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艺术音乐探寻音符之外的乡韵——唱词音声解析

探寻音符之外的乡韵——唱词音声解析

语言与音乐…… 对传承地域性音乐风格具有突破性意义。

作者:钱茸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ISBN: 9787515356297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2.99

类别: 艺术 新书热卖榜, 音乐 SKU:5ee3728c5f98495f50fd8f95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356297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语言音乐学的理论专著。
我相信,能够与这本书产生共鸣的,应是这样一些人:
他们,每每面对充满乡野异韵的民间音乐,会怦然心动;
他们,每每聆听各族域歌曲,对原生唱词的音色独具灵犀;
他们,足涉山川古道,孜孜以求音乐的中国元素传承基因;
他们,对破解语言与音乐的奥妙关系,神往已久;
……
这是一本立体的阅读物,21世纪的数字科技会把读者带入文字、音频、视频与彩色图案织就的多维殿堂。

 

内容简介

《探寻音符之外的乡韵——唱词音声解析》立足于从语言音乐学的角度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分析与解读,力图体系化构建“语言音乐学”这一学科。本书从文化多样性的话题背景逐步展开,重新认识了音乐中“唱词”的身份及其音乐特性与地域价值;从五个方面剖析语言与音乐的缠着关系(“五范畴”);将现代语言学国际音标与“双音唱谱”作为有效的记音手段;提出了包含显性和隐性音乐符号十二个可借鉴的分析方面(“双六选点”);并将吟唱曲、沪剧、鼻音哼鸣作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演练。
全书随文设置了相应的多媒体二维码,共有70处二维码入口,配有107段音频、9张高清彩图,立体而生动地与书本文字相结合。后台还配置了本书读者圈、微信群,供读者们相互交流学习,并与作者取得互动联系。

作者简介

钱茸(1950-),1975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曾从事编辑工作11年,后就读中央音乐学院,现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理事。讲授过“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国民间音乐模唱”“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构成”“中国传统声乐品种演唱研习”等课程,出版有《古国乐魂》;参与主持及撰写《中国音乐文化大观》;参与撰写《中国艺术大系·音乐卷·中国传统音乐概论》;发表传统音乐学相关论文数十篇,文章曾被美国MUSIC IN CHINA(《音乐中国》)收录。21世纪以来,致力语言音乐学学科的系统化建设,发表十多余篇相关文章,开设“语言音乐学基础”课程;“唱词音声说”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点项目;2018年底出版教程《语言音乐学基础》;应邀在全国各高校及各类会议上以语言音乐学内容多次发声,其中包括: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民歌大会》上的点评、2013年在ICTM年会上的发言、2015年经ICTM中国理事萧梅推荐,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在巴黎ICTM第23届专题国际论坛上的发言。

目  录

导  言…………………………………………………………………………………………………( 1 )

一、题解……………………………………………………………………………………….( 1 )

二、两级“唱词”术语诠释……………………………………………………………..( 2 )

三、“地域性”相关术语诠释……………………………………………………………( 2 )

四、相关研究现状…………………………………………………………………………..( 3 )

五、本课题的学术新意…………………………………………………………………….( 7 )

六、研究方法、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10)

 

第一章  话题背景 …………………………………………………………………………………(11)

第一节 全球文化脉搏 :特性维护 …………………………………………………………(11)

一、对“丢失”的遗憾……………………………………………………………………..(11)

二、后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12)

三、地域性音乐与“非遗”项目 ……………………………………………………….(13)

第二节 中国乡韵的存在土壤…………………………………………………………………..(13)

一、此岸文化的审美观………………………………………………………………………(14)

二、中国语言与音乐的缠络关系 ………………………………………………………..(16)

第三节 中国方言与地域性原生唱词的现存状况………………………………………….(19)

一、中国方言的存在与地域性声乐品种的审美基础现状………………………….(19)

二、地域性原生唱词的存在情况 ………………………………………………………..(22)

本章结语 :支撑与危殆………………………………………………………………………….(23)

 

第二章  符号学的启示——地域性唱词音声的存在定位………………………………..(24)

第一节 符号化存在方式与地域性多元音乐文化的传承………………………………..(24)

一、符号化的存在方式………………………………………………………………………(25)

二、艺术的符号化传承………………………………………………………………………(26)

第二节 唱词音声的符号构成……………………………………………………………………(28)

一、唱词的双重身份………………………………………………………………………….(28)

二、唱词音声的两类音乐符号 ……………………………………………………………(29)

第三节 地域性唱词音声——地域性音乐的重要符号……………………………………(32)

一、从特性顺蔓摸瓜………………………………………………………………………….(32)

二、唱词音声在地域性音乐元素中的符号比重……………………………………….(33)

本章结语 :装载与传承…………………………………………………………………………..(34)

 

第三章  唱词音声本体的音乐价值辩…………………………………………………………..(35)

第一节 “音乐”“音乐性”概念的再认识 …………………………………………………(35)

一、“音乐”的概念…………………………………………………………………………….(35)

二、“音乐性”及其多种类型……………………………………………………………….(36)

第二节 何谓“唱词音声的音乐性”…………………………………………………………..(38)

一、再议唱词音声承载的“音乐符号”…………………………………………………(38)

二、唱词音声基本构成的音乐性 ……………………………………………………..(39)

三、唱词韵律构成的音乐性……………………………………………………………..(43)

四、单纯的音乐符号——衬字、衬词 ……………………………………………….(48)

第三节 唱词音声的“自我音乐性”……………………………………………………….(49)

一、“唱词”音声相对“语言”音声的自我音乐性……………………………….(49)

二、“唱词音声”相对“唱腔音乐”的自我音乐性……………………………….(56)

三、“乐说”之“腔”“词”相对“唱腔音乐”的自我音乐性………………….(57)

本章结语 :初试辩护……………………………………………………………………………(57)

 

第四章  面对声乐界——原文唱词在演唱中的地域性

音乐价值辩 …………………………………………………………………………………………..(58)

第一节 唱词音色决定歌唱的声音位置 …………………………………………………..(59)

一、中文唱词与意大利语唱词的声音位置矛盾…………………………………….(59)

二、多民族、多地域唱词与普通话唱词的声音位置矛盾………………………..(62)

第二节 地域性唱词音声决定歌唱的地域风格……………………………………………(64)

一、原文唱词音声彰显族群及地域风格……………………………………………….(64)

二、原文唱词音声的“特化”现象彰显个人演唱风格……………………………(65)

本章结语 :差异与多彩………………………………………………………………………..(67)

 

第五章  面对乡韵的“五范畴”谈………………………………………………………..( 69 )

第一节 “五范畴”概谈 :唱词音声 ………………………………………………….( 69 )

一、“五范畴”之一 :“乡韵”溯源…………………………………………………( 70 )

二、“五范畴”之二 :唱词音声本体解析………………………………………….( 70 )

三、“五范畴”之三 :唱词字音连接解析………………………………………….( 71 )

四、“五范畴”之四 :双重“桥梁”作用解析……………………………………( 72 )

第二节 “五范畴”另议 :“乐说”音声………………………………………………..( 80 )

一、“乐说”概念初议……………………………………………………………………..( 80 )

二、在比较中再识“乐说”………………………………………………………………( 81 )

三、“乐说”的存在及其与“唱”协同的审美意义………………………………..( 86 )

四、区别于“腔词关系”的“‘说’(‘乐说’)‘唱’关系”……………………( 89 )

五、“乐说”的非音符解析手段需求……………………………………………………( 90 )

本节小结……………………………………………………………………………………………..( 91 )

本章结语 :回归与超越…………………………………………………………………………( 92 )

 

第六章  隔壁就有“嫁衣”——语音记录手段概说………………………………………( 93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语言记音历时简况………………………………………………………….( 93 )

一、汉语记音历时简况……………………………………………………………………….( 93 )

二、其他各民族传统记音历时简况……………………………………………………….( 97 )

第二节 现代语言学界通用记音符号…………………………………………………………..( 99 )

一、通用符号——国际音标简介…………………………………………………………..( 99 )

二、国际音标记录符号………………………………………………………………………..(100)

三、语音字调的存在与中国原创记录符号产生的背景………………………………(105)

本章结语 :思索与遗憾……………………………………………………………………………(109)

 

第七章  非音符类描述与分析手段………………………………………………………..(111)

第一节 两类语音梳理手段 :“音位学”与“声韵调”分析法………………….(111)

一、“音位学”分析法简说……………………………………………………………..(111)

二、“声韵调”分析法简说……………………………………………………………..(113)

第二节 中国音乐领域唱词音声的记录与描述概况…………………………………..(117)

一、中国音乐领域唱词音声的记录现状 …………………………………………..(117)

二、语言音乐学记音与描述操作述要 ……………………………………………….(118)

第三节 介于“用”与“不用”之间——音韵学之于语言音乐学…………………(121)

一、音韵学的重要存在价值………………………………………………………………(121)

二、两种概念的“音韵学”……………………………………………………………..(124)

三、“目的”决定“用度”……………………………………………………………….(126)

第四节 物理实证手段之于唱词音声解析 ……………………………………………….(130)

一、实验语音学方法……………………………………………………………………….(130)

二、国际学术前沿相关信息的启示 …………………………………………………..(131)

三、唱词音声数字化描述的尝试 ………………………………………………………(133)

第五节 图解手段举隅 :“调腔音高走向对比图”…………………………………….(139)

一、黄妙秋的尝试…………………………………………………………………………..(139)

二、霍氏的改良图……………………………………………………………………………(140)

本章结语 :手段的聚合………………………………………………………………………..(143)

 

第八章  本体求索——唱词音声显性音乐符号六选点………………………………….(144)

第一节 选点Ⅰ:代表性地域音声及特殊音声构成选点 ……………………………..(144)

一、选点操作提示……………………………………………………………………………(145)

二、学生操作案例与案例评说 ………………………………………………………….(145)

第二节 选点Ⅱ :色彩对立选点 …………………………………………………………..(149)

一、选点基础 :语音对立现象简述 ………………………………………………….(149)

二、色彩对立选点的音乐审美价值 ……………………………………………………(152)

三、学生操作案例与案例评说 ………………………………………………………….(153)

第三节 选点 Ⅲ :衬字选点………………………………………………………………….(155)

一、选点的设计与构成……………………………………………………………………..(155)

二、学生操作案例与案例评说 ………………………………………………………….(156)

第四节 选点Ⅳ :认同回归和谐选点 …………………………………………………….(157)

一、选点的设计审美意义………………………………………………………………….(157)

二、学生操作案例与案例评说 ………………………………………………………….(159)

第五节 选点Ⅴ :地域声乐品种(或流派)专用选点………………………………..(163)

一、选点的审美价值…………………………………………………………………………(163)

二、学生操作案例与案例评说 …………………………………………………………..(164)

第六节 选点Ⅵ :导引特色声乐发声选点 ……………………………………………….(165)

一、语音发声学基础背景…………………………………………………………………..(165)

二、选点的价值……………………………………………………………………………….(168)

三、学生操作案例与案例评说 …………………………………………………………..(169)

本章结语 :本体乃基础………………………………………………………………………….(171)

 

第九章  价值辐射——唱词音声隐性音乐符号六选点……………………………………(172)

第一节 选点Ⅰ: 唱词字调走向对唱腔旋律的影响………………………………….(173)

一、昆曲的“腔格”……………………………………………………………………….(174)

二、于会泳的“趋向说”…………………………………………………………………(175)

三、选点操作诠释…………………………………………………………………………..(175)

四、学生操作案例与案例评说 ………………………………………………………….(176)

第二节 选点 Ⅱ :唱词习惯性语调对唱腔旋律的影响………………………………(178)

一、“语气类语调”对唱腔的影响 …………………………………………………….(178)

二、“习惯性语调”对唱腔的影响 …………………………………………………….(178)

三、学生操作案例与案例评说 …………………………………………………………(180)

第三节 选点Ⅲ :唱词字量变化对唱腔旋律的影响…………………………………..(182)

一、唱词结构的规范与破规范 …………………………………………………………(182)

二、唱词词体变化对唱腔曲体的影响 ………………………………………………..(183)

三、学生操作案例与案例评说 ………………………………………………………….(184)

第四节 选点Ⅳ : 唱词音色对唱腔旋律的影响………………………………………..(188)

一、唱词清浊音对立对唱腔的影响 ……………………………………………………(188)

二、唱词松紧音对唱腔的影响 …………………………………………………………..(189)

第五节 选点Ⅴ :唱词音声长短对唱腔旋律的影响…………………………………….(190)

一、唱词元音的长短对唱腔旋律的影响 ………………………………………………(190)

二、唱词“字调的舒促对立”对唱腔旋律的影响……………………………………(191)

三、学生操作案例与案例评说 ……………………………………………………………(191)

第六节 选点Ⅵ :唱词的语言习惯重音对唱腔旋律的影响……………………………(192)

一、唱词的语气性重音对唱腔的影响 ………………………………………………….(193)

二、语言的习惯重音对唱腔的影响 ……………………………………………………..(194)

本章结语 :“隐”启求索………………………………………………………………………..(195)

 

第十章  个案一 :两地诗词吟唱曲的唱词音声比较 ……………………………………(196)

第一节  《读诗》与两地方言语音特色 ……………………………………………………(200)

一、《读诗》简介………………………………………………………………………………(200)

二、两地方言语音特色………………………………………………………………………(200)

第二节 两地方言《读诗》吟唱曲的音声比较…………………………………………….(204)

一、《读诗》第一句两地吟唱曲音声对比………………………………………………(204)

二、《读诗》第二句两地吟唱曲音声对比……………………………………………….(206)

三、《读诗》第三句两地吟唱曲音声对比……………………………………………….(208)

四、《读诗》第四句两地吟唱曲音声对比……………………………………………….(210)

本章析后思考…………………………………………………………………………………………(212)

 

第十一章  个案二 :故土乡韵——沪剧唱词音声的    

  地域性音乐价值……………………………………………………………………………………..(214)

第一节 沪剧唱词的方言语音依托 …………………………………………………………….(214)

第二节 沪剧唱词音声的显性音乐符号特点………………………………………………….(216)

一、沪剧唱词的代表性地域音声及特殊音声构成……………………………………..(216)

二、沪剧唱词音声的色彩对立现象 ……………………………………………………….(217)

三、沪剧衬字的地域特点………………………………………………………………………(218)

四、沪剧唱词的地域音色韵律美 ……………………………………………………………(223)

五、沪剧唱词音声与当代通行上海话的差异………………………………………….(226)

六、沪剧中导引特色发声的地域性唱词音声………………………………………….(226)

第三节 沪剧唱词音声的隐性音乐符号特点………………………………………………..(226)

一、沪剧唱词字调对唱腔音高趋向的影响……………………………………………..(227)

二、沪剧唱词习惯性语调对唱腔的影响 ……………………………………………….(228)

三、沪剧唱词结构变化对唱腔旋律的影响……………………………………………..(230)

四、沪剧唱词音色对唱腔旋律的影响 …………………………………………………..(231)

五、唱词音声长短对唱腔旋律的影响 …………………………………………………..(232)

本章析后思考…………………………………………………………………………………………(233)

一、唱词音声解析的审美阐释意义 ………………………………………………………(233)

二、唱词音声对唱腔潜在影响的模糊性 ………………………………………………..(233)

三、唱词音声解析的文化阐释意义 ………………………………………………………(234)

 

第十二章  个案三 :中国式哼鸣——鼻音语言对中国

 传统声乐的影响………………………………………………………………………………………..(235)

第一节 语源概况……………………………………………………………………………………..(235)

一、汉藏语系语言的基础鼻音 ……………………………………………………………..(236)

二、汉藏语系语言鼻音的多位置现象 ……………………………………………………(236)

第二节 可见效应……………………………………………………………………………………..(237)

一、各种鼻音前置的复辅音或鼻冠音产生的艺术效应……………………………….(237)

二、鼻音声母前增置唯闭鼻音 ……………………………………………………………..(238)

三、带鼻辅音韵尾的唱字收入唯闭鼻音 …………………………………………………(238)

四、各种唯闭鼻音走腔…………………………………………………………………………(239)

五、各种鼻音声母衬字的使用 ………………………………………………………………(241)

第三节 引申效应………………………………………………………………………………………(241)

一、装饰性润腔……………………………………………………………………………………(241)

二、整体使用位置………………………………………………………………………………..(242)

三、真假声交替——中国式 Yodel(约德尔)………………………………………….(243)

第四节 审美阐释………………………………………………………………………………………(243)

本章结语 :守住特性………………………………………………………………………………..(244)

 

第十三章  延展认知……………………………………………………………………………………(245)

第一节 唱词音声中此岸文化与彼岸文化的差异……………………………………………..(245)

一、西方彼岸文化特点在唱词音声中的体现……………………………………………..(245)

二、中国此岸文化特点在唱词音声中的体现……………………………………………..(246)

第二节 跨学科的重要启发………………………………………………………………………….(248)

一、语音的规律性、系统性现象 ……………………………………………………………(249)

二、语音的变异现象……………………………………………………………………………..(250)

三、思索 :规律与破规律的互补性 ……………………………………………………….(253)

第三节 潜在基因——唱词音声与大文化的整合与同构关系………………………………(254)

一、线的艺术精神…………………………………………………………………………………(254)

二、模糊表象的典型………………………………………………………………………………(254)

本章结语 :系联之推衍………………………………………………………………………………(260)

 

结束语……………………………………………………………………………………………………….(261)

一、有关“唱词音声本体解析”与“双六选点”……………………………………..(262)

二、有关“乐说”……………………………………………………………………………….(263)

三、有关地域性多元练声曲的未来畅想 …………………………………………………(263)

 

参考文献…………………………………………………………………………………………………….(267)

后记…………………………………………………………………………………………………………..(272)

 

前  言

这个课题,是我在语言音乐学领域的“投石问路”。

 

把目光投向“唱词音声”,最初实属某种无奈——我是被“逼”上这条路径的,因为我的专业岗位要面对的,是中国传统声乐品种(民歌、说唱、戏曲等)。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声乐品种都摆脱不了“地域性”特点 ,而音符类探究方法总是在唱词面前欠缺那“临门一脚”。

 

当初(2011 年),这个课题,我是按“一般项目”申报的。评审专家们却把它扶上“重点项目”。可见,不是我一个人意识到这个课题的重要性。

 

随着课题的推进,我很快就被迷住。

 

那种感觉,可能就像捕鱼者借助得劲的捕捞器械,进入鱼群丰厚的海域。面对地域性声乐品种,过去的疏漏是双重的,一是“海域”,二是工具。如今,当我找对了“海域”,又用上非音符类与音符类方法共同织就的密网,真的是网网有惊喜,船船不空归。我陶醉在捕捞的进程中……进而,又发现了既可以纳入广义“唱词音声”麾下,又可以再辟蹊径的另一语言音乐学探究对象—— “乐说”。

 

“唱词音声”这几个字的后面,系联着语言与音乐之关系的浩瀚海洋。细品下来,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声乐品种的地域性音乐艺术特性中,都能追索到所用母语方言唱词的音声基因。而我本人所掌握的语言(包括方言)实在太有限。我没有我的导师蒋菁老师驾驭多方言的天赋,更不可能有语言学大师赵元任先生驾驭多语言的超能力。我只能借助新学到的方法,尽可能地靠近我想认知的多彩世界。

 

至今,我清楚地记得,跟彝族语言学学者胡素华老师学彝语时,面对紧喉音与非紧喉音,我曾那么无助。那是我第一次,明确意识到口语音声形态的微妙丰富,在母语持有者与非母语持有者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母语持有者对母语声乐品种音响形式美的敏感,是非母语持有者不可替代的。好在,院校是各地人员流动极强的场所,这些年来,我依靠来自各地域的学生(不仅有我指导论文的学生,也包括选修“语言音乐学”课程的学生),借助他们对母语的敏感,一点点地积累着对各种语言(或方言)及所系地域性声乐品种的认知,收获在逐年增加。

 

由于本人既往专业积累的局限,这个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定位在中国传统音乐上,但是我认为,其理念却可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全世界的音乐类“非遗”项目都有解析与传承手段的需求。作为语言与音乐关系最密切的国家之一,中国应该走在世界语言音乐学的先锋队伍中。但愿这个课题能为中国、为世界,在语言音乐学的系统性建设方面,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这个课题,对我来讲,只是初阶。值得庆幸的是,我已经充分享受到了耕耘过程的快乐。

 

钱  茸

2018 年 4 月

 

 

抢先评论了 “探寻音符之外的乡韵——唱词音声解析”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吉他入门经典教程(超炫图解版)(附光盘)

EUR €33.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哈农钢琴练指法

EUR €31.99
评分 4.75 / 5
阅读更多
缺货

钢琴基础教程1 修订版 扫码可付费选购配套视频 钢基1 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

EUR €35.99
评分 4.00 / 5
加入购物车

小奏鸣曲集

EUR €29.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