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8067050
本书的特色在于,首先,其独创“基源问题研究法”,认为哲学史不只是“历史”,还要有思想,也就是哲学问题意识。并从中国哲学史自身的内在问题和矛盾来梳理、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为中国哲学史方法论上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次,另一个亮点是“一系说”的提出,也是他对宋明儒学的独特的诠释方法。他将宋明儒学看做一个整体,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为宋明儒学各家各派思想定位提供了新的参考。也体现了他哲学史研究方法的系统性。第三,他对中国哲学史上存在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考据。如其考据了中国古代史史料,综合了古代史中未经后人综合修订的原始史料和经过后人综合整理的综合史料提出了他对于中国古文化传统若干问题的独特观点。如认为“人格天”“鬼神”“命”等观念只可看做原始习俗的代表,没有将其归为哲学思想。*后,为了对哲学思想的进程作一估价,他又定了一套“设准”,以避免独断。如以孔孟思想“以心性论为中心”的设准、老庄思想“自我境界”的设准,来评判整个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发展。体现了其对中国哲学史中各家各派学说的独特思考。
本书是当今著名哲学家劳思光先生在中国哲学方面*重要的著作。通过其独特的“基源问题研究法”,如庖丁解牛般,将上下数千年中国哲学的內涵,条分缕析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册主要介绍古代中国思想及儒、道、墨、法、名等各家学说。第二册主要介绍汉代宇宙论中心之哲学思想、魏晋玄学与中国佛教哲学。第三册上下主要介绍唐末思想之趋势与宋明理学的发展,以及明末清初的哲学思想、乾嘉学风与戴震的思想。其中每一章节,皆有深入浅出的说明,其内容正是中国哲学的深层内涵。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序 杨国荣
论中国哲学史之方法——中国哲学史序言
第一节 已往成绩之检讨
第二节 中国哲学史的方法问题
第三节 哲学史的任务与基源问题研究法
第四节 中国哲学史的特殊问题
第一章 论中国古文化传统之形成
第一节 略说古史资料及考证之设准
第二节 古中国民族分布大略及殷民族之发展
一、古民族之三集团
二、殷民族略考
三、结语
第三节 殷周民族之关系及其盛衰
一、略论周民族之起源及发展
二、殷周关系
三、周初之政治形势
第四节 南北文化传统之形成及影响
一、南方传统之形成及其特色
二、北方传统之形成及其特色
三、南北传统与先秦哲学思想
第二章 古代中国思想
第一节 有关原始观念之问题
第二节 古代中国思想的重要观念
一、《诗经》中之“形上天”观念
二、《易经》中之“宇宙秩序”观念
三、《书经》中之政治思想
第三节 附论原始信仰
一、人格天观念
二、中国古代之“神鬼”观念
三、“命”观念
第三章 孔孟与儒学
(上) 孔子与儒学之兴起
第一节 儒学之源流问题
第二节 孔子之生平及其学说
一、孔子之生平
二、孔子之学说
三、孔门学派与孔子遗留之问题
(下) 孟子及儒学之发展
第一节 孟子之生平及其自处
第二节 孟子之学说
一、心性论
二、政治思想
三、其他理论
第四章 道家学说
第一节 道家思想之源流及时代问题
第二节 老子与《道德经》中之思想
一、老子其人
二、《老子》其书
三、《道德经》思想大要
第三节 庄子与《南华经》中之庄学
一、庄子其人与其书
二、庄子之思想
第五章 墨子与墨辩
第一节 墨子其人其书之时代
第二节 墨子之思想
一、兼爱
二、天志与权威精神
三、尚同与国家论
四、非攻、非儒、非乐——墨子之文化观
第三节 墨辩
一、墨辩之时代
二、《墨经》中所涉之逻辑问题与名家理论
三、《墨经》中之逻辑理论
四、《墨经》中所涉之知识问题
第六章 荀子与儒学之歧途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荀子之生平
第三节 荀子之学说
一、性恶与师法
二、心与天
三、君与礼
四、“学”观念与“正名”
第七章 法家与秦之统一
第一节 法家之人物及著作
第二节 韩非思想之特色及其传承
第三节 韩非之思想
一、论治乱
二、论主权
三、“势”与“明”
四、二柄与虚静
第四节 韩非之影响及其历史意义
第八章 名家与名学
第一节 名家之立场及特性
第二节 《公孙龙子》之理论
一、“指物”
二、“白马”与“坚白”
三、“通变”与“名实”
第三节 关于“名学”一词之讨论
一、胡、谭之说
二、先秦思想中“名”字之用法
后序
一、 关于胡、冯之书
二、 关于“天”观念
三、 关于方法问题
书目录要
新编中国哲学史(二)
导言:总论中国哲学之中期——附论汉唐文化问题
第一节 释“中期”之意义
第二节 本期中国哲学之演变历程
第三节 汉唐文化对士人心态之影响
第一章 汉代哲学
第一节 汉代哲学之外缘观察
第二节 汉代哲学之内在解析
第三节 汉儒之没落
一、心性论问题之分裂
二、阴阳五行说与汉儒之关系
第四节 道家思想之肢解
一、“超越我”之形躯化——道教
二、文化否定论之孤立化——放诞之风
三、“守柔”与“无为”之技术化——黄老之术
第五节 董仲舒与“天人相应”之观念
第六节 《礼记》之思想
一、《礼记》一书之特色
二、《大学》与《学记》
三、《中庸》之时代及其理论
四、《乐记》之理论
第七节 《易传》之思想
一、《易传》与卦爻辞违异
二、《易传》乃杂辑而成
三、《易传》中之特殊论点
四、《易传》理论之评论
第八节 《淮南子》、扬雄与王充
一、《淮南子》
二、扬雄之思想
三、王充之思想
第九节 结语
第二章 魏晋玄学
第一节 玄学之根源及分派
一、玄学与儒道之关系
二、才性派之特色
三、名理派之特色
第二节 “才性”之说
第三节 “名理”之说
一、何晏
二、王弼
三、向秀与郭象
第三章 中国佛教哲学
第一节 总说
第二节 印度佛教教义述要
一、原始教义
二、大乘教义
第三节 佛教在中国之流传及讲论
一、初期之概况
二、北中国之佛教
三、南中国之佛教
附记:本时期之重要佛教史著作
第四节 中国佛教之三宗
一、天台宗
二、华严宗
三、禅宗
附记:关于禅宗之重要著作
第五节 返归印度之佛教思想运动
一、《唯识三十论》要旨
二、玄奘及法相宗
后 记
书目略录
新编中国哲学史(三上)
序 论
第一节 “晚期”之意义
第二节 本期中国哲学之演变
第一章 唐末思想之趋势及新儒学之酝酿
第一节 道教内丹派之兴盛
第二节 佛教禅宗之发展
第三节 儒学复兴之尝试
一、 韩愈
二、 李翱
第二章 宋明儒学总说
第一节 宋明儒学之分派
第二节 宋明儒学所依据之经籍
第三节 宋明儒学兴起时之历史环境
第四节 宋明儒学所面对之哲学难题
第三章 初期理论之代表人物
第一节 周惇颐
一、 生平及著作
二、 濂溪学说之要旨
三、 濂溪与儒道之关系
第二节 邵雍
一、 生平及著作
二、 康节学说之要旨
三、 结语
第三节 张载
一、 生平及著作
二、 横渠学说之要旨
三、 余语
第四章 中期理论之建立及演变
第一节 程颢之学
一、 生平及著作
二、 明道学说之要旨
三、 附语
第二节 程颐之学
一、 生平及著作
二、 伊川学说之要旨
三、 结语
第三节 程门弟子之分派
一、 明道之传
二、 伊川之传
三、 别传
第四节 朱熹之综合系统
一、 生平及著作
二、 晦翁学说之要旨
三、 结语
第五节 朱熹之敌论
一、 湖湘学派
二、 事功学派
三、 朱陆之争
第五章 后期理论之兴起及完成
第一节 陆九渊之学
一、 生平及著作
二、 象山学说之要旨
三、 结语
第二节 王守仁之学
一、 生平及著作
二、 阳明学说要旨
第三节 王门弟子之分派
一、 王畿(龙溪)
二、 邹守益(东廓)
三、 聂豹(双江)
四、 王艮(心斋)
五、 余论
第四节 后期理论总评
一、 内在问题
二、 外缘问题
新编中国哲学史(三下)
第六章 明末清初之哲学思想(上)
第一节 阳明后学所引出之哲学问题
一、 心体问题
二、 发用及工夫问题
三、 “客观化”问题
第二节 东林学派之调和理论
一、 顾宪成之哲学思想
二、 高攀龙之哲学思想
第三节 刘宗周之学说
一、 概说
二、 蕺山学说要旨
三、 简评
第七章 明末清初之哲学思想(下)
——清初哲学思想之代表人物
第一节 黄宗羲
一、 《明儒学案》中表现之思想
二、 《明夷待访录》
三、 论学之主张
第二节 顾炎武
一、 对宋明儒学之批评
二、 论学之正面主张
三、 结语
第三节 王夫之
一、 船山之主要著作
二、 船山之哲学思想
第四节 颜李学派及其他
一、 颜李学派略述
二、 其他儒者
第八章 乾嘉学风与戴震之哲学思想
第一节 论乾嘉学风
一、 乾嘉学风之形成与特色
二、 乾嘉之学在哲学史上之意义
三、 学人识略
第二节 戴震之哲学思想
一、 总说
二、 哲学思想述要
后 记
校后记
答友人书——论中国哲学研究之态度
索引
附录 对于如何理解中国哲学之探讨及建议
熊十力是高而逸,方东美是华而美,唐君毅是广而大,牟宗三是深而密,徐复观是质而实,劳思光是清而要。
——吴汝钧(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史哲研究所”研究员)
劳先生写哲学史,并不只是要回顾过去发生过的、中国哲学的那些东西,如此而已。他有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以问题为主导。他要问先秦儒学的problematic是甚么,宋明理学的problematic是甚么。这是一种以问题为主导的哲学史探究。他一开始写哲学史的时候,前面就提了这一套基源问题研究法。在出版《中国哲学史》前面那两本的时候,还看不出这么大的一个特色。到了第三本出来的时候,就很不一样。
——刘述先
劳先生不是以弘扬国学的心态来撰写中国哲学史,而是从理论效力的高度,来分析、判别与评估传统中国思想家在哲学理论上的成就和贡献。这一工作要求我们在铺陈每一个中国传统思想家的论旨之外,还要从思维结构上把该思想家的论说还原成一定的理论模型,这样才能评估该思想家的论说是否一个成功的哲学理论。这是劳先生与很多新儒家学者那种全面维护传统中国文化与思想的态度之基本差异。换句话说,劳先生是抱着一种批判的态度来考察传统中国文化和整理中国哲学史。
——刘国英(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
所谓“基源问题研究法”,是以逻辑意义的理论还原为始点,而以史学考证工作为助力,以统摄个别哲学活动于一定设准之下为归宿。这种方法的操作程序大致如下:
第一步,我们着手整理哲学理论的时候,我们首先有一个基本了解,就是一切个人或学派的思想理论,根本上必是对某一问题的答覆或解答。我们如果找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即可以掌握这一部分理论的总脉络。反过来说,这个理论的一切内容实际上皆是以这个问题为根源。理论上一步步的工作,不过是对那个问题提供解答的过程。这样,我们就称这个问题为基源问题。
每一家理论学说,皆有其基源问题;就全部哲学史说,则基源问题有其演变历程;这种演变的历程,即决定哲学问题在哲学史中的发展阶段。
基源问题虽是每一学说的根源,但有很多学人每每并不明显地说出来。因此,我们自己常需要做一番工作,以发现此一学说的基源问题是什么。这里就需要逻辑意义的理论还原的工作了。
所谓理论还原的工作,就是从许多论证中逐步反溯其根本意向所在。根本意向发现了,配合一定材料,我们即可以明白基源问题应如何表述。
表述基源问题时,要使这个问题的解答,确能逻辑地涉及所提出的理论。因为,写哲学史时,这些哲学理论都是现成的,所以从这种材料中去找那个基源问题,就是反溯的,也就是所谓“理论的还原”的真实意义所在了。
掌握基源问题,虽以解析工作为主,但也要涉及考证问题。因为这时所据的材料,都是客观的,所以理论还原工作,并不致妨害材料的真实性。材料如有舛误,那不关理论还原的事,而是材料本身的问题。由此考订材料甚至搜集材料的工作,就成为掌握基源问题时所必须做的工作。这种工作实际上类似“发生研究法”,不过,它不会有“发生研究法”的弊害,因为,如此弄好的材料,终竟要通过理论的铸造,而系归于一定的基源问题之下。那是不会成为零星片段的。
基源问题找着了,就有下一步工作。
第二步,掌握了基源问题,我们就可以将所关的理论重新作一个展示,在这个展示过程中,步步都是由基源问题的要求衍生的探索。因此,一个基源问题引出许多次级的问题;每一问题皆有一解答,即形成理论的一部分。最后一层层的理论组成一整体,这就完成了个别理论的展示工作。这种工作分别地做若干次,我们即可将哲学史中各家各派的理论展示出来。这时,我们已经能够满足“真实性”与“系统性”的要求,剩下的就是全面判断的问题。
发现基源问题,与由基源问题展示一理论的全象,这都是不需要任何特殊识见的工作。这只是叙述性质、介绍性质的工作。但要作全面性的判断,则情形就大不相同了。这一点即涉及第三步工作。
第三步,我们将各时代的基源问题,排列起来,原即可以发现整个哲学史上的理论趋势,但这仍不足以提供一种作全面判断的理论根据。要作全面的判断,对哲学思想的进程及趋向作一种估价,则我们必须另有一套设准。
通常做哲学史工作的人,每每讳言自己有自己的观点;其实,除非不下全面的判断,否则,必有一定的观点作根据。这种观点当然可能不为人所接受,但那是不重要的。因为,一切理论本都可以有人反对。问题只在于我们能否自觉地将自己的论据表述出来。我所以将这种观点称为“设准”,目的即在于避免独断气息。但我们又必须明白,我们虽不愿独断,却仍不能不有一组理论的设准,否则我们自己即根本没有提出什么理论来。
或许有人以为,从事哲学史的研究,不需要提出什么理论;其实这是忽略了哲学史工作所要求的统一性。每一哲学史工作者,必须表述他的某种统一性的观点,通过它来解释全部哲学史;不然,则他只算是写了一本“汇编”式的东西,而并非一本哲学史。
设准的提出,表示作者自己的识见与哲学智慧;作者能接触哪些问题,不能接触哪些问题,都可以由此看出来。一个优良的哲学史工作者,必须能接触到已往学派所面对的问题。他倘若真能如此,则他所立的设准,就应该足以统摄已往的理论要求。当然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但它是一切哲学史工作者所应该努力的目标。
基源问题研究法,最后必与一套设准配合。这一套设准虽不与基源问题研究有什么直接关系,但它是以作者的哲学了解为根据的。基源问题的研究,对作者在哲学方面的了解的增进,无疑有一定的助力。因此,我们仍可以说,如果一个哲学史工作者,真能运用基源问题研究法来整理各家学说,则最后他提出设准的时候,也决不致像用解析法的研究者那样空疏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