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099288丛书名: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编辑推荐
对各家学说理解准确,评析精辟,有助于读者把握各经济说的实质。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1975年-1977年间陈岱孙先生为北京大学经济系同学做的经济学说史专题讲座的基础上编写的。共分为五篇,前两篇主要阐述了增进国富的生产中劳动和资本的地位及相互关系的问题;第三篇讨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作者深刻的阐述魁奈天才般的尝试以及马克思的功绩;后一篇为流通学术以及经济危机学说,对1825年开始的危机论做了重点研究。本书是研究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书籍。
目 录
前言
序论
章 价值学说
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前思想家对价值和劳动关系的认识历程
第二节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近代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
第三节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学说上的科学变革
序论
章 价值学说
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前思想家对价值和劳动关系的认识历程
第二节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奠定了近代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
第三节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学说上的科学变革
第二章 剩余价值学说
节 前古典时期重商主义者对剩余价值的早见解
第二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把剩余价值的理论考察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
第三节 马克思创立作为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基石的剩余价值学说
第三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学说
节 重农学派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分析的尝试
第二节 斯密和其他后继的古典经济学者在再生产过程的分析上的退步
第三节 马克思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学说
第四章 经济危机学说
节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否认普遍生产过剩危机的传统
第二节 和传统对立的,承认普遍生产过剩可能性或必然性的消费不足论
第三节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学说
陈岱孙先生学术年表
弦歌不绝道德文章
一部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结合的专著:《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