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051347丛书名: 哲匠书系
刘敦桢院士是我国中国园林研究的开拓者,为我国园林的系统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本书是他生前整理出书稿,没有出版的著作,是他生前重要的研究成果。对苏州古典园林的细致研究,每一处测绘图纸,都值得收藏与钦佩。
中国古典园林精华在江南,江南园林艺术造诣之精在苏州。苏州古典园林素有“园林之城”之称。由于苏州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文化、自然等优越条件,极利因水就势造园,从而形成了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刘敦桢院士深入考察、测量,历经多年整理出版的重要著作。本书分总论和实例两部分,其中总论部分介绍布局、理水、叠山、建筑、花木等。实例部分介绍15个典型的案例,包含黑白照片500张,墨线图300幅。本书是研究苏州园林的经典之作,出自大师手笔,是中国园林的重要著作。
第一部分 总 论
一、绪 论
二、布 局
三、理 水
四、叠 山
五、建 筑
六、花 木
实 例
一、拙 政 园
二、留 园
三、狮 子 林
四、沧 浪 亭
五、网 师 园
六、怡 园
七、耦 园
八、艺 圃
九、环秀山庄
十、拥翠山庄
十一、鹤 园
十二、畅 园
十三、壶 园
十四、残 粒 园
十五、王洗马巷七号
第二部分 实例•图版
一、拙 政 园
二、留 园
三、狮 子 林
四、沧 浪 亭
五、网 师 园
六、怡 园
七、耦 园
八、艺 圃
九、环秀山庄
十、拥翠山庄
十一、鹤 园
十二、畅 园
十三、壶 园
十四、残 粒 园
十五、王洗马巷七号某宅书房庭院
出版说明
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其他任何地区所少见。江南最早私园为东晋苏州顾辟疆园。苏州具有经济、文化、自然等优越条件,因而园林得以发展。在长期封建社会中,苏州园林迭有兴废,至新中国成立后,始广为维修,累代名园遂又复重丽。
作为历史珍贵遗产,中国古典园林有其世界地位,这是学者们所公认的。它影响所及,不但达到朝鲜、日本,而且还远及 18 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造园史上的渊源之一。
日本、英国造园艺术受中国之影响,鲜见于我国典籍,多系来自外国例证。而我国旧日对名园别墅,仅属孤芳自赏,从未广泛称颂传播,以致不如日本京都庭园之为人所熟知。
公元 6 世纪,随着佛教传入日本,带去中国文化,我国造园艺术也被苏我马子引进日本,用池中筑岛,仿中国海上神山,创日本典型庭园之始。后又从南宋学到禅宗啜茗,打下茶道、茶庭、枯山水基础,达日本庭园全盛时期。明末计成所著《园冶》流入日本,抄本题名“夺天工”。稍后,朱舜水到日本,复带去江南园林风格。今东京后乐园,仍存朱氏遗规。日本庭园建筑物、配景标题与园名,都用古典汉语,完全透露中国影响。
欧洲最早对中国园林之了解,始自来华耶稣会教士的著作与信函。清初教士李明著《中国现势新志》,提及园林池馆山石洞窟。越半世纪,钱伯斯到广州,除游览商人园墅,可能还看过文人园,返英著《东方园林论述》,予中国园林以高度评价。从 17 世纪末开始,英国对规则式园林已感单调而生厌,认为山林怪石,流溪断涧,野穴苍岩,较欧洲古典方蹊直径更活泼而自然,东方风景园随之发展,到 18 世纪达全盛时期。不久,又移植欧陆,法国出现“英华园庭”一词,仅巴黎一区,即有中国式风景园 20 所,可见中国园林艺术对西方造园影响之一斑。
旧时代,虽有文人记述名园,却少品评园林艺术创作。对苏州古典园林作系统的学术研究,始自新中国成立后我院刘敦桢教授领导的中国建筑研究室与建筑历史教研组。早在 30 年前,他就是研究园林艺术的少数人之一。60 年代,他负责修建南京瞻园。在他指导下,工人于园南叠成湖石水旱假山;又规划南墙临街入口一段院落,意境入画,是他引导研究室成员在造园方面理论联系实际的成就。本书是在他主持下,多年研究的结晶,对我国园林艺术精极剖析,所论虽仅及苏州诸园,然实中国历代造园史之总结。存稿此次经建筑史教研组整理付印,对今后造园当有参考借鉴意义。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杨廷宝 童寯
1978 年 6 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