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99840丛书名: 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
运动与锻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是心理学基本原理在体育运动领域中的扩展与应用,它包含三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个研究领域是竞技运动心理,重点探讨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如何保持良好心态、发挥竞技水平的问题,与表现心理学密切相关。第二个研究领域是大众锻炼心理,重点探讨激发和保持锻炼动机以及锻炼产生的心理效益问题,与健康心理学密切相关。第三个领域是体育教育心理,专门探讨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运动技能掌握、通过体育学习活动完成社会适应任务和发展良好人格等问题。
本书通过9个领域的24个专题,向读者介绍了运动与锻炼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新成果,对于应用心理学的学生、教师及研究人员,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前,恰逢中国、世界都在全力阻击新冠肺炎病毒的侵害,这更显示出锻炼的益处,心理的重要,健康的珍贵。相信该书的内容,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在关键时刻应对压力,如何通过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如何在体育活动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困难和逆境。
《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研究手册》通过全国16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36名作者的笔端,介绍了竞技心理、锻炼心理和体育心理三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运动与锻炼心理学:使命与进展、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运动中的认知过程、大赛中的心理调控、运动中的人际环境、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运动员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运动与健康促进以及运动与锻炼心理测量及研究方法等9个部分。本书对于应用心理学的研究者和学生了解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的历史脉络、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一部分: 运动与锻炼心理学: 使命与进展
专题1: 卓越与健康: 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的研究
取向张力为 毛志雄 晏 宁 /
第二部分: 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
专题2: 训练和比赛的动机孙延林 王 钰/
专题3: 体育学习的动机李京诚 /
第三部分: 运动中的认知过程
专题4: 运动员的注意艾丽欣 张 禹 /
专题5: 运动决策付 全/
专题6: 运动情境中的情绪与注意、判断和决策迟立忠 任鹏飞 王晓婷 /
专题7: 运动领域认知的心理生理学研究周成林 陆颖之 /
第四部分: 大赛中的心理调控
专题8: 压力下的运动表现王 进 唐寅平 应 郦 刘金华 /
专题9: 心理技能训练张忠秋/
专题10: 高水平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新范式蒋小波 姒刚彦/
专题11: 运动员自我控制的理论与应用张力为 张连成 /
第五部分: 运动中的人际环境
专题12: 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刘改成/
专题13: 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关系王 进 徐 雷 王梦婕/
第六部分: 运动员的个体差异
专题14: 运动员的人格李 琳 /
专题15: 运动员的智力张 禹/
第七部分: 运动员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
专题16: 运动员损伤的心理调节颜 军 陈爱国/
专题17: 运动性心理疲劳张力为 毕晓婷/
专题18: 运动员职业生涯研究进展黄志剑/
专题19: 运动员职业转换心理问题王 进 刘 杰 乔 智/
第八部分: 运动与健康促进
专题20: 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毛志雄 晏 宁/
专题21: 体力活动与抑郁胡 亮/
专题22: 身体自我(意象)与心理健康张立敏 /
第九部分: 运动与锻炼心理测量及研究方法
专题23: 运动及锻炼心理学的纸笔测验郭 璐 毛志雄 /
专题24: 运动与锻炼心理学领域的质性研究孙拥军 /
作者简介
索引
《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下文简称《文库》)的出版,是中国心理学界的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事情。
《文库》编撰工作的启动,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应《中国科学院院刊》之邀,中国心理学会组织国内部分优秀专家,编撰了“心理学学科体系与方法论”专辑(2012)。专辑发表之后,受到学界同仁的高度认可,特别是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的热烈欢迎。部分作者在欣喜之余,提出应以此为契机,编撰一套反映心理学学科前沿与应用成果的书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心理分社彭呈军社长闻讯,当即表示愿意负责这套书系的出版,建议将书系定名为“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邀请我作为《文库》的总主编。
中国心理学在近几十年获得快速发展。至今我国已经拥有三百多个心理学研究和教学机构,遍布全国各省市。研究内容几乎涵盖了心理学所有传统和新兴分支领域。在某些基础研究领域,已经达到或者接近国际领先水平;心理学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彰显其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也都取得很大成就,出版发行了多套应用和基础心理学教材系列。尽管如此,中国心理学在整体上与国际水平还有相当的距离,它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在这样的背景下,组织学界力量,编撰和出版一套心理科学系列丛书,反映中国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概貌,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要完成这项宏大的工作,中国心理学会的支持和学界各领域优秀学者的参与,是极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为此,成立了《文库》编委会,其职责是在写作质量和关键节点上把关,对编撰过程进行督导。编委会首先确定了编撰工作的指导思想:《文库》应有别于普通教科书系列,着重反映当代心理科学的学科体系、方法论和发展趋势;反映近年来心理学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和进展,以及应用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反映和集成中国学者在不同领域所作的贡献。其目标是引领中国心理科学的发展,推动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展示心理学在现代科学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我国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心理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争取更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支撑条件。
根据这些考虑,确定书目的遴选原则是,尽可能涵盖当代心理科学的重要分支领域,特别是那些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理论学派和前沿问题,以及富有成果的应用领域。作者应当是在科研和教学一线工作,在相关领域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学识广博、治学严谨的科研工作者和教师。以这样的标准选择书目和作者,我们的邀请获得多数学者的积极响应。当然也有个别重要领域,虽有学者已具备比较深厚的研究积累,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未能参与《文库》的编撰工作。可以说这是一种缺憾。
编委会对编撰工作的学术水准提出了明确要求:首先是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要求在写作计划确定之前,对已有的相关著作进行查询和阅读,比较其优缺点;在总体结构上体现系统规划和原创性思考。第二是系统性与前沿性,涵盖相关领域主要方面,包括重要理论和实验事实,强调资料的系统性和权威性;在把握核心问题和主要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突出反映最新进展,指出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第三是理论与方法学,在阐述理论的同时,介绍主要研究方法和实验范式,使理论与方法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编委会对于撰写风格没有作统一要求。这给了作者们自由选择和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的空间。有的作者以专著形式,对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系统阐述自己的理论创见,在自己的学术道路上立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有的作者则着重介绍和阐述某一新兴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重要发现和理论体系,同时嵌入自己的一些独到贡献,犹如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条新的地平线。还有的作者组织了壮观的撰写队伍,围绕本领域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手册(handbook)的形式组织编撰工作。这种全景式介绍,使其最终成为一部“鸿篇大作”,成为本领域相关知识的完整信息来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尽管风格不一,但这些著作在总体上都体现了《文库》编撰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在《文库》的编撰过程中,实行了“编撰工作会议”制度。会议有编委会成员、作者和出版社责任编辑出席,每半年召开一次。由作者报告著作的写作进度,提出在编撰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等,编委和其他作者会坦诚地给出评论和建议。会议中那些热烈讨论和激烈辩论的生动场面,那种既严谨又活泼的氛围,至今令人难以忘怀。编撰工作会议对保证著作的学术水准和工作进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同时又是一个学术论坛,使每一位与会者获益匪浅。可以说,《文库》的每一部著作,都在不同程度上凝结了集体的智慧和贡献。
《文库》的出版工作得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的极大支持。王焰社长曾亲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表达对书系出版工作的关注。出版社决定将本《文库》作为今后几年的重点图书,争取得到国家和上海市级的支持;投入优秀编辑团队,将本文库做成中国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彭呈军社长是责任编辑,他活跃机敏、富有经验,与作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从编辑技术角度进行指导和把关,帮助作者少走弯路。
在作者、编委和出版社责任编辑的共同努力下,《文库》已初见成果。从今年初开始,有一批作者陆续向出版社提交书稿。《文库》已逐步进入出版程序,相信不久将会在读者面前“集体亮相”。希望它能得到学界和社会的积极评价,并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在中国心理学学科发展进程中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杨玉芳2015年10月8日
本书涉及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的三大研究领域,即竞技心理、锻炼心理和体育心理。在国际上,锻炼心理方面的研究居多,主要原因是大量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锻炼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种慢性病的发生,不但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有助于心理健康。而健康是人人关注的问题,无论是男性女性,还是年轻年长,大家都十分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锻炼是良医”似乎已逐渐成为百姓共识。而在国内,竞技心理方面的研究居多,主要原因是举国体制的奥运战略得到政府支持,政府和百姓都乐见中国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特别是奥运赛场上争金夺银,竞技体育的显示度极高。优秀运动员在竞技场上为国争光的艰难历程和辉煌业绩,常常成为激励青少年的榜样。
本书共分9个部分,包含24个专题。第一部分介绍了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和研究取向。第二部分讨论体育活动的动机问题,包括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动机以及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动机。第三部分的关注焦点是运动中的认知过程,包括注意、决策和运动认知的心理生理研究。第四部分涉及大赛中运动员的心理调控问题,包括压力应对、心理训练以及自我控制等问题。第五部分讨论了运动领域的社会心理问题,包括领导行为以及运动员—教练员关系。第六部分介绍了运动员的人格与智力研究进展。第七部分关注运动员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问题,包括运动损伤和康复心理、心理疲劳、运动员职业生涯、运动员退役的心理问题等。第八部分关注的是运动与健康的关系问题,包括锻炼的动机促进和锻炼的心理效益两大方面的问题。最后一部分即第九部分讨论了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问题,主要集中在纸笔测验和质性研究这两个领域。
本书从2013年3月开始酝酿、筹划,到2019年6月完稿,历时6年,其间遇到了始料未及的诸多困难。但一想到以汗水、泪水和血水奋勇拼搏的运动员,一想到为本书前期工作做出默默奉献的作者,心中的彷徨变为坚定: 你不知道你的努力什么时候会起作用,但必须坚信,迟早会。
本书是团队合作的结晶。来自16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36名作者为本书24个专题贡献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尽管运动与锻炼心理学在心理学体系中是一个较小的分支,但研究问题和研究领域涉及方方面面,任何一位学者都无法把握所有领域。因此,主编团队邀请了国内活跃在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研究与应用领域的36名研究者组成作者团队,以便编写内容能够覆盖这一学科的主要方面。另外,我的研究生艾丽欣和员东婷为本书做了大量的后期文字编辑工作,在此仅表示衷心的谢意。而最应当感谢的是《当代中国心理科学文库》丛书主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杨玉芳研究员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彭呈军副编审: 你们的创意与指导,信任与宽容,是支撑本书的磐石。
张力为
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
2019年6月29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