是以往所发文章内容与写作风格需要调整下,结合本书书名,进行再叙事。有几条简单理由:
(1)当初每发表一篇论文都要按照拟投稿刊物的格式要求来写,而说书形式体现的是说书人的个人风格,读者喜欢就读得下去,不喜欢也无法改变说书人的个性;
(2)后头发表的文章可能与前头已发文章有些重复内容,前头文章题目进入后头文章的参考文献,如果不做任何变动,在读者眼里就成了冗余信息,有可能浪费篇幅和笔墨;说书形式而不是已发文章原封不动的全文汇编,好处在于可以高度概括原文内容,又可以紧扣每篇“故事”主题,交代已发文章的选题与拓展的来龙去脉;
(3)全书还会添加与个人本、硕、博研读期间有关的现在回忆,添加些参加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的主旨发言内容,夹叙夹议,以期经过前后梳理,让原先零散的珠子由当下思考所形成的一根柔软的钢丝串起来,成为一部话题分明、衔接自然、说书风格的专著,其中有些尚未发表的回忆文章和会议发言,咋看起来似乎“穿越时空”,但总体上则是由近及远或远近互文,力求折射出我个人本、硕、博求学经历和教学与研究的时间线性发展脉络。
需要说明的是:既然本书不是本人所发全部文章的照录汇编,而是结合过去的教研经历讲述个人学术故事,我作为第二作者发表的一些文章,可能也要稍微交代下,因为要么文章选题是我布置给第一作者的“作业”,而后我又参与构思与修改直至定稿,要么是我推翻第一作者初稿构架,在征得第一作者同意的前提下,重新构思而成的。其实,作为一名教师,每当我发现一位学生发送给我的初稿,虽然问题多多,但可以雕琢,我内心总是充满喜悦,经过我“修理”后得以发表的学生文章,令我很有成就感!以上情况,要么行文中直接澄清要么以脚注形式说明。属于同一话题但重点各异的文章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前后相互映衬的重复内容,剥离本书前头已涉及内容的后头文章,就以转述形式直接融入本书正文叙述部分,原文中的出处化为脚注。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的,则改为小字号按照原来格式直接导入,但将原文中夹住和参考文献也一律统一为本书脚注。最后,“学术故事”中有些文章,尽管为了保留“原汁原味”,除了注释方式必要调整外,为节省篇幅,文章摘要与关键词等还是一并省略。
所谓“灵感”,往往可遇不可求。暑假时间相对于一个学年两个学期的备课上课来说,既长又短。说长大家都有体验,毕竟长达近两个月;说短是因为如果不是坚持每天思考和码字,时间也不等人的,暑假期间无法完成的,新学期开学后,恐怕就是一拖再拖了。这的确是我以前的教训。
任何一项文字活,都有作者心目中的读者。本书读者定位为本、硕、博学生和高校中青年教师,风格力求雅俗共赏,保持我个人的一贯修辞偏好。话题虽然属于学术范畴,但茶余饭后聊天形式应该可行。一本书从写作到出版融入了作者和出版社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如果读者读不下去,真有点“谋财害命”感觉。非论文集形式谈论文,讲好人生自己故事,算是超越自我,也算超越眼下国内论文完整形式汇编的一种突破与创新。如果不成,我宁可将以往所有已发论文束之高阁。谦逊如我者也有“玩字人”的个性,抹杀个性等于抹杀灵魂,那我只能解甲归田,自娱自乐,玩自己的文字,走自己的路。
从这前言下笔处,我从微信上顺手拈来一句:理性地生存,诗意地栖居。
读者如有耐心,不妨就进入我的“学术故事”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