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278216
埃德加·沙因教授被誉为“组织文化之父”,业界公认“组织文化”一词是由他“发明”的。他撰写的《组织文化与领导力》是管理领域*有影响的经典著作之一。
该书在界定组织文化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三层次模型这一主体性架构,讨论了组织文化的基本维度,明晰了领导力在文化建设、植入和发展中的作用,论述了领导者如何管理文化变革及其新角色。
第五版在延续上一版精彩内容的基础上,开始将文化思想应用于思考多元文化世界的宏观图景,比如国家或全球职业等宏观文化背景下的合作问题等,以此来论述文化模式的通用性;并且重点关注如何将社交经验嵌入各种层面的文化环境中;还为领导决策引入了社会“关系层级”这个重要参考元素来帮助识别和管理内部文化。这一版更加强调组织文化的动态性,突出文化在组织成长阶段的不同意义;也更加凸显文化与领导力的协同作用,强调领导者对文化变革的作为;尤其是关注到新科技对组织文化与领导力的冲击,如将SaaS 软件纳入文化自动分析的工具筐中。该书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和回味的经典著作。
第一部分 文化结构的概念界定
第一章 如何从一般层面上定义文化
第二章 文化的结构
第三章 一家年轻的、正快速发展的美国工程公司
第四章 一家成熟的瑞士 – 德国化学组织
第五章 新加坡发展中的政府组织
第二部分 关于文化,变革领导者需要掌握哪些内容
第六章 宏观文化情境的维度
第七章 处理宏观文化的焦点研究
第三部分 文化与领导力贯穿企业成长阶段
第八章 文化的形成以及组织创始人的作用
第九章 通过外部适应和内部整合构建文化
第十章 领导者如何植入和传播文化
第十一章 组织成长、成熟和衰退时期的文化动态
第十二章 自发的文化演化和引发的文化演化
第四部分 评估文化和领导文化规划与变革
第十三章 破译文化
第十四章 文化评估和文化规划的诊断性定量方法
第十五章 文化评估的对话式定性分析方法
第十六章 变革管理与变革领导者模型
第十七章 学习型变革领导者
《组织文化与领导力(第五版)》的书稿完成于位于硅谷中心的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阿尔托。我清楚地认识到我是在一个非常不同的时期,在不同于以往的地方开展写作工作。现阶段,我与儿子彼得一起合作。他亲身经历了过去25 年间硅谷科技公司的变革,拥有多种领导能力,体验过不同的组织文化。回顾我于2008 年在波士顿剑桥写作第四版时的感受,此时此刻,万物变化,我感触复杂,不能逐一而具。
我非常欣喜,彼得可以和我一起完成这一版书稿。在此过程中,我们互相帮助,捕捉各自所思所感;这多少反映了过去几十年间“组织文 化”概念的一些变化。基于他的洞察力与我们过去几年的共同经验,我可以更好地沿着各种不同的文化分支前行,并且不会迷失在“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谬误中。
彼得在前言中暗示了本书中的许多新内容。在你看到这些新内容之前,我想就该版本中与上一版相同的内容以及不同的内容(或者从某种 程度上说新的内容)发表一些观点。关于文化的定义和思考文化的三层次模型在新版本中保持原貌,并且仍然是整个文化分析的基础框架。就新的内容而言,本书开始将文化思想应用于思考多元文化世界的宏观图景。为此,我将对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的研究加入了案例分析,并在随后的两个章节中,都分析了国家或全球职业等宏观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分析和合作的问题。要重点强调的是,每一种组织文化都嵌套在影响其特质的,通常更宏观的文化中;反过来,每个亚文化,任务组或工作组,都嵌套在影响它们的宏大文化中。我加强了对如何跨越国家层面文化鸿沟的讨论。
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重点,但是在这一个版本中,我会重点关注如何将我们自己的社交经验嵌入各种层面的文化环境中。我们需要理解我们内部的文化,因为它们支配着我们的行为,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在各种社交场合中的选择依据。这些选择只是部分归因于“个 性”或“性情”;它们更依赖于我们通过社会化经验所习得的对于情境 的理解。因此,我为领导决策引入了一个重要参考元素—社会“关系水平”,该元素由我们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习得。关系水平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私人的或亲密的,并且可以根据情境改变个人的行为。通过这种方式,识别和管理我们内部的文化成为一项重要的领导技能。
依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为一个概念,文化可以引导我们对社会行为模式进行观察。最近的一些研究包括(1)选出文化的一个或两个维度,( 2)将这些维度与各种预期结果联系起来,以及(3)由此论证文化的重要性。 我以前认为这些结论众所周知而对其忽视,然而,随着我们对国家和组织中的各种文化模式和类型的观察,我们对这些结论 也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这些研究在本版中也进行了进一步讨论。 由此,我特意将定量诊断研究与定性的对话调查过程区分开来,在彼得的帮助下,我可以对一些最新的“快速”诊断方法进行复盘。
我强调的是团队所习得的文化,它既解释了为什么领导和文化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也解释了领导的角色随着组织的成长和老化而改变的事实。这些内容始终是本书的核心。我试图通过删掉冗余的或不相关的 内容来精简这个版本,并且给读者提出一些更有趣的建议。
我依然坚信文化是一个严肃的议题,但只有我们真正地观察、研究和理解文化,文化才会发挥作用。
陈春花 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 BiMBA 商学院院长
管理经典著作*的价值在于通过洞察管理实践提升管理效率。《组织文化与领导力》便是埃德加·沙因教授在管理咨询实战中提炼出来的经典之作,也是我们组织文化研究者不可错过的一本必读书。“组织文化”一词被业界公认是由他“发明”。他也因率先提出了“文化本质”的概念,对于文化的构成因素、形成以及演化过程有独特见解,在企业文化研究领域有颇多建树,而被誉为“组织文化之父”。
陈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埃德加·沙因教授的《组织文化与领导力》奠定了组织文化与领导力研究的基础,从 1985 年*版问世以来,再版多次。这本书首次系统、经典地阐述了组织文化和领导力的关键议题,包括组织文化的界定、内容和文化的不同层次,领导者如何随着组织的发展来创建、评估和传播组织文化,领导者在文化变革过程中如何扮演角色等,被认为是当代*影响力的管理学著作之一。
推荐序
陈春花 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 商学院院长
再一次阅读《组织文化与领导力》一书,拿到的是第五版,一方面感叹于这本经典著作与时俱进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同样感叹于企业发展环境的快速变化。正如在书中沙因所写的那样:“现阶段,我与儿子彼得一起合作。他亲身经历了过去25 年间硅谷科技公司的变革,拥有多种领导能力,体验过不同的组织文化。……此时此刻,万物变化,我感触复杂,不能逐一而具。”
今天的环境,的确如此:高素质的人才、巨大的市场、合理的选择、有创意的领导人、资金充沛……可是结果却不能令人满意。我曾经从组织的战略角度看问题,也从行为学的角度研究和探讨,然而都无法找到问题的实质。我开始意识到这些问题至少有一部分是对文化或者文化和工作场所的关联性缺乏认识所造成的。除了产品、战略以及内部运营管理之外,我们还需要在企业文化上构建能力。没有价值观的推动以及文化的认同,企业无法走得更远、登得更高。
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创造的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看一个地方的竞争力,最后看的其实是文化。对于企业而言,文化同样也是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企业之间的差距,最后往往体现为文化、价值观的差距,企业文化实际上反映了企业自己的生存方式。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起源于日本。20 世纪80 年代,特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和威廉·大内等学者开始使用组织文化这一别样的视角来审视日本企业的集体崛起。在他们看来,日本企业跟欧美企业最大的不同便是组织文化的差别。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说:“人们塑造组织,而组织成型后就换为组织塑造我们了。”日本企业文化的精髓就在于让整个组织的价值观和经营宗旨能够落实到成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当它们能够不断被落实,不断赋予成员应对变化的定力时,企业其实就找到了跟人和环境的一致性。
企业文化并不专属于那些行业标杆企业,而是存在于任何企业中,只是有强有弱、有优有劣、有隐有显。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理顺组织内部价值差异,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增强组织承诺和团队士气。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可以提升整体形象和品牌信仰,通过对内的整合达到对外部竞争环境的适应,继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做到基业长青。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往往能让弱势的文化变强大,让零散的文化变系统,让优秀的文化变卓越。因此,企业文化管理成为企业管理者需要掌握和理解的必备知识。很多有悠久发展历史的世界企业和中国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对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有独特的理解,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面临变革和改进的情况下,他们往往更关注合理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因此,每一次真正的成功的变革,无论这些企业的历史有多悠久,其结果都是与掌权人自身的文化和所推崇管理理念息息相关的新文化、新组织和新管理。
管理经典著作最大的价值在于通过洞察管理实践提升管理效率。《组织文化与领导力》便是埃德加·沙因教授在实战管理咨询中提炼出来的经典之作,也是我们组织文化研究者不可错过的一本必读书。“组织文化”一词被业界公认是由他“发明”。他也因率先提出了“文化本质”的概念,对于文化的构成因素、形成以及演化过程有独特见解,在企业文化研究领域有颇多建树,而被誉为“组织文化之父”。本书在界定组织文化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三层次模型这一主体性架构,从文化假设层面讨论了组织文化的基本维度,明晰了领导力在文化建设、植入和发展中的作用,论述了领导者如何管理文化变革及其新角色。除了延续旧版的精彩外,比如文化的定义和三层次基础模型框架等,新版本开始将文化思想应用于思考多元文化世界的宏观图景,比如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的案例、国家或全球职业等宏观文化背景下的合作问题、跨越国家层面文化鸿沟等,还重点关注如何将社交经验嵌入各种层面的文化环境中,并为领导决策引入了社会“关系层级”这个重要参考元素来帮助识别和管理内部文化。另外,对“文化与领导”“文化与社会行为模式观察”“领导角色与组织发展”“团队文化习得模式”等旧内容也有新的论述。
我第一次接触沙因这本书是在1994 年,那时我主讲“企业文化”,这是我转型管理教学与研究领域时的第一门主讲课程,我还清楚记得是向一位台湾老师借来的版本。阅读此书的时候,我完全被其内容和逻辑所吸引。这本书给了我理解组织文化与领导力的独特视角,同时也引发了我从事组织与文化研究的兴趣,并保持至今。在从事组织文化研究和教学这些年间,我和研究团队出版了《企业文化》教材(已更新至第3版),并发表了一些有关中国领先企业组织文化的研究成果。因此,当我拿到《组织文化与领导力》这本经典著作的最新版本时,有一种特别的熟悉感以及愉悦感,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管理实践者及时更新组织文化的经典知识,更有助于我们去理解和研究组织文化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从更高层面的文化—人类文明来看,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科技企业的进取精神是人类文明快速进步的核心动力;而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科技企业的向善文化和自省精神,将成为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2019 年11 月11 日,在成立21 周年之际,腾讯正式公布了全新的使命与愿景:“用户为本,科技向善”。在为腾讯做组织文化诊断与升级的半年时间里,我深度参与了腾讯此次使命愿景和文化升级,并对科技公司如何践行科技向善、如何将科技向善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落实到员工行为与具体产品中给出了我们的专业研究建议。
在我看来,“向善”正在成为全球科技企业乃至整个现代商业文明的大势所趋。从全球范围看,越来越多重量级的科技企业发出类似的声音。这是因为,在数字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已经完全被颠覆,企业也已不仅仅承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职能。事实上,我们的社会和生活都是建构在科技公司所提供的基础架构之上。比如,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已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沟通方式,并对文化产生了引导作用。万物互联,人类社会在方方面面是高度融合的,企业不能再只是“在商言商”,而必须告诉自己,你就是这个社会中一个具有关键性影响的单元,要正视自己对国家、社会、行业等方面的影响与责任。只有回到这个逻辑,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梁启超曾说道:“这个社会尊重那些为它尽到责任的人。”从这个角度讲,企业向善的文化和责任感与其商业机遇成正比。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管理实践中比比皆是。比如,谷歌给所有公益组织提供公益的使用服务、腾讯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寻人、新希望六和提出“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组织使命、一汽丰田等车企对于儿童安全座椅的关注等。正如沙因在书中所言:作为一个概念,文化可以引导我们对社会行为模式进行观察。由此我们可知,文化也可以引导社会行为模式。
文化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是一个与你我休戚相关的话题,只有把自己置于文化之中,真正观察与理解,真正体验与行动,真正验证与提升,文化才会对我们发挥作用。期待读者可以从本书中感受到组织文化的魅力,洞悉其应有之义和演变脉络。期待企业管理者可以从本书中体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及承担的责任,带领组织与环境共生长。更重要的是,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把握商业文明的发展趋势,让向善的组织文化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从而遇见更为美好的组织。
评论
还没有评论。