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648550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机械设计手册》第6版单行本共26分册,内容涵盖机械常规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与机电控制、现代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等内容,具有系统全面、信息量大、内容现代、突显创新、实用可靠、简明便查、便于携带和翻阅等特色。各分册分别为:《常用设计资料和数据》《机械制图与机械零部件精度设计》《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连接与紧固》《带传动和链传动摩擦轮传动与螺旋传动》《齿轮传动》《减速器和变速器》《机构设计》《轴弹簧》《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和操作件》《机架、箱体与导轨》《润滑密封》《气压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设计》《机电系统控制》《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数控技术》 《微机电系统及设计》《机械系统概念设计》《机械系统的振动设计及噪声控制》《疲劳强度设计机械可靠性设计》《数字化设计》《工业设计与人机工程》《智能设计仿生机械设计》。
本单行本为《机械制图与机械零部件精度设计》,主要介绍了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结构等内容。
本书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工具书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的有关专业师生使用和参考。
出版说明
前言
第2篇机械制图与机械零部件精度设计
第1章机械制图
1概述2-3
2通用性规定2-4
21图纸幅面和格式2-4
211图纸幅面2-4
212图纸边框格式及尺寸2-5
213图幅分区及对中符号、方向
符号2-5
22标题栏及明细栏2-6
221标题栏的放置位置、格式和尺寸2-6
222明细栏的格式2-6
23比例2-8
231术语和定义2-8
232比例系列2-8
233比例的标注方法2-8
24字体及其在CAD制图中的规定2-8
241字体的基本要求2-8
242字体示例2-9
243CAD制图中字体的要求2-9
25图线画法及其在CAD制图中的规定2-10
251图线的术语和定义2-10
252图线的宽度、形式和应用2-10
253图线画法2-15
254CAD制图中图线的结构2-15
255指引线和基准线的基本规定2-15
26剖面区域表示法2-19
261常用的金属材料剖面区的剖面或
截面表示法2-19
262特殊材料的表示2-19
3图样画法2-19
31第一角投影法和第三角投影法2-19
32视图2-22
321视图选择2-22
322视图分类和画法2-23
323视图的其他表示法2-24
33剖视图和断面图2-27
331剖视图2-27
332断面图2-32
34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2-34
341简化画法2-34
342规定画法2-38
35尺寸标注2-39
351基本规则2-39
352尺寸注法的一般规定2-40
353简化注法2-45
36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2-49
361公差与配合的一般标注2-49
362配制配合的标注2-51
37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2-52
371序号及编排方法2-52
372装配图中序号编排的基本要求2-53
38轴测图2-53
381轴测投影基本概念2-53
382绘制轴测图的基本方法2-54
39常见结构(螺纹、花键、中心孔)
表示法2-57
391螺纹表示法2-57
392花键表示法2-60
393中心孔表示法2-62
310常用件(螺纹紧固件、齿轮、弹簧、
滚动轴承、动密封圈)表示法2-63
3101带螺纹的紧固件的表示法2-63
3102齿轮表示法2-65
3103弹簧表示法2-69
3104滚动轴承表示法2-73
3105动密封圈表示法2-78第2章极限、配合与公差
目录目录1极限与配合2-84
11极限与配合标准的主要内容2-84
111术语和定义2-84
112标准公差2-87
113基本偏差2-88
114公差带2-94
115配合2-94
116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2-95
12标准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2-147
121标准公差的选用 2-147
122配合的选用2-149
2线性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2-154
21线性和角度尺寸一般公差的
概念和应用2-154
22一般公差的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2-154
3圆锥公差与配合2-155
31圆锥的锥度与锥角系列2-155
311术语和定义2-155
312锥度与锥角系列2-155
313应用说明2-156
32圆锥公差2-157
321术语和定义2-157
322圆锥公差的项目和给定方法2-158
323圆锥公差数值2-158
324应用说明2-158
33圆锥配合2-161
331圆锥配合的形式2-161
332术语和定义2-161
333圆锥配合的一般规定2-162
334应用说明2-162
4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2-167
4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光滑工件
尺寸的检验标准(GB/T 3177—2009)
的主要内容2-167
411验收原则2-167
412验收方法的基础2-167
413标准温度2-167
414验收极限2-167
415计量器具的选择2-169
416仲裁2-169
42应用说明2-169
421适用范围2-169
422验收原则和验收极限2-169
423计量器具的选择说明2-169
第3章几何公差
1概述2-170
11零件的几何特性2-170
12几何公差标准及对应的ISO标准2-170
2几何公差的术语、定义或解释2-171
21几何公差要素类的术语及
其定义或解释2-171
22基准和基准体系术语定义2-175
3几何公差的符号与标注2-176
31几何公差标注的基本原则2-176
32几何公差的分类、几何特征、符号及
附加符号2-177
33几何公差标注方法2-177
34公差带标注的规定2-180
35废止的标注方法2-183
4几何公差的公差带定义、标注解释2-185
5延伸公差带的含义及标注2-198
6几何公差的公差值2-200
61未注公差值2-200
611未注公差值的基本概念2-200
612采用未注公差值的优点2-200
613未注公差值的规定2-201
614未注公差值在图样上的
表示方法2-202
615未注公差值的测量2-202
616未注公差值的应用要点2-202
617综合示例2-203
62几何公差注出公差值2-204
621注出公差值的选用原则2-204
622注出公差值数系表2-204
623常用的加工方法可达到的几何公
差等级(仅供参考)2-209
7公差原则2-209
71独立原则2-210
72包容要求2-211
73最大实体要求2-212
74最小实体要求2-220
75可逆要求2-223
76公差原则的综合分析与选用2-225
8综合示例2-226
第4章表面结构
1概述2-233
11基本概念2-233
12国家标准与对应的ISO标准2-234
2术语及定义2-235
21一般术语及定义2-235
2
本版手册为新出版的第6版7卷本《机械设计手册》。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我们对手册内容进行更新,增加新的科技内容,以满足广大读者的迫切需要。
《机械设计手册》自1991年面世发行以来,历经5次修订,截至2016年已累计发行38万套。作为国家级重点科技图书的《机械设计手册》,深受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好评,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该手册曾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1995年)、中国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7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1年)、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13年),并多次获得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等奖项。1994年,《机械设计手册》曾在我国台湾建宏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机械设计手册》荣获的一系列国家和部级奖项表明,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机械设计手册》已成为机械设计领域的一部大型品牌工具书,已成为机械工程领域权威的和影响力较大的大型工具书,长期以来,它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5版《机械设计手册》出版发行至今已有7年时间,这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国家制定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其中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了国家的优先战略。因此,《机械设计手册》第6版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除努力贯彻“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实用性、可靠性”外,更加突出了“创新性”,以全力配合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为实现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梦做出贡献。
在本版手册的修订过程中,广泛调研了厂矿企业、设计院、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多方面的使用情况和意见。对机械设计的基础内容、经典内容和传统内容,从取材、产品及其零部件的设计方法与计算流程、设计实例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整合,同时,还全面总结了当前国内外机械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产品和新技术,特别是在现代设计与创新设计理论与方法、机电一体化及机械系统控制技术等方面做了系统和全面的论述和凝练。相信本版手册会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它将对提高我国机械产品的设计水平、推进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老产品的改造,以及产品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进而促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跃升,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本版手册分为7卷55篇:第1卷机械设计基础资料;第2卷机械零部件设计(连接、紧固与传动);第3卷机械零部件设计(轴系、支承与其他);第4卷流体传动与控制;第5卷机电一体化与控制技术;第6卷现代设计与创新设计(一);第7卷现代设计与创新设计(二)。
本版手册有以下七大特点:
一、构建新体系
构建了科学、先进、实用、适应现代机械设计创新潮流的《机械设计手册》新结构体系。该体系层次为:机械基础、常规设计、机电一体化设计与控制技术、现代设计与创新设计方法。该体系的特点是:常规设计方法与现代设计方法互相融合,光、机、电设计融为一体,局部的零部件设计与系统化设计互相衔接,并努力将创新设计的理念贯穿于常规设计与现代设计之中。
二、凸显创新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6月和2016年5月召开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上分别提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以及实现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三个阶段的目标和五项具体工作。为了配合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本版手册突出了机械创新设计内容的编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增第7卷,重点介绍了创新设计及与创新设计有关的内容。
该卷主要内容有:机械创新设计概论,创新设计方法论,顶层设计原理、方法与应用,创新原理、思维、方法与应用,绿色设计与和谐设计,智能设计,仿生机械设计,互联网上的合作设计,工业通信网络,面向机械工程领域的大数据、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3D打印设计与制造技术,系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前言前言(2)在一些篇章编入了创新设计和多种典型机械创新设计的内容。
“第11篇机构设计”篇新增加了“机构创新设计”一章,该章编入了机构创新设计的原理、方法及飞剪机剪切机构创新设计,大型空间折展机构创新设计等多个创新设计的案例。典型机械的创新设计有大型全断面掘进机(盾构机)仿真分析与数字化设计、机器人挖掘机的机电一体化创新设计、节能抽油机的创新设计、产品包装生产线的机构方案创新设计等。
(3)编入了一大批典型的创新机械产品。
“机械无级变速器”一章中编入了新型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并联机构的设计与应用”一章中编入了数十个新型的并联机床产品,“振动的利用”一章中新编入了激振器偏移式自同步振动筛、惯性共振式振动筛、振动压路机等十多个典型的创新机械产品。这些产品有的获得了国家或省部级奖励,有的是专利产品。
(4)编入了机械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论等方面的创新研究成果。
1)闻邦椿院士团队经过长期研究,在国际上首先创建了振动利用工程学科,提出了该类机械设计理论和方法。本版手册中编入了相关内容和实例。
2)根据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以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的深层次的动态设计理论与方法。本版手册首次编入了该方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