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680725
粤剧这朵盛开在岭南的戏曲艺术奇葩,孕育生成于深厚的岭南文化土壤,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海外华人聚居之地。它是这一地区人民共有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道德标准,以及审美情趣的共同体现,有“南国红豆”的美誉。粤剧融八岭南文化的血脉之中,积累了宝贵的艺术财富,使这方水土更加绚丽多彩。
红豆生南国
湖海逍遥“本地班”
功不可没的“红船”
不得不说的八和会馆
邝新华与“八和中兴”
地域特色鲜明的表演
兼容并蓄的唱腔
早期的戏班与戏台
广府戏院今何在
在电光灯影中华丽转身
“亦伶亦星”闯出一片天
五大流派撑起的粤剧天空
天才编剧书写传奇人生
江山代有才人出
红豆生南国
每当走在西关那些弯弯曲曲的街道上,听到房子里传出的咿咿呀呀的粵剧唱腔,就会让人真切感觉到是置身南粵大地。那婉转悠扬的吟唱与一扇扇趟栊相映衬,加上户户门脚升起的袅袅香烟,真真勾勒出一幅粵地生活的传统画卷。此番光景,不由得让人生出恍如隔世之感,在现代大都市生活中已越来越难寻见。
常言道,“凡有井水处,都歌柳永词”,可在岭南地,却是“凡有粵语则伴粵曲”。
在河网交错、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在辽阔广袤、村寨连绵的岭南大地,鱼肥蔗壮,果硕粮丰,从桑基鱼塘到晒场谷堆,从蕉林茅舍到古榕船埠,社火如昼,笙歌达旦,到处缭绕着热情如火的技艺比拼、清雅典丽的粵声粵韵,它传唱出的正是粵人原汁原味的心声故情和衷怀乡韵……
让我们拨开岁月的尘烟,穿越亘古时空,来到公元前111年的南越王宫,探寻这颗“南国红豆”最初的种子。
在广州南越王宮遗址中,人们发现了印有“官伎”字样的瓦片,推测这应是南越王宫内艺人的遗物。伎者,歌女也,兼指舞女。两千年后的今天,隔着博物馆厚厚的玻璃探望,那块印有“官伎”字样的瓦片,那美艳的歌姬舞娘,仿佛在轻歌曼舞,正朝我们盈盈轻笑。粵俗好歌,粵人善歌。在岭南人心中那颗戏剧的种子早已深深埋藏。
粵剧何时形成?怎样形成?大多数学者认为,本地戏班吸纳外省入粵戏班的戏曲声腔,易语而歌使之本地化,再进一步融入本地歌谣小曲,形成了早期粵剧。
红豆生于南国,春来必发几枝丫,可粵剧的种子,却是嫁接而来的一株新苗所结出的甘甜果实。真正促使本地戏曲兴起的,是在明代弋阳腔和昆腔传入之后。弋阳腔和昆腔分别是江西弋阳一带和江苏昆山地区的民间声腔。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