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84789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装备、新理念也扶持和壮大了药用植物栽培产业的发展,比如精准农业技术、设施栽培技术、生态种植、可追溯体系、物联网技术等。本书适度融入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方法、新趋势,强化药用植物栽培学科的理论、知识、技能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实用性较强。
本书主要阐述了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原理及其生长发育规律和人工调控技术,涵盖了药用植物的特征特性、生长发育与其环境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选地整地、繁殖和播种、田间管理、防病治虫等各种栽培技术和措施,满足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要求,*限度地提高药用植物的产量和品质。对于使用频度较高的常用中药材、贵重药材及现代研究较多且较深入的药材作重点阐述。
总论
第一章绪论3
第一节药用植物栽培学的内涵 / 3
第二节药用植物栽培历史、现状与展望 / 6
第二章药用植物生长与发育8
第一节药用植物生长 / 8
第二节药用植物发育 / 12
第三节药用植物物候期及其观测 / 15
第三章药用植物栽培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7
第一节主要气候因子与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 17
第二节药用植物栽培与土壤的关系 / 22
第三节药用植物栽培与肥料的关系 / 27
第四节药用植物化感作用 / 33
第四章药用植物栽培制度与土壤耕作39
第一节药用植物栽培制度 / 39
第二节土壤耕作 / 43
第五章药用植物繁殖与良种选育47
第一节药用植物繁殖材料 / 47
第二节种子繁殖 / 50
第三节营养繁殖 / 55
第四节良种选育 / 59
第五节药用植物的引种驯化 / 66
第六章药用真菌培育技术70
第一节药用真菌培育研究概况 / 70
第二节药用真菌的生活习性 / 71
第三节药用真菌菌种分离与培养 / 73
第四节药用真菌的人工栽培 / 76
第七章药用植物栽培的田间管理79
第一节常规田间管理措施 / 79
第二节植株调整 / 82
第三节药用植物的合理施肥 / 85
第四节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其应用 / 90
第五节其他田间管理措施 / 93
第八章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96
第一节药用植物的病害 / 96
第二节药用植物的虫害 / 99
第三节药用植物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 103
第四节农药 / 108
第九章药用植物采收、加工与贮运111
第一节药用植物产量与品质 / 111
第二节采收与产地加工 / 116
第三节中药材的包装与贮运 / 120
第十章现代新技术在药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123
第一节设施栽培技术及其应用 / 123
第二节现代生物技术在药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 / 128
各论
第十一章根及根茎类药材137
人参 / 137
三七 / 142
川贝母 / 145
川芎 / 148
山药 / 150
大黄 / 153
乌头(附子) / 155
丹参 / 158
天麻 / 161
巴戟天 / 166
牛膝 / 168
白术 / 171
白芍 / 174
甘草 / 176
半夏 / 179
当归 / 182
百合 / 185
延胡索 / 187
地黄 / 190
知母 / 193
板蓝根 / 195
浙贝母 / 197
党参 / 200
柴胡 / 202
桔梗 / 204
黄芩 / 207
黄芪 / 209
黄连 / 213
第十二章皮类药材217
牡丹皮 / 217
厚朴 / 220
黄柏 / 222
第十三章花类药材225
西红花 / 225
金银花 / 227
菊花 / 230
第十四章果实种子类药材233
山茱萸 / 233
五味子 / 236
连翘 / 239
枳壳 / 241
栀子 / 244
枸杞子 / 247
砂仁 / 250
第十五章全草类药材253
广藿香 / 253
细辛 / 255
穿心莲 / 257
薄荷 / 260
第十六章菌类药材263
灵芝 / 263
茯苓 / 266
附录
附录1中药材规范化生产肥料使用原则273
附录2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农药使用原则276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开创至今历六十年。一甲子朝花夕拾,六十年砥砺前行,实现了长足发展,不仅健全了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创新了中医药高等教育模式,也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人才,履行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职能和使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材作为中医药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也伴随着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从少到多,从粗到精,一纲多本,形式多样,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64年受国家卫生部委托出版全国中医院校试用教材迄今,肩负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医院校教材建设和出版的重任,产生了一大批学术深厚、内涵丰富、文辞隽永、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优秀教材。尤其是1985年出版的全国统编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第五版),至今仍被誉为中医教材之经典而蜚声海内外。
2006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管理研究会的精心指导下,在全国各中医药院校的积极参与下,组织出版了供中医药院校本科生使用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以下简称“精编教材”),并于2011年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这套教材融汇了历版优秀教材之精华,遵循“三基”“五性”“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同时高度契合国家执业医师考核制度改革和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的要求,在组织策划、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反复论证,层层把关,使“精编教材”在内容编写、版式设计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均达到了预期的要求,凸显了“精炼、创新、适用”的编写初衷,获得了全国中医药院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21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印发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颁布了《中医药法》和《〈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把发展中医药事业作为打造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文化强国、“走出去”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都需要中医药发挥资源优势和核心作用。面对新时期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总体要求,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更加主动地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为此,精编教材的编写将继续秉持“为院校提供服务、为行业打造精品”的工作要旨,
在全国中医院校中广泛征求意见,多方听取要求,全面汲取经验,经过近一年的精心准备工作,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启动了第三版的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和完善将在保持“精编教材”原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经典、精炼、新颖、实用”的特点,并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系列讲话精神,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坚持高等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足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遵循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律和中医药教育规律,深化中医药特色的人文素养和思想情操教育,从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
同时,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管理研究会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将不断深化高等中医药教材研究,在新版精编教材的编写组织中,努力将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与中医药发展的现实目标及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健康中国”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断完善高等中医药教材体系和丰富教材品种,创新、拓展相关课程教材,以更好地适应“十三五”时期及今后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学实践要求,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我国高等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能力,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教材的编写出版需要在实践检验中不断完善,诚恳地希望广大中医药院校师生和读者在教学实践或使用中对本套教材提出宝贵意见,以敦促我们不断提高。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教学管理研究会理事长
2016年12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