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60421
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转型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大变革。但是当下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存在不少争议,本书尝试从学生发展的视角对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试点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在现实层面去深入分析和探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试点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效果和影响机制问题;在理论层面,分析社会阶层和组织结构,尤其是院校组织结构中技术系统对个人行为和成就获得的影响。
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本书基于全国层面的大型调查数据,从学生发展的视角对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现实层面,探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效果和影响机制;在理论层面,实证检验社会阶层和组织结构,尤其是院校组织结构中的技术系统对个人行为及其成就获得的影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
第二节 相关概念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第一节 理论基础
第二节 文献述评
第三节 已有研究启示与局限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工具
第三节 变量定义与说明
第四节 分析框架
第五节 定量分析方法
第四章 地方本科院校现状和转型比较
第一节 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的地方本科院校
第二节 转型试点院校生源状况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人才培养方式改革
第四节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学生发展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院校转型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评估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方法
第二节 数据与模型
第三节 匹配效果
第四节 估计结果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变量与模型
第二节 学生发展影响因素探讨
第三节 学生发展影响的异质性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院校转型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
第一节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对学生发展的层级影响
第二节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如何影响学生发展
第八章 院校转型的再审视:家庭背景与学生发展
第一节 转型试点变革感知
第二节 转型试点效果的城乡比较
第三节 转型试点、家庭背景与学生发展
第四节 小结
第九章 学生发展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
第一节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与机制
第二节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三节 理论及实证贡献与现实意义
第四节 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序言1
自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就在进行着重大的变革和重构。在20年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由以学科教育为主、以学术型研究型大学为牵引的单一系统逐步分化出新的轨道——以产教融合、校企结合方式培养应用型实践性人才的新轨道,高等教育呈现双轨系统。大专层次的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及研究生层次的专业研究生教育,成为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围绕新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演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过去的10多年进行了持续研究。从2009年开始,我们就特别关注大专层次院校是如何从“普通本科的压缩式饼干”脱胎换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式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项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的重大项目支持。我所在的研究团队围绕项目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了系列文章,探讨高职院校的组织转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与毕业生素质能力变化以及三者间的关系。
2010年后,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下,一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开始向应用型转变。2013年上半年,教育部有关领导明确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和应用型院校建设就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2015年底,作为负责人,我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课题批准号:AIA150008)。在课题研究中,我深深地认识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这是判断这些高校是否真转型的试金石;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关键在于产教融合和校企结合平台与机制的建设;要把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建立在产教融合和校企结合的基础上,必须进行高校的组织制度变革,以组织制度变革引领和支撑培养模式变革;学生的发展,特别是能力与素质的变化以及就业情况的改善,既是转型结果,也是判断转型效果的重要依据。地方高校转型是系统性变化,既可以从组织制度角度开展研究,也可以从学生发展角度开展研究,还可以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开展研究。长期以来,这三个研究角度是分离的,而要真正把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研究透,就需要把这些研究角度很好地结合起来。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研究团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风格和研究路径——坚持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案例研究,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开展问卷调查和定量研究。从2015年开始,我们研究团队每年都会选择一些省份进行重点调研,开展田野调查,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在案例研究基础上再进一步开展问卷调查。其间,2016年和2017年,研究团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型问卷调查,针对地方高校的组织转型和学生发展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吴红斌是我指导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在读期间,红斌参与了我负责的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是研究团队的重要成员。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是基于2016年5~6月全国范围的大型调查问卷完成的,也是课题的重要阶段性成果。红斌以详实的资料、严谨的研究设计,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目前,国内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实证研究还相对缺乏,红斌以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完成的著作,尽管还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但专著的出版,可在学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特别希望有更多的学界同仁能够关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和应用型院校建设的重大实践,开展更多的相关研究,并以扎实的研究成果更有效地指导实践。是为序。
郭建如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与政策系/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
序言2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正处于全球竞争日益加剧、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的关键期,创新发展成为国家的根本动力。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需要改变人力资本的供给结构和供给方式,重构教育与科技、产业和社会的关系。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证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渡过经济危机、保持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为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先后提出引导一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将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国家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各省(区、市)陆续发布了相应的文件。
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并非新问题,德国、瑞士、瑞典、荷兰和芬兰等发达国家已经在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13年,受教育部委托,我作为课题组负责人和一批年轻有为的学者开始致力于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研究。课题组提出,在发展中国自己的应用型大学的过程中,需要借鉴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经验,如办学定位应该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主,推动大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办学方向转变,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注应用科学研究,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等等。随后,一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研究热潮掀起,特别是2014年4月,在河南驻马店,178所高等学校共同发布了以“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为目的《驻马店共识》。至此,中国已经在发展自己的特色应用型大学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2017年,课题组再次受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委托,启动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状况的调研,非常荣幸,吴红斌老师参加了该项研究。课题组基于《指导意见》的基本思路,在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和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共收集29个省(区、市)教育厅(教委)和326所相关高校的总结资料。到2017年10月,距离《指导意见》发布已有两年时间。其间,教育部和有关部委积极推动落实转型发展的决策精神,多措并举,通过政策支撑、项目推进、精准投入,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从制度供给到实践创新落地,各省(区、市)政府遴选了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吴红斌老师作为课题组中最年轻的学者之一,胸怀理想、富有朝气、思想活跃、热爱教育。他的这部专著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该书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学生发展之间建立了逻辑联系,同时构建了针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课程设置、教学行为、实践教学、毕业/综合实习、学生参与、能力与素质发展六个量表,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多层面、多角度地揭示了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发展状况。该书有助于读者了解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试点的实际情况,可为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改革提供参考。该书充分体现了他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许多结论可以促进进一步的讨论与思考。最后,希望年轻有为的红斌老师再接再厉,在学术上不断取得新成就,期待一年更比一年好!
孙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