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621144
《环境问题分析与相关政策评估:经济学分析方法及应用》的目的在于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环境问题分析及相关政策效果、影响评估,支持环境管理的科学决策。具体来讲,以投入产出分析、一般均衡模型、多主体模拟仿真、成本效益分析等经济学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一套从国家、地区、行业产品等不同纬度,开展环境问题分析与相关政策效果评估的技术方法体系。其中,通过宏观经济影响分析,评价环境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分配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在既定政策下能否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通过成本效益分析,评价环境政策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和政策效率问题;通过环境效果分析,评价政策的具体实施效果。此项成果力图填补我国环境政策研究方法论和技术体系的空白,将过去复杂、定性的政策研究方式转变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经济影响与环境影响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同时作为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于环境问题分析和相关政策评估的指导性教材,为决策部门、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提供实践指导。
第一部分 经济学分析方法综述
1.1 产生、应用与发展趋势
1.1.1 投入产出分析
1.1.2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1.1.3 基于多主体建模的模拟仿真技术
1.1.4 成本效益分析
1.2 比较研究
1.2.1 理论基础
1.2.2 应用领域和使用条件
1.2.3 特点和局限性
1.3 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1.3.1 投入产出分析
1.3.2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1.3.3 基于多主体建模的模拟仿真技术
1.3.4 成本效益分析
1.4 我国环境问题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的主要机构
1.4.1 生态环境系统的研究机构
1.4.2 中国科学院系统的研究机构
1.4.3 其他研究机构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研究工具的开发应用
2.1 一般步骤和流程
2.1.1 预评估阶段
2.1.2 评估阶段
2.1.3 结果评价阶段
2.2 投入产出分析
2.2.1 预评估
2.2.2 数据准备与建模
2.2.3 结果分析与评估
2.3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2.3.1 综述
2.3.2 预评估
2.3.3 数据准备
2.3.4 资源环境CGE模型的建立
2.3.5 政策模拟结果评估
2.4 基于多主体建模的模拟仿真技术
2.4.1 综述
2.4.2 预评估阶段
2.4.3 评估阶段
2.4.4 结果评价阶段
2.5 成本效益分析
2.5.1 预评估阶段
2.5.2 评估阶段
2.5.3 结果评价阶段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应用实例
3.1 开放经济条件下区别生产者账户与消费者账户的能耗与碳排放的测算
3.1.1 文献回顾
3.1.2 方法模型
3.1.3 数据来源及加工
3.1.4 结果分析
3.1.5 结论和遗留问题
3.1.6 附表
3.2 能源环境CGE的动态化建模研究
3.2.1 研究背景
3.2.2 建模及数据准备
3.2.3 基准情景及模拟方案设定
3.2.4 模拟结果分析
3.2.5 今后的应用课题
3.3 征收环境税对焦炭行业污染物减排效果和经济影响分析
3.3.1 研究思路
3.3.2 行业调研
3.3.3 模型开发
3.3.4 情景研究及结果
3.3.5 利用CGE模型开展环境政策研究的思路
3.4 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的经济影响分析
3.4.1 政策背景
3.4.2 分析方法
3.4.3 结果分析
3.4.4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简略词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