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9664538
中印人民的友谊像喜马拉雅山那样巍然挺立,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像黄河和恒河那样奔流不息。阅读本书可以感知老一辈学者笔下的印度文化史。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丰富了世界文化宝库。由于种种原因,印度各地区在历史、文化、宗教和风俗等方面都有所差别,有的甚至完全不同。本书介绍了印度文明的起源,以及宗教、艺术、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情况,包括近代受西方外来文化影响的一些情况。除了介绍印度整体的概况之外,还介绍了印度各邦的一些具体情况。本书还简述了中国和印度两千多年的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
绪论印度文化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第一章印度史前时期的文化和印度河流域文明
- 印度史前文化
- 二、印度河流域文明
第二章吠陀时代
一、雅利安人及其社会
二、种姓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三、婆罗门教的由来
四、四大吠陀及其他文献
五、古代神话与艺术
六、古代科技
第三章列国时期
一、十六国的出现与摩羯陀国霸权的建立
二、佛教与耆那教的兴起
三、著名的两大史诗
四、古代寓言的产生
五、民间故事的产生
六、戏剧和舞蹈
第四章孔雀王朝时期
一、孔雀王朝的建立
二、种姓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三、阿育王与佛教
四、稳定的社会与繁荣的经济
五、辉煌的艺术成就
第五章笈多王朝时期
一、笈多王朝的建立与发展
二、繁荣的文化和科技
三、中印两国佛教文化的交往
第六章戒日王朝的兴衰与佛教及印度教的发展传播
一、 戒日王朝的兴衰
二、佛教的发展
三、印度教的发展
四、中世纪印度的科技成就
五、中世纪印度的艺术
第七章群雄割据与伊斯兰教传入印度
一、伊斯兰教的传入与传播
二、伊斯兰教对印度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第八章莫卧儿王朝时期
一、莫卧儿帝国的建立与衰落
二、锡克教的出现及发展
三、对社会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几位皇帝
四、莫卧儿王朝的艺术成就
五、莫卧儿王朝对印度社会与文化的贡献
第九章近代社会与宗教改革运动
一、社会与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
二、宗教改革运动的作用
三、主要社会改革者
四、社会与宗教改革的主要机构
五、泰戈尔的文化贡献
第十章欧洲人的入侵与西方文化的影响
一、英国殖民统治的建立与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二、近现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变化
三、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附录一中国对印度文化的研究
附录二印度—中国主要历史时期对照年表
Contents
Introduction: Basic Patterns and Features of Indian Culture
Chapter 1 Prehistoric Culture and the 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
1.Prehistoric Culture
2.Ancient Civilization in the Indus Valley
Chapter 2 Vedic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1.Aryans and Their Society
2.Evol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aste System
3.Origin of Brahmanism
- Four Vedas and Other Literature
- Ancient Hindu Myth and Art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pter 3 Period of Various States
1.Emergence of 16 States and Establishment of Magadha Hegemony
2.Buddhism and Jainism in Making
3.Two Famous Sanskrit Epics
4.Wellstructured Ancient Fables
5.The Birth of Folk Tales
6.Drama and Dance
Chapter 4 The Maurya Dynasty
1.Establishment of the Maurya Dynasty
2.Further Evolution of the Caste System
3.Asoka and Buddhism
4.Stable Society and Prosperous Economy
5.Splendid Art Achievements
Chapter 5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of the Gupta Dynasty
1.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upta Dynasty
2.Prosperous Culture and Progres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uring the Gupta Dynasty
3.SinoIndian Exchanges in the Area of Buddhist Culture
Chapter 6 Rise and Decline of the Siladitya Dynasty and Dissemination of Buddhism and Hinduism
1.Ups and Downs of the Siladitya Dynasty
2.Development of Buddhism
3.Development of Hinduism
-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hievements of India in Middle Ages
- Medieval India Art
Chapter 7 The Rivalry of Independent Warlords and the Spread of Islam into India
1.Islam Comes and Spreads in India
2.Islamic Influences on Indian Society and Culture
Chapter 8 The Moghul Dynasty
1.Founding and Decline of the Moghul Dynasty
2.Sikhism Emerges and Spreads
3.The Emperors Noted for Important Influences on Indian Society and Culture
- Artistic Merits of the Moghul Dynasty
- Contribution of the Moghul Dynasty to Indian Society and Culture
Chapter 9 Modern Social and Religious Reform Movements
1.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Religious Reform Movements
2.Effects of Social and Religious Reforms
3.Main Social and Religious Reformers
4.Major Agencies for Social and Religious Reforms
5.Contribution of Tagore to Indian Culture
Chapter 10 Arrival of Europeans and Influence of Western Culture on India
1.Arrival of Europeans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British Colonial Rule and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
- New Phase of the Caste System in Modern Times
- Impacts of British Colonial Rule on Indian Society and Culture
Appendix 1 Indian Culture Studies in China
Appendix 2 The Time Table of Major Periods in Indian and Chinese Histories
绪论印度文化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一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东临孟加拉湾,南接印度洋,西濒阿拉伯海,北枕喜马拉雅山,地处东西方海路交通要冲,全国人口有10亿以上,居世界第二位。
就地形而言,印度全境分北、中、南三部分。从喜马拉雅山麓到温蒂亚山脉北约1600千米的广大平原为北部,恒河横贯其间。纳巴达河以南、克里希纳河及通加巴德腊河以北的德干高原为中部。克里希纳河以南为南部。北部属于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川野沃润,畴垄膏腴,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温蒂亚山脉以南属于热带,群山密布,森林蔽野,矿产丰富。
印度曾有过很多国名,对同一名称的来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帕勒德”即其中之一,它是梵文的发音。根据耆那教传说,教祖里施波德沃的长子叫“波勒德”,他是一位威望很高的国王,因此他的国家便以“波勒德”的变音“帕勒德”命名。又据《往世书》记载,包勒沃王朝著名国王杜施因德的儿子叫“波勒德”,擅长武功,在继任国王期间,打败了许多雅利安人小国王。《梵书》中曾记载其武功。由于波勒德的原因,其后裔一直被认为是“帕勒德”,国祚甚长。因此这个国家便以“帕勒德”命名。在《往世书》中尚有另外的记载,如“在大海以北和喜马拉雅山以南,有个国家,名叫‘帕勒德·沃勒德’,其名称的由来是由于波勒德的后裔居住的原因” 。由此证明,印度居民的一个古称也叫“帕勒迪”(帕勒德人)。又有些学者认为,帕勒德人是指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以前的当地土著人,其文明遗迹在哈拉巴和摩亨殊达罗早有发现。不过有些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帕勒德人是指波勒德国王的子孙后代,凡此种种,可见一斑。
“印度”还有另外的叫法。几千年前,雅利安人乘世界人种移动的风潮,由中亚出发,分东、西两支迁移。向西去的一支雅利安人到了欧洲,成为今天欧洲人的祖先。向东去的一支雅利安人,有的则在波斯定居,成了今天的波斯人,另一部分则继续向东南移动,越过兴都库什山,来到印度的西北部,成为今天的一部分印度人。雅利安人初到印度时住在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古代梵文发音“信突”(sindhu)河,可是古代伊朗人把字母“斯”(s)的发音读成了“合”(h)音,即读成“很毒”(hindu)河。这样,就把住在印度河流域的人叫成“很毒”,而把这一地区称为“很毒斯坦”,“斯坦”是地区的意思,“很毒斯坦”,意为很毒人居住的地方。这就是印度又一名称“很毒斯坦”的由来。
历史上,中国对印度的称呼几经改变。西汉时称它为“身毒”,东汉称它为“天竺”。到了唐代玄奘指出:“仔细探讨天竺的名称,很多不同的说法,弄得一团混乱。旧时叫作身毒,或者叫贤豆。现在根据正确发音,应该称作印度。印度人民,随居住地方之不同而自名其国,远方外国异俗之人,从远处看,采用了一个总名,对自己所喜欢的地方,称之为印度。印度者,唐朝的话就是月亮。月亮有很多名称,印度是其中之一。意思是说,所有生物生生死死,轮回不息,好像一个没有光明的长夜,没有一个清晨的掌管者,就好像白日既已落山,晚上就点上蜡烛,虽然有星光来照明,哪能如同朗月的明亮。就由于这种情况,才把印度比成一轮明月。实在是因为在这个国家,圣贤相继出世,遗法相传,教导群生,条理万物,好像月亮照临一般。由于这样原因,才把本国称为印度。” (参见季羡林等:《大唐西域记今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7—58页)这是一种解释和说法。从此中国才确定将其译为“印度”。
另外,古代希腊人却把印度河叫成“伊德斯”,把这一地区称为“伊迪亚”,这是西方人对印度的叫法。
古代印度,即今日之次大陆(包括南亚诸国),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变动,分成了几个国家。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从此,印巴次大陆分为印度、巴基斯坦两个国家,今天的印度,则专指印度一国而言。
印度与别国不同的是,到了那里你会发现,不只是越过了地理上的境界,也穿过了时光的隧道,就像进入了过去,但又停留在现在。有人把印度说成是“过去与现在,传统与当代,新与旧的融合”,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印度的历史名胜遍布全国各地,在世界上享有盛名。首都新德里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该城不乏美丽,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全城身披绿装,树荫浓郁,芳草如茵,终年百花争艳,鸟声嘤嘤。生活在这里,如同沉浸在鸟语花香的大花园里。寺院、神庙到处可见,雕饰华丽的古老建筑、栩栩如生的神像,对国内外学者和游客无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红堡是一座著名的古老建筑,它建于16世纪莫卧儿王朝,其围墙高大,用红沙石建成,因此得名。里面的楼、台、殿、阁却是另一种颜色,这些建筑基本都是用大理石建造的。大理石柱和墙壁上,都刻有许多花卉人物的浮雕,还镶嵌着许多红、绿、黄、紫的宝石,衬着灰白色的大理石,相映成趣,璀璨夺目。新德里的“古都布”高塔,有世界“摩天塔”之称。它建于12世纪末叶,至今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全塔高72米,是新德里的最高建筑,其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伊斯兰式,塔下几层的外表还刻有《古兰经》,不愧为建筑艺术上的一大奇迹。登上塔顶,鸟瞰全城,景物尽收眼底,甚是令人赏心悦目。到此参观考察者终年络绎不绝。著名的阿旃陀石窟,地处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个半山腰,石窟中两千年左右的历史壁画,至今散发出世间难得一见的艺术光彩。该石窟环绕在半山腰,凿石而成,它有“艺术宝库”之称。据考证,石窟于公元前2世纪开始修建,公元650年竣工,前后达数百年之久。窟内的壁画、石像,样样精美,不愧为印度的艺术宝库、人类文化的奇迹。以第19窟为例,洞窟的门上有龙王携妻图,庙柱、飞檐、壁龛上有各种雕像,其雕刻工艺之精美,表情之生动,可同我国的敦煌、云岗、龙门石窟媲美。石窟中有大量历史壁画,其造型生动,形态多样,比例匀称,色彩斑斓,其匠心巧技,实在令人惊叹,为各国艺术家们所推崇。还有倚山雕凿而成的爱劳拉石窟,同阿旃陀石窟一样,闻名于世,虽然它的历史不及阿旃陀石窟悠久,但石窟中的一些绘画与雕像,比阿旃陀石窟更形象、生动和逼真,那些工艺精湛的庙宇至今令人惊叹不已。那些年代久远分布各地的一座座佛塔,不禁使人想起佛陀的祥和偈语……
所有这一切,并不只是一个个已经消失了的过去的标志,这一切遗迹诞生的种种美丽传说,至今仍在人们中间广为流传。每天黎明,不少人还在酣睡,从古老的庙宇里就传出一阵阵悠扬悦耳的钟声与诵经声;当今隆重的婚礼,仍庄严地绕着圣火举行,音乐与舞蹈仍然回应着古老庙宇墙壁上所刻的旋律。但是,与此同时,今天的印度,原子物理、太空技术和软件业等等,就像当年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那样,不仅为世人所了解,而且在迅速发展,并获得了辉煌成就,为世人所惊叹。
印度是个宗教盛行的国家。主要宗教是印度教,印度教徒占全国居民总数的82%以上,除此以外,还有伊斯兰教、耆那教、锡克教和佛教等。宗教与印度人民的社会生活关系密切,影响甚大。
印度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印度的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就已经有了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位于今巴基斯坦境内的摩亨殊达罗和哈拉巴的古代遗址便是有力的证据。这些遗址至今对世界各国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仍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1922年,印度考古学家拉·巴涅尔吉来到印度河下游的一个名叫摩亨殊达罗的地方,在这里出乎意料地发现了被埋没了几千年的古城遗址。同年,学者们在印度河的上游一个名叫哈拉巴的地方,也发现了一座与摩亨殊达罗同时代的古城遗址。这些古代的城市文化后来统称为哈拉巴文化。由于哈拉巴文化的发现,印度文明史的开端便从雅利安人的入侵向前推移了1000多年,从而使印度河流域文明被列入世界五大文明发祥地的行列。
凡研究印度的人都会不难发现,印度具有许多与众多国家不同的特点:
第一,印度在历史上累遭民族入侵、占领和殖民统治,因而血统混杂,人种繁多,素有“人种博物馆”之称。印度的种族中,主要有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土耳其—伊朗人、雅利安—达罗毗荼人、蒙古—达罗毗荼人、蒙古人和色底安—达罗毗荼人等。印度民族众多,主要有印度斯坦人、泰卢固人、马拉提人、泰米尔人、孟加拉人、古吉拉提人、格纳达人、马拉雅拉姆人、奥里雅人、阿萨密人、那加人等。另外还有几百支部落。各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保持着本民族特有的衣着、饮食、风俗习惯。
第二,印度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封建割据、大小王国互相争霸的分裂状态。莫卧儿王朝及英国人统治时期,被认为是印度历史上全国统一的时期,但即使在这个时期,全国仍存在五六百个大大小小的王国,直到1947年印巴分治之后,印度境内仍有小王国300多个。不同地区既有共同点,更有不同点。
第三,印度的语言也很复杂,极不统一。主要语言有:阿萨姆语、坚那勒语、古吉拉特语、泰卢固语、马拉亚兰语、奥里萨语、泰米尔语、孟加拉语、乌尔都语、旁遮普语、梵语、信德语、马拉提语和克什米尔语等。在一张10卢比的纸币上就可以看到十四五种语言文字。全印度各民族和部族的语言及方言超过150种。如果再仔细区分,则有千种以上。所以有人说,印度各邦唯一统一的语言是国歌。语言问题始终是印度的一个麻烦的问题。印度政府一直注意在全国普及印地语,但英语至今仍占重要地位,两者同为官方用语。
第四,印度是一个充满神话传说的国家,古代印度人不注意自己的历史,尤其不注意系统地记录自己的历史,正如11世纪到达印度的穆斯林学者阿尔·伯拉尼所说:“他们总喜欢讲故事。”以神话故事形式述说古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或英雄人物的事迹,是印度的一大特点。《往世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可以说是印度神话故事的总宝库。此外,各吠陀、梵书、奥义书、佛典以及某些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往往和宗教联系在一起,所以至今仍在印度人民中广为流传,成为他们思想行为、道德观念的准则和生活的楷模。
第五,印度自古存在世袭的种姓制度,这是世所罕见的。按职业的不同把人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的种姓,它们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即僧侣,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刹帝利即武士,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吠舍即平民,经营商业贸易。首陀罗即所谓贱民,从事农业及各种手工业劳动。后来各种姓中又派生出许多副种姓(或称亚种姓,次种姓),据说这些副种姓全国有3000多个。各个种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规和风俗习惯。除上述外,还有所谓不可接触的“贱民”,他们受苦最深,处境最惨。种姓制度的精神支柱与理论依据是印度教。种姓制度的危害很大,对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生活的改善均有影响,是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印度独立以后,政府制定了有关法律,采取了有关措施,情况有所变化。据笔者多年来的观察,种姓制度在各地的表现并不一样,程度有轻有重,但都趋于好转。由于几千年来种姓制度根深蒂固,要彻底消除种姓歧视的现象,短期内是不会奏效的。
由于存在上述这些特点,所以印度各地区在历史、文化、宗教和风俗等方面都有所差别,有的甚至完全不同。著名的印度学者高善必说,印度这种“无穷无尽的多样性令人吃惊,而且常常很不协调”。
印度本身的特点告诉我们:第一,若研究印度或了解印度,不仅要了解印度的概貌,更要了解印度各邦或重要地区的具体情况。第二,中国和印度是近邻,2000多年前就开始有了交往,两国人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且促进了双方科学文化的发展。因此,季羡林先生说:“如果中印两国之间没有文化交流,那么两国文化的发展就可能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这话千真万确。
二
印度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文化一样,它的文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它的地形所左右。这个国家的领土被大自然划分成的若干单位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深邃的江河和蜿蜒的山脉横贯印度,这助长了一种孤立精神的形成,从而使印度分裂为许多小的行政单位,甚至社会单元,这些小单位或单元间的差异又因各地条件的无限多样性而更加深化。倾向于一致和结成一体的趋势,只有北方巨大的河流平原和半岛内地广阔的高原才表现得比较显著。那座把印度同亚洲其余地区隔离了的巨大山脉,虽然使印度自成一体,并有利于形成一种独特形式的文明,但从来不足以维护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这块充满欢乐的领土免受野心勃勃的帝王或到处流徙的游牧民族的入侵。这些入侵者通过一些狭窄的山口,相继进入印度。还有那些布满富庶港口的漫长海岸为来自远方的勇猛海盗和冒险家的帆船“敞开大门”。
但是,这些山口和海岸远不只是侵略者与征服者的大门,它们对于印度同外界进行和平交往也大有益处。它们不仅带来了一批又一批虔诚的香客与和平的商人,而且还成为把印度文化与文明传播到亚洲大陆大部分地区和世界其他地方去的通道。
我们说,各国民族文化之所以不同,究其原因,首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区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从其性质来说,一般分为三类:(1)游牧型;(2)商业型;(3)农耕型。游牧型文化发源于草原地带;商业型文化发源于海滨地带以及近海的岛屿;农耕型文化发源于河流灌溉的平原。三种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三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文化类型。我们还可以把上述三类归结为两大类,即游牧商业型和农业型。印度文化当然属于后一类,即农业文化类,和中国一样。上述两种类型文化各有特点。游牧商业型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而为流动的、进取的。一般农耕型民族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稳居于一地,因此,相对来说,表现为“静定”和“保守”。游牧商业型民族,无论其世界观或人生观都有一种强烈的对立感,对自然则为天人对立,对人类则为敌我对立,因此其文化特点常见为侵略性的。农业型民族在生活上所依赖的是气候、土壤和雨水。这三者非人类自力所能安排,对上述三者从根本上说只能是信任、忍耐和顺应,谈不上什么“克服”与“战胜”。否则,会闹出笑话或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农业型文化是“物我一体”,或叫“天人相应”,这种文化的特性常见为和平的。一般来讲农民与耕地相联系,生于此,长于此,老于此。因此,他们不求空间的扩张,唯望时间的绵延,希望天长地久,福禄永终。
游牧商业民族,又常具有鲜明的财富观。牛羊孳乳,常以成倍增加,一生二,二生四,因此,其财富有两个明显特征:(1)愈多愈易多;(2)愈多愈不足,追求积累。而农民则不同,不想积累,唯知生产,因其生产有定期,亩产有定量,而且生生不已,源源不绝,固不愿多藏。因此,游牧商业型文化常为富强的,且不断追求。而农业型文化则为安足的。古代农耕民族的大敌常为游牧民族,古代印度有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为例。印度近代农耕的大敌则是商业民族,例如荷兰、葡萄牙、英国等先后侵入印度便是例证。如此等等。今天的印度文化,同上述文化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今天的印度文化,很难说哪一部分是受了哪种文化的影响,一种文化,在它存在的同时,不可能不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它也会影响到其他文化。
从气候来看,印度大部分地区处在热带,小部分地区处在温带,北部较冷,南部较热,而有的地方终年37.5℃。物产丰富,衣食自给,他们的文化大都从多量的闲暇时间里产生或形成。这点与中国不同,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其气候、雨量远不能与印度相比。因此,中国人是在一种勤奋耐劳的情况下创造自己的文化的。
人类文化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或限制,人类文明与文化是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和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它形成的过程中,会深刻地打上地理环境的烙印。的确,地理环境可以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因,但并非是全部原因,如同一个人要生存,水很重要,但只有水还不够,还需要阳光、空气和食物等。同样,人类的发展在需要自然条件的同时,还需要人们的智慧、奋斗和不满足的追求相配合,人类能以自己的智慧、勤劳和科学方法使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经过了几个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类历史,从古代原始文明到今天科学发达的时代,所发生的一切进步都是人类不断奋斗、探索和不知疲倦劳动的结果。在印度过去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地理条件并未发生多少根本性变化,可是当地各民族的经济状况、社会形态、文化艺术、宗教哲学等发生了变化,总之,它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发生了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变化。但是,不管如何变化,在它变化的过程中会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而且其变化结果总还带有地方烙印,这即是它的特点。
第一章印度史前时期的文化和印度河流域文明
一、印度史前文化
从旧石器时代起,印度已有人居住,他们生存的年代大约在50万年前。他们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在南印度的坦焦尔、马杜赖、卡杜尔、贡土尔、戈达瓦里、克里希纳等地和北印度的孟加拉、比哈尔等邦,都发现过粗糙的石制手斧、刮削器、箭头等等,大部分用石英石制成,工具粗陋,在印度各地均有大量发现,但东南沿海一带尤其多见。他们不知道使用金属,也不会种地和取火。这一时期的居民主要生活在海滩、湖滨及洞穴内,大多数人无固定的住所,对农业一无所知,只能以植物的根、茎、果实和坚果为食,或以动物的肉充饥。他们不营造墓葬,人死后并不掩埋,任其自然分解,或让野兽吃掉。他们主要分布在温蒂亚山以南的广大地区。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也不断增强,于是从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文化遗址在印度分布更加广泛,几乎遍及印度各地,泰米尔纳杜邦的萨勒姆、喀拉拉邦的马拉巴尔、卡纳塔克邦的迈索尔以及卡提阿瓦半岛、信德、俾路支斯坦等地都有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工具种类繁多,人们除了使用粗石器外,还能制造精细的石器。新石器时代的人们使用的工具大多是磨制的,适用于各种用途,石料也多种多样。他们已知道埋葬尸体,建造坟墓,在南印度一些地方发现过一些新石器时代人的坟墓。地下挖掘发现,有的把尸体放在大瓮里,显然比以前文明进步。人们开始懂得从事原始农业和饲养动物,也知道用火,懂得用竹子或木片摩擦取火。人们开始制造陶器,陶器的种类也多种多样,有水罐、钵、花瓶等,既有简单的,又有经过装饰的。人们通过选用不同的泥土添加不同的颜料和控制不同的火候,来求得不同色彩的陶器。人们还学会了建造水库和打水井。饲养的动物有狗、牛和羊等,因此人们的食物比以前丰富多样。除了吃野菜和野果外,还有各种豆类、谷类和奶制品等。他们已经知道怎样制作奶酪和酥油。这时人们的服饰简单,一般穿着很少。最初他们用树皮遮身,后来,能纺棉、毛,能织布,穿棉和毛织品制作的衣服。
到了新石器时代,印度人有了真正的宗教意识,相信生命的循环,崇拜祖先和神灵,为了使死者的灵魂得到安宁,人们开始建造坟墓。新石器时代结束时,焚烧尸体和瓮藏骨灰的习俗已流行起来,人祭已经普遍存在。
随着金属的发现和使用,人类的文明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开始使用黄金,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开始用黄金制作装饰品。印度最先发现黄金的地方在南部。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河流域的城市都从南印度进口过黄金。日常使用的工具和武器,在南印度是铁制品,在北印度,起先是用铜制品,后来被铁器代替。人们放弃了狩猎和采集生活,开始垦田、种地,从事简单的农业劳作。随着铜器和铁器时代的到来,印度史前时期便告结束,接着出现了一个繁荣于铜器时代的文明,即印度河流域文明。
二、 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是印度的主要河流之一,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麓,流经旁遮普等地区进入阿拉伯海。印度河流域指该河所流经和灌溉的地区,所谓某一地区的文明,是指当地人们的社会、宗教、文化、政治生活是怎样的。印度河流域文明是指印度河两岸地区居民的社会、宗教、经济、文化和政治情况。因为该地区的居民是哪个民族,难以确说,因此就称其为印度河流域文明。有些学者把他们称为哈拉巴和摩亨殊达罗文明。哈拉巴位于西旁遮普的芒德高莫利地区,摩亨殊达罗位于印度的拉尔迦纳地区,1922年在上述地区挖掘发现了不少文物遗迹。通过对这些文物的研究,印度文明大大提前,即比吠陀时代文明还早得多。在印度河流域其他一些地方还发现了一些同哈拉巴和摩亨殊达罗所发现的相同的东西。由此证明,整个印度河流域是同一文明。因此,印度河流域文明也被称为哈拉巴和摩亨殊达罗文明,但多数学者称其为印度河流域文明。数千年前,印度河流域居民的社会、宗教、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到底如何,一直是世界人民感兴趣的问题。
考古发现,哈拉巴和摩亨殊达罗是两座规模巨大的城市,其建筑有一定的设计规划,街道为南北和东西走向,直角相交,定位准确,街道宽阔,主要街道宽为33英尺,可并行几辆马车,大道连接几条较宽的街巷,最窄的小巷也有4英尺宽。
马路两旁有牢固的建筑,用砖砌成,砖用木材烧制。大部分房屋为两层,墙壁很厚,也有两层以上的房屋,备有上下楼用的梯子,梯子大多狭窄,但也有宽的。高大建筑房门很大,有些房门虽小,但马车也能通过。房门都有窗户,以便通风、透光,但通向公用街道的墙壁上没有门窗。房屋中间是庭院,厨房建在室内的一角,用砖砌成。每套房间建有浴室,浴池地板用砖砌成,很多浴池旁边还有厕所。
城里建有统一的排水网。每户的污水都通过水沟排到街巷的下水道里,下水道连着巨大的涵洞,污水由涵洞流入河流。排水道是砖砌的,用石灰和土的混合物粘连,小的排水道是用砖砌的,大的排水道是用石块砌成的。
当时有了水井,井有大有小,小的井口直径为2英尺,大的井口直径为7英尺,既有公共用井,也有个人家庭用井。在摩亨殊达罗也发现了大蓄水池,其长为39英尺,宽为33英尺,深为8英尺,用烧砖砌成,墙壁坚固。城市的周围挖有深壕,也建有城墙,起城堡作用。
在摩亨殊达罗挖掘发现,印度河流域的社会上出现了等级,人分为四等:一等人为学者,其中包括祭司、医生、占星家;二等人为战士,其职责是保卫社会;三等人为商人,他们从事各种商业;四等人为家庭仆人和工人。
挖掘发现,当时人们食用小麦、大麦、椰枣、豌豆、鱼、肉、蛋,也食水果、牛奶和蔬菜等。在家畜中,发现有公牛、母牛、绵羊、象、骆驼、山羊、猪、鸡的遗迹。
当地的居民多数留有短胡须,少数人不留。头发长短不一,留长发者将头发结成发辫,梳向头后。衣服有毛料和棉料,分上衣和下衣。男女的衣服无大区别。时兴戴各种装饰品,例如项链、臂环、手镯、戒指等,但鼻饰、耳环和脚饰只适用于妇女。富人的首饰是金、银和宝石制品;穷人的装饰品是用铜和骨头做的,也有瓷制品。还发现了青铜镜子和象牙梳子等物。
狩猎为当时的主要娱乐手段,用弓箭猎取野羊和鹿。养鸟、放鸟也是人们的一大乐趣。孩子们用泥土做各种东西的模型进行娱乐。人们也下棋,或赌博,或斗鸡、斗牛。
当时人们敬奉女神,由此推测,当时的妇女受到尊重,社会地位较高,生儿养女、料理家务是妇女的主要工作,男女都共同参加宗教活动和节日庆祝。
在摩亨殊达罗的挖掘发现,当时尸体的埋葬有三种方式:人死以后将尸体全部埋入地下;人死以后将鸟兽吃剩下的骨、肉埋入地下;人死以后将整个尸体用火焚烧。人们大多数采用第三种方式。
印度河流域文明时代的商业也相当发达。摩亨殊达罗和哈拉巴等都是重要的贸易中心。在这里发现了许多当地不产的东西,可以断定其同外地有贸易联系,如同波斯、阿富汗等地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主要进口金、银、铜、锡等;出口的主要物品有布匹等。
当时流行的宗教主要是自然崇拜,灵魂之说盛行。印度河流域的人们时兴崇拜太阳、水、火,还认为一些树木、植物也是神圣的,对它们进行崇拜,例如菩提树、罗勒草等至今还为印度教信徒所崇拜。另外,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些动物的雕像,可以证明当时人们也崇拜动物,印度教信徒至今认为母牛是神圣的,并给予崇拜。
舞蹈、音乐艺术也相当发达。印度河流域的人们善于唱歌、跳舞,考古发掘出了舞蹈者的雕像,舞女赤身裸体,但是身上有很多装饰物,雕像头上的头发梳理得很好。考古学家还挖掘出不少乐器,在一些地方还发现了手鼓和大鼓的遗迹,由此证明当地人喜欢音乐。
印章艺术也很发达。在印度河流域考古挖掘发现了很多图章,这些印章各式各样,有石制的,有金属做的,有象牙制品,也有用泥土做的。印章大多为正方形,上面刻有动物的图像,另一边刻有文字。
现在人们不禁要问,上述文明的创造者到底是谁?对此学者们意见不一,有些学者认为,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创造者是吠陀文明的创造者雅利安人,但这种意见站不住脚,因为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吠陀文明有很大区别,同一个民族的人们不可能创造出区别如此之大的文明。也有学者认为,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创造者是苏迈尔人。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印度河流域文明是达罗毗荼人创造的,因为南印度的达罗毗荼人的土制陶器和石制的器皿以及他们的装饰品与印度河流域的非常相似,这种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是可信的。
印度河流域文明存在的年代,学者们的意见也不统一,确切的时间难说,大多数学者认为它的繁荣期为公元前三千纪中到两千纪初之间。
印度河流域文明与吠陀文明不同,它不是以乡村与农业为主的文明,而是以城市和商业为主的文明,建立了许多大城市,而且与外国建立了贸易联系。
印度河流域文明是何时又是如何毁灭的,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据学者研究,它最晚在公元前1750年之后不久就结束了。在结束之前,经过了一个长期的逐渐衰落的阶段,但实际结束是突然的。毁灭的原因难以确说,但学者估计,印度河河水泛滥,灾荒、地震、气候的变化、外国入侵等原因也许使文明遭到毁灭,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后者。在摩亨殊达罗,城市被焚毁,居民惨遭杀害,大屠杀之后的人口所剩无几。在哈拉巴,这种毁灭的证据甚少,因为这里的土地表层已遭到破坏,材料(主要是砖)被拿去用于现代建筑。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破坏者到底是谁,与雅利安人的入侵是否有关,后来的社会、文化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也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