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67805
多读好书,天眼就开了。天眼开了,看什么都清楚,一切都摧枯拉朽啦!
本书是孔庆东教授在继承《论语》的基础上,精心打造并向孔子致敬的一部作品。本书是回答网友问题的集锦,提问者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提问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各种问题。孔庆东教授以传统国学为基础的精彩解答,启迪和滋养了许多网友迷惘和惆怅的心灵,这些回答时而令人感怀,时而令人惊醒,时而让人激动,时而发人深省。为网友走出迷茫,学会提问、思考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能量和精神支持,深受广大网友的喜欢。
第一章 善的一天,开始了
善的一天,开始了
什么是好日子?
你对人生为何迷茫?
雷海为是文化英雄!
旅游的意义
人生的最高学问,就是识人
行善,不是交易
要会一心多用
母亲就是至善
北大的工人
身份证有两面
自卑有时候是假问题
啥叫会说话呀?
幽默是不是小黑犬?
怎样克服皮肉之痛?
机与鸡的关系
不要误解孔子
他强任他强,撒尿在山岗
怎样提升你的战斗力?
行侠仗义人尊敬!
孔和尚怎么评价花和尚?
如何看破生死?
地球毁灭了怎么办?
第二章 谁指导我们遇鬼杀鬼
辩证法对你有什么用?
年轻人需要看易经吗?
孔和尚的配图秘籍
孔门记忆力秘诀
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读书七绝!
按照孔老师的标准,天下无敌!
笔耕的葛二蛋
毛主席的一片菩萨之心
孔子与红酒
关于易经的易字的问题
怎样读诗词中的古音?
为什么脑白金这么火?
傻子时代,需要标点
开方配平与识谱
谁指导我们遇鬼杀鬼?
法律表达要严谨
孔电工的省电秘籍
孔哥就喜欢这样的小妹妹
我为什么恨鲁迅?
要认真读人家的原作
这桌菜不错
如果姚明怼刘国梁
有出息的学生,不像老师!
第三章 回归健康的读书之味
回归健康的读书之味
完美的标准
六神磊磊读金庸
现实与不现实
分清麦苗和稗草
不同的芳华
马克思也不是算命的
这个爱情,价值几万?
怎样看日本推理小说?
孔和尚不如杨振宁
你为什么要读高阳?
不要糟蹋烤鸭
姜哥和张姐
人民币不能成为伪币!
作文的“战术”
孔和尚的写作秘籍
戴着脚镣跳芭蕾
你想知道提升写作能力的诀窍吗?
文学创作不必请人指点
老王终于出场了
多用点修辞手法
第四章 你能打灭几盏灯
这是第一个150元提问的
书目就是药方
到底左手好还是右手好哇?
孩子就是小人
你能打灭几盏灯?
儿童教育不能揠苗助长
要遭罪,就快乐教育吧
孩子没有必要学习好!
不打孩子,不如畜生
怎样对付“青春期”?
高考有啥了不起?
人民研究生,也要先高考
大学就是幼稚园
严控子女之爱,基本属于变态
看看孔和尚惊险的读书环境
你是个优秀的语文辅导师
张铁生不是浪子!
三年不鸣
怎样监督作文阅卷?
圆梦北大的机会
第五章 孔和尚能做党代表吗
择偶要务实
怎样找到那口子?
怎样成为一个不坑爹的人?
摸摸毛,吓不着!
恋爱不是扯犊子!
何时结婚为好?
到底该不该要孩子?
家庭妇女就不如朴槿惠吗?
和尚能做党代表吗?
赚钱与挣钱的不同
尽孝要从整体上考虑
拌嘴也是尽孝
什么是父母的好日子?
让母亲开心自由
谁是最著名的宅女?
乙肝没什么可怕的
中西医结合确实不错
佘太君的养生
你可以打刘胖子
高级催眠大法
怎样帮助精神病?
孔老师也自卑啊
第六章 自信与光明
我帮你选择!
你的脑子没有进水
所谓的情商与市场
公务员要不要考研?
烂校也能出伟人
不要被鞋捆住了脚
辞职创业好不好?
薪酬与付出的关系
自信与光明
怎样在沦陷区工作?
人与环境的关系
被骗一千万,现在怎么办?
中国的老百姓还是以前的老百姓吗?
怎样对待领导?
咋对付领导?
房价怎样才会下降?
没风险,七抢一
提高了生活质量,就是赚
第七章 我们的时代
我们的时代
应该怎么比较?
花钱不方便怎么办?
悄悄问圣僧
巍巍高山须敬仰
明天十万微庆典!
角度
看清现实吧!
儒家思想与社会
柳絮
以法治国
一说便假
美德与缺德
历史真相
法律与畜生
条件
四条最主要的
不要做信息的奴隶
枪毙
打捞起来
国军的办公室主任
取舍
第八章 是谁在保卫你吃鱼吃肉
神农的临终遗言是什么?
特朗普会伺候金正恩吗?
给美国梦点个赞!
是谁在保卫你吃鱼吃肉?
为虺弗摧,国家悲催!
火眼金睛,不是在老君炉里炼成的!
谁说愚昧就会被屠杀?
幸福在哪里?
怎样切换?
农村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现代的精髓
基辛格是什么人?
保持警惕
你哈日哈晕了
第九章 看一点儿硬电影吧
家与国家的纠结
男女平等可能是作秀
组织上对不起余则成吗?
人民的名义,是个啥名义?
为什么坏人容易演?
曹操到底是不是好人?
战狼
我跟郭松民的分歧到底在哪里?
看一点硬电影吧!
遍地三驴大学
孔老师教你看电影
怎样拍老刘家?
孔老师的教学大纲
模仿师父,死路一条!
样板戏与流行歌曲
董卿没有黑幕
怎样才是尊重演员?
第十章 陶渊明替俺回答你
动漫搞错了怎么办?
武打中的语文问题
还是留在传说中比较好
幸福来自何处?
你打算购买数字货币吗?
孔和尚是不是机器人?
孔和尚会失业吗?
圆周率其实是八
陶渊明替俺回答你
为什么说八十年代最好?
特殊姓氏的取名问题
谁说风水不是科学?
做一道算术题
我信推背图吗?
孔和尚的五虎断魂枪
中医是不是伪科学
坚持站立撒尿,不是妇女解放!
烧纸未必到坟前
说话声音为啥大?
要学习美国的三个自信!
啥叫末日审判?
怎样防止被洗脑?
孔和尚是怎样回答问题的?
编后记 小沙弥零七八碎儿话论语
编后记
佛的一语
做一个勤奋认真为人民服务的人
萧峰的“太祖长拳”
收割的喜悦
启明
问还是不问
本人才疏德浅,不学无术,故此采纳荀况县长“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之说,遇事每每要请教于人。幼问父母,长问老师,上班问同事,下课问学生,出门问老生青衣大花脸,回家问老婆孩子小花猫。特别是拙荆,学识渊博,大智若愚,孔和尚便经常向她请教“今天黄瓜多少钱一斤?”“你们女人常说的夕照杯是什么意思?”“周杰伦小时候是聋哑人吗?”等专业问题。每当此时,拙荆便要将愚昧的孔和尚斥责一番:“还北大博士呢,啥子也不懂,啥子也不会,啥子也不知道!你那博士是怎么考上的?说,是不是抄的?”孔和尚便立马承认:“是,抄的。”“跟哪个抄的?”“是跟俺前妻抄的。”“哼,怪不得人家把你抛弃了,人家看不起你,是不是?”“您判断得一点不错,贱内真是料事如神!”“呸,哪有当面叫贱内的?你别糊弄我们学工科的,以为骂我我听不出来。”“是的,应该说拙荆料事如神。”“你说,北大是不是不如清华?”“是的,北大不如清华,博士不如硕士,文科不如工科,男的不如女的,城里人不如乡下人,北方人不如南方人,行了吧?”“嗯,这还差不多。以后不懂的就要不耻下问,别啥子也不晓得,到处给我丢人。”拙荆得了胜利,心旷神怡,便横披了围裙,到厨房做饭去了。
看,要想通过提问获得知识,就得付出一定的代价,世界上没有免费的热狗狗也。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是对我教育非常大的一篇古文:“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说白了,知识和信息都是一种财富,提问就是向人讨要免费的财富,被问者没有义务一定要提供这个财富,即使提供了,也可以在质量上、精度上存在一百个层次的差别。除了菩萨和圣贤,没有人受了侮辱和蔑视,还会给你提供正确有效的答案,这就是“师道尊严”的奥秘。
师道尊严,最后受益的是学生,正如顾客至上,最后受益的是商家。而今到处鼓吹无原则的师生伪平等,甚至把教师看做花钱雇来的打工者,想问就问,想骂就骂,就差像“文革”中那样给老师戴高帽游街批斗了。行,当老师的不会说什么的,他们会顺应形势的,放下“灵魂工程师”的重担,当一个迎合学生、轻松赚钱的打工者,何乐不为?但最后倒霉的是谁呢?陈平原老师说:“师道不能合一,这是个大趋势。”还有“人格上平等但专业知识悬殊的师生之间,如何保持良好的互动?”以陈平原老师的身份竭力说出这般“和缓”的话来,可以体会到他的“深忧隐痛”也。“悬殊”二字里,包含了几多小杂碎的挑衅?陈老师不愿意说出来就是了,他这样的高人,只会还报以微笑后面的彻底蔑视。
平等是个好东西,但却不是先天摆在那里免费享用的,而是要通过实力和奋斗来获取的。塞拉利昂要跟美国平等,孔乙己要跟孔仲尼平等,杨丽娟要跟刘德华平等,后者都没意见,都会非常大度,因为那不就是一句空话吗?“二战”胜利后,中国是“四大战胜国”之一,按理应该跟苏美英三家平等吧?但苏联割走了外蒙,美国占领了琉球,英国还霸着香港,蒋介石挣扎了两下,还是没辙。不是蒋介石不爱国,中国就这份实力,把东北和台湾拿回来了,就算胜利啦。
话扯远了,咱还说提问这事儿。就比如问路吧,最日常的行为,却包含着相当大的学问。首先,要选择问什么人。择人不对,连问几个都摇头,必然更加焦躁烦闷,可能卧轨的心都有了。择人对了,称呼不敬,或问得乱七八糟,也得不到正确的答案。在北京街头,我多次听到类似这样的问路:“哎,先生,您知道那哪儿怎么走吗?就是北大体育系,有个李洪志教授,就等于说是个培训班吧,他让我们3点到他那儿,说就在圆明园边儿上,就是说可能就这附近吧,等于海淀这一带,您知道吗?”碰到这种问路的,首先得通过一系列反问弄清楚其具体目的地,三两分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倘遇见孔和尚这等坏人,又刚被拙荆训斥过的,没准儿就顺口答曰:“哦,穿过北大,出北门,往南一直走就是了。”
那么孔和尚自己是如何提问的呢?我跟鲁迅一样,给别人出的主意往往跟自己所持的原则是不同的,后来又发现孔子给别人出的主意也各不相同,乃悟出这正是对生命个体的真情关爱也。我自己的原则没什么保密的,说出来也无妨,只是并不希望胡乱效仿而已。
第一原则是,尽量不问。凡是能够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知识和解决的问题,一概不问,绝不轻易占有他人的劳动。试向孔和尚的所有同学老师打听一下,孔某人可曾问过某字怎么念、某词是什么意思、某年发生了某事、某国的面积人口是多少、某道数理化题怎么做吗?没有。所有的字词和史地知识都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来解决,所有的数理化习题都可以自己做出来——假如我做不出来,那一定是老师出错题了!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有这个气概,毛主席说:“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论联合政府》)动不动就借兵救灾的国家,早晚必亡。
俺出门也是尽量不问路——哪怕是荒郊约会、旷野探险,也不过事先查好路线,身上带着地图,一路记好路标,利用各种地理知识和野外生存本领,务求胜利到达目标。不到山穷水尽,绝不问路。北京周边的卢沟桥、戒台寺、十三陵,当年俺就是骑自行车愣闯去的,韩国的大部分景点,也是这样跑遍的。这样做有时候会多吃苦、多麻烦,但坚持下来,你的个人本领就会日益提高,苦就转化成乐。养成“自力更生为主,利用外援为辅”的良好素质,人生的大多数沟坎,都可以独力跨越了。到了确实需要外援之际,你会发现,你越有本事,人家才越乐意帮助你,上帝就是个扶强不扶弱的混蛋,有啥子办法哩?
第二原则是,不耻下问。《论语•八佾》中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公冶长》中又载孔子的话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遇到自己确实不懂的事情,就“不知羞耻”地去问,况且那时候也没什么工具书,只能亲自去“搜狐搜狗”也。他反对“不懂装懂”,到哪里都入境问俗,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的。但一定要跟“尽量不问”结合起来。用“尽量不问”的精神建造起一艘自己的航空母舰,然后再用“不耻下问”的精神去积累一些驱逐舰、扫雷艇、冲锋舟什么的,这样就构成了一支庞大而立体的知识舰队。
这里要特别注意一个“下”字,要注意向那些表面上似乎不如自己的人多请教。你看那些大企业是怎么发财的?他们的财富并不是从其他大企业那里弄来的,主要还是“不耻下弄”,主要还是从广大人民群众身上挣来的。高尔基的学问不是跟普希金学的,王朔的才华也不是从王蒙那儿批发的,他们都是从广大人民群众身上“搜刮”来的。说哈三中培养了我,北大培养了我,我都承认,但更加无法统计的,是我天天都在向各行各业的人士学习也。比如我读一本清朝的笔记,里面讲到当时海淀地区黄瓜的价格,我想跟今天对比一下,这是咱自己再有才华也想不出来的,咱不去请教人家清华工科硕士行吗?受点屈辱就屈辱呗,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嘛。
第三原则是,问其所长。如果你总是向清华工科硕士请教黄瓜价格问题,天长日久,人家还能跟你过吗?你那不是用千里马拉煤球、用李洪志耍马猴、用爱因斯坦修炮楼吗?人不分高低贵贱,一定各有所长,只是我们要善于在较短时间内意识到人家的所长而已。一般来说,人的专业是其所长。虽然现代教育往往毁了某些专业应该具有的特长,比如中文系的不一定认字多、作文好,新闻系的可能最会撒谎,法律系的犯罪率最高,数学系的不会算账,心理系的三天两头跟人干仗……但是大体说来,他们对本专业还是熟悉的,给外行人讲讲基本知识还是基本可信的。故此,问其所长首先要看专业或者职业。
另外,每个人在专业职业之外可能还另有兴趣和特长,有时候甚至会超过专业人士。北大中文系有几位语言学家,是超级球迷,看完球赛后,用笔名撰写专业球评,水平比张路、张斌等人高多了。更有人身怀七八项专业之外的绝活,孔和尚甚至一度都怀疑他们是苏联美国特务也!所以看人又不能单纯看专业,“人不可貌相”的道理尽人皆知,孔老师再教你一句:“人不可业相”啊。你看鲁迅没学过文学,毛泽东没学过军事,乔冠华没学过外交,从周恩来到温家宝,谁学过“总理专业”啊?而现在有多少年轻朋友在网上动不动就教训鲁迅“多读点文学”、教训毛泽东“多读点军事”啊。与人交往的要领之一,是迅速发现对方到底有哪些真兴趣真本事,这样才能问到人家最爱回答也回答得最好的题目上。为什么本人总是躲避某些媒体,一向不接记者电话呢?大多不是记者礼数欠缺或存心陷害,而是他们老问些跟我风男女不相及的问题。比如上海女巡警上街巡逻该不该穿超短裙啦、如何看待莫桑比克发现食人魔啦、世界杯的尺寸究竟有多大啦等,我连世界杯跟夕照杯都搞不清楚,回答这些问题不是彼此活受罪外加误人子弟吗?
第四原则是,问出水平。轻易不问,但一问就要问出高度、问出深度、问出难度、问出要害,最好还能问出情趣。首先要问经过深思熟虑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也能够引起对方的认真思考。北大老师出的考研试题,有时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可能是老师自己正在攻克的前沿课题。学术界的某些前沿课题,正是在高水平的提问中形成的。其次要问可能引起一系列相关子问题的“母问题”,这叫问得精炼,人家回答了之后,你就能够举一反三。清朝的问安礼俗之所以烦人,就是因为从父母兄弟一直问到隔壁三婶儿和二大爷,你一个加强排问过来,我再一个加强排问过去,活活把个大清国给问垮了。
本人读书二十多年,发言很多,提问很少,老师问我要远远多于我问老师。但我问老师一次,就力求问出个高深难也。比如哲学课上讲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时,我问过“他人的意识对我来说,是不是物质?”从哈三中到北大,哲学老师都当场不能作答也。地理课上讲宇宙发展史,我问过:“我们现在会不会正处于外星人的实验室里,他们正观测我们的各种数据呢?”张大帅听了哈哈大笑,说:“我跟你想的一样,而且现在黑板上有一个细菌也正在问另一个细菌同样的问题呢。”在化学课上我问过:“假如一切反应都是可逆的,那么是否意味着时间可以压缩到一个无限小的质点上?”徐谦老师说:“你这是胡说什么哪?我听不懂。”他很快撤了我的化学课代表职务,转给魏萍当了。
第五原则是,问出人性。我学生时代年轻气盛,虽然提问很少,但有时候是故意给老师“出难题”,潜意识里还有臭显摆自己的不健康思想。后来发现让对方难堪了,我自己也并不舒服,乃慢慢悟出是自己的提问还“缺乏人性”,光想着自己,不曾考虑对方。如果发现人家错了,直接用谦虚的语气提出疑问即可,何必杀气腾腾揪人辫子呢?再说怎么就能肯定准是人家错了呢?后来当了老师,经常提问学生,特别是学生面试和论文答辩时,因为学生根本不是老师对手,完全可以几个问题就让学生“趴下”。这时候“人民教师”和“人道主义”两个词就会出现在脑海里:“我们是要为国家检验人才,还是要用自己的学问来收拾学生?”来报考北大和已经考入北大的,可以说都是人才,我们的提问应该是给学生搭建一个发挥其学识的平台,而不是一座高不可攀的险峰。对学生的考问是这样,那么,平时的请教之问,就更应该充满人性的关爱和体贴了。
在这个问题上,东亚的日本、韩国、朝鲜和我国台湾地区都比中国大陆要做得好,也可以说更谨慎地继承了儒家传统。韩国和朝鲜学生都不问超出老师授课范围的问题,日本学生则跟孔老师一样,很少提问,一问就让孔老师高兴半天。比如我讲鲁迅《狂人日记》中的“吃人”后,一个日本学生问:“孔老师,您的意思是不是想说,南京大屠杀也是吃人,也是用好听的名义做成了吃人的结果?”孔老师当时高兴得把汉语都忘了,连说:“哈依!哈依!扫屋待四奶!”日本朋友一般不会问你个人私事,却会悄悄把你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不禁激励我们中国人,应该做得更好也。我们中国人的优点是乐观活泼、热情聪慧,但经常不注意把握个体之间的距离,所以圣人制作了一整套礼仪来约束咱们。后来这套礼仪上锈了,用死了,变成了吃人的程序,就被咱们推翻了,可是新的礼仪还没制作出来,所以咱们这一百来年过得有点乱。有时候互不关心,病人可以死在医院的台阶上;有时候又关心过分,居委会大妈直接到你家大讲计划生育。就拿提问来说,有的人特喜欢打听别人隐私,而对自己的事情却讳莫如深,只字不提,那你干吗那般关心别人呢?这样的人学术圈里很多,他们所打听到的他人的“隐私”,往往也是不准确的,因为你自己不诚恳,狡猾狡猾的,别人是不会引导你得知真相的。有的人提问时盛气凌人,或暗设陷阱,仿佛局子里审问犯人,中央电视台著名的“审问”节目《面对面》就有时候这样,令人感到起码的对人的尊重都没有。凤凰台的《鲁豫有约》稍微好点,但问题也经常设计得太直露,只考虑“曝光效果”,没照顾当事人的尊严。还有的人喜欢像柳妈追问祥林嫂那样,专问人家扎心窝子的话,刺激人家感情失控,仿佛是关心,其实是欣赏。这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够讨厌的了,要是出现在中央电视台上,怎么能让孔和尚这样的“阶级敌人”不说“现在仍然是鲁迅时代”呢?
一个问字,可谈可论的太多了。暂且记住这五项吧:尽量不问,不耻下问,问其所长,问出水平,问出人性。这一套“五
虎断魂枪”若能使好了,人必能够成为大写的人,国也能够成为大写的国了。
这本书几乎涵盖了人生所有的重要问题,它是人生锦囊加智慧秘籍,它是夜航中指点迷航的灯塔,照亮每个寻路的人的心灵,那些看似平常的话语,有如清风,荡涤胸中万千烟尘与阴霾。编校这些问答中,时而流泪时而乐出声,时而读得血脉贲张、热血沸腾,那些直指人心的文字,似真气冲撞,有打通奇经八脉的神奇力量,读得自己竟至微微汗出,畅快淋漓。校读不觉已是天之将晓,启明闪耀。—— 回声
幸福来自哪里?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睡梦里,它在辛勤的耕耘中,它在智慧的宝库里。幸福——就在孔老师闪光的智慧里。 ——李娟
我想是孔老师的鼓励给了我勇气,是孔老师教会我怎样提问,怎样思考,怎样生活。我要学习孔老师,以他为榜样,继续做一个认真老实的提问者。 ——蓝天白云
孔老师的微博问答终于要整理出书了,其中大多数都曾读过,破迷及震撼程度,往往用振聋发聩、醍醐灌顶来形容也不为过——人世间,怎么会有这么博学、深思、明辨,有如“圣人”一般的人物存在呢?这往往是从获益匪浅如饮醇酒之醺醺然清醒过来后的直觉感叹。 ——江帆
1.你对人生为何迷茫?
NIUNIU48694
你好,孔老师,我现在非常地迷茫,人际关系也是糟糕得一塌糊涂,看谁都觉得有问题。我知道这样是很不对的,却又控制不了自己。比如有的时候同事说了句不中听的话,我立刻就愤怒了,发誓再也不理对方。或者内心软弱,明知对方在伤害自己却不敢反抗,对领导(权威)有恐惧心理。我知道这样很不对,可往往控制不住,就像孔老师说的,我的精神只是温室里的幼苗。为了解决自己的毛病,我读了《大学》《中庸》《传习录》等书,越读越讨厌自己,现在每天做着去私的功夫,收效甚微还经常反复,遇到吃亏或累的事情还是躲,遇到美女还是色心顿起,听到自己稍微懂点的事就大发议论显摆自己,看到便宜还是像屎壳郎看见了屎(对不起,孔老师,我这个比喻可能不太礼貌),最为严重的是我内心无仁,像孔老师讲的对他人表面客气但在内心深处却极度冷漠和对生命毫不尊重。我现在开始读《毛选》,希望能从中找到解决自己毛病的办法。毕竟万事从修身开始,万盼孔老师能指点迷津。祝孔老师身体健康,平安如意。
孔庆东
你能够如此深刻而且无情地解剖自己、批判自己,这已经充分表现出你的优秀潜质,表现出你的三观很正,表现出你正行进在奋发向上的人生途中。
至于知行不能合一,或者不能完全合一,这是大部分人普遍存在的情况。很多人采取自欺欺人的办法,得过且过,那么他们就永远无法进步。而你勇于自我鞭挞,这就是千金难买的激励发动机。
你说的阅读毛选等书,固然是重要的和有益的,但是对你来说,更重要的是把思想化为行动。
首先,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我们不能只盯着别人的缺点看。即使对待汉奸卖国贼,我们也要尽量看看他有没有什么优点。以仁义之心与一切人相处,能宽容处尽量宽容。这样,当遇到真正的坏人坏事需要斗争时,就会格外有力。
其次,不要企图短时间内把自己修炼成圣贤。即使圣贤,也还是经常要自我修行,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事情。所以,对待自己的懦弱啊、好色啊等小毛病,也要采取宽容一点的态度,不要整天悔恨交加的。
你的心态往实际方面调整好了,再看世界,再看别人,再看自己,就都不一样啦。
2.行善,不是交易。
吃瓜群众不好惹
孔老师,您相信因果报应好人有好报吗?为何好人成佛需要九九八十一难,而坏人成佛只需要放下屠刀?为何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瞎双眼?为何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现实中好人总是吃亏,还被别人骂傻。很多人坑蒙拐骗弄到钱,还有人夸看人家多精明能干是成功人士。在一个笑贫不笑娼的社会里,我们该不该为守住做人的底线而穷一辈子呢?我认为一个老老实实的本分的人是不可能登上富豪榜的。还请孔老师解疑答惑,谢谢!
孔庆东
好,您提的是一个广大善男信女经常疑惑的问题。
我们首先要明确下面这一点,做好人,是不是为了换取自己的物质生活过得好?
如果你学雷锋做好事,目的是长寿或者发财,那你不就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吗?你还敢说自己是个好人?
另外,坏人不见得都活得很好。大多数坏人还是活得不好的。只不过某些坏人活到了九十多岁,还家财万贯,令人愤慨而已。但是这些坏人的生活,那叫幸福吗?
做好事,首先就在精神上获得了回报。做坏事,当场就是地狱。并不是说事后换取了什么。那种一方面要学习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另一方面又希望董存瑞长命百岁的思想,本身不就是自我矛盾吗?
行善,本身就是天堂。而不是行善之后,换取了一张天堂的优惠卡也。
3. 啥叫会说话呀?
马胡氏001
孔老师,我的问题是怎样才能会说话。我天生语笨,很晚才学会说话。年龄越大越不想说话,经常是能不说就不说。儿子随我,快两岁了还只会喊爸,想表达问题,只能用肢体配合哇啦哇啦的喊声。小孙女还是这样。从几个月就会看着别人的口型学,现在一岁多了,她还是能把刚刚教会喊的“奶奶”,马上又用“爸”和“啊”代替,两个字就是“爸马”。看她的行为认知似乎超出了同龄人,也不像太傻。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她多与外界接触,那就更寡言。直愣愣地盯着人家看,瞄见个不顺眼的就哇哇大哭,最不能看见的就是姨父姑父。不想小孙女如我。因我们不太会说话而自卑,或多或少地存在社交障碍。改变从我做起,麻烦孔老师支招。
孔庆东
马胡氏同志啊,啥叫会说话呀?
滔滔不绝,出口成章,那叫会说话吧?可是那样的人,你看几个有好下场的?
相声演员会说话吧?可是据我了解,马三立、侯宝林等相声大师,平时很少说话。
说话晚就是有毛病吗?我看您和您一家都活得充实愉快啊。
再举个例子,有个姓舒的孩子,四岁才开始说话,邻居怀疑他是哑巴,结果后来成了一代文豪,笔名叫老舍。
还有个更大的文豪,满口绍兴话,谁也听不懂,来听他演讲的学生,目的都是看他长得帅不帅。
至于我们家老祖宗,应该是说话这门学问的至圣先师吧?可是他老人家有时候就张口结舌,有时候唯唯诺诺,有时候好像乡巴佬,有时候好像失语症。但是他告诉我们关于说话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话要木讷,要像马胡氏同志那样,但是干事要利索,也像马胡氏同志那样!
孔夫子这话被毛泽东同志牢牢记在了心里,所以给两个女儿取名,一个叫李敏,一个叫李讷。
孔子还有一句话:“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意思是平时不要乱说,一旦说了,就要说到点子上,一枪击中目标。你看网上那些喷子,日喷万言,一天到晚哇啦哇啦,他们说的,大部分都是废话蠢话,有什么可羡慕的呢?
能说话、多说话、抢着说话,是非常简单的事情。然而,少说话,不说话,让着别人说话,却是需要强有力的个人修养的。孔子最蔑视巧言令色的人,咱们既然不是哑巴,说话上迟钝一点,不但不是缺点,而且恰恰可以避免引发很多人生的错误,是个花钱都买不到的优点啊。
4.幸福在哪里?
到底让换昵称吗
孔老师,中国的前途在哪里?
孔庆东
前途在哪里?朋友我告诉你。
它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
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艰苦的劳动里。
啊!前途,就在你晶莹的汗水里。
啊!前途,就在你晶莹的汗水里!
※※※※※※
前途在哪里?朋友我告诉你。
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睡梦里。
它在辛勤的耕耘中,它在知识的宝库里。
啊!前途,就在你闪光的智慧里。
啊!前途,就在你闪光的智慧里!
5. 怎样帮助精神病?
小狗332
老师,您好!现在精神病患者越来越多,比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身边有朋友得了抑郁症,还有些朋友或多或少地表现出精神病的症状,有时候,我感觉自己也有焦虑症的倾向。是因为生活节奏太快,压力太大了吗?还是自己想问题想歪了,或者心理太脆弱?如果想从根本上帮助到身边的朋友,并解决好自己的精神问题,该怎么做呢?可以尝试催眠疗法或者醉酒疗法吗?还是多运动呢?谢谢老师!
孔庆东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据权威统计,目前全世界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有各种精神疾患的人,居然达百分之十!而可以明确定性为你说的抑郁症强迫症的人,达百分之一!这是非常可怕的数字,就是说,我们身边疯子傻子脑残八悲,比比皆是,可能还包括我们自己。
这种现象是跨国界跨民族跨阶级的,其根本原因是“现代化”带来的。单纯的物质现代化,没有设计好,也不可能设计好配套的精神保健措施,于是就像环境会污染一样,人的各种精神病就大面积爆发了。
我们北大和其他大学一样,学生中的精神病越来越多。我曾经去精神病院看望病人,发现满院都是年轻人!硕士生、博士生都有。
于是我就想,为什么我们50后、60后、70后精神病那么少?我们在现代化建设方面,不比年轻人差呀!可能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人生“有正事儿”。我们学习、工作、生活,都不是异化的。我们挣钱,但没有成为金钱的奴隶。我们读书,但没有成为鸡汤的奴隶。我们活着也为自己、也为他人、也为祖国和全人类。所以一般的失意痛苦挫折打击,都不足以使我们的精神走向变形。
对于那些已经得了比较严重的精神病的人,你说的治疗措施也许是必需的,也可以听从医生的建议。但我的办法是,投身到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去,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经风雨见世面,爱祖国打汉奸,把日子过得充实而热烈,哪里还有闲工夫抑什么郁、焦什么虑啊?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