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390043
1. 百万级畅销书作家李尚龙监制。
2. 著名导演、摄影师王小列,“遇言不止”创始人&CEO席越,程一电台创始人程一,知名时事评论员曹林,中国传媒大学教师林白 联袂力荐。
3. 作者汤蓓,是一个“不好惹”的女人,从“受气包”到充满“攻击性”, 她认为“攻击性”是捍卫自己边界的武器,“攻击性”是自己开疆拓土的底气;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一个平胸又有雀斑的女孩的成长故事:如何作为一个“学渣”逆袭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到成为央视主持人,再到辞职创业、转行新媒体……
4. 一本写给所有希望摆脱桎梏、活出魅力的女性的成长之书:我们成为女儿,成为妻子,成为妈妈,但从来没有人教我们成为自己!我们被各种关系裹挟、控制和折磨,当局者迷,其实*根本的,是需要给关系“断舍离”,重新认识与父母、伴侣、孩子、朋友的关系!
本书从“突破完美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关于女性未来的多元化人生,内容分为三部分:与自己握手言和、重新认识关系、对未来*好的祝福就是活在当下。这三部分是循序渐进的一个成长过程。在女性的成长中,我们成为女儿,成为妻子,成为妈妈,但从来没有人教我们成为自己,所以一切都得从“做自己”开始;紧接着成为拥有众多社会角色的人,被各种关系裹挟、控制和影响,当局者迷,其实*根本的,是需要给关系“做减法”,重新认识与父母、孩子、伴侣、朋友等的关系;当我们成为自己、理清关系,就可以立足当下、走向未来,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与自己握手言和
我花了30 年才站到起跑线 / 3
治愈自卑的不是自信,而是接纳 / 8
有一种饿,叫你妈觉得你饿 / 23
敢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 33
对孩子最大的“负责”,是成为快乐的自己 / 49
完美强迫症:不优秀就等于可怜吗 / 58
拥抱你内心的柔软 / 65
在成为妈妈之前,先成为你自己 / 73
“攻击性”是最“美”的力量 / 81
重新认识关系
舍弃对父母的依赖 / 95
放弃改变自己的伴侣 / 107
放下改变孩子的执念 / 113
重新认识友情:不是必须志同道合 / 122
重新树立财富观 / 128
逼婚的实质是什么 / 138
重新认识离婚:比起开始,结束才更需要勇气 / 143
关系中的控制是怎么回事 / 147
对未来最好的祝福就是活在当下
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 / 157
不分男女,只分强弱 / 164
你有权拒绝 / 170
再聪明也比不过热爱,再热爱也比不过坚毅 / 178
真的有年龄红利吗 / 183
你拥有的,就是你想要的 / 188
自我竞争,是与自己最好的合作 / 193
序一
李尚龙
我已经很久没给人写序了。但汤蓓的书,我不能错过。汤蓓是一个又知性又知情的女生。我们认识很久了,记得第一次相遇是在一场活动中。她很清瘦,说话却铿锵有力;个子很高,声音却稳重得很。后来我才知道,她是中传播音系毕业的,那种魅力,从内到外。
在那场活动之后,我们忙于自己的事情,很少相见。直到有一次,我在一个视频网站上看到一个人讲女性成长,瞬间就惊呆了,因为就在当天,一位女性朋友问了我一些关于女性成长的问题,而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于是喝了两杯,应付了过去。
就这样,“刷”了半天,我才忽然如梦方醒,想起这个人我竟然认识,这不就是汤蓓吗?!我是多么“脸盲”!后来才明白,也并不是我“脸盲”,而是她的才华在我心里已经盖过了她的外表,才显得外表竟然如此苍白。
我给她发了条信息,又继续“刷”了起来。我之所以“刷”了她的视频那么久,是因为我的很多学生都是女孩子,每次她们问我女孩子的问题,我只能要么微笑摇头,要么遗憾地告诉她们:我也不太懂。我不懂并不是因为我不读书,而是现在市面上没有什么讲女性成长的好书,我们从何得知一个女孩子在婚前、婚后,当妈妈前、当妈妈后,工作前、工作后有什么变化,以及应该怎么做?
得知她要把那些她想到的、想明白的写成书,我第一时间决定参与她这本书的创作。
因为从某个层面来说,参与这本书,我也可以学习很多在未来可用到的知识。
读了这本书后,我才慢慢明白,和很多女孩子一样,汤蓓也并不完美,她无非是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艰难地平衡着,无非是用尽全力关注着自己的美好,无非是在这“破碎”的世界里努力着。这和我一样,和每个年轻人都一样,虽不完美,但还在前行。其实,这世界上没有谁是完美的,所以,管她什么完美,完成比完美重要多了。
汤蓓在跟我学写作时问过我:“写作最难的是什么?”
我说:“解剖自己,让人看到自己的血和泪。”
从这个角度,你应该看看她的这本书。
这是一个今天在北京活得很爽,但当初却一无所有地来到这座城市的普通女孩子的血泪和教训,她用事实告诉你,就算不完美,也能有自己的美。
如果你还处于20多岁迷茫的日子里,不妨读一读本书,那些相似的青春,总能给你无限遐想和美好。完美不算美,内心充盈和丰盛,才是最美的。
谢谢汤蓓给我们带来了这本书。你是最美的。
2020 年4 月20 日于北京
序二
王小列
看这本书的过程,基本上是重整审美的过程,被一个风轻云淡的女孩子“忽悠”得竟然在不自觉中接受了她书中灌输给你的“人生自定义设置”。
在我和汤蓓第一次相遇时,她并没有留给我什么深刻的印象,因为我们没有什么交流,我已经说不出那是在什么时候、都有谁在场了。有印象的一次是在2019 年的年末,我和尚龙的一些朋友聚会,其中也有汤蓓。这一次对她有印象,是因为她就坐在我的旁边,她的特征可以概括为高、瘦、白,记得当时在饭桌上无聊,我们还交换了一些写书的心得。
在那次聚会上,尚龙鼓励我开始写我的第二本小说,同时我也得知汤蓓正在写自己的第一本书。在我的直觉中,她的书应该是励志类的,和现在的很多“鸡汤”差不多。
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好几个月。2020 年4 月初,汤蓓忽然发给了我一个文件,打开一看,是她书稿的梗概。几天后,她问我看没看她发给我的梗概,并且表示她很担心这类书会没有人看,不像小说那么好卖,我善意地鼓励她:“我觉得应该会有人喜欢。”
昨天收到汤蓓发给我的“热气腾腾”的全稿后,我开始认真地阅读她的作品,我能感受到书中的每一行字都奔腾着作者活跃的思想,洋溢着作者强烈的表达欲望!到这时,我才发现我是多么敷衍地夸了她的这本书!相对于我今天的阅读感受,我对我随意的夸赞感到不好意思和些许歉意。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真诚,真诚地在读者面前褪去了自己所有的包装,从内而外地把自己袒露给了读者,这种真诚让我们看到了:今天,一个优秀的80 后女孩子已经很难被击垮了,她有坚强的信念,坚信老天爷留给自己的一定是最好的,她已经做到了“柔如水,坚如刃”。
无论是在书中反思自我,还是探究两性关系和亲情关系,总之,一个女孩子在成长中所能遇到的几乎都涉及了,字里行间洋溢着坚定、开放和动人。
我们很容易就习惯于一般性的具有共识的大众审美,很快就会忘记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的独特的魅力。
《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的感人之处就在于:它提醒了我们,审美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我们常常会忘记:我们也曾经被漂亮的、满脸雀斑的女孩子所打动,被舞蹈演员的长脖子曲线所感染,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的并不是单一的美,而是独特!汤蓓让我们知道,人生不仅仅只有一种“标配”,人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定义设置”的;性感也不仅仅是丰乳肥臀,雀斑、平胸也是一种性感……
阅读中,我们会发现,我们正在学会辨别什么是别人眼中的“我”,什么是“我自己”。
结果,看这本书的过程,成了我开始认识汤蓓的过程。
我诚挚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正如她曾经做过的一次演讲,主题就是“如何活出高级感”,我希望每一个读者都能够把自己的生活“活出高级感”。
2020 年4 月23 日于北京
序三
汤蓓
如果你觉得你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那么一定是你自找的。
我在第一次考中国传媒大学的时候,拿到的面试题是四个字——面面俱到。虽然我不喜欢这个词,但当时的我,对于这个词的理解就是完美——完备美好。和很多人一样,那时候的我急切地在追求一种“标配”的生活,要做人生赢家,要在人生清单上迫不及待地打钩。所以,30 年来,只顾低头赶路,却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赶路,为什么要赶这条路。
我对完美的误解太深了,天真地以为只要尽力“周全”了外界的评价、期待和标准,自己就会幸福,所以嫌弃自己的平胸和雀斑,在关系中妥协、退让,总是对未来充满焦虑。结果,我却离幸福越来越远,直到抑郁。
我对完美的渴望恰恰是我痛苦的来源:不愿承认和接纳自己不好的一面,对外貌苛求,对欲望鄙视;想要在所有关系中满足别人,对自己是压制,对别人是压力;对未来的不确定充满担心,放眼未来,凑合当下,拼命想抓住机会,却总是事与愿违。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我所谓的“完美”,是一道加法题,想要的太多。这样的“完美”不是将优势放大,而是要将劣势弥补,以牺牲某种优势的方式达到全面圆满,但其实,人总有自己的短板,是花再多的力气都无法擅长的。比如无法改变的身高,比如不适合的关系,比如没有天赋的职业。
“完美”是一件穿在“贪婪”身上的外套,生活需要的其实是做减法,放过自己,放弃完美,放下无谓的执着,管她什么完美呢,周全不了别人,就周全自己。
学会和自己的欲望相处,并且敢于说出“我想要什么”。
要脱下“完美”的外套,面对自己的“贪婪”,欣赏自己的欲望。人如果不理解自己的欲望,就可能永远无法从桎梏和恐惧中解脱出来。我们想要掩盖的欲望,其实就是我们的生命力。
如果我们摧毁自己的欲望,可能也就摧毁了自己的生活。如果扭曲它、压制它,摧毁的可能是生命非凡之美。
对自己改变不了的事情接受,对自己能够掌控的事情尽力,活在当下。
不需要靠外界的褒奖来获得认同,也不需要靠贬低他人彰显自己的价值,理智、公平、有担当,清楚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对内安顿好自己,对外适时周全,活得有边界。
说起来好听,做起来难。
这本书写到一半时,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听了太多意见,一度写不下去,从2019 年12 月拖到了2020 年春节,直到快2月底了,才发觉离约定出版的日子越来越近!管她什么完美呢,
先完成再完善,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快乐和痛苦,干吗要在乎别人的评价呢?
还好,顺利完稿了。
这本原本打算送给自己30 岁的书,迟了一些,不过管它呢,没有人不会年老,但只要愿意,你可以一直年轻。
这本书的完成,要特别感谢李尚龙老师。一年前的春天,他居然鬼使神差地让我写《人设》的读后感,如果不是那篇《不听话的女人》,我就不会写公众号;如果不写公众号,我就不会发现写作原来是这么快乐的一件事!这一切的一切,都怪《人设》太好看了!感谢李尚龙老师带我走上“人设崩塌”之路,以及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对我的无私帮助。
感谢老张——我老妈,勇敢做自己。
感谢小爱、“蜡笔小新”和老爸,提醒我勇敢做自己。
谢谢我自己,不完美也怪美的。
2020 年4 月24 日于北京
这是一个今天在北京活得很爽,但当初却一无所有地来到这座城市的普通女孩子的血泪和教训,她用事实告诉你,就算不完美,也能有自己的美。
如果你还处于20 多岁迷茫的日子里,不妨读一读本书,那些相似的青春,总能给你无限遐想和美好。完美不算美,内心充盈和丰盛,才是*美的。
——李尚龙 百万级畅销书作家、青年导演、考虫网联合创始人
《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的感人之处就在于:它提醒了我们,审美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我们常常会忘记:我们也曾经被漂亮的、满脸雀斑的女孩子所打动,被舞蹈演员的长脖子曲线所感染,那些曾经感动过我们的并不是单一的美,而是独特!汤蓓让我们知道,人生不仅仅只有一种“标配”,人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定义设置”的;性感也不仅仅是丰乳肥臀,雀斑、平胸也是一种性感……
——王小列 著名导演、摄影师
汤蓓的新书,犀利、幽默、真实,我真的希望更多女孩像她一样,30 岁时扔掉文胸中厚厚的胸垫,更坦诚地面对这个对女性不那么友善的世界。
——席越 女性励志演讲平台“遇言不止”创始人&CEO
三十而立。每个人在成为任何一个角色之前,首先是自己,而我们终其一生追求的就是那个拼命走出黯淡、变得闪闪发光的自己。也许我们生来并不完美,但我们都在努力成为自己眼中完美的样子,这样的你才是纯良的自己、完美的自己。这无关年龄,无关身份的累赘。愿我们不忘初心,眼中总有光芒,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程一 程一电台创始人
喜欢汤蓓在这些“她”话题上娓娓道来的平和、从容,从“我”说起,充满让人减压的诚意。这些文字,不是时下那些读时很爽、读后却更加焦虑的“鸡汤”,而是在“鸡汤”停止思考的地方多思考了几分钟,让人内心平静。对,这是比正能量更可贵的静能量!
——曹林知名时事评论员、高级编辑、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作为班主任,班长汤蓓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与其说她大器晚成,还不如说是花朵迟开。而一旦舒展花瓣,就会持续盛开、不断怒放。
——林白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教师
我花了30年才站到起跑线
人们常说“三十而立”,放到现在这个时代,我
一直认为其大概意思是说:人到了30 岁,应该成家
立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属
于自己的房子和车子,还有一定的储蓄可支配。
______
20 多岁的时候,我也以为30 岁我会“成家立业”。可是,等真的到了30 岁这年,别人是贷
款买房,而我是贷款买羽绒服!我的生活过得像一团乱麻,四面楚歌,一地鸡毛。
首先是穷。离开电视台不久,我便掏出所有积蓄与伙伴开了一家培训机构,最紧张的时候,我支付宝、微信、银行卡的所有余额加起来,都不到2000 元。那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春节,快过年的时候,我妈问我过年准备得怎么样了,我说都差不多了,还想做个美甲,我妈头都没抬就说,那就做呗!我想了想自己的钱包,说:“还是不做了吧,最少也得两百块呢!”我永远都忘不了我妈当时的眼神——她听到我的回答后,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喜悦说:“我的天哪!我女儿也有因为两百块犹豫纠结的时候?看来创业是真把你掏空了啊!来,妈给你一千块!”钱收了,但指甲没做,还是舍不得。我妈不知道,我这种资金紧张的状态持续了大概一年,到那年年底的时候,我连羽绒服都是按揭购买的!
其次是亲密关系糟糕。父母的感情破裂,我自己也遇到了感情上最严重的危机。加上那时候因为要租商铺,我几乎每天都会去北京各个区看场地,还要写教材、开策划会。当时的我,刚刚从全职妈妈过渡到工作状态,三年的主妇生活已经将我的身体和经济能力掏了个干净,没有稳
定收入,没有房产,就像一根蜡烛被火两头烧……
最后是自我怀疑。从小我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听话,孝顺,懂事,一直不负众望地按照长辈的期待成长、成家。从求学到工作,再到结婚,从没让父母操过心。可是30 岁这年,我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好像不是自己想要的!从小按部就班长大,每一步都很稳妥,按照父母的期待描绘未来,可为什么我会如此厌恶这样的生活呢?
一切都只是“看上去很美”。
完整的原生家庭,优秀的履历,疼爱自己的老公,可爱的女儿,在北京有房有车,一切看上去都“完美”极了。
可是,在这个“完美”的“人设”下,是一堆身份堆砌起来的“我”:好女儿,好学生,好妻子,好母亲。唯独没有我自己,在我的身体里,自己被挤压得几乎没有空间生存。我一直按照社会的标准、长辈的期待在过自己的人生,却从来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也没有
勇气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去争取、奋斗。
我所厌恶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女孩子天生就该做的事情”,为了这个“标配人生”,我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看上去忙忙碌碌,其实一直在原地打转,仿佛有人给了我一张人生清单,我努力把清单上的选项都打上了钩,却唯独没想过这些选项是不是自己需要的。在30 岁这年,我
突然明白过来,我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不想要“标配人生”,我想要的是“自定义设置”。
婚姻的意义是什么?人一定要结婚吗?
生孩子的意义是什么呢?每个人都需要后代吗?如果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有了孩子,该怎么办呢?如果一个人自己还是个孩子,连自己的生活都没过明白,如何对另一个生命负责任呢?
为什么一些结婚后的女性看上去很暗淡?她们困在家务和带娃中间,她们的梦想呢?还能继续求学吗?
如果已经结婚生育,还有可能实现人生的“自定义设置”吗?家庭会成为个人发展的绊脚石吗?
这些我从来没有仔细思考过的问题,以难题的形式在30 岁这年一个接一个地砸了过来,既没提前“打招呼”,也没给我任何提示。我很困惑,会不会有人和我一样经历着这些煎熬呢?
这个时候我才明白,所谓的“三十而立”,其实并不是说成家立业,而是说:一个人到了30 岁,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对自己有一个基本全面的了解,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真的“三十而立”,并不是指外在的物质基础,而是指一个人的“内核”,在立身、立业、立家等方面有明确方向。
立身,就是对自己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有独立的思想和见解,清楚自己的优势,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且明确为人处事原则,做人有底线;
立业,就是确立自己所要从事的事业方向,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发掘自身天赋和优势,对自己有清楚的职业规划;
立家,并不是指结婚成家,而是对人生伴侣的选择有一个方向。
说白了,“三十而立”就是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一个人30 岁后人生的基本框架。想通了这一点后,我开始知道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了,接下来,只需要一场接着一场的“人设崩塌”,重构自我,迎接新生。
每当我看到那些被世俗和年龄赶进婚姻,在“一地鸡毛”里耗光自己的快乐和灵气,眼神里都是哀怨的女生时,我都会想我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那么多人都在追求“标配”的人生,可明明高端玩家都是“自定义设置”啊!想要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只能亲自创造。
如果一个人能够超越主流价值观的“捆束”,看清自己的恐惧,也安心享受自己喜欢的、单纯至简的生活状态,那么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世上从来没有一种生活方式,是你必须选择的。
30 岁,我才算是站到了自己人生的起跑线上。生活属于每个人自己,不必太顾及别人的看法。
30 年来,我都没有正视自己内心的需求,而是按照别人的期待过自己的生活,怕表露自己的想法,怕自己无法承担后果,以至于一直活得像个假人,既扮演不好别人,也委屈了自己。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