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466874
本书作者以时间顺序为主轴梳理了其从事经济研究以来重要的经济改革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在叙述过程中,他将所有言论以及文章的出处都清晰列出,有根有据,非常严谨。本书不仅是作者自身的一个学术总结,更让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价格改革、企业改革、控制通货膨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机制形成等的发展。本书*后附上作者曾经发表过的几篇重点论文,增强可读性。
壹 学术自传 / 1
一 “文化大革命”前主张生产价格论,认为资金 利润率是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 / 3
二 较早主张转向市场价格体制,探索价格改革规律性 / 11
三 主张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改革,研究 国有企业改革经验 / 28
四 较早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 38
五 提出稳中求进的改革和发展思路,被认为是稳健改革派 / 59
六 较早提出适当放缓经济增速和深化改革,致力 于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 / 67
七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改革开放主要理论支柱, 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 / 84
八 学习与研究孙冶方的“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 第一条”等崭新理论,弘扬孙冶方大无畏坚持真理的 治学精神 / 93
九 研究新中国经济学史并取得初步成果 / 105
十 成长经历与治学心得 / 114
贰 附录 / 125
第一篇 第二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奖人张卓元 颁奖词 / 126
第二篇 价格理论突破有力地推动着价格改革前进 / 129
第三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理论支柱 / 155
第四篇 深化改革,推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 167
主要著作 / 182
我在“文化大革命”前和改革开放初期主张的生产价 格论和以资金利润率作为评价企业经济活动效果的综合指 标,都是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计划价格体制为前提的。而 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计划价格体制的情况下,既没有部门 内部的竞争,也没有部门之间的竞争,这就使生产价格论没 有内在的实现机制,也就是说在实际中是不可能做到的。试 想一下,在计划价格体制下,产品价格是由政府来制定和调 整的。根据国内外经验,一种产品要调整价格,立项一年, 调研一两年,协调和最后决策一年,总之没有三五年是不行 的。但是,在技术进步快速、社会供求关系不断变化的条件 下,产品价格即使一时理顺了,很快也会变得不顺,又出现 扭曲。所以,在计划价格体制下,各种产品的价格关系必然 是扭曲的,既不能很好地反映劳动消耗的变化,也不能很好 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所以,必须改革计划价格体制,放 开价格,让价格回到市场交换中去形成,引入竞争机制,实 现由行政定价体制向市场价格体制转换,生产价格才能真正 成为现实的客观经济过程。基于这一点认识,20世纪80年代 中期以后,我已不再撰写生产价格论方面的文章,而致力于 研究中国价格改革问题,认为只有改革计划价格体制,才能 从根本上理顺价格关系。
这里说一个佐证。1987年,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 究中心产业政策研究组写了一篇文章叫《资源最优配置与 决策价格体系》,发表在《成本与价格资料》1987年第20期
上。文章主张采用决策价格体系作为价格改革的目标。我和 我的研究团队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在由我主编,于1990年由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价格模式转换的理论与实 践》(第48~49页)中,进行了如下批评:“所谓决策价格体系,主张者认为是一套使企业行为决 策符合资源最优配置的价格体系。问题是,这套价格体系不 是在市场中形成的,而是通过人们有计划地借助各种测算参 数计算出来的,类似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建议在 发展中国家里推行的,在投资项目评价中使用的一套以世界 市场形成的比价为基础的影子价格,这种影子价格中国国家 计委也决定在重大投资项目评价等方面试行。这种计划核算 价格体系,虽然以世界市场价格为基础,但它毕竟是一种影 子价格而非实际价格,不像实际价格那样随着市场供求关系 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不可能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而广泛地发挥 调节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作用。决策价格对于重大国家投资 项目的估算,对于进出口结构的合理调整,对于税率、汇率 的合理调整等,有重要意义,但它适用的范围是有一定限制 的,有的专家估计其覆盖面只及国民生产总值的6%~8%或 总投资的20%~25%。因此,对这种价格体系的功能和适用 范围不能估计过高,它不能成为我们推进价格改革的主要思 路。如果把它作为价格改革的主要思路,认为它能覆盖全社 会或全部投资,那就既不现实,更不符合我们的改革方向。
“其之所以不现实,是因为决策价格体系不能规范个 人、集体和企业的经济活动。每个人在购买商品时,当然是按 现价交易,而不会是按决策价格交易的,否则买卖双方总有一方不愿意和吃亏。个人如此,集体也是如此。企业在购买原材 料和销售产品时,也不会是按决策价格交易的,否则这种交换 活动也不可能发生。在价格关系扭曲的今天,决策价格体系只 对评价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活动效益有重要参考价值。
“我们改革传统经济体制,是要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 新体制。因此,逐步放开价格,缩小国家统一定价的范围和 比重,扩大市场调节价格的范围和比重,是价格改革的大方 向,是价格模式转换的主要内容。而按照完善计划价格的思 路,实际上是绕开市场使现行价格向核算价格靠拢。这是同 按商品经济原则转换价格形成机制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只有 让价格在市场中形成,才能使价格及时灵敏地反映资源的稀 缺程度和供求关系,从而发挥市场机制对改善经济管理和优 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
“总之,今后价格改革,仍应以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定价 作为目标模式,逐步放开价格,逐步从行政定价体制向市场 定价体制过渡。”我在“文化大革命”前和改革开放初期一再主张生产价 格论,更多的是从按生产价格定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论 证,而缺乏对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市场竞 争的内在机制的论述,因而是不充分和难以令人信服的。尽 管如此,我仍然认为,当时主张和阐发生产价格论还是有其 积极意义的,理由如下。
第一,揭露了当时的价格体制和价格政策是有问题的, 价格体系是严重扭曲的。
第二,揭露了当时对经济活动特别是企业经济活动的评价标准是不合理的,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第三,揭露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种种弊端,不重 视物质技术基础的作用,不重视技术进步,不利于提高劳动 生产率,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率。
第四,这是一次针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体制机制 的前哨战,对帮助人们从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禁锢中逐 步解脱出来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