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艺术戏剧艺术/舞台艺术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大系

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大系

作者:董健 胡星亮 主编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ISBN: 9787533686451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98.99

类别: 艺术 新书热卖榜,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SKU:5edad7c45f98495f50fd7957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3686451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戏剧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梳理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的发展历程,建构中国现代戏剧理论体系,所收文稿涵盖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澳门地区,包括话剧、戏曲及歌剧的理论研究文献,完整地总结了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的重要创获,真实地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发展的艰难历程。本书建构主旨是总结中国戏剧在二十世纪现代化进程中积累的历史经验教训,为中国戏剧的当下生存和未来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建构坐标是要把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化,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结合起来思考;建构视野是既承接历史、熔铸传统,又面对世界、指向现代,既是中国问题和中国经验,又具人类意识和现代精神。

本书共四卷七册,共550余万字,按时间大致分为四个阶段。*阶段,1897年至1918年:中国戏剧理论现代建构的萌芽;第二阶段,1918年至1949年:中国戏剧理论现代性的确立与发展;第三阶段, 1949年至1976年:中国戏剧理论现代建构的曲折进程;第四阶段,1976年至2000年: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复苏与重构。

作者简介

董健,山东寿光人,1936年生,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曾任南京大学副校长、文学院院长,兼任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话剧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田汉研究会副会长等。著有《陈白尘创作历程论》、《田汉传》、《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当代戏剧史稿》、《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中国当代戏剧总目提要》《董健文集》(三卷本)等,曾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

胡星亮,浙江淳安人,1957年生,文学博士,南京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所长。著有《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思潮》、《中国话剧与中国戏曲》、《当代中外比较戏剧史论》、《中国当代戏剧史稿》、《中国现代戏剧论集》等,曾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

目  录

目录(节选)

 

第一卷

 

 

导论 001

 

东渐之西潮001

 

本馆附印说部缘起(节录)  几道(严复) 别士(夏曾佑)003

译印政治小说序  任公(梁启超)007

观戏记  无涯生(欧榘甲)008

中国之演剧界  观云(蒋智由)012

戏本赶紧改良  春治先014

中国诗乐之迁变与戏曲发展之关系  渊实016

东瀛演剧管见

——附演剧改良略说  佚名028

春柳社演艺部专章  佚名032

春阳社意见书  沈仲礼  马相伯  王熙普(王钟声)034

学校剧之沿革  LYM036

莎士比之戏曲  孙毓修038

新剧杂论远生  (黄远生)辑译043

我之论剧  啸天(许啸天)047

新剧与文明之关系  季子(江季子)053

记吴稚晖先生之伦敦剧谈  啸天(许啸天)058

伊蒲生之剧   镜若(陆镜若)口述叔鸾(冯叔鸾)达旨059

《威廉退尔》译言  马君武062

柏林剧话记  半树梅花馆063

吾校新剧观  周恩来071

西洋演剧史  许家庆075

 

改良戏曲101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梁启超103

编戏曲以代演说说  佚名107

观戏记(存目)  无涯生(欧榘甲)

告优  佚名108

论戏曲宜改良  幼渔(马裕藻)110

绍兴戏曲改良会简章(节录)  佚名112

尊伶篇  剑雪生114

伶部改良策  剑雪生116

论戏曲  三爱 (陈独秀)121

《警黄钟传奇》序、例言  寄愤生(洪楝园)126

《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  亚卢(柳亚子)128

论戏剧之有益  佩忍(陈去病)130

南唐伶工杨花飞别传  佩忍(陈去病)134

告女优  醒狮(陈去病)137

中国之演剧界(存目)  观云(蒋智由)

论开智普及之法首以改良戏本为先  箸夫139

《崖山哀》(《亡国痛》)导言  汉血  愁予141

论戏剧弹词之有关于地方自治  佚名143

论戏曲改良与群治之关系  僇(王钟麒)145

戏曲改良的浅说  存吴147

天津士绅上袁宫保改良戏曲禀  林兆翰等150

开民智莫善于演戏说  张蔚臣153

《海国英雄记》序言  浴日生155

论改良戏曲  佚名156

《轩亭冤传奇》叙事  湘灵子158

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  天僇生(王钟麒)160

改良剧本与改良小说关系于社会之重轻  棣(黄世仲)162

剧场之教育  天僇生(王钟麒)164

论改良戏剧  皞叟166

论川省戏曲宜改良之理由佚名168

品戏(节录)  酒170

戏剧亟宜改良  佚名174

伶界联合会禀准立案  上海革命军政府176

《后南柯传奇》自序、又序、例言  楝园(洪楝园)177

易俗伶学社缘起  佚名179

论改良旧剧  玄郎180

改良戏剧谈  素隐182

说戏  齐如山184

改良旧剧说  海鸣(何海鸣)194

负剑腾云庐剧话  剑云(周剑云)196

旧剧将来之趋势  马二先生(冯叔鸾)199

甄别旧戏草(节录)  李良材201

戏剧与社会  杜鹃205

《春柳》发刊词  涛痕(李涛痕)207

论编戏须分高下各种  齐如山208

欧战后应改良之剧界各事  涛痕(李涛痕)211

 

创造新剧213

 

改良戏剧之计画  健鹤215

春柳社演艺部专章(存目)  佚名

春阳社意见书(存目)  沈仲礼 马相伯 王熙普(王钟声)

组织励群社小启  刘艺舟219

春柳剧场开幕宣言  忏红220

《新剧杂志》序言  义华(管义华)222

维持新剧计画  秋风(夏秋风)224

编新剧宜扩充范围  啸天(许啸天)227

新剧与文明之关系(存目)  季子(江季子)

新剧之必要条件  江郎231

对于新剧之三大主张  云父(朱双云)234

说吾校演剧之益  曾中毅237

新剧概论  剑云(周剑云)239

新剧之前途  遏云242

新剧之悲观

——余之期望春柳世事者  旷望244

新剧不进步之原因  马二先生(冯叔鸾)246

新剧史·派别  朱双云248

论各新剧社营业衰败之原因  昔醉(凤锡瓒)250

编剧之方针  遏云253

春柳之优点  悼愚255

新剧平议  剑云(周剑云)257

新剧角色与其资格  豪士(许豪士)266

今日新剧家之十要件  张霆潮272

忠告新剧家  豪士(许豪士)277

观《东亚风云》新剧书慨

——此实激励人心之良药  秋风(夏秋风)279

新剧佳作《不如归》  马二先生(冯叔鸾)281

吾校新剧观(存目)  周恩来

舞台·学校·世界  张伯苓283

滑稽剧不宜多做  佚名284

评《一念差》  涵庐(高一涵)285

晚近新剧论  剑云(周剑云)287

新剧家读脚本之讨论  昔醉(凤锡瓒)291

新剧杂话(三篇)  剑云(周剑云) 秋星  昔醉(凤锡瓒)294

评新剧本《新村正》  宋春舫305

 

中西戏剧碰撞307

 

改良戏剧之计画(存目)  健鹤

新剧界之对抗力  秋风(夏秋风)309

戏剧进化论  瘦月(王瘦月)313

《俳优杂志》刊行之旨趣  叔鸾(冯叔鸾)315

新旧剧根本上之研究  叔鸾(冯叔鸾)316

《新剧考》序  周剑云318

戏剧改良论  冯叔鸾319

戏拟新剧公会复梨园公会书  沈所一321

原剧  漱石322

说演戏之脚本(节录)  心史(孟森)324

新剧界前途之先决  佑孙326

北京新剧失败之原因  魂郎328

光大剧学应取何种主义乎  奚溥才330

梨园佳话(节录)  王梦生332

改良戏曲谭   宗天风335

改良戏剧刍言  陈光辉336

说改良戏曲  铁卿340

戏剧潮流  芳尘(沈芳尘)343

戏剧改良论  剑云(周剑云)345

 

新旧剧之比较355

 

《吟边燕语》序  林纾357

论戏曲  远公358

《新茶花》一瞥(节录)  黄远生360

新旧剧之异点  瘦月(王瘦月)361

新旧剧根本上之研究(存目)  叔鸾(冯叔鸾)

丽丽所剧谈(节录)  正秋(郑正秋)362

戏剧改良论(存目)  冯叔鸾

新旧戏之难易  冯叔鸾364

新剧丛谈  仲贤(汪仲贤)365

新旧剧之异点  仲贤(汪仲贤)366

剧学讲义·表情术  马二先生(冯叔鸾)367

新旧剧之比较观  秋风(夏秋风)370

布景之为物  优优372

新剧刍议  秋魂375

论旧剧万不宜用布景  马二先生(冯叔鸾)380

论新剧之难演  宗天风382

论旧剧之不应用布景  宗天风383

新剧派与旧剧派分合之研究  遏云384

《甄别旧戏草》叙言  李良材389

论今日之新戏  李涛痕391

新剧加唱与幕外问题之商榷

——答蒋梅笙先生  剑云(周剑云)394

论戏答客难  马二先生(冯叔鸾)396

新旧剧难易之比较  齐如山399

论新戏之难更难于旧戏  涛痕(李涛痕)402

说戏剧中之身分  半解404

 

戏剧本体理论407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存目)  梁启超

小说原理  别士(夏曾佑)409

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  楚卿(狄葆贤)413

小说丛话(节录)  饮冰(梁启超)等416

《红楼梦》评论  王国维426

人间嗜好之研究  王国维442

原戏  刘师培445

小说与风俗之关系  耀公(黄伯耀)448

铁瓮烬余(节录)  铁451

戏曲考原  王国维452

古剧脚色考  王国维467

与梅君兰芳书(两则)  齐如山479

曲海一勺  姚华485

新剧与文明之关系(存目)  季子(江季子)

喜剧与悲剧  剧魔502

顾曲麈谈(节录)  吴梅503

论新剧  季子(江季子)519

剧学镜原论  君跃522

论戏剧与文学之关系  柳鹃524

说戏剧  姚华526

啸虹轩剧谈(节录)  冯叔鸾530

观剧建言齐宗康  (齐如山)537

余之新剧观陶报癖  (陶曾佑)552

布景之为物(存目)  优优

脚本为戏剧之原素  马二先生(冯叔鸾)555

宋元戏曲史(节录)  王国维557

梨园佳话·总论(节录)  王梦生577

汉剧丛谈(节录)  扬铎580

敬告评剧家与编剧家  进(刘大进)587

新剧经验谈  正秋(郑正秋)588

说脚本  秋星594

论戏答客难(存目)  马二先生(冯叔鸾)

新剧之三大要素  昔醉(凤锡瓒)596

三难论  剑云(周剑云)602

昆曲一夕谈  天鬻子述  慕椿轩订608

抢先评论了 “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理论大系”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戏曲知识普及读本:通用?小学版

EUR €17.99
加入购物车

戏剧表现的观念与技法

EUR €39.99
加入购物车

演员的力量:查伯克十二步骤表演法 The Power of the Actor: The Chubbuck Technique

EUR €43.99
加入购物车

电影学院130:英国皇家戏剧学院表演训练法

EUR €27.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