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527992
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关于新生儿婴幼儿的护理书,京虎子老师为啥还要写这本书呢?这本书为啥值得你花一小时阅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本书不像那些大厚本育儿百科事无巨细。但是简洁实用,少而精,挑选了很多家长都容易忽视的方面,以及容易犯的错误。关键是通过这些典型的话题和案例,让新手爸爸妈妈从改变观念开始,学会如何识别哪些护理知识是正确的,哪些是适合自己家宝宝的。
第二、虎老师长期定居美国,书的内容来自美国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同时又考虑和兼顾到中国本土的实际情况,可以说,虎老师这本书的内容是中西结合,有其独特的优势。
第三、虎老师幽默风趣,文如其人,他的书读起来轻松活泼,一小时愉快的时光让你轻松掌握护理心肝宝贝的秘笈。
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关于新生儿婴幼儿的护理书,京虎子老师为啥还要写这本书呢?这本书为啥值得你花一小时阅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本书不像那些大厚本育儿百科事无巨细。但是简洁实用,少而精,挑选了很多家长都容易忽视的方面,以及容易犯的错误。关键是通过这些典型的话题和案例,让新手爸爸妈妈从改变观念开始,学会如何识别哪些护理知识是正确的,哪些是适合自己家宝宝的。
第二、虎老师长期定居美国,书的内容来自美国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同时又考虑和兼顾到中国本土的实际情况,可以说,虎老师这本书的内容是中西结合,有其独特的优势。
第三、虎老师幽默风趣,文如其人,他的书读起来轻松活泼,一小时愉快的时光让你轻松掌握护理心肝宝贝的秘笈。
目录
脐带血要不要留? 1
新生儿足跟血筛查 5
新生儿黄疸 14
新生儿的那些疹子 16
母乳与配方奶粉 25
奶瓶 29
安抚奶嘴 32
睡姿、头型、SIDS 35
家有宝宝,开空调要注意些什么? 42
婴儿米粉 46
婴儿补铁 49
婴儿抚摸 53
婴儿便秘 56
婴儿肠绞痛 58
婴儿肠胀气 62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 64
婴幼儿血管瘤 67
婴儿鹅口疮 69
疫苗是什么? 71
额外剂次疫苗有害吗? 77
哪些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 83
自费疫苗 91
麻疹疫苗 97
流脑疫苗 111
水痘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 114
13 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121
冷链 127
臀纹不对称是怎么回事? 130
舌系带过短 134
吃手 137
流口水 139
出牙 141
枕秃 147
痱子 149
鼻中隔偏曲 151
幼儿自慰 157
幼儿分离焦虑 160
幼儿斜视 163
孩子需要驱虫吗? 166
刚刚核对完《1小时科普:新生儿/婴幼儿护理》的最终书稿,就发生了这样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早上走在街上,遇到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年幼的女儿,正在和他人侃侃而谈:“现在孩子一感冒,我就知道给她吃什么药,XX堂XX颗粒、XX感冒颗粒、XX感冒贴,,,,,,”
不忍心再听下去了,赶快加快脚步。
这位自以为是的母亲既不明白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又不清楚那些“感冒药”非但没有益处,反而有害处,她需要认真学习。
第二件事是朋友的孩子发烧,38.5度,没什么严重的症状,我建议观察一天。
孩子的妈妈遇上孩子生病,会上网搜索,这次一搜索,看看网上那些问答,再结合孩子的症状,怀疑孩子是脑膜炎,慌了。
带孩子去医院,医院里人山人海,生病的孩子多到医生忙得连滥用药物都忘了,检查一下,没什么问题,就打发回家了。
过了一夜,孩子没事了。
这位妈妈学习了,一直在学习,但不得其法。
网络是信息的一个来源,但对于儿童有关的医学知识来说,网络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信息来源,如果不得其法或者没有辨别能力的话,则是一个很不好的来源,特别中文网络,关于儿童相关的医学知识,已经不仅仅是鱼龙混杂了,而是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地步。
儿童有关的医学知识不能靠上网盲搜。
靠什么?
靠平时的知识储备。
为了你的孩子,每天花上一小时学习靠谱的科普。
从这本书开始。
出牙
出牙指的是从婴儿长出第1颗牙到20颗乳牙出齐的的过程,通常从婴儿6到8个月开始,但有的婴儿在3月龄的时候就出牙了,有的则可能到1岁的时候才出牙,出牙的过程要几年。
人生一大关卡
出牙是人类发育的一个必经途径,但曾几何时,出牙被认为是人生的一个关卡。因为出牙始于1岁生日之前,而当时1岁之内婴儿死亡率很高,这样两者就被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出牙被认为是婴儿死因之一。1784年托马斯·杰弗逊2岁半的幼女去世,在医生的报告上,死因是出牙、蠕虫和百日咳。根据英国注册总署的报告,1842年出牙占伦敦1岁以内婴儿死因的4.7%,占1到3岁幼儿死因的7.3%。
正因为出牙被视为如此凶险,就出现了帮助出牙的各种办法。有的办法让牙龈起泡,有的让牙龈出血,或者将蚂蟥放在牙龈上吸血,或者在脑后做灸法。16世纪法国医生的办法是切开牙龈让牙出来,否则就可能因为牙出不来而死,这种办法直到19世纪末才废除,但1938年英美的牙科教科书内还倾向于把婴幼儿的牙龈切开。
20世纪上半叶流行从使用出牙粉来缓解儿童的疼痛和哭闹,英语世界的出牙粉其主要成分之一是甘汞,1954年因此发现出牙粉导致汞中毒,引起肢端痛,才被废止。另外还有用胶体银为重要成分的出牙粉。中东地区和印度次大陆用于出牙止痛的药物的主要成分是铅,比如其中一种的成分浓度为98%的氧化铅。这样东西所达到的效果和中药的安神效果是一样的,靠的是金属中毒后嗜睡、四肢无力、对各种刺激无反应等现象。
此外还有在孩子的牙龈上抹威士忌,给孩子灌肠排毒等办法。
另外一个招数是出牙玩具和奶嘴,用珊瑚、象牙和动物骨做的,起到交感巫术的效果,认为可以借用动物的魔力缓解孩子们的哭闹和疼痛。出牙对于从前的很多婴幼儿来说,确实是人生的一道关卡,不是因为出牙,而是这些号称帮助他们出牙的方法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今天的绝大多数孩子们是幸福的,他们不必再受这些办法的毒害。之所以说绝大多数,是因为这些方法并没有寿终正寝。2015年美国阿肯色州一位28岁的妇女因为10个月的儿子哭闹不住而手足无措,给她母亲打电话,她母亲说孩子哭闹是出牙痛,建议她将威士忌抹在孩子的牙龈上止痛。她这样做了,直到孩子失去知觉。孩子命大,母亲被逮捕并控重罪。
无独有偶,孩子用出牙时威士忌这种传统方式还有不少美国人使用,甚至有的医生建议在所有办法无效后,滴几滴威士忌。
对于中国的很多婴幼儿来说,他们面临的风险并非出牙,而是在他们每一次感冒咳嗽的时候,如果他们的父母没有坚实的现代医学基本知识和坚强的神经的话,就会经受不住老人、医生、亲友的要求、建议和强迫,而承受中药中成药和邪术偏方巫术的风险,上面所说的金属中毒只是其中一种。
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孩子吧,无论是出牙,还是感冒。
出牙热?
直至今日,民众还有出牙热之说,孩子发烧了,认为是要出牙。
有出牙热之说吗?
出牙现在被认为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如果按以前的理解,出牙对婴幼儿非常凶险,这就是一个极其严重的进化缺陷,是不应该存在于人类这种高等生物身上的。
从前之所以有出牙凶险的认识,是因为在出牙期间,婴幼儿死亡率很高。其原因一来各种传染病的流行,对婴幼儿的健康和生命威胁极大;二是在育儿上有很多不科学之处,这两点导致婴幼儿死亡率很高,现代医学的伟大成就之一就是通过解决了这两点而大大降低了婴幼儿死亡率,从而大大提高了人均寿命。
婴幼儿生病的时候往往发烧和哭闹,在对传染病缺乏正确的认识的年代,这种情况常常被认为是出牙的原因。随着疫苗、抗生素和婴幼儿照顾的改善,人们渐渐意识到出牙只是一种让孩子稍稍不舒服的自然进程。
2016年2月发表的一项研究再次证明了一点,出牙的确对让孩子感到不舒服甚至疼痛,部分孩子体温也会升高,但不会出现38°C以上的发烧。出牙可能会让孩子脾气不好、流口水多一些、牙龈肿,也许会出现食欲减退、呕吐腹泻、出疹、睡眠问题。
说明了什么?
如果孩子发烧超过38°C以上的话,不要用出牙热来解释。
那怎么办?赶紧带孩子去医院?
发烧不是坏事,是好事,这是身体在对抗感染,是身体的自愈能力的一部分,只要孩子精神好,不是很不舒服,就不要退烧,更不要乱吃药。
但是3个月以内婴儿发烧、3到6个月婴儿发烧39°C以上、6到24月幼儿发烧发烧39°C达1天以上要就医。
就医不等于吃抗生素输液用中药中成药,也不等于盲目退烧,就医只是让医生检查一下有没有严重的问题,绝大多数情况只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普通感冒,靠身体能够自愈的。
孩子发烧不再用出牙热为借口,是避免极少数严重的情况被忽视。
出牙的时候也会发生病毒感染,但这依然是病毒感染,不是出牙引起的。
出牙怎么办?
父母往往不知道孩子要出牙,直到看到小牙冒出来了。有时候孩子因为要出牙引起牙龈疼痛和敏感而脾气大、流口水以及其他温和的症状,通常发生在要出牙前3到5天,出牙后这些症状马上消失。
如果不能确定孩子闹是否要出牙,可以用洗干净的手指轻轻地抚摸孩子的牙龈,要出牙的话会感觉到的。如果还会无法确定,可以去看医生,让医生确定一下。
咀嚼冷的塑料做的出牙环可以缓解孩子的不适,有助于出牙。要选择不容易被咬断咬坏的出牙环,也可以用冷的湿毛巾代替。出牙环和湿毛巾不可咀嚼时间过长。
可以让孩子吃冷的食物,比如酸奶、苹果汁或者剁碎的水果。
如果孩子疼得厉害,可以给孩子服用布洛芬。
供局部止痛的儿童用麻醉剂含有苯佐卡因和利多卡因,尽可能不要使用,尤其是2岁以内幼儿,因为苯佐卡因会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利多卡因过量也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孩子生下来后,就应该每天用干净的湿的软毛巾擦孩子的牙龈,以去除细菌。孩子出牙后,用小号的软毛牙刷,上面涂上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给孩子刷牙,每天刷两次,如果可能的话,连舌头一起刷。由于牙膏的量很小,用不着漱口。等孩子到3岁左右,会吐了,再增加牙膏的量并让孩子漱口。
如果正常刷牙的话,是不用使用牙线的。对于无法刷到的牙,可以用牙线。
出第1个牙后或者到1岁生日以前,要开始定期看牙医。
很多家长担心出牙慢出牙晚,通常是不必担心的,有的孩子无原因地到了18月龄时才出第1颗牙,早晚随他了,又不是急着去咬人?
出牙晚或慢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回去问问孩子的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回忆一下父母小时候是不是也出牙晚或慢。
营养不良会导致出牙晚出牙满,但那样的话会有其他症状,出不出牙只是次要的。另外是甲减,也同样有其他症状。可以让儿科医生检查一下,有没有这两种情况。
如果孩子仅仅是出牙比其他孩子晚或者比其他孩子慢,就不要操心,早也好晚也好,快也罢满也罢,终究会出齐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