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1747390
★受众广,墨菲定律、彼得定律、帕金森定律被誉为西方三大管理学定律,在国难已被大多数人所熟知。尤其是其中的墨菲定律被众多人所熟知。
★内容通俗易懂,全书内容不单单是围绕一个彼得定律展开的,内容包罗万象,凡是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学、社会学定律在本书内都有被介绍。
★系列推广,与真香定律、墨菲定律、彼得定律以及其他心理学图书成套装书进行销售。
★附赠精美相关心理学导图。
本书是一本旨在揭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潜在的心理机制的心理学通俗读物,在书中,作者从环境定位、角色定位、能力定位、沟通定位、决策定位五个维度出发,引出了众多影响我们个人生活背后的心理、管理学定律,其中囊括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知识,对指导个人提升认知、改变思维方式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章 环境定位:机遇面前人人平等
态度效应:没有绝望的环境,只有绝望的心态 – 002
摩西奶奶效应:成功从来与年纪无关 – 006
毛毛虫效应:“从众”和“盲从”的临界点在哪里 – 010
破窗效应:暗示带来的颠覆性力量 – 014
旁观者效应:明确的目标更能让你全力以赴 – 018
投射效应:眼中的世界,其实就是内心的世界 – 022
马太效应:优势积累,成功是成功的通行证 – 025
泡菜效应:时势造就英雄,环境造就卓越 – 029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有多重要 – 033
罗森塔尔的负效应:什么样的期望,就会培养什么样的人 – 037
第二章 角色定位:聚焦你的职业优势
苏东坡效应:打破思维壁垒,认识真正的自我 – 042
瓦拉赫效应:在“短板”中逆推优势 – 046
南风效应:暴力从不解决问题 – 050
拍球效应:在压力中寻找进步的动力 – 054
情绪效应:“微笑服务”有什么好处? – 059
社会惰化效应:你在拔河的时候偷过懒吗? – 063
美女效应:爱美是天性,不随意志转变 – 067
狮羊效应:好领导胜过好工作 – 072
食盐效应:被异化了的“好动机”- 076
视网膜效应:我们都有“有色眼镜”- 079
名片效应:完美标签,为职业赋能 – 083
第三章 能力定位:深挖你的专业优势
木桶法则:决定你上限的是“缺陷”- 088
蚂蚁效应:个体的力量再微不足道,也能影响到整体 – 091
零和游戏原理: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 – 096
手表效应: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 – 100
名人效应:被权威带偏的“独立思考”- 103
莫扎特效应:注重硬实力的同时软实力也不能放弃 – 106
齐加尼克效应:“放空”内心才能高效前进 – 109
青蛙效应:安于现状才是真正的危机 – 113
延迟满足效应:你的克制终将为你迎来更大的满足 – 118
武器效应:手指扣动扳机,扳机也带动手指 – 122
软化效应:顺应时代趋势,才能把握未来 – 127
第四章 沟通定位:翻倍你的社交优势
留面子效应:如何正确地“得寸进尺”- 132
顺序效应:面试成绩是由什么决定的 – 136
晕轮效应:“脑补”的内隐人格 – 140
人际吸引律:我们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往 – 144
人际邻近律:你为什么最喜欢和同桌玩 – 147
人际相似律:我们不一样,能在一起吗? – 150
人际相悦律:想被爱,先爱人 – 153
人际互补律:我和世界只差一个你 – 157
人际互动效应: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161
权威效应:我们是如何被说服的 – 164
同体效应:让“敌人”成为你的朋友 – 168
第五章 决策定位:引爆你的人生优势
流言的心理效应:越是谣言满天飞,越要有自己清晰的认识 – 174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外部受到的压力越大,反弹就越大 – 178
免疫效应:遗忘是复习的开始 – 182
墨菲定律:越在意的,越容易失去 – 186
鸟笼效应:联动,为自己的人生赋予一个成功的场景 – 190
鲶鱼效应:盘活团队的法宝 – 194
热手效应:运气是一个伪命题 – 198
热炉法则:人生不能只有奖励还要有惩罚 – 202
睡眠效应:所有的“运气”都是深思熟虑的累积 – 206
羊群效应:人生本就不易,你要学会及时止损 – 210
群体中要么诞生英雄,要么滋生犯罪。
——古斯塔夫·勒庞
态度效应:
没有绝望的环境,只有绝望的心态
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两个房间里分别放进两只猩猩,并在房间的墙壁上镶满了镜子。其中一只猩猩性格温顺安静,另一只则暴躁不安。第一只猩猩进入房间之后,它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以为是其他的猩猩朋友,很快就和“它们”打成了一片,相处融洽。它在房间里待了三天,实验人员将它带出房间时它还依依不舍。另一只猩猩进入房间之后,看到镜子里凶恶的猩猩,立刻就被激怒了,它开始和镜子里的“猩猩们”斗争。三天的实验时间,它在无穷无尽的斗争中变得筋疲力尽。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便是“态度效应”的全部内容:他人对我们的态度决定于我们对他人的态度。这种态度会决定我们的人际关系,甚至决定我们的人生。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会照射出我们原本的样子。我们对它笑,它也会对我们笑;我们对着它哭,它也会对着我们哭。所以当我们抱怨生活无情地对待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我们也没有好好对待生活呢?
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就是“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最好例子,在他快要去世的那段时间里,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一位摄影师前去拜访他。摄影师后来形容说:“去给霍金拍照的时候,他的精神状态并不好,眼皮一直睁不开。他的皮肤上全是针眼,每天都需要注射多次针剂,以维持眼睛下面仅有的一小块肌肉活跃。但就连这仅有的一小块肌肉,也在慢慢萎缩。”
拍摄结束前,摄影师问了霍金一个问题:“您能不能再给我一个词,表达一下您想对世界说的话?”
在一旁照顾霍金的护士说:“对不起,摄影师先生,霍金先生已经很累了,他恐怕回答不了,而且他眼睛下的肌肉一直在萎缩,最近经常出错,他可能也做不到。”但正当摄影师准备离开时,突然听见屏幕上光标的声音,他和护士都停下来看。原来,霍金在用他眼睛下那一小块肌肉指挥光标在屏幕上移动,最后停留在“W”上。
护士又说:“不好意思,霍金先生最近打字经常不受控制,有时候打出来的字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光标又移动了,第二次停留在“O” 上面。过了一会儿,光标又停在了“W”上面——是“WOW(哇)!”
即便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好好对待过霍金,但是霍金一如既往地保持 着对这个世界的热爱与好奇,一生都没有停止过对世界的探索和思考。我们只知他的成就令人难以企及,却不知他对世界的态度也令人难以望 其项背!他洞悉了生活最残酷的样子,却拥有了最美好的人性。
正是生活的痛苦让我们意识到,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多么重要。积极心理学诞生于2000 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还有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叫幸福心理学,意味着追求幸福就要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挖掘出人性潜在的建设性力量,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直 到现在,大家才逐渐意识到,幸福生活只有物质和身体健康是不够的, 心理的健康同样重要。
心理健康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里列出几点以供大家参考:第一,智力正常,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然和社会,能够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中的问题、困难和矛盾;第二,情绪反应适度,保持乐观和稳定的心态,心胸开阔,对未来抱有希望;第三,意志品质健全,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够有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能够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第四,自我意识正确,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能够自尊、自信,与人相处不卑不亢;第五,个性结构日趋完善,有自己的需求、动机、兴趣、能力、性格;第六,良好的人际交往,乐于与人交往,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七,行为得体,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以及该怎么做。
心理健康关系到个人的身心健康、人格完善、工作成绩、生活质量,更关系到家庭幸福、社会安定与精神文明。积极心理学的先驱塞里格曼和谢尔顿对积极心理学所下的定义道出了其本质:“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活力与美德的科学。”懂得积极心理,才能知道我们该怎样积极地对待生活,才能知道该怎样获得真正的幸福。
但是,我们也要警惕心理学与“心灵鸡汤”之间的区别——后者只是一味地说鼓励和温暖人心的话,但实际上并没有明确地指出实践的方式和途径。所以,“心灵鸡汤”喝再多,也没有营养。心灵鸡汤或许会告诉我们要像霍金一样微笑地面对生活,即便生活待我们如斯,我们也要勇敢地对世界说出WOW,但是心理学会告诉我们心理健康有哪些判断标准、怎样把握行为和情绪、拿捏人际关系的分寸……这就是“鸡汤”和科学的区别。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灵鸡汤逐渐失去了兴趣,反而一 种叫作“毒鸡汤”的新兴事物进入了大家的视野。“毒鸡汤”是一种披 着心灵鸡汤外衣的文章,但读起来又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完全没有温 暖、积极、正面的力量,内核全都是贩卖焦虑、夸大事实、危言耸听。更有利欲熏心者,在其中加入了大量的营销广告甚至骗诈信息,看起来 更像是广告宣传,实则和洗脑已经没有本质的区别了。
有时候,生活就是让我们不遂愿,当我们想对这个世界表达我们的态度的时候,到态度表现出来的时候,已经不是我们最初想象的那个样子了。我们在前面说过了很多关于态度被改变了的理论,难道我们就不知道“毒鸡汤”有害吗?但为什么还是会轻易地被它牵着鼻子走呢?因为,有一点都被大家忽视了,那就是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到底是态度决定行为,还是行为决定态度?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前者,毕竟,“态度决定一切”,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行为也能够影响态度。其实行为和态度是一种相关关系,需要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会出现认知失调。当态度改变时,行为也会跟着改变;行为要是改变了,态度也会随之转变。
摩西奶奶效应:
成功从来与年纪无关
美国有一位艺术家叫摩西奶奶,为什么大家会亲切地称一个艺术家为奶奶呢?原来,这位摩西奶奶在75 岁之前都是一个农妇,干了一辈子农活,她在73 岁那年,由于一次摔伤,她才停止劳作。但是她并没有因此安度晚年,而是从75 岁开始学起了画画。没想到,她在艺术上有着惊人的天赋,80 岁的时候,她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多产的原始派画家之一。
摩西奶奶并没有优越的家庭条件,为了照顾十个孩子,她大半辈子都在辛苦劳作,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所以当她拿起画笔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将她最熟悉的农场景象置于画布之上。她从未接受过正规的艺术训练,却爆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在她二十多年的绘画生涯中,总共创作了一千六百多幅作品,一经展出便引起了轰动。可以说,摩西奶奶是当代最令人尊敬的民间艺术家,并且也是同时代最知名的女性艺术家。
著名作家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那一年,她才24 岁,属于典型的年少成名。直到现在,很多人也是这样的心态:人都老了,还折腾什么呢?当然是年轻的时候才有精力和资本折腾,就算失败了,也大可以重新来过,老了之后哪还有那么多机会?
这固然很有道理,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不符合实际,比如,在艺术领域大器晚成的人就有很多,国外有摩西奶奶,中国则有齐白石。
摩西奶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作画。”固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绘画天赋,但有其他的天赋也未可知。如果一辈子都 不去尝试发掘,那么我们的天赋和潜力就永远得不到发挥。还有谁比摩 西奶奶更晚开始呢?谁说晚年的成功就会打折扣呢?
所以,我们永远不能失去重新开始的勇气。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但大多数人对“无穷”的感受却并不怎么直观。在这里,我们可以用数据来说话:我们大多数人的大脑潜能只开发了不到10%,而被誉为天才的 爱因斯坦也只是比普通人多出了4% 而已。也就是说,我们都有尚未开发的巨大潜能,就像海面上漂浮着的冰山,显露出来的只是一角,而潜藏在海水中的才是巨大的宝藏。
大家都知道人脑神经元的相关知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约有140 亿个神经元。在数量上,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复杂度和信息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速度,这一区别固然有先天因素,有的人是天生的神童,因为他们的脑结构比我们完美一些,但人的神经元的总量却是一样的,后天的开发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比如大器晚成的摩西奶奶、齐白石,等等。
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虽然我们并不都是天才,但是我们普通人和爱因斯坦之间也只差4% 而已,所以,只要后天有意识地开发大脑潜能,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天才。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做好这一步,这样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会更加游刃有余。
发展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一生当中的心理发展和变化的,其奠基人是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他于1882 年发表的《儿童心理》标志着发展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如今,发展心理学理论已经有了相当广泛的应用,比如我们现在已经达成共识的胎教。
教育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实现个体的更好发展,这里的“发展”可 以看作是潜能的发掘和展现。虽然孩子尚未出生,但是随着器官的逐渐 发育成熟,胎儿的听觉、视觉、嗅觉等都是能够感受外界信息刺激的。而信息的刺激就是潜能开发的重要方式,比如胎教中最典型的听音乐, 就是用乐曲来刺激孩子的听觉发育,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孩子的大 脑发育。除了胎教,在儿童时期,接收到多种刺激的孩子也会发展得更 好,这一点已经有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实了。
马克·罗兹维格等人使用老鼠做试验,他们将同一胎所生的老鼠随机分成三组,因为是同一胎,所以先天条件可以看作是一致的。第一组的老鼠宝宝们生活在标准大小的笼子里(这里的标准大小是相对于第二、第三组的小笼子和大笼子来说的),它们的食物和水也是标准量的。
第二组的老鼠宝宝们生活条件就比较艰苦了,它们住在小笼子里, 食物和水比较贫乏,而且都被单独隔离开,不能在一起玩耍。最后一组老鼠宝宝是最幸福的,笼子很大,不仅有充足的食物和水,而且还有各种玩具。
这三组老鼠宝宝的生活状态实际上是模拟了三种不同的儿童生长环境,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哪种环境更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就这样几周之后,试验者对老鼠们的大脑进行解剖,发现生活在条件优越环境中的老鼠比恶劣环境中的老鼠大脑皮层更重、更厚、神经元更大,这意味着它们的大脑发育得更好。
在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我们不懂得开发自己的潜能,这时候,教育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教育者们提供相应的条件和环境来帮助我们开发自己的潜能。但是如果我们像摩西奶奶一样,出生在一个没有办法改变的贫瘠环境中,也不要因此而灰心丧气、放弃自己。
人生的赛道很长,前面跑得快的人不一定就能够一直领先,后来居上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要相信,生命充满了无数种可能,值得我们去热爱和追求。
毛毛虫效应:
“从众”和“盲从”的临界点在哪里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曾经用毛毛虫做过一个经典实验:他把一些毛毛虫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放置在一个花盆边缘,并在花盆不远处放了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叶。毛毛虫看到松叶之后便开始蠕动,但是它们却不朝着松叶的方向移动,而是跟在前一个毛毛虫的身后。
但毛毛虫是被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放置的,所以毛毛虫就一直围着花盆边缘转圈,一直转了七天七夜,直到筋疲力尽而死去。法伯设想过,毛毛虫也许很快就会厌倦这种毫无意义的转圈行为。但是,他最终还是失望了——并不是所有的毛毛虫都会变成“蝴蝶”,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不会变通的“追随者”。
心理学家为什么会研究动物的行为呢?其实这再正常不过了——动物身上的一些行为其实是与人类共通的。细想一下,我们身边不也存在着大量的“追随者”吗?
第一种“追随者”会像不停转圈的毛毛虫一样,只知道埋头干活, 却忽略了方向的正确性。这类人适合稳定、基本没有变动的工作,一旦发生重大调整,他们就会迷失自己的方向,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这种盲目性对个人发展的制约是最大的。
第二种“追随者”是对他人的盲目崇拜,他知道方向的重要性,但 是他不相信自己选择的方向,而是会去追随一个他认为值得信任的人, 跟着别人的方向走。这类人属于选择大于努力的人,如果一开始选择错 了,那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第三种也是盲目崇拜,但是他所崇拜的不是人,而是理论。他会选择去相信书本的知识,或者轻信“成功学”,或是迷信某个成功人士的言论……总之,他想复制某种“成功”的范本,而不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
第四种是墨守成规,这类人性格保守且固执己见,他坚信自己过去 所积累的经验,而不会去尝试新的方向。这类人在某些方面和第一类人 有些类似,他们都是不愿意改变的人,但其背后的原因却是,一个是 “不知”,一个是“不愿”。这类人大多是有丰富阅历和人生经验的人, 但却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最后一种人同样也是不愿意改变方向的人,但其原因是惧怕风险。不是所有人都拥有改变的勇气,或者勇气不够大,因为在原来的方向上 他们已经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代价,转变方向意味着需要冒不能百分之 百成功的风险,那么,又何必去冒着风险做出改变呢?这类人在所有 “追随者”类型中是思考最多的一类人,在权衡利弊和风险之后,他们 往往还是会选择坚持之前的方向。
当然,这么多“追随者”类型并不是永远不能成功,只要他们选择的方向是对的,付出相应的努力且坚持到底,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成功。怕就怕明明知道方向错了,但由于盲目轻信或者性格缺陷,而固守己见 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通过分析这些不同类型的“追随者”,我们就会得知,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跟随”的方向是正确的呢?
首先,要摆脱思维惰性。不管身处何处,身居何位,我们都必须保持思考的习惯,囿于固有的思考框架、固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无法让我们很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的。
- 避免目光短浅。站在更高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做到这点需 要我们多去学习和观察,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减少知识盲区, 主动开放自己的思想,去接受新思想的洗礼,多吸取各种成功和失败 的经验。
- 第三,要有冒风险的勇气和魄力。这一要求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需要有优秀的心理素质去承担相应的压力,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 最后,要有创新意识。被动地接受当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突破,因为有时候新的方向是尚未发现和确定的,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
- 这四个要求难度从小到大,完成第一个要求之后,第二个要求才可能完成得更好,如果前一个要求都不满足,后一个要求就很难做到。不是每个人都有甘冒风险的勇气和魄力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创新思维的,但我们可以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自己的长远目光。
- 一个看似简单的毛毛虫效应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你,不妨观察身边每一个微小的事物,说不定下一个重要心理学效应的发现者就是你呢!
破窗效应:
暗示带来的颠覆性力量
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栋楼出现一扇破窗且长期没有人修理时,其 他窗户也会被人不断破坏掉,甚至楼里其他地方也会被人侵入和破坏,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效应”。这一理论是由詹姆斯·威尔逊和乔治·凯 林提出的,即:如果环境中的不良现象被放任存在,就会诱使人们效仿 甚至变本加厉。
听起来颇有一点儿“破罐子破摔”的字面意思。事实上,很多犯罪现象并不是一开始就很严重,有时只是源于打破了一扇窗而已,但这扇破窗却常常是事情恶化的起点。
1969 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津巴多就做过类似实验:在实验中,他用了两辆一模一样的车,并将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帕洛阿尔托的车不做处理,一个星期后,它依然原封不动地停在那里。津巴多把停在布朗克斯区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于是,他把帕洛阿尔托的那辆车的车窗打破,结果也是过了几个小时之后,车就不翼而飞了。
这说明:无论是车还是建筑,不管是谁,只要有一处缺陷得不到及时修复,就会有纵容式的暗示,诱使人们做出更进一步的破坏。
如果实验继续下去,会发生什么呢?在两次汽车盗窃犯罪之后,社区会逐渐失去秩序,部分居民会因为安全问题而迁出社区,没有迁出的居民也会因为担心自己的安全而对社区的其他事情漠不关心。于是,整个地区的监察力下降,使得社区治安进一步恶化。渐渐地,更多居民迁走了,外部的犯罪分子会潜入进来,犯罪行为就会愈演愈烈。如果说第一扇窗的破坏是导火索,那么人们的纵容和漠视则是火上浇油,随着第二扇、第三扇窗逐渐被破坏,局势无疑将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境地。
破窗效应的深层原因是心理暗示,这个我们在之前也提到过。所谓心理暗示,其实就是以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心理暗示会让他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罗森塔尔效应就是一种积极的暗示——用好的期待和希望让对方变得更好。
但破窗效应却恰恰相反——破窗的存在就是后续破坏的暗示,暗示着人们可以去搞点破坏。
想必大家都有过这样一种经验:变好很难,但是变坏却很容易。要 成为一个好学生,我们必须每天按时到校、完成作业、提升成绩、尊敬 师长,等等,如此才能达到好学生的标准。但是要变成坏学生,只需要 迟到一次、骂一次老师就够了——这意味着做坏事比做好事门槛要低、难度系数要小。
除此之外,人们之所以更容易受暗示去做“坏事”,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是做坏事能更方便、更快乐,比如,乱丢垃圾肯定比收 拾干净要舒服,横穿马路肯定比等绿灯要节省时间……这些看似“微不 足道”的坏事做了之后就会让我们有种“快感”,一种异样的满足感; 第二,是我们从小就生活在种种规则的束缚中,偶尔做一些越轨的小 事,会让人感觉到一种“异质化的自由”。或许,这是源于我们内心深 处的叛逆。
心 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在其著名的人格理论中提出:我们的人格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这三者组成了我们的完整人格。本我,是指我们内心深处的原始的能够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被弗洛伊德叫作“力比多”。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只要能够满足欲望,就可以不择手段;超我与本我恰恰相对,代表了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是理想化(社会化)的人格,正是它在制约着本我的冲动,并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自我,就是在本我和超我的平衡下展现出来的真实自我。当本我的力量占据上风时,我们就有可能挣脱超我的束缚,为了快乐去做一些坏事——甚至是去犯罪。
偶尔做点“微不足道”的坏事或许无伤大雅,但在破坏中寻求快感且上瘾,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了。这就意味着我们的道德观念不再起到任何制约的作用,严重的甚至会形成犯罪型人格,比如反社会人格,这种情况下就属于人格障碍了,属于精神障碍的一种,需要及时治疗。
预防此类情况发生最好的办法是,不去破坏那第二、第三扇窗,不要做煽风点火的事。同时,面对第一扇破窗,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因为,我们的漠视是对他人的纵容,要敢于做第一个“修窗”的人。当然,这并不容易。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正是东方文明的崇高和伟大之处。而且,我们都愿意为理想化的人格而努力,不是吗?
旁观者效应:
明确的目标更能让你全力以赴
我们先从一个震惊全美的恶性凶杀案件说起,这就是发生在1964 年的吉诺维斯案件。
案发当天凌晨三点,一位名叫吉诺维斯的女性在回家的途中被歹徒持刀杀害。歹徒施暴的过程整整持续了三十多分钟,当时有38 个人听到了女生的呼救,甚至有人还在窗前看了一会儿凶杀过程。然而,在这整整三十多分钟的时间里,没有一个人去救她,也没有一个人报警,一条鲜活的生命就在旁观者的不作为中逝去了。案件被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轩然大波,大家讨论的焦点都在目击者的冷漠上——面对如此残忍的恶性事件,连举手之劳都不愿做,实在让人无法理解。
这一事件引起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达利和拉塔奈的注意,他们在研究了此次事件的各方报道之后,提出了著名的“旁观者效应”:无人帮助吉诺维斯的原因正是目击人太多了,人越多,愿意帮助她的人反而越少。为了证实这一效应,他们便在大学中设计了两个实验。
他们找来纽约大学的学生们做被试者——当然,他们并不知道实验的目的。第一个实验是癫痫实验:实验者对被试者们说,这个实验就是想了 解一下他们的大学生活。每个大学生被单独安置在一个房间里,只能通 过专门的通信工具讲话。这种通话装置的特点是一次只能一个人讲话, 但其他所有人都能听见他说话,每个人有2 分钟时间说话。
实验者将所有被试者随机分为三组,也就是将他们分到不同的实验 条件下:第一组被试者被告知,他们只能与另外一个人交谈,这一组我 们就叫它二人组;第二组被试者被告知,他们可以与另外两个人交谈, 即三人组;第三组可以和另外五个人交谈,即六人组。除了人数之外, 其他实验条件都是一样的。
当然,这里的可交谈人数都是假的,其实每组中只有一名被试者, 和他交谈的声音都是录音。但因他们都在单独的房间中,所以并不知道 自己被骗了。
实验开始,被试者会先听到一个男生讲话(其实是播放录音),谈的内容都是关于大学生活的,说到中间时会提到他有癫痫病,在压力大时容易发作。他讲完之后,第一组就轮到被试了,第二、三组是轮到下一个人讲话,就在被试者按照讲话顺利进行的时候,意外事件发生了——那个第一个说自己有癫痫病的男生的病情发作了(当然还是录音),他开始发出求救的声音:“……我的癫痫病就要发作……我需……要一些……帮助,如果有人愿意帮助我……(此时有哽咽声)我要死了,帮……助癫痫……”这一场景模拟的就是吉诺维斯事件——情况同样危机,同样有多人旁观,旁观者们同样都听到了凄惨的求救。
那么,被试者的表现如何呢?二人组有85% 的被试者实施了帮助行为,即离开房间,向实验者报告情况,六人组只有31% 的被试者实施了帮助。在反应时间上,二人组的平均反应时间不到一分钟,而三人 组则接近三分钟。也就是说,当被试者只有自己一个人时,对方发生危 险,他提供帮助的可能性最大,但是当被试者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时, 他采取施救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小,即便他们最终提供了帮助,时 间也会相对延迟。
第二个实验和癫痫实验类似,只是换了一个场景,叫作房间充烟实验。同样找来大学生们做被试者,让他们坐在房间里做问卷。同样也是三组:第一组只有被试者一个人在房间里,叫单人组;第二组是三个被试者在房间里,叫真三人组,既然有真三人组,那就有假三人组了;第三组是一个被试者和两个实验助手假扮的被试者在同一房间。做问卷做到一半的时候,房间里出现了紧急情况:大量不明烟雾涌入房间,很明显,这是着火的征兆。
结果,单人组中有75% 的被试者向实验者报告了房间烟雾情况, 真三人组中只有38%,而到了假三人组,报告率只有10%,甚至有被试者直到实验结束都没有行动,尽管他们已经被烟熏得揉眼睛和 咳嗽了。
经过这两个实验,我们应该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一问题,而不能单纯地用人性的冷漠来解释旁观者的不作为。达利和拉塔奈总结了这一现象,叫作“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简称“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的出现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责任分散——人越多, 责任被分散得越多,也就是每个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就越小,自然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当我们一个人被要求去完成某项任务时,我们无可推脱,责任是我们一个人的,责任感会驱使我们去努力完成。但如果一个任务被分到一个团队的头上,而每个人又没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就像突发事件发生时那样,大家并不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时就相当于大家都没有任务了。
所以,在遇到这样的情况下,正确的求救方式应该是把任务落实到个人头上,例如,直接求助:“这位男士可以帮我报个警吗?”
还有一个原因是“法不责众”,其实也和责任分担有关。因为人数少的时候,承担责任时会更重,但如果旁观的人数很多,那么就算承担后果,那分到每个人头上也不严重。当我们处在群体中时,我们就不再是我们自己了,我们就成了群体中的一员,没有名字,人人平等,这就叫作群体中的“匿名性”。匿名性可以使得我们隐藏在群体之中,让别人难以发现我们。这就会导致群体在干坏事时没有明确的约束,因为怪也怪不到我们一个人身上。处于群体中的人们的道德约束力会比单独个体时要低,这也是目击者们见死不救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从众心理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发生意外情况时大家都很惊慌失措,一时之间大家都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时,大家肯定会看向身边的人在做什么,当大家都不行动时,在这种群体影响下,自己也就不作为了,或者延迟行动。所以,群体的效率并不一定就高于所有个体加起来的效率。
投射效应:
眼中的世界,其实就是内心的世界
“投射效应”,是指我们倾向于将自己身上的某些特质投射到他人身上,我们会将自身所持有的某种态度在不知不觉中投射到他人身上,觉得他人应该和我们持有同样的态度,这是一种错误的推己及人。就像单纯善良的白雪公主,容易把世界上其他人都当作和她一样的人,所以才会一次又一次上当。因为投射使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来知觉他人,而不是按照实际观察到的真实情况来进行知觉。显然这是一种知觉上的偏差,容易对他人造成错误判断。
心理学家罗斯做过关于投射效应的实验研究,他找来80 名大学生参加实验,向他们征求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其中48 名大学生表示同意,并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同意;而拒绝背牌子的大学生们则认为,只有少数学生会愿意背。这就说明了投射效应的作用,那么其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
按照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说法,心理投射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我们的潜意识在保护我们,减轻焦虑和压力。心理防御机制由弗洛伊德最早提出,“自我”会遵循快乐原则,追求欲望满足的同时力求避免痛苦,又受到“超我”道德标准的限制,个体的“自我”就会处在“本 我”和“超我”的矛盾之中。这就导致其必然会面临种种挫折或冲突的 紧张情境,潜意识想要摆脱这种紧张压力,就会用一些心理防御机制来 保护“自我”,同时让“超我”能够接受,也能够让“本我”得到满足。
比如,我们在考试时想作弊,这是本我的想法,但是超我要遵循诚 实原则,阻止本我做这种事,所以自我就会在二者中间调和“想作弊” 和“想诚实”的冲突,如此内心就会非常痛苦,这时内心便会引进心理 投射,认为肯定有其他人也作弊了,这样我自己做一点儿弊也无可厚 非,于是心里就好受多了。
可以用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处于自我中心时期的儿童也会有投射现象,这来自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自我中心就是指儿童思考问题时总是以自己的角度为出发点,他们以为别人看到的世界与他们看到的是一样的。这是儿童时期的思维方式,显然是不成熟的,但是有自我中心心理的成年人同样也会犯这种错误。为什么会处于自我中心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对他人不了解,所以只能依靠自己的想法去推测他人,另一种是认为别人的想法不重要,自己的想法可以代表他人的想法。
不管是自我防御还是自我中心,总之就是这些心理造成了我们的认知错误,这些错误通常分为三种,所以相应地会产生三种投射效应:
第一种是相同投射,即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他人的身上。经常有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崩溃的例子,因为家长认为“1 1”这么简单的知 识点孩子早就懂了,但其实是他们自己明白了,孩子却不懂,所以高明的教育者一定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把自己当成孩子来做题。 第二种是愿望投射,即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别人。这一点经常出现在家庭教育里,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钢琴家,便从小安排孩子学习弹琴、考音乐学院,实际上这只是他们自己的愿望,并没有问过孩子自己愿不愿意。
第三种是感情投射,对我们喜欢的人,我们会觉得他们优点越来 越多,并且我们会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他们身上,对他们进行美化, 这种不理智的“追星”式行为就是感情投射。这种情况在情感交互中 表现得最为典型,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这个道理——对自己 喜欢的人不管怎么看都是优点,但是自己不喜欢的人就越看越讨厌, 什么都是缺点。
了解了这三种常见的投射之后,我们在平常就得多加注意。投射效应产生作用的最重要原因是主观主义,要想克服,就需要加强理性思考。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与我们不同的人千千万万,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我们不需要他们和我们一样。
马太效应:
优势积累,成功是成功的通行证
《圣经·马太福音》,其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国王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让他们去赚钱,三个仆人回来之后交出了他们的答卷。第一个仆人用一锭银子赚了10 锭,国王很高兴地嘉奖了他10 座城邑;第二个仆人赚了5 锭,国王便嘉奖给他5 座城邑;而第三个仆人却从手帕中拿出原来的一锭银子,对国王说,他怕丢了这一锭银子,所以一直就没拿出来过。国王不仅没有嘉奖他,还把这一锭银子给了已经有了10 座城邑的第一个仆人。
然后,国王说了一句经典的话,也揭示了马太效应的基本原理: “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1973 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研究发现:“公众会给予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越来越多的声誉,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 不愿给予过多的声誉。”于是,他将这种在科学史中发现的现象命名为 “马太效应”。
我们可以将这个效应拓展到其他领域: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成为竞争的优胜者而占据了有利位置,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以后就会有更多的机会积累优势。马太效应后来成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经典效应,也被非常广泛地运用于经济学领域。
马太效应可以用来解释很多不公平现象,比如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心理学家托马斯·哈里森曾经说过:“学校是一个使富有者更富有,穷者更穷的地方。”教育是实现弱势群体向上流动的必要条件,我们所 处的这个时代的贫富差距,大都来自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也就是教育 中的马太效应。
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具体有哪些表现呢?首先表现在教育资源上,地 区和地区之间、城市和乡镇之间、学校和学校之间都有很大的差距。就 拿中国来说,沿海地区的教育资源优于内陆地区,城市比乡镇多,名校 的教育资源更是不用多做赘述。这样的情况必然会导致教育资源多的地 方越容易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反哺教育资 源,教育就在这样的循环中越做越好。而对于教育资源少的地区来说, 本来就很难培养出好的人才,又很难吸引外来人才,教育质量只能越来 越差。
第二点与罗森塔尔效应有关,它是教学管理上的马太效应。由于老师的资源有限,所以老师会对他认为的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而这些学生在得到老师的关注之后会更加积极地给出反馈,表现也会越来越好,老师的关注度自然也就越来越高。反之,本来就是后进生的那些学生,得到的关注就会越来越少,最终连他们自己都会放弃自己,学习成绩自然就会越来越差。
如果任由马太效应发展下去,无疑会对教育事业遭成很大的影响, 也会造成各种各样的乱象,比如家长们会为了自己孩子的成绩增长,从 小就将孩子送去各种补习班,各种名目的补习班就会像雨后春笋一般层 出不穷地出现,至于这些补习班的收费标准,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出生就处在教育资源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家长们会感到焦虑不安,就 连孩子也会被折腾得叫苦不迭,这与教育的初衷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要想阻止这种教育上的乱象,还得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让教育资源能够平等分配。
首先,要支援教育资源薄弱的地区和学校,使用补贴等手段输送一批优秀的人才,带动教育资源从高处向低处流动;
其次,可以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办学,避免单一形式的教育资源竞争,通过多种形式的办学为家长们提供更多选择;
最后,在教学管理上,要求老师们充分尊重所有孩子的发展潜力, 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水平的学生。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能力叫作“共情”,就是能够设身处地地体会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老师作为一线教育者,面对成长中的孩子们非常需要具备这种能力。因为孩子在思想上、情感上没有办法做到和成年人一样成熟稳重,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理解,需要老师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及时地给予帮助。如果老师没有这种能力,总是忽视他们的想法和感受,那么这样的教育就是非常失败的,这样的教育者也是不合格的。
不过,马太效应并不都是只有消极负面的作用,而是积极和负面影响都有。其积极影响是,可以让最优秀的人得到最好的资源,这会激励越来越多的人努力奋斗,提升自己,向着最高的目标努力。消极影响则 是会让那些原本有机会的人失去机会,造成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但是,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绝对公平的事情呢?所以,作为个体的我们只有努力 奋斗才是硬道理。
泡菜效应:
时势造就英雄,环境造就卓越
泡菜大都是由大白菜腌制的,但是,由于加入了不一样的调料浸泡,当人吃到嘴里的时候,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就是“泡菜效应”。其实,这一效应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同一个道理,都强调环境会改变人——在不同环境的长期耳濡目染之下,人的性格、品行、思维方式都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197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温伯格说:“我之所以获奖,是因为我们学校有一种人才共生效应。”经调查发现,温伯格的同级生中, 有十多人成了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回顾学校的教育环境时,他感慨道:“那时,学校的物理老师都特别棒,鼓励我们自由思考,作业很少,让我们学有余力。当时学校还有科幻俱乐部,我们都是俱乐部的积极分 子。”这是泡菜效应的典型例子。
环境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可以从双生子研究中找到答案。双生子,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双胞胎。双生子可以分为两种——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同卵双生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所以在基因上是完全一致的。如果同卵双生子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就可以排除先天因素,研究不同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当然,我们不可能去强行拆散一对双胞胎,但可以去寻找一些偶然因素下分开成长的双胞胎来进行研究。
心理学家确实找到了很多对这样的双胞胎,经过对他们成长过程的长期跟踪观察,发现尽管他们在智商、气质这类由遗传决定的因素上有很高的相似度,但是在性格上却可以迥然不同——“性格即命运”,他们的命运也可能截然不同。
遗传对智力的影响我们不用多说,心理学家詹森已经为我们证明了,不管儿童是由原生家庭抚养长大的,还是被其他家庭收养或寄养的,他们的智商都和亲生父母显著相关。所以,詹森将智力归结为遗传的因素。
同样,气质也是一样,都是由高级神经活动的特性和类型决定的。固然遗传对性格也有影响,但是和后天的环境相比,后者更具有决定 性。我们把性格定义为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习惯的行为方式,随着 环境的变化,性格也会随之而变。当然,成年人的性格一旦形成,也会 趋于稳定,除非环境有重大变化。
环境有出身的家庭、生活的学校和社会环境。我们都知道,童年对 人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缺少母爱的孩子有可能会变得胆怯、自卑; 遭受过校园暴力的孩子有可能会留下一生的心理阴影……这些都是环境 影响人的常见例子。
著名心理学家华生就是坚定的“环境决定论”者,他在《行为主义》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我可以担保,我随便找一个婴儿,无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任何一个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领袖,甚至乞丐或强盗。”
华生做过一个非常有争议的实验,即著名的阿尔伯特实验。华生和其同事雷纳从医院中挑选了一个9 个月大的婴儿——小阿尔伯特来进行这项研究。在实验开始之前,华生让小阿尔伯特接受了一系列基础情感测试:让他首次短暂地接触了一些事物,白鼠、兔子、狗、有头发和无头发的面具、棉絮等,结果显示,小阿尔伯特对它们完全不恐惧。
过了两个月,小阿尔伯特11 个月大了,华生和他的同事们再次进行实验。开始时,他们把阿尔伯特放在桌子上,然后把一只小白鼠放在 他身边,并允许他逗它。当然,此时的阿尔伯特并不害怕白鼠。后来, 每当阿尔伯特开始逗弄小白鼠,华生和雷纳就在他身后用铁锤敲击悬挂 的铁棒,制造出巨大的声响,小阿尔伯特立刻吓得丢掉了小白鼠,并且 哇哇大哭。经过多次这样的操作之后,当小白鼠再次出现在阿尔伯特面 前,他就会变得非常害怕,开始哭泣并想要离开房间。
当然,这一环境是人为制造的,但这也说明了环境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
不过这个实验具有争议的地方在于,经过这次实验之后,小阿尔伯特把对小白鼠的害怕泛化了——他开始对毛茸茸的东西感到害怕,包括兔子、毛绒玩具、海豹皮的大衣、有毛发的面具,这给长大后的阿尔伯特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实验结束之后,实验者还未来得及将他身上的恐惧去除。当然,这样人为地改变人类心理的实验必然是违反伦理道德的,在现代,这种实验是绝对禁止的。
这对我们的教育者又是重要的启示,我们要给成长中的孩子们最适宜的环境,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润物无声”的环境熏陶往往比直接的人为教育要容易让孩子接受。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