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5098308
本书选用底本权威,翻译流畅准确,注释简明扼要,评析钩沉背景,独具学术水准,对于读者理解儒家精神将有很多启迪。语言轻松,版式舒朗,适合中等文化及专业人士阅读。
本书将宏观把握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把《论语》看成一个系统,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对《论语》进行翻译、注释、评析。底本采用宋邢昺《十三经注疏》,几篇章句的解释均发表到核心刊物,见解独到,通俗易懂,是读者理解《论语》及儒家文化精神的一部有价值的读本。
推荐序(傅璇琮 )
前 言
学 而 第 一
为 政 第 二
八 佾 第 三
里 仁 第 四
公 冶 长 第 五
雍 也 第 六
述 而 第 七
泰 伯 第 八
子 罕 第 九
乡 党 第 十
先 进 第 十 一
颜 渊 第 十 二
子 路 第 十 三
宪 问 第 十 四
卫 灵 公 第 十 五
季 氏 第 十 六
阳 货 第 十 七
微 子 第 十 八
子 张 第 十 九
尧 曰 第 二 十
推荐序
傅璇琮
2008 年在芜湖参加“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后,我与宝魁同志由黄山同机返回北京。在候机大厅里,他向我谈起近年来研究《论语》的心得,我听得出,他热爱国学、热爱传统,是以很强的社会责任心投入到《论语》研究中的,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
他告诉我,近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论语》的问题,吃饭、走路、跑步、候车、做梦,几乎都在思索《论语》中的一些疑难章句。他已经把《论语》的大半部分背诵下来,凡有疑难处,便经常思索,有一些章句就是在这种冥思苦想中顿悟的。
他跟我讲起对于“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句话顿悟时的喜悦,然后不到一天便写成论文,投稿给《东南大学学报》,该文已经在《东南大学学报》今年第二期发表。他也跟我说起“不有祝 之佞”一章的独特见解,对于以往的各种说法都提出质疑,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而这种结论是最接近人情的,既表现训诂学的扎实的基础,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深透的参悟,该文被他投给《北京大学学报》,在今年的第二期发表。对于《论语》全书中“忠”“恕”二字,宝魁同志也有独到的理解,他认为此二字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因为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的话,那么这两个字本身的最确切的涵义便是理解孔子思想的关键。以前诸书中对此二字都没有诠释清楚。宝魁同志认为,关于这二字的解释,源头便有问题,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就有偏差,而段玉裁《段注说文解字》也未能解释到位,于是专门写成文章投送给《清华大学学报》,即将发表在今年的第六期。另外他写作的关于《论语》中一些章句的考证文章已经先后在《沈阳师范
大学学报》《文化学刊》《放鹤亭》等刊物上发表,均表现出很高的学术水准和独到的见解。
宝魁同志这种敢于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的精神我早就有很深刻的印象。唐代诗人王维,生年早有定评,但当出现疑问时,宝魁同志积极思考,在1988 年研究生刚刚毕业时便对这一学术界敏感之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且是在对王维诗作本身新的解释基础上,参照其他因素而提出新见。在太原会议上我看到这篇文章,感觉有新意且有理有据,后来推荐其在《文献》上发表。其后我便很关注他的学术研究动向与发表的成果。他的《李商隐科举考试始末考》一文敢于对冯浩、岑仲勉、张采田、刘学锴、余恕诚这些研究专家的成果提出质疑,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第一次彻底理清李商隐参加科举考试的起讫年份与过程,受到刘学锴和余恕诚的高度赞扬,并接受其观点。他的《〈金石录后序〉署年考辨兼论李清照生年》一文对所有李清照专家的说法提出挑战,对于李清照生年提出新的看法,是很有学术见地和勇气的。我讲述这些主要是我相信他的学术功底和认真求实的精神,由此我也相信这本书的学术价值。
我曾经问及关于《论语》各种注本的问题,他对于众多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数家珍,诸如何晏的《论语集解》、《十三经注疏》中邢昺的《论语注疏》、朱熹《四书注疏》中的《论语注疏》、《诸子集成》中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康有为的《论语注》、钱穆的《论语新解》、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李泽厚的《论语今读》,他都非常熟悉,并能够指出其各自长处,仅从此点,便可知宝魁同志具有兼采众长、融会贯通的学术视野与研究风格。最后,他请我给他即将完稿的《论语译注评》作序。我曾给他的《韩孟诗派研究》和《九梅村诗集校注》两书作过序,对于他很有信心,便欣然答应。
我仔细阅读过这部书的全稿,对它的印象很深刻:翻译流畅准确、清晰简明,非常符合信达雅的标准,中等文化的读者便可以领会其精神;注释简明扼要,不作烦琐考证,能够点中关键之处;评析部分则体现出很深的悟性与理解能力,对于《论语》章句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有很深刻而准确的把握,对于读者理解儒家精神将有很多启迪。
我特别赞成宝魁同志能够将宏观把握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的研究思路。他把整部《论语》看成一个系统,认为《论语》各篇之排列,每篇中各章之排列,编辑者都是有深刻用心的。在分析各章时,要将其放在前后章句的意义中来考察,并且在行文中指出《论语》中出现重出章句的现象不是编辑者的疏忽,而是编辑思想的需要,同样一句话,编辑在不同篇中,表达出的重点不同。如他指出,“巧言令色,鲜矣仁”一章,在《学而》中侧重教育学生学习的目的和重点是仁义道德,是忠孝节义,不是语言技巧,不要在学习巧言令色方面下功夫。而在《阳货》中侧重评价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本性,前面侧重学习目的,后面侧重对人的观察与评价。对于其他重复的几个地方(有的是半章),宝魁同志也都做了类似的分析与说明,这是以前《论语》评注中从未看到的说法。我感觉很有道理,最起码可以开拓我们的思路,对于这种重出现象有一种全新的思考。
书中新见屡出,如对于“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的解释颇有创见,且合乎情理与人性,对于“无友不如己者”“色斯举矣”一章的解释,对于“子见南子”一事的讲解,都是全新的看法,且很有说服力。类似的地方不下几十处,对于《论语》的诠释与分析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普及《论语》,真正全面理解孔子思想将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相信,在世界文化走向多元,在东方特别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以及价值取向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代,本书的出版将会对普及《论语》,使人们正确认识孔子以及儒家思想产生重要的启迪作用。对于世界各国、各民族准确理解孔子思想与儒家文化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其知识准确、语言简明通俗的特点,我亦相信其将会得到许多翻译家的青睐而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亦可能成为许多孔子学院讲授孔子与儒家文化的教材。
我热切地期待着。
宝魁同志尚未到耳顺之年,对于他们这代被耽误十多年的中年学者来说,正是出现学术成果的黄金季节,希望宝魁同志继续刻苦努力,为弘扬国学而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热切地期待着。
北京六里桥寓舍
2009 年 10 月 20 日
我特别赞成宝魁同志将宏观把握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的研究思路。书中新见屡出,许多解释颇有创见,合乎情理与人性,很有说服力,诠释与分析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真正全面理解儒家思想将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傅璇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