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3960155
《汪曾祺别集》由汪曾祺先生哲嗣汪朗主编,家人及深知汪曾祺的作家、学者、编辑协同编选而成。共20卷,约200万字,包含小说、散文、剧作、诗歌、书信等。每卷各有独立主题,汇为汪汪巨浸。
《汪曾祺别集》底本为初版本,参以手稿,美信俱备,以祭汪老,以飨汪迷。
2020年是汪曾祺先生诞辰100周年,策划、编辑、出版、阅读《汪曾祺别集》,是对汪先生*好的纪念。
《晚饭后的故事》
1960年代,汪曾祺转行到京剧团做编剧,直至离休。梨园行的人和事成为他的又一个创作源泉。《晚饭后的故事》《云致秋行状》即为代表作。而且,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有人物原型,这两篇尤其典型。
写于1991年的《小芳》,是一个更加“写实”的小说,作者自道:“作品空灵、平实,是现实主义的,还是非现实主义的,取决于作品所表现的生活。生活的样子,就是作品的样子。……《小芳》里的小芳,是一个真人,我只能直叙其事。虚构、想象、夸张,我觉得都是不应该的,好像都对不起这个小保姆。”
本书所收的作品,有写剧团的,有写北京、上海市井的,也有写高邮的,都是相对更有现实生活基础的小说。有些篇目,甚至有意在打破小说和散文的界限。这也是汪曾祺一以贯之的追求。
附录的书信,多与文本内容相关,其中致涂光群一信,更可见出《晚饭后的故事》编辑过程中的细节,不是可有可无的花絮,而是文本研究中的重要证据。
本卷由汪卉编选。
汪卉,《汪曾祺别集》之《晚饭后的故事》《梨园集》编者。
汪曾祺先生孙女。
序跋选
捡石子儿
——《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汪曾祺》代序 ———— 1
书信选
致黄裳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三十日、十二月一日 ———— 11
致巴金 一九五〇年十月七日 ———— 15
致萧珊 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二日 ———— 17
致涂光群 一九八一年七月二十二日 ———— 18
致汪家明 一九八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 19
致邓友梅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 22
致弘征 一九八四年二月六日 ———— 24
小说选
晚饭后的故事 ———— 26
云致秋行状 ———— 49
星期天 ———— 84
金冬心 ———— 104
安乐居 ———— 113
毋忘我 ———— 129
迟开的玫瑰或胡闹 ———— 131
捡烂纸的老头 ———— 144
瞎鸟 ———— 148
要帐 ———— 153
小芳 ———— 157
昙花、鹤和鬼火 ———— 170
桥边小说三篇 ———— 183
小学同学 ———— 207
道士二题 ———— 217
故事里的故事 汪卉 ———— 224
《汪曾祺别集》总序
别集,本来是汪曾祺为老师沈从文的一套书踅摸出的名字,如今用到了他的作品集上。这大概是老头儿生前没想到的。
沈先生的夫人张兆和在《沈从文别集》总序中说:“从文生前,曾有过这样愿望,想把自己的作品好好选一下,印一套袖珍本小册子。不在于如何精美漂亮,不在于如何豪华考究,只要字迹清楚,款式朴素大方,看起来舒服。本子小,便于收藏携带,尤其便于翻阅。”这番话,用来描述《汪曾祺别集》的出版宗旨,也十分合适。简单轻便,宜于阅读,是这套书想要达到的目的。当然,最好还能精致一点。
这套书既然叫别集,似乎总得找出点有“别”于“他集”的地方。想来想去,此书之“别”大约有三:
一是文字总量有点儿不上不下。这套书计划出二十本,约二百万字。比起市面上常见的汪曾祺作品选集,字数要多出不少,收录文章数量自然也多,而且小说、散文、文学评论、剧本、书信等各种体裁作品全有,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他的创作风格。若是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汪曾祺全集》相比,《别集》字数又要少许多。《全集》有十二卷,约四百万字,是《别集》的两倍,还收录了许多老头儿未曾结集出版的文章。不过,《全集》因为收文要全,也有不利之处,就是一些文章的内容有重复,特别是老头儿谈文学创作体会的文章。汪曾祺本不是文艺理论家,但出名之后经常要四处瞎白话儿,车轱辘话来回说,最后都收进了《全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别集》则可以对文章进行筛选,内容会更精当些。就像一篮子菜,择去一部分,品质总归会好一点儿。
二是编排有点儿不伦不类。这套书在每一本的最前面,大都要刊登老头儿几篇与本书有点儿关联的文章,有书信,有序跋,还有他被打成右派的“罪证”和下放劳动时写的思想汇报。在正文之前添加这些“零碎儿”,可以让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汪曾祺其文其人。这种方式算不得独创,《沈从文别集》就是这么编排的,只是一般书很少这么做。也算是一别吧。
再有一点,是编者有点儿良莠不齐。这套书的主持者,以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居多,他们大都对汪曾祺的作品有着深入了解,也编过他的作品集。有的当年常和老头儿一起喝酒聊天,把家里存的好酒都喝得差不多了;有的是专攻现当代文学的博士;有的被评为“第一汪迷”;有的参加过《汪曾祺全集》的编辑;有的对他的戏剧创作有专门研究……这些人能够聚在一起编《汪曾祺别集》,质量当然有保证。其中也有跟着混的,北京话叫“塔儿哄”,就是汪曾祺的孙女和外孙女。她们对老头儿的作品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独立编书还差点儿火候。好在大事都有专家把控,她们挂个名,跟着敲敲边鼓,不至于影响《别集》的质量。
这套《汪曾祺别集》是好是坏,还要读者说了算。
汪 朗
二〇一九年十月二十五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