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53639
*一本少有的从心理学角度详细论述自杀心理及自杀行为的著作
*透视自杀行为、自我伤害行为的心理机制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系冯川教授匠心译制
根据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预防自杀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有80万人死于自杀,大约每40秒钟就有一个人轻生,自杀在超过50岁的人中较为常见,但也是15到29岁年龄段的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仅如此,你是否听说过很多人在某个瞬间曾想到过自杀?
你身边是否有人总是无法戒掉烟和酒?
你是否每年都会见到很多关于抑郁症的新闻报道?
自杀是全球人类文化的禁忌,但它一点都不少见,对于人类而言,预防自杀已是刻不容缓。
《人对抗自己》是一本少有的从心理学角度论述自杀的著作。它为想要了解自杀的心理学人、想要理解自杀冲动的个体提供了精辟入里的分析。作者门林格尔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出发,循着人类发展的轨迹去探讨自杀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他深化和发展了精神分析理论,又从这一角度深入探讨了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危险行为等在内的人类的自我伤害倾向,并提出了干预方式。本书译者是四川大学比较文学系冯川教授,他以其精深的精神分析理论功底和文学功底匠心译制本书,译稿流畅唯美,阅读过程亦是一种美的享受。
本书是人类自我毁灭倾向研究的里程碑。卡尔·门林格尔在书中开创性地探讨了生死本能与人类疾病、绝望甚至自杀行为的关系,对死亡本能和自我毁灭倾向做了全面的考察和分析。他认为,人性中固有的破坏性冲动总是要竭力寻求宣泄的。这种冲动其本质是由于受到生本能的误导,为了自我保护而形成的一种向内的攻击。这就是各种形式的自杀的根源。他呼吁人类不能回避对死亡本能和自我毁灭倾向的研究。我们必须熟悉它们的各种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出相应的努力,将自尊和理解带入人类自身的心理战争之中,来保护我们的生命。
第一部分 破坏
第一章 爱与死
第二部分 自杀
第二章 禁忌
第三章 动机
第四章 论点
第三部分 慢性自杀
第五章 禁欲与殉道
第六章 神经症疾病
第七章 酒精瘾
第八章 反社会行为
第九章 精神病
第四部分 局部自杀
第十章 定义
第十一章 自我伤害
第十二章 装病
第十三章 多次外科手术
第十四章 有意造成的事故
第十五章 性无能与性冷淡
第五部分 器质性自杀
第十六章 医学中的整体观
第十七章 器质性疾病中的心理因素
第十八章 选择较小的损害
第六部分 重建
第十九章 重建的临床技巧
第二十章 重建的社会技巧
生命本能究竟能否有效地与死亡本能抗衡?
《人对抗自己》是卡尔·门林格尔研究死亡本能和自杀心理的一部重要著作。此书初版于1938年,但时至今日,其意义和影响却有增无减。1984年,陈维正先生赴加拿大、美国做文化考察时,曾请有关专家推荐当代西方最重要、最有影响的社会科学著作,在这些专家学者提供的推荐书目中,《人对抗自己》多次被提到。
卡尔·门林格尔(CarlAugustusMenninger)是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生、精神分析学家和心理学家,他对人深邃莫测的精神世界有深刻的认识,尤其对死亡本能、自杀冲动、犯罪心理和儿童心理做过深入透彻的研究。他在这方面的成果使他在精神分析心理学领域中斐然自成一家。
在《人对抗自己》中,门林格尔对死亡本能和自我毁灭倾向做了全面的考察和分析。他认为:人性中固有的破坏性冲动总是要竭力寻求宣泄,如果这种破坏性冲动不能施之于外界,其必然结果就是转而施之于自己。这就是各种形式的自杀的根源。门林格尔呼吁:不能回避对死亡本能和自我毁灭倾向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以他自己所选定的方式,或快或慢、或迟或早、或直接或间接地在杀死他自己。要想与这种自杀倾向对抗,首要的一步乃是真正认识到:自我毁灭确定根植于我们的天性,我们必须熟悉它的各种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出相应的努力来与这种根深蒂固的死亡本能抗衡。
门林格尔在本书中指出:人是一种随时可能陷入毁灭的脆弱生物,他的生命不仅受到外来危险的威胁,而且更重要的是受到来自自身内部的死亡本能的威胁。大自然以猛兽、毒虫、洪水、干旱、地震……来威胁人类的生存,细菌、疾病和癌症则慢慢地吞噬和夺走人的生命。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更有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灾难和事故,经常出其不意地使人死于非命。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本来以为,面对命运的外来打击,人类会团结起来共同反抗外界强加给人的灾难和死亡,殊不知实际情形完全不是这样。使人陷入毁灭命运的,更多的乃是出自人天性中固有的破坏性冲动。“我们必须考虑到我们自身内部的敌人……使大地蒙受灾难的某些破坏性活动乃是出自人的自我毁灭;而联合外部力量以攻击自身的存在,这一人类的非凡嗜好,实属最令人瞠目的生物性现象之一。”
门林格尔写作本书的年代,正值两次世界大战之交。战争阴云的笼罩,不能不使人考虑到人的破坏本能和自毁倾向。“人翱翔于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上空,将炸弹倾泻于博物馆、教堂,倾泻于伟大的建筑物和幼小的儿童身上。他们竟因此受到官方的嘉奖,而官方所代表的人民,每天都以纳税的方式将金钱用于狂热地制造杀人武器,去毁灭那些和他们一样的人。”“如果有谁匆匆地浏览一下我们这个星球,他所看见的将是以上情形;如果他更仔细地观察个人和集体的生活,他所看见的情形将会使他更加困惑。他会看见争吵、仇恨、殴斗、无谓的浪费、随意的破坏。他会看见人牺牲自己去损害他人,而且处心积虑地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缩短大限来临之前那可怜而又短暂的停留,即我们所说的生命。最奇怪的是,他会看见有些人仿佛再也找不到别的东西来毁坏,于是索性掉转枪口对准自己的胸膛。”
这种情形,不能不使作为医生的精神分析学家感到吃惊。因为精神分析师也像其他医生一样,一开始总是坚信生命的可贵,坚信人都愿意保存和延长自己的生命。他总是鞠躬尽瘁、不遗余力地设法挽救他人的生命,减轻他人的痛苦;并且深信自己是人类的救星,自己所做的一切乃是在响应他人的恳求和呼唤,因为他始终坚信,自我保存仍是生命的第一要义,趋生避死仍是生命的第一本能。
然而突然有一天,医生的信念破灭了。他发现病人并不像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希望恢复健康。事实上他们是在“人为地制造”某些疾病、车祸和意外事故;他们故意寻找受苦的方式,延长受苦的时间;他们以种种方式摧残自己,令人怀疑他们是在慢性自杀。更有甚者,许多人仿佛觉得这一切都不过瘾,因而索性直接诉诸实际的自杀。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习惯地认为:求生是人的一种基本本能。而现在精神分析学家发现:求死也是人的一种基本本能。从人诞生的那一刻开始,死亡本能就随时随地暗中窥视着人的生命,随时随地准备利用和借助任何对它有利的外部事件,跳出来毁灭人的生命。
正是基于这一发现,弗洛伊德、费伦齐、格罗代克、亚历山大、门林格尔等人提出和论证了死亡本能的存在。
根据这一假说,人从诞生之日起就自发地具有死亡本能。死亡本能旨在使人回到生命诞生之前的无机状态。一切生命皆起源于无生命的无机物,而死亡本身的终极目的就在于使生命回复到无生命的状态。虽然人的生殖本能保证了生命的延续性,但死亡本能的存在表明了任何生物个体都不能长生不死,并暗示宇宙中的生命现象有可能回归到无机状态和死寂状态中去。
为了理解这里所说的“回复”“回归”以及弗洛伊德、门林格尔等人反复提到过的“重复”“倒退”,这里似有必要简述一下精神分析学中的“强迫性重复原则”。
所谓“强迫性重复”(repetitioncompulsion),指的是人固执地、不断地重复某些似乎毫无意义的活动,或反复重温某些痛苦的经历和体验。例如,一个施惠者对他人一再施惠,到头来却落得被人冷淡,被人抛弃;尽管如此,他却仍然一如既往,仿佛命中注定要尝遍人间一切忘恩负义的痛苦(可比较莎士比亚的李尔王、雅典的泰门、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等文学人物)。又例如,一个擅权者几乎毕生致力于把另一个人抬举到显赫的地位,但最后又总是由他自己颠覆了这个人的地位,并抬举出另一个人来取代先前那个人。再例如,有些男人或女人总是反复地陷入恋爱事件,其每桩风流韵事都经历过大致相同的阶段,达到大致相同的结局。甚至在儿童身上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形——婴儿反复地把玩具扔掉,拾起,再扔掉……就是一种强迫性重复。
弗洛伊德认为:强迫性重复是本能活动遵循的一条原则。这条原则规定了本能活动的方向是倒退到先前的存在状态中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弗洛伊德接触到大量的战争性神经症和创伤性神经症患者。这些患者(以及许多正常人)总是不断地重温、反复地咀嚼某些痛苦的往事。这一发现,使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即本能活动是受快乐原则支配的)受到极大的动摇。过去,精神分析仅仅注意到人有遗忘痛苦、摆脱不愉快记忆的自发倾向;现在却发现,人也有反复重温痛苦、持久地沉溺在痛苦中的倾向。于是弗洛伊德怀疑:人心中有某种比快乐原则“更原始、更基本”的倾向在起作用。他把这种倾向称为强迫性重复,并试图进一步考察:“它对应哪一种功能?它在什么条件下表现出来?它与快乐原则的关系如何?”
《超越快乐原则》这部重要论著,就是在上述背景下写作出来的。在这部论著中,弗洛伊德提出了他对本能的新见解。他认为:本能并不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是积极的、发展的、促进变化的;相反,本能是生物惰性的表现,它要求回复到事物的初始状态,因而是保守的、倒退的;像人这样的有机体,其所源出的状态乃是无机状态,而人身上那种具有保守、回归、倒退性质的本能所要回复的正是这种无机状态。因此,不妨将这种本能称为死亡本能。
为什么人们不愿接受存在自杀这一事实呢?
有些问题,我们往往以开玩笑的方式来谈论,仿佛要事先阻止 自己对它们做严肃认真的讨论。自杀就是这些问题之一。人们对自 杀的禁忌如此强烈,以致有些人根本不提这个词,有些报纸也对此 加以避讳,甚至许多科学家也把它视为研究的禁区。
因此无怪乎我的一位朋友兼顾问对本书手稿建议采用的若干书 名大为惊讶。所有这些书名都涉及这一阴暗的主题,而这一主题势 必吓退读者,使他们不能欣赏最后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我已经暗示 过,我们终将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生存意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战胜 死亡愿望,自我毁灭倾向也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被分散转移。但是, 在我们能够这样做之前,我们必须考察人杀死自己这一阴暗的事 实,采取鸵鸟战术丝毫无助于改变这一现实。
在刚刚过去的二十四分钟内,在美国的某个地方有一个人自杀 了。这种事每天发生六十次,一年要发生近二万二千次。这还仅仅是在美国,在欧洲某些国家,其数目往往高达这一数字的两倍。无 论在什么地方,自杀总是多于凶杀。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原以为社会对这个问题会有广泛的兴趣, 关于这个问题的许多研究会日益取得进展,我们的医学杂志会登载 这方面的文章,我们的图书馆会容纳这方面的书刊,但事实并非如 此。我们固然有大量小说、剧本、传奇描写了自杀——想象中的自 杀,然而涉及这个问题的科学文献惊人得少。我认为,这不过是再 一次证明了与这个问题有关的禁忌,这种禁忌与一种受到强烈压抑 的情绪有关。人们不喜欢严肃地、如实地思考自杀问题。
事实上,我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兴趣,始于对这个禁忌在病人家 属方面所起作用的惊讶和好奇。事情是这样的:那些暂时处于极度 抑郁状态中的病人威胁说要自杀,他们被交给我们照料后,情况会 开始好转,这时病人亲属就坚决要求带他们回家,尽管我们一再警 告说现在回家还为时过早,自杀的危险仍然存在。这些家属往往嘲 笑并否认这种可能由家属造成的想法,坚持认为病人不过是在恐吓 或只是一时的绝望,他并不是真的要自杀,也绝不会自杀,等等。 于是,几天或几周后,报纸就会登载出我们的病人上吊、溺水、开 枪自杀的声明。我有一大本卷宗贴着这样的剪报,每一张剪报上都 附有我先前对性急的亲属所做的文字警告。
例如,我有一位很好的朋友,在抑郁症发作时入院,由我们照 料,但半夜却被一位亲属唤醒,从床上扶起来带出医院。病人对这 位亲属怀有敌意,但又不得不服从她。我们警告这位亲属,说她把 病人带出院是极不明智的,在极度抑郁的状态中,他很可能自杀。
病人本人也不愿离开医院并恳求让他留下,但他还是被这位亲属从 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最后被带回家去由她好心照料,以期恢 复健康。此后不久,他自杀了。他一度是一位科学家,一个人才, 一个很有前途的人。
我经常看见这种事情发生,所以很想知道:为什么人们不愿接 受其亲属想自杀这一事实呢?而阻止自杀究竟又是谁的责任呢?我 们医生既然竭尽全力地抢救那些有时似乎并不值得抢救的生命,自 然也有责任抢救这些常常是前程似锦的生命。这些生命之所以遭到 毁灭,可以说往往是出自一瞬间的冲动和错误判断,出自一瞬间阴 差阳错的误会,就像罗密欧发现沉睡的朱丽叶而认为她已死去时那 样。但是单靠我们医生并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竭力争取病人亲属 的合作以防止潜在的自杀倾向被付诸实现,而病人亲属也应该—— 如果他们有人性的话——认真对待这种警告并采取相应的行为。 但事实仍然是:自杀问题的严重性和广泛性仍未引起人们足够的 注意。
由于这个问题太大,不可能在一本书中广泛地展开,故我不打 算涉及自杀问题的历史学、统计学、社会学和临床治疗学等方面, 而仅仅把重点放在考察种种无意识心理因素上(因为是无意识的, 所以往往被人们忽略)。《大英百科全书》《哈斯丁宗教与伦理百 科全书》以及其他类似的参考书,对自杀的各种技巧、心态、后果 和解释都有许多有趣的说明。其中许多随时代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或因国家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异。统计学研究已吸引了许多作者,特 别是人寿保险的权威。尽管大多数统计数字都承认自己可能有极大的误差,但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这些数字还是表明:在文明人 中,尽管女性比男性更经常想到自杀,但实施自杀的男性还是比女 性多得多。在男人身上,自杀率与年龄成正比,四十岁男人的自杀 率是二十多岁男人自杀率的两倍;在女性中则没有这种变化。自杀 在春季比在其他季节更为普遍,在单身者中比在已婚者中更为普 遍,在城市比在乡村更为普遍,在和平时期比在战争年代更为普 遍,在新教徒中比在天主教徒中更为普遍。
路易斯·达布林(Louis I. Dublin)和贝西·邦泽尔(Bessie Bunzel)在这个问题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概览,其中包括一 些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和统计学资料。对自杀问题的临床考察 迄今极少,而且总的说来很不令人满意。鲁思·卡万(Ruth Shonle Cavan)写过一本最早的现代心理学研究。偶尔医学杂志上也会出 现这样的文章,如《自杀类型的鉴别诊断》《自杀与精神病》《自 杀——通过早期发现某些危险征象来加以防止的可能性》。然而总 的说来,自杀极少吸引医生们的注意。
人们或许会以为,精神分析学家既然深知心理压抑的力量, 并由此对禁忌产生了兴趣,他们一定会给我们提供某些东西。但即 使是精神分析学家也对此贡献甚少。不过平心而论,我们不能不承 认,尽管精神分析学家并未对自杀行为本身做彻底的研究,但自杀 的意向早已是弗洛伊德、亚伯拉罕、亚历山大和其他人做过许多研 究的课题。在下一章中,我们将追随他们的引导,打破掩盖这一问 题的禁忌以及甚至更为强有力的压抑,这种压抑保护了那些迫使人 们采取自杀行动的隐秘动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